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窥 >

第726部分

官窥-第726部分

小说: 官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岩峰笑道:“听说年后省委党校要召开培训班,我有个朋友是蓝林县的副县长,她在这期培训班的名单里。”

    徐岩峰这意思其实就是想让范小曾多照顾下罗钰彤。虽然这个班只是个创收班,但能在学习中落个好名声,也方便日后徐岩峰帮罗钰彤留在省里。

    范小曾哦了一声,问道:“蓝林县副县长?叫什么名字?”

    徐岩峰忙道:“罗钰彤,蓝林县的常委、副县长。”

    把话说到这,基本上已经明白了,范小曾只要点头说一声我记下了,那就是暗示会照顾罗钰彤了。

    那接下来,徐岩峰和范小曾就喝喝茶,谈些“风花雪月”就行了。

    可范小曾却忽然笑道:“徐市长,你对这期培训班有什么看法?”

    徐岩峰怔了一下,这个问题他有点不好回答。本想窥探一下范小曾,可范小曾靠在椅子上,身体没和桌子接触。

    见徐岩峰不说话,范小曾笑道:“估计下面会把这个班当成是党校的创收班吧。”

    见徐岩峰只是笑了笑,没说话,范小曾笑道:“党校有钱了才能生存,总不能总靠找政府申请,每年办些创收班也是没办法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般创收班不会办三个月。这次以党建的名义办三个月的培训班,是程书记的意思。宁书记也是同意的。程书记刚从中央下来两个多月,便主张办这个党建班,我想不是帮我们党校创收吧。”

    徐岩峰虽然没有窥探,但从范小曾眼神中看出那一抹略带深意的笑容,他有些明白了。

    要是普通的创收班确实不会办三个月,还让干部脱岗学习,这会严重影响干部以前的工作。

    再加上真要办创收班,范小曾这个常务副校长出面就行了。

    可这次的班是新来的副书记同时兼任党校校长的程澜决定办的,连宁景行也同意了。要真是创收班,程澜会主动张罗?会惊动宁景行?

    所以,徐岩峰马上就有点明白范小曾的意思了。

    程澜是从中央下来的,她在中央工作期间,肯定了解到一些内部消息。这个内部消息很可能便是今年将成为重点党建年。

    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建设一直被党政干部所重视,但是党建工作一直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重视经济,这是我国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但不代表党建工作不。

    我党能够战胜国党,首要一点就是因为我们的党建工作抓的好,一直没有松懈。

    经济建设发展到今时今日,如果再不把党建工作摆到的地位,就可能出现失衡的情况。那对我党的发展是有大危害的。

    很可能程澜在中央工作的时候,听到了消息,知道今年中央可能要抓党建。

    于是,程澜到了云湖省后便先下手,赶在全国之前召开党建学习班。只要搞出点特色,那就可能成为全国学习的重点。

    等到其他省份后知后觉,再办这种党建学习班,那拍马也赶不上云湖省了。

    看来程澜这个女副书记的政治敏感性也不低啊。

    而且即便程澜摸错了上层领导的意思,今年领导没打算把党建工作真正的摆在首位。那云湖省抓党建也出不了格。

    本身党建工作就是一直要抓的,只是以前抓的程度有轻有重。今年云湖省加大力度抓了党建,那绝不能说错。

    徐岩峰从范小曾的话里分析出这层意思后,他就明白了,范小曾是让徐岩峰从党建工作下手帮助罗钰彤。

    只要罗钰彤干的好,那就能深入到程澜心中,这比靠范小曾照顾要强的多。毕竟没有成绩,照顾也是有限的。

    “范校长,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徐岩峰道。

    范小曾举起茶杯,微笑的点了点头。

    许多人只是把这次的培训班当成普通的创收班,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党建学习班多么被省委副书记重视,那就注定他们将失去一次机会。(。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012章先做准备() 
和范小曾分手后,徐岩峰上了车就给罗钰彤打了电话。

