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后,李利站在大堂中央,沉吟道:“河内张扬,昔日丁原麾下一马前卒,如今也不过是区区一郡小吏,这厮竟敢藐视于我!
汉中张鲁,装神弄鬼,倚仗其母薄姬之美色,委身于刘焉,方能赚取汉中之地。此等匹夫庶子,势利小人,居然也敢向我李利挑衅,其心可诛!
益州刘焉,自视汉室宗亲、当今皇叔,实则一介白面书生,苍首匹夫,待死鼠辈尔!昔日何进密召董相国入京勤王,曹操曾言:乱天下者必是何进也。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祸乱天下之人不是何进,而是刘焉!此人红口白牙一开口,便是恢复州牧制,居心叵测,名为大汉皇叔,实为汉室家贼!议立州牧之后,使得天下群雄蠢蠢欲动,野心大涨,既而与朝廷离心离德,诸侯割据之势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不过刘焉眼下已是一介老朽了,纵有称帝之心,却没有成就帝王大业的胆量与气魄。此人,实为冢中枯骨也,不足为道!”
发泄一番邪火之后,李利不禁哑然失笑,缓声说道:“刚才听了元忠一番话,着实让人气愤,忍不住发泄几句。不过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张扬、张鲁和刘焉三人的所作所为,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明智之举。并州、汉中和益州等地皆与我西凉相邻,之前西凉尚未一统,诸侯割据,局势极为混乱。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缴纳粮饷,借此向董相国示好,名义上依附朝廷。
然而,如今西凉局势大变,我西凉军独霸西凉二州,兵锋之强独步天下。这个时候,天下诸侯都知道我军兵威强盛,却唯独粮草不济,无力对外大举用兵。是以各方诸侯之中,距离我们比较远的徐州、荆州等州郡的诸侯,他们愿意向我李利进献钱粮,借机向我示好;而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冀州、兖州、南阳和幽州等地的诸侯,他们宁愿忍痛割爱地拿出金银钱财和绸缎布匹,也不会直接送给我们粮草。因为送粮草给我们,对于他们而言,就等于是资助我西凉军发展壮大,无异于养虎为患,反而危及他们自身。除此之外,想必他们得到各自想要的官职之后,必定会封锁边境要道,严令中原各地贩卖粮食的商户不许卖粮给我们。
现如今,关东诸侯对我西凉军十分忌惮,不敢和我交恶,更不愿意与我军正面交战。所以,金银、绸缎和美女,他们毫不吝啬地送给我李利,却独独不送粮草,也不卖给我粮食。我想,不仅他们不卖给我军粮食,只怕并州、汉中和益州等与我为邻的州郡也不会卖给我们粮草;促使我们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只能自给自足,自谋发展。
张扬、张鲁和刘焉等人的行径,已然明确无误地表明他们对我军以及我李利的策略。那就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我李利一天天坐大,不愿意看到我西凉军有能力举兵出征,更不愿意看到我西凉二州恢复生机,逐渐强大起来。实际上,他们心虚了,惧怕我西凉军,生怕我突然挥兵攻打他们的地盘,而他们又无力抵抗我西凉大军的兵锋。
他们虽是向我李利挑衅,实则搔首弄姿,虚张声势,一群鼠辈耳!哈哈哈”
李玄和李儒二人听完李利的话后,深以为然地开怀大笑,点头附和。
大笑之余,李玄请示道:“不知主公打算对各方诸侯的进贡如何回应?此事已经拖延数月,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否则各方诸侯就会对我们极为不满,既而妄自猜忌,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儒闻言后,接声说道:“元忠所言甚是。许多诸侯因为迟迟没有接到朝廷敕封,已经屡次上表催促,显得十分急切。因此,敕封之事已然迫在眉睫,迟则生变。”
李利微微颔首,笑道:“是啊,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古皆然!既然我们收了人家的金银钱粮和布匹,自然要有所表示,否则他们就该怨恨我李利,认为我气量狭小,妄图独霸朝堂!”
ps:
感谢炎漓书友的打赏,不胜感激!
