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旬未克。由于军中多染疾疫,又闻宋遣水军自海入淮水,并令彭城守军断魏军归路,即于二月燃烧攻具退走。魏军经过彭城后,闻有追兵,于是尽杀所俘士民逃去。驻于彭城的宋太尉刘义恭因畏惧魏军,不敢追击。
点评:此战,宋文帝在连年征战,国力渐衰,兵力不足,缺乏善于统军御将的帅才的情况下,又贸然北伐。而每逢将领出师前,宋文帝又常授以成律,交战中遇到情况变化,也需待朝廷诏令决定,因而宋军被动退缩,常常贻误战机,导致北伐失败。
中国战争 宋攻魏第二次河南之战
宋元嘉二十九年(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五月至八月,宋军北攻魏河南础x(今山东茌平西南)、大索(今河南荥阳)、虎牢(今荥阳西北)等城镇的作战。
北魏正平二年二月,魏统治集团内讧,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所杀。三月,宋文帝刘义隆见有机可乘,欲再次伐魏。朝臣多认为淮、泗诸郡疮痍未复,不宜轻动。青州刺史刘兴祖建议应乘机长驱中山,据其关要,直入北魏心腹,西拒太行山,北塞军都关,若能成功,统一可待。宋文帝不纳,指出此次出兵只在收复黄河以南国土。遂于五月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等向稿礅,以司州刺史鲁爽、颍川太守鲁秀和殿中将军程天祚率荆州甲士4万趋许昌、洛阳,雍州刺史臧质率所部趋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又使员外散骑侍郎徐爰随军向础x,携带宋文帝授诸将方略的旨意,临时宣示。
七月,张永率部至稿敬,诸军分三路进攻:张永等从东面,济南太守申坦从西面,扬武司马崔训从南面。围攻二三十日,未克。八月初五夜,魏军自地道潜出,烧崔训部营寨及攻具;初七夜晚,又烧东面宋军及攻具,不久,又毁南面宋军的攻道。张永不告众将即撤围退军,引起士卒掠扰。魏军乘机出击,宋军伤亡惨重。萧思话率众往援,增兵力攻,旬余不拔。是时,青、徐二州庄稼未熟,宋军乏食。思话遂命诸军退屯历城(今济南),斩崔训,将张永、申坦拘捕入狱。鲁爽率部到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魏守将秃发幡弃城逃走。臧质以冠军将军之职镇守襄阳(今属湖北),仍按兵不动,只遣其冠军司马柳元景率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向潼关,进据洪关(又作鸿关,今河南灵宝西南)。宋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马马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率兵向长安。魏急忙遣兵抵御。魏冠军将军封礼部自洹津渡黄河南下,奔赴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九月,魏司空、高平公儿乌干进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守御河内(今河南沁阳)。鲁爽率部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军战于大索,进而攻虎牢,闻攻础x的宋军败退,即与柳元景引兵南还。萧道成与马汪等得悉魏救兵将至,也领兵退屯仇池(今甘肃西和西南)。
点评:此战,宋文帝只见魏帝被杀,有机可乘,而不顾宋国连年征战,兵疲国穷,缺乏良将等状况,急于伐魏,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攻础x之将又选择不当,故础x之战一败,即导致全线崩溃。
中国战争 宋攻谢晦之战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文帝刘义隆诛杀权臣,派中领军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率水陆军攻破江陵(今属湖北),灭荆州刺史谢晦的作战。
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义符继其位,吏称少帝,年仅17;朝政由司空徐羡之、中书监尚书令傅亮和中书令谢晦等人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接着应立的是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由于徐羡之等人与刘义真有旧怨,便利用刘义真与少帝原有的嫌隙,列其“潜怀异图”之罪,废为庶人,随后在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等的支持下,废了少帝。因恐将来遭到报复,又先后派人将义符兄弟杀死。