    这个电话并没有背着司机打,通过接触和窥探,徐岩峰知道自己的司机是个老实人。

    徐岩峰主要就是告诉罗钰彤,这次培训班的真正意义。

    “这段时间我觉得你要多搜集些资料,将精力放在党建学习上。培训班开班后,争取发表一篇党建的文章。程书记办这个班,也需要有人给她打头阵。只要你这文章写的好,发表后就可能在程书记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她还会借此机会,把你的文章拿到中央党刊上发表。”徐岩峰道。

    程澜办这个班必须要出成绩。党建工作如何出成绩,主要就是反映到党员干部的思想上。

    这种思想很抽象,不像经济建设,gdp增了,财政收入增了,那就是把经济建设搞好了。

    党建工作干的好坏,很难看的清摸的到,都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

    这个思想,就需要靠文章来表达。

    马烈主义、太祖思想、总设计师理论,党建的东西都是靠文章,靠书面上的东西。

    所以,云湖省的党建班办的是否成功,主要就是看接受培训的干部在思想是否有了进步。

    这个思想上的进步不能只靠说,要写出来让别人看到。

    只要罗钰彤写出一篇绝伦的文章,那就说明云湖省的党建工作办的成功了。那就等于罗钰彤给程澜挣了脸面,给云湖省添了光彩。那程澜不对罗钰彤印象大佳才怪。

    但是,只写一篇文章肯定不行,造成的影响力不大。所以,徐岩峰让罗钰彤先做准备,等罗钰彤参加培训半个月左右,先发一篇文章出来。

    等到培训中期,再发一篇。

    到了培训结束,再发一篇。

    三篇文章要互相对应,思想的进步一次要比一次深入。这才能反映出这个培训班的成功之处。

    三篇文章一发,程澜对罗钰彤的印象肯定会好的不能再好。这样的人才,程澜不留在省里才怪。

    但是罗钰彤的写作水平有限,她写的材料在县里用用还行,要想拿出来在省里甚至中央发表,怕是有点不够资格。

    说出了担忧后,徐岩峰道:“你先写吧,我负责帮你修改润色。”

    徐岩峰从政至今,一直没忘了锻炼写作功底。之前跟邵秀梅学,后来跟省委的老笔杆子郭昕学,以现在徐岩峰的水平,在省里绝对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平了,比省委书记的御用笔杆也差不了太多。

    只要徐岩峰多下点功夫,应该能为罗钰彤改出一篇好的文章。

    和罗钰彤通完电话,徐岩峰在车里小睡了一会。到了家,司机把徐岩峰喊醒。

    随后的几日,徐岩峰的工作也不太忙,毕竟快到春节了嘛。于是,徐岩峰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苏沐颜。

    很快就到了大年初一,做为松庆市市长的徐岩峰,这个初一不能在家过。他需要去拜年,拜年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和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

    到了初二下午的时候,徐岩峰和苏沐颜坐上高铁去了京城,项秀洁也回来了。

    项长云等人得知苏沐颜怀孕了,全都当成宝贝一样呵护着。

    初五的时候,徐岩峰和苏沐颜返回了松庆。

    初六虽然还没上班,但徐岩峰先把秋季元、狄皋和麻川水叫到办公室开了个会。

    这主要是因为在京城期间,孙渊给徐岩峰回了电话,他给徐岩峰找了三名退休教师,分别是教数学、物理和历史的。

    按照往常松庆市的习惯,复习班一般初八开学,上一周的课,正月十五休息一天。正月十六照常上课。

    所以,那三名老教师必须在初八前安排好。

    在徐岩峰提出三个教师的名字后,秋季元忍不住道:“林立能来?他可是咱们省相当有名气的数学教师。”

    狄皋和麻川水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徐岩峰能挖来十七中的退休教师。三名教师都很有名气,其中林立最甚。

    徐岩峰看的出,狄皋和麻川水并不希望那三名教师到松庆一中给复习班授课。这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徐岩峰把手伸到教育口上面。

    狄皋和麻川水在教育口上做的丑事他们心中明白,如果松庆市的教育发展的太过好了,那松庆一中就可能成为焦点。

    成为焦点对于狄皋和麻川水可不是好事,被外界多了,被徐岩峰这个市长多了,他们的事就可能暴露出来。

    像现在这样,哪个领导都对松庆的教育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干一些事就容易下手。

    可就算再不愿意徐岩峰将精力倾注到教育上面,狄皋和麻川水也不得不“面带笑容”的喜道:“真的啊,那这届复习班可有福了。”