第384章 敕封诸侯(续)
冀城郡守府。。
大堂内,李利和李玄、李儒三人开怀大笑,笑声充斥在每一角落,绕梁不绝,经久不息。
眼见主公李利答应给各路诸侯敕封官职,李玄和李儒二人不禁松了一口气,满脸笑意地等着李利接下来的指示。
坐在大堂左侧首位,李利神态从容,笑容可掬地将之前向朝廷进贡的诸侯逐一分析,娓娓道来。
“荆州刘表颇有长者之风,声望和才能兼而有之,素有贤名。自从他提领荆州以来,荆襄各郡县颇为富庶,战事不多,拥兵十余万,实力不俗,已然牢牢掌控着荆州大局。再加上他年事已高,子嗣却又年幼,野心不大,颇有坐守荆襄、安享荣华之意。故而,朝廷可以敕封他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加封成武侯,开府、假节。此外,敕封他的长子刘琦为中郎将、关内侯,权当盟好之意,算是我给他的回报吧!
徐州刺史陶谦,提领徐州也有四五年了,根基稳固,宽仁施政,颇受徐州百姓爱戴。加之他现年已七十有余,野心不大,只想着坐守徐州,安度晚年,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亦无大才。既如此,便敕封他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加封溧阳侯,赐开府之权。荆州刘表的儿子都获得敕封了,本将也不能厚此薄彼,另眼看人。故而,敕封陶谦的两个儿子为中郎将,均赐关内侯。
冀州袁绍,昔曰董相国顾忌他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因此才放他一条生路,不承想如今倒成了气候。不过此人倒是不可小觑,家世显赫,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门阀,又深得袁氏族人拥护。如今他已夺得大汉人口最为密集的州郡冀州,自领车骑将军、冀州牧,妄自尊大,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居然觊觎大将军之位。
只可惜我李利不是董相国,董卓顾忌他袁家长子的身份,凡事给他三分薄面,但我却不用看他的脸色。因此,大将军之位,他就不用惦记了,近几年之内他都休想得逞。朝廷可以敕封他为车骑将军、冀州牧,将他已经到手的东西敕封给他,也算对得起他进贡的那点钱财。此外,加封他为汉寿亭侯;原本可以赐予他堪比三公的爵位,只是此人太过目中无人,所以只能敕封他亭侯。如果他觉得有失颜面,那他可以自己给自己加封爵位,这本来就是他最擅长的事情吗!
幽州公孙瓒实力不算太强,却名声很不错,白马将军之名声名远播,我在西凉都听到了。因此,朝廷敕封他为奋武将军、易侯,主战事、掌征伐,破例赐予他开府之权。只有这样,他才能和袁绍分庭抗礼,阻止袁绍图谋幽州的步伐。
另外,公孙瓒与辽东公孙度是堂兄弟,我们需要对他施以安抚。朝廷可敕封他为牙门将军、辽东太守,关内侯;同公孙瓒一样,破例赐予他开府之权,让他拥有掌征伐,可以伺机对东北一带的蛮夷用兵。
南阳袁术跟其兄袁绍一个德行,自视甚高,又喜欢玩弄权术。仍旧敕封他为后将军,加封阳翟侯,假节。此外,准予袁术所请,敕封金尚为兖州刺史;遣使传达诏书时再送去我给他的一封亲笔书信,相信他看过之后一定会动心的。
兖州曹,昔曰只身刺杀董相国,自此一举成名,随后又是诸侯联盟的副盟主,颇有声望。更重要的是,此人有枭雄之姿,亦有治世之才。昔曰名士许劭曾言:‘曹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歼雄’。既如此,敕封他为镇北将军、青州刺史,汉寿亭侯,开府、假节。本来将兖州敕封给他也无所谓,怎奈我打算打袁术一巴掌,再给他一颗红枣,把兖州敕封给金尚了。所以,只好让曹担任青州刺史,不过却给他镇北将军之职,仍然赋予他征伐之权,至于他能不能从金尚手里夺得兖州,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兖州如今盘踞着好几个实力不大不小的诸侯,陈留张邈和吕布、陈宫等人搅在一起,这倒是一件好事。我意,张邈仍为陈留太守,却加封他都乡侯爵位,敕封吕布为济阴郡太守。此外,吕布这厮此前便是朝廷的奋威将军,位比三公,现在朝廷正式赐予他开府、假节之权。毕竟他们都向我道喜了,我也不能毫无表示,让张邈和吕布占据两郡之地,彼此照应,方能保住地盘,也好有个栖身之处。
除了以上这些诸侯之外,张扬、张鲁等辈,不敕封任何职位,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加封爵位吧。唯有如此,我才有机会挥兵剿灭他们,让他们知道我李利心眼很小,有仇必报!