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刘义隆继帝位,时谢晦已出任荆州刺史,拥有重兵。刘义隆虽不能容忍权臣杀主行为,但仍不露声色,只在暗中积蓄力量。到元嘉三年正月,宋文帝见讨伐时机已经成熟,即令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杀少帝和庐陵王的罪行,捕杀徐羡之、傅亮及谢晦之子谢世休、弟谢嚼等。宋文帝知道,檀道济是目前仅存的北府军名将,要想打败谢晦,则非他不可,因而对其采用“抚而使之”的策略。闰正月初六,宋文帝率大军亲征,命到彦之、檀道济先后出发,率舟师溯长江西上;雍州刺史刘粹率领龙骧将军沈敞之、南阳太守沈道兴等自陆路西进。谢晦得知宋文帝率军亲征,遂命其弟谢遁带领1万士卒留守江陵,自率舟师2万人,令长史庾登之总参军事,自江陵出发抗击宋廷军。谢晦还上表宋文帝盛赞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贞,并以诛侍中王县首、王华和司空王弘为名,举兵以清君侧。二月,谢晦到达江口(今湖南岳阳北,洞庭湖入长江处)。庾登之进据巴陵(今岳阳),得悉到彦之部已抵达彭城洲(即彭城矶,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畏而不敢进。适逢连日大雨,庾登之不发一令,每天只呆在船中。谢晦促其进兵,登之以水战不如天晴时火攻有利为借口,尽量拖延战期。时过半月,天已放晴,庾登之不得已派出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宋军将领萧欣怯懦无能,弃洲而逃。宋廷军众部将主张退屯夏口(今武汉市武昌),等待后继大军。到彦之担心遭至谴责,仍坚持屯守隐圻(在彭城洲东北),并派人敦促檀道济部前来会师。不久,檀道济率领后续部众抵达,宋廷军士气又振作起来。
谢晦获悉孔延秀首战告捷,随即再向宋文帝上表,先夸耀其旗开得胜,继而提出若干条件,说若能照准,便勒众旋师。表文刚送走,即闻檀道济已和到彦之会师,将渡江前来,惶恐不知所措,原以为檀道济是同谋,必难单独赦免,而今不仅被赦无罪,还统军前来,又素知檀道济善于领兵打仗,因而越觉害怕。谢晦出外远眺,见迎面战舰不多,心中又轻视起来,但也没有马上进击。至夜,东风大起,檀道济部所有大小船只扬起风帆,汇集一起,首尾相接,不计其数。二月十九日,檀道济等进至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列舰进击,谢晦军大乱,四处奔散。谢晦乘夜逃奔江陵。此时,宋雍州刺史刘粹率步骑已进至沙桥(在江陵西),欲袭江陵,被谢晦部将周超率兵击退。周超见谢晦全军溃败,当夜,弃军驾小舟投降到彦之。谢晦见部众散尽,城已难守,只得带领弟、侄等七骑出城北逃。至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被擒,后斩于建康(今南京)。
点评:此战,宋文帝注重韬略,战前准备充分,瓦解、孤立对手,适时发动进攻,终获胜利。
中国战争 宋刘骏讨刘劭之战
宋元嘉三十年(453年)三月至五月,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率兵攻太子刘劭的作战。
宋太子刘劭因宋文帝欲另立太子,遂于宋元嘉三十年正月率东官兵杀宋文帝及大臣江湛、徐湛之、王僧绰等,自立为帝。时宋文帝第三子刘骏正率军屯五洲(今湖北浠水西南)得知其父被杀,与沈庆之举兵讨刘劭。刘骏三月从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出发,以太尉中兵参军沈庆文领府司马,襄阳太守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为谘议参军,领中兵;江夏内吏朱惰之兼代平东将军;记室参军颜竣谘议参军、领录事,兼总内外。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皆不受刘劭之命,与司州刺史鲁爽一同起兵响应刘骏。兖、冀二州刺史萧思话也自历城率部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举兵响应。起初,刘劭以素习军事,若有反抗,自能抵挡;后闻四方起兵声讨,始有惧意。急忙悉召宿卫,实行戒严,并将秦淮河(今江苏南部秦淮河,于南京注入长江)南岸居民迁于北岸;为防止王公大臣出奔,尽将其聚于台城(皇帝所居之处,今南京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之内。