    徐岩峰对他们心思已经知道了,但现在还不是和他们撕破脸,对付他们的时候。

    “我了解过,松庆一中一共两个复习班。正好三位教师的精力能够把两个班都照顾到,我找你们来,主要是商量一下这三名教师的待遇问题。”徐岩峰道。

    秋季元知道麻川水和狄皋不想让徐岩峰插手教育,所以现在心中非常开心,于是说道:“三位老教师都是特级教师,他来咱们这是咱们松庆市的教育,待遇上肯定不能差了。”

    “秋市长有什么建议?”徐岩峰道。

    “嗯,我建议给三名老教师租三套熟识点的房子,方便他们日常休息,日常的伙食费也由一中负担。每月的工资和补助,我建议按照私立学校的聘请标准发放。”秋季元道。

    听到这话,麻川水马上道:“私立学校的工资和补助是很高的,这样发其他的老师会不会有意见。毕竟我们一中的老师都在学校工作了许多年,现在从外面聘请了三个,待遇比他们一下子强那么多,我觉得不太恰当。而且帮着租房和出伙食费,我们一中也没有先例。”

    麻川水说完,狄皋也说话了,意思和麻川水一样。对于三名教师的到来,他们双手欢迎。但是不能给他们太多利益,毕竟他们是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职责,不能靠此来大肆敛财。如果这样,账没办法走不说,松庆一中的本地老师也会大有意见。

    狄皋和麻川水联起来反对,秋季元也没办法说了。再说下去,就成和他们争辩了。以秋季元目前的心态,他没心思和狄皋他们争。

    看着狄皋和麻川水一人一句的反对秋季元,徐岩峰就明白秋季元的工作有多难干了。

    于是徐岩峰道:“那好,具体的待遇一中拿个方案出来。”

    徐岩峰懒得在钱上面和他们商量,一中不想给三名老教师太多费用,大不了徐岩峰私人掏腰包给他们补上。但这种事不能跟狄皋和麻川水说,免得他们出去乱做文章。

    而徐岩峰自掏腰包的解决教师费用,也不是他有钱太烧包。而是他懒得在这上面跟狄皋扯皮浪费时间。

    在机会不到的时候,徐岩峰还不想胡乱破坏松庆市表面的“稳定”。徐岩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拿到一大块利益。

    只是因为“看不惯”、“对某人不爽”的盲目出手,以目前松庆市的形势来说,对徐岩峰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很快春节的假期就结束了,三位教师也到了松庆市。一中给他们的工资只有四千多块钱,这比他们在十七中拿的工资还少。

    但麻川水却理由充分的说三位老教师的工资已经是松庆市老师中最高的了,而且老教师本身就有退休工资。返聘的工资太高,不符合规定。

    徐岩峰懒得和他扯淡,私下里通过孙渊和三位老教师达成协议,会另外给他们补贴一部分费用。

    毕竟是徐岩峰求人家上门来的,不把人家照顾的好好的,人家凭啥来松庆给徐岩峰卖命。复习班可是最耗心力的。

    三位老教师的事解决后,徐岩峰开始在各乡镇进行调研。

    松庆市这么大,徐岩峰来的这几个月几乎一直在熟悉情况。不把松庆的情况彻底摸透,那工作起来就可能找不到最佳方案。

    也不知松庆一中聘请了三位教师的事是怎么传出去的。正月十一的时候,徐岩峰接到秋季元的电话,说周边几个县有好多人准备把孩子转到松庆一中。

    有的要转过来的学生还是高三应届生,他们去不了十七中学习,如今十七中的优秀老师到了松庆一中,那他们就想转过来。

    秋季元还说,教育局已经开始帮学生办手续了。很多转校生都是关系户和有钱人的孩子,只要他们交赞助费,松庆一中就接收。而且松庆一中还打算把收来的学生和原有的学生混编。

    徐岩峰明白麻川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