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艘、战列舰4艘,由贝蒂指挥)和主力舰队分别从罗赛斯、斯卡帕湾和因弗戈登出航东驶。31日2时许,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艘,由希珀指挥)由亚德湾出航北上,主力舰队随后跟进。当日14时许,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前卫舰队向东南方向疾进,企图切断德舰退路;德前卫舰队转向回驶,企图将英舰引向德舰队主力。15时48分,双方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开始交战。英战列巡洋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被击沉,旗舰“狮”号受伤,德舰损失轻微。一小时后,谢尔率公海舰队主力赶到,英前卫舰队北撤,以与大舰队主力会合。
由于缺乏侦察,双方舰队司令都弄不清确实情况。英国舰队前卫发现对面有德国舰队主力后,开始撤退,而德国舰队也未料到整个英国舰队都在海上,于是很快便与英国舰队主力遭遇。谢尔在不明英大舰队主力出海的情况下,率德舰队追击英前卫舰队。18时许,英前卫舰队摆脱德舰追击,与舰队主力会合。杰利科判明德舰准确位置后,命令舰队主力成单纵队向东南方向航行,以迂回向东北方向航行的德舰。在队形变换尚未完成时,英舰即同德舰交火。经激烈炮战,英舰“防御”号、“无敌”号和德舰“吕佐夫”号先后沉没,并各有数艘舰只受损。谢尔判明英大舰队主力投入战斗后,决定撤出战斗。18时36分,德舰队“同时转向”,向西南方向撤退。杰利科因担心受到潜艇和鱼雷攻击,没有下令追击,而是改向南驶,企图切断德舰向基地返航的退路。19时许,德舰队再次“同时转向”,企图从英舰队尾向东突围,结果进入英主力舰队中央,遭到对方火力猛烈攻击,数艘舰只受创。19时13分,德舰队第三次“同时转向”,向西而后向南撤退,并以驱逐舰向英舰实施鱼雷攻击。英舰队为免遭德舰鱼雷攻击,于19时21分由南改向东南航行,从而丧失歼灭德舰的良机。14分钟后,英舰队转向西南航行。20时17-26分,双方再次进行炮战,随后德舰队向西撤退。5月31日日终前,德国舰队成功地脱离了敌人。
两支舰队间的夜间战斗只是单艘军舰之间偶尔发生的一些无组织的小冲突。21时许,英舰队以轻巡洋舰分舰队为前卫,驱逐舰为后卫向南航行。谢尔为突破英舰拦截,以主力舰为前卫,改向东南冲向英舰。22时至次日凌晨2时,双方多次交战,英舰损失5艘,德舰损失2艘。杰利科在夜间一直未判明德舰的位置和航向,直到5时40分才获悉德舰已从英舰队尾摆脱拦截,因担心遭德潜艇袭击和触雷,最终放弃追击德舰的计划而返航。中午,德舰队驶回亚德湾。
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损失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伤亡和被俘约6800人,德国损失战列巡洋舰1艘,老式战列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5艘,伤亡约3100人。
点评: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日德兰海战中,双方未组织周密侦察,情况不明,指挥不力,双方舰队都没有完成任务,英国和德国的舰队主力并未进行决战,战后双方在北海的力量对比和军事态势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英国保住了自己在海上的统治地位。敌对双方都死守陈旧的线式战术不放。庞大的单纵队根本不便于进行战斗,也难于集中使用火器,并且限制了各中队司令官的主动精神。这次海战表明,轻兵力在战斗中的作用增大,但还缺乏适当的协同组织。昼间鱼雷攻击首次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还限于用单个鱼雷从远距离进行攻击,并且没有其他兵力支援进行攻击的舰艇,因而效果不高。德军射击技术和舰艇操作水平较高,“同时转向”战术运用娴熟。日德兰海战表明,舰队战斗行动的进程和结局与侦察的好坏、舰队主力指挥是否灵活和果断关系很大。这次海战标志着作为达到海上武装斗争目的的主要方法“海上总决战”思想已彻底破产。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一战…S'萨雷卡梅什战役
1914年12月22日至1915年1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土军队在萨雷卡梅什地区(今土耳其卡尔斯省)进行的作战。
截至1914年12月初,俄国高加索集团军(高加索第1军和土耳其斯坦第2军)主力组成萨雷卡梅什支队,在马斯拉哈特、尤兹韦兰、阿尔迪一线设防。土耳其第3集团军(司令陆军大臣思维尔巴夏,参谋长布龙扎尔特·冯·舍伦道夫将军)指挥部决定在萨雷卡梅什地区歼灭俄军并夺取卡尔斯。土耳其第11军受命从正面牵制萨雷卡梅什支队(支队长别尔赫曼将军),而土耳其第9、第10军奉命从北,经奥尔特(奥尔图)、巴尔德兹(巴尔杜斯)对该支队实施深远迂回,以切断其与卡尔斯要塞和供给基地的联系,并实施侧后突击,歼灭该支队。土军部分兵力开往阿尔达汉城,以保障迂回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土军共调用87个步兵营、22个骑兵连和226门火炮实施进攻。高加索集团军(总司令为沃龙佐夫—达什科夫将军,实际指挥该集团军的是总司令助理梅什拉耶夫斯基将军)以72个步兵营、43个骑兵连和172门火炮对抗土军。为了实施进攻,土军指挥部在萨雷卡梅什方向上集中了1。5倍于俄军的步兵和1。3倍于俄军的炮兵,在奥尔特方向土耳其第10军的步兵和炮兵分别为俄军的6倍和3倍。12月22日,土耳其第9、10军转入进攻。土军击退伊斯托明将军的奥尔特支队并于12月25日攻占巴尔德兹后,转向萨雷卡梅什。但因军队指挥不力和缺乏冬季作战准备,因而不能协调行动,损失惨重。萨雷卡梅什支队在土耳其第11军的突击下,退向边境,设防固守。这就使梅什拉耶夫斯基将军能从两翼抽出部分兵力汇同集团军预备队开往由布克列托夫上校(后为普尔热瓦利斯基将军)的支队坚守的萨雷卡梅什。到12月29日,俄军击退敌冲击后转入反攻,1月2日占领巴尔德兹。至1月4日,土耳其第9军及其司令部和军长遭合围后被俘。1月17—19日,土军残部被击退至原出发地位。
点评:此战,土军损失约9万人,其中冻死3万人。俄军伤亡、冻伤约2。6万人。这次战役为高加索集团军向土耳其腹地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一战…S'萨洛尼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军事行动。战役因希腊城市萨洛尼卡而得名。