四月,刘骏率军自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东下,沈庆之总领中军,柳元景统率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军由湓口(今江西九江市西北,湓浦水入长江之口)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率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之众继之。柳元景知船舰不坚,担心水战难于战胜,遂于江宁(今江苏江宁西南)登岸,潜进至长江边的新亭(今南京南),依山筑垒。刘劭唯恐朝中旧臣不为已用,悉将军务委于辅国将军鲁秀、右军参军王罗汉及太尉司马庞秀之,并以领军将军萧斌为谋主,天天自出慰劳将士,亲督建造船舰。不久,庞秀之投奔武陵王刘骏,由于他掌管军队,刘劭朝内大受震动。刘劭派萧斌统率步军,褚湛之统水军,与鲁秀、王罗汉、刘简之所部之精兵一起,计万人,攻新亭,劭自登朱雀门(建康的正南门)督战。由于刘劭出重赏,将士皆死战;柳元景军虽水陆受敌,斗志也颇昂扬。刘劭兵即将获胜,鲁秀却鸣退鼓,劭兵闻鼓音停止进击。柳元景乘机开垒出击,刘劭军大溃,溺死在秦淮河中甚多。刘劭亲率余众攻垒,柳元景部复大破之,劭兵死伤比前更多。刘劭手斩后退者,仍不能禁。劭只身逃回台城。江夏王刘义恭和鲁秀、褚湛之等皆先后往投刘骏。
是月二十五日,刘骏于新亭即皇帝位,是为宋孝武帝。五月,臧质率雍州兵2万至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部将夏侯献之率步骑5000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此时,会稽太宗随王刘诞亦响应刘骏,派军进攻建索。刘劭遣殿中将军燕钦等抵御东来刘诞军,大败于奔牛(今江苏常州境)。劭遂令沿秦淮河树栅坚守,又决破岗、方山河堤,企图以水阻挡刘诞军。鲁秀等募勇士攻克大航(又名朱雀桥,今南京市南,秦淮河上),王罗汉投降,刘劭兵纷纷奔逃。当夜,刘劭闭守台城6门,于门内凿堑立栅,准备固守。但此时城内人心已乱,文武官吏纷纷越城出降。不久,辅国将军朱修之部克东府(今南京东,为宰相、中书令所居),诸军克台城。刘劭被俘,斩于大航。
中国战争 宋平刘义宣之战
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孝武帝刘骏击灭荆州刺史、南郡王刘义宣的作战。
宋元嘉三十年(453年),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举兵讨灭宋太子刘劭后即帝位,是为宋孝武帝。不久,刘骏虑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不愿让他叔父南郡王刘义宣(宋武帝刘裕第六子)久任荆州刺史,于是内调其为丞相、扬州刺史。义宣主持荆州10年,财富兵强,与江州刺史臧质以灭刘劭有功,益发骄横专行;朝廷诏制若与已意不同,则不遵行。今见孝武帝欲夺去其兵权,即与臧质议定先发制人,举兵反抗宋廷。刘义宣和臧质素与豫州刺史鲁爽结好,遂密遣人于宋孝建元年正月告知鲁爽及兖州刺史徐遗宝,约定当年秋天同时举兵。使者携带函至寿阳(今安徽寿县),恰逢鲁爽醉酒,误记预约日期,即日起兵。徐遗宝亦随之举兵,从兖州(治瑕丘,今山东充州)往攻彭城(今江苏徐州)。二月,刘义宣和臧质忽闻鲁爽已反,仓促起兵,并上表宋孝武帝,言欲除君侧之恶。臧质加部将鲁弘为辅国将军,东下屯兵大雷(今安徽望江);刘义宜遣谘议参军刘谌之率万人往会鲁弘,并召司州刺史鲁秀,使为刘谌之后继。是月,宋孝武帝以领军将军柳元景为抚军将军,统率左卫将军、豫州刺史王玄谟等诸将迎击刘义宣。王玄谟等率舟师进据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梁山),在两岸筑偃月垒,以待叛军。刘义宣自称都督中外诸军事,于三月传檄各州郡,给诸州郡官吏加官晋爵,令他们出兵响应自己。同时自率众10万由江津(今湖北沙市东南)东进,以子刘恬为辅国将军,与左司马竺超民留镇江陵(今属湖北)。益州刺史刘秀之斩刘义宣信使,遣兵万人袭江陵。刘义宣知雍州刺史朱修之与已二心,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命其率兵万余击之。徐遗宝攻彭城不克,弃众焚烧湖陆城投奔鲁爽。刘义宣以臧质为前锋,军至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鲁爽也引兵自寿阳直趋历阳(今安徽和县),与臧质合兵,水陆并进。殿中将军沈灵赐率水军于南陵(今安徽繁昌南)击败臧质的前哨部队,俘军主徐庆安等。臧质至梁山,立营两岸,与宋军对峙。四月,宋孝武帝以左军将军薛安都、龙骧将军宗越等屯历阳,击斩鲁爽的前锋杨胡兴。鲁爽被阻,留军于大岘城(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命其弟鲁瑜屯于大岘之西的小岘。镇军将军沈庆之渡江督战。薛安都斩鲁爽,鲁瑜也为部下所杀。宋廷军进而克寿阳,徐遗宝逃出,途中被杀。沈庆之使人将鲁爽之首送与刘义宣,鲁爽系出将门,骁猛善战,号称万人敌,刘义宣与臧质见爽首后,皆惊骇不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