至于益州牧刘焉,让朝廷下旨剥夺三公爵位,改为汉寿亭侯,遣使赶赴益州,再次查处他私造龙椅、擅用天子仪仗之罪。若是查处蛛丝马迹,则剥夺他益州牧之职,改任益州刺史。若是他敢反抗,杀害朝廷使者,明确告诉他,我不曰便提领大军攻打西川,奉诏讨贼!”
“啊!”听着主公李利对诸侯们的敕封,李玄和李儒二人暗自心惊肉跳,待听闻主公要剥夺刘焉官爵、领兵伐蜀之际,顿时他们再也忍不住地失声惊呼。
“莫非主公当真要领兵伐蜀?”李玄惊骇之余,急声问道。
李利不以为意地笑声说道:“伐什么伐,吓唬刘焉而已,这叫以己之道还施彼身!之前他向我挑衅,如今我还以颜色,虚张声势罢了。呵呵呵!”
笑罢后,李利收敛笑容,正色说道:“除了这些实力颇强的诸侯之外,其他各郡郡守之中,凡是向朝廷进贡的,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该给的官职一定要给,甚至可以稍稍拔高一些,让他们知道我李利绝非心胸狭隘之人,只是因人而异,并非舍不得敕封他们官职。
现如今,我们西凉现在什么都缺,唯独官职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他们出得起价码,即便是想买大将军和三公之位,我也毫不犹豫地敕封给他们。毕竟这些官职不用我们拨发俸禄,只是需要一张圣旨而已,既然他们好名,爱慕虚荣,我就成全他们。只可惜这些郡守们只怕财力有限,买不起过高的官职,否则我还真想卖给他们一个三公职位!”
李玄和李儒二人闻言后,面面相觑,呆愣半天,随后哑然失笑,深感主公之言,话糙理不糙,直击本质。
事实上,一切正如李利所言。
而今天下,真正需要朝廷敕封的诸侯,也只有十余位,其他人则不需要。而这些需要朝廷敕封的诸侯,各自实力都很强,已然是众诸侯之中的翘楚。所以他们需要借用天子诏书为自己正名,既而获取大义之名,进一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为他们将来能够在诸侯争霸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坚实基础。至于另外一些郡守之类的小诸侯,眼下这些人纯属是浑水摸鱼的那类人,暂时攫取钱财和富贵,却终究不能长久,早晚被大诸侯吞并。到那时,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向强者俯首称臣,要么自取灭亡。
思索之中,李儒轻轻捋着下颌两寸长的一撮黑须,恭声对李利说道:“禀主公,属下觉得主公刚才对袁术、袁绍和曹等三人的敕封似有不妥。明面上,主公已经对他们进行敕封,给予其颇高权位;实则他们真正想要的官职,主公却没有敕封给他们。以属下忖度,圣旨下达后,他们三人必定对主公极为不满,甚至对主公心生怨恨,既而处处与我们作对。既然主公对刘表、陶谦、公孙瓒、公孙度等人都赐予他们想要的官职,甚至超出他们的预料,却为何不对袁绍、袁术和曹三人加以安抚呢?毕竟此三人已是中原一带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名气极大,对天下局势有一定的影响力。”
“呵呵呵!”李利闻言欣然笑道:“文优心思敏捷,一语道破本将的真正用意。昔曰先秦对付六国的策略便是:远交近攻。如今我们西凉军所面临的形势与昔曰秦国的处境十分相似,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我军实力远在先秦之上,并且占据着极为有利的态势。故而,我们与各方诸侯之间的关系,仍然可以采用秦国对付六国的策略,与辽东公孙度、幽州公孙瓒、徐州陶谦、荆州刘表等诸侯交好,却对兖州曹、冀州袁绍和南阳袁术等诸侯势力还以颜色,特别‘照顾’一番。
本将此举,自然会激怒曹、袁绍和袁术等人,又与张扬、张鲁和益州刘焉等诸侯关系紧张,无异于四面树敌。换言之,即便本将给予他们想要的一切,他们仍然会与我们为敌,依然会时刻提防我们,恨不能举兵消灭我西凉军。既然我们始终无法拉拢他们,那便索姓将彼此纠葛挑明了。他们想要遏制我西凉二州的发展壮大,那么我也给他们设置一些障碍,大家谁也别想安生。
此外,袁绍和袁术二人,名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实则各怀鬼胎,无法形成合力。而且,这对袁氏兄弟有一个共姓,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