1915年10—11月,15万英法远征军(英军5个师,法军3个师)在该城登陆以援助塞尔维亚,黑山并防止希腊站到德国方面。远征军登陆迟误,开进缓慢,未能给塞尔维亚军队以实际援助。11月底,塞军被迫撤至科孚岛和比塞大。12月11日,英法联军退至预有防御准备的萨洛尼卡登陆场,因而形成萨洛尼卡战线。与英法远征军(1916年2月起与东方集团军)对峙的是得到德国几个师加强的保加利亚2个集团军(共13个步兵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加利波利半岛的协约国军队一部、意大利军队、俄军两个旅、塞尔维亚集团军调入萨洛尼卡作战。1916年年底,双方在斯特鲁马河和莫纳斯蒂尔(比托尔)地域经一系列局部战役后,转入阵地防御。1917年初,联军将萨洛尼卡战线的军队增至66万人后,于4—5月在茨尔纳(切尔纳)河谷地实施了局部战役,但未获胜利。此后,便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1918年9月,联军在萨洛尼卡战线的人数达到66。7万人,火炮2070门,为了突破保军和德第11集团军(40万人,1138门火炮)的防御,联军发起了进攻战役。9月15日拂晓,法军2个师、塞军1个师经22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发起冲击,于黄昏前突破敌防御地段15公里(切尔纳河与瓦尔达河之间),截至9月22日,联军用骑兵和航空兵扩大突破正面达150公里,深入纵深80公里。联军切断敌人防线,直达纵深。至9月底,德第11集团军陷入合围,9月30日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由于爆发了弗拉达亚起义(1918),而退出战争,9月29日,在萨洛尼卡签订了停战协定(10月2日,保加利亚国会批准)。联军的胜利导致巴尔干中部国家战线的崩溃。
点评:此战,从军事学术观点来看,1918年萨洛尼卡战役是在山地战区对敌阵地防御的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一个范例。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一战…S'索姆河战役
1916年7月1日—11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敌击退到法德边境,英法联军于在索姆河(法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地域实施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拟定:法约勒将军的法国第6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4集团军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突破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段冯·贝洛将军之德第2集团军的防御;将骑兵兵团调向佩罗讷、莫伯日(法军)和巴波姆、康布雷(英军)发展突破口。联军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追击炮,约300架飞机;德第2集团军共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追击炮和114架飞机。德军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8公里。
战役准备了5个多月。经过7天(6月24日—7月1日)的炮火准备,几乎全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的战术突然性。7月1日,英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采取保障行动;法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坑道工事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冲击,遭敌枪炮火力杀伤,损失近6万人。2—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以后几天,因德军投入预备队以及本身在突破方法和组织指挥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冲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性等),英法联军推进缓慢。到7月19日,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的预备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防御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突破。
7月底至8月中旬,联军将其军队集团增至51个师、飞机增至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300架。战斗打得更加难解难分,逐渐变成了一场消耗战。9月3日起,法军将米舍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英军将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交战。战场正面扩大到50公里。德军将集团增至40个师,又特别加强了阵地的工程防御。因此,英法军队的进攻速度平均每昼夜仅150—200米。9月15日,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坦克对德军步兵产生了巨大心理作用。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但是,由于坦克的技术装备不完善以及使用的正面宽大(10公里18辆坦克),突破任务没有完成。战术胜利未能发展为战役胜利。后来英军又使用了两次坦克,同样收效不大。德国人学会了打坦克。秋季,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11月完全停止。
点评:索姆河进攻是战争中典型的、双方伤亡惨重的阵地战役。就兵力、兵器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交战的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67个师。英法联军伤亡79。4万人,仅推进5—12公里,仍未能突破敌防御。德军损失53。8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索姆河战役证明:在正面一个狭窄地段上,以递进冲击突破阵地防御的理论和实践是行不通的。但这次战役以及西南方面军的进攻的胜利保障了战略主动权从德国转到协约国一方。索姆河进攻促使其他国家装备坦克并发展反坦克兵器。后来,英法军队在1917年康布雷战役中吸取了索姆河的教训。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一战…T'特伦蒂诺战役
1916年5月15日至6月2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前线特伦蒂诺区奥匈军的进攻战役和意军的反攻。
奥匈第11和第3集团军(18个师,约40万人,火炮2000门)参加了战役,其目的是歼灭意大利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