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110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10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就做不到吗?”

    一番话说得同志们心中火热,但高原却没有告诉他们,十五军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以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若从江西起兵时算起,三年多的时间里光是主力部队就牺牲了不下二十万人,等于是人员死了一遍还多。而抗联的条件更加艰苦,需要付出的牺牲只会更大,不过高原相信,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rì的汉子都不会是孬种,即使再大的牺牲,也决计吓不倒他们!

    不管如何,这批武器弹药的入手确实极大地增强了抗联的实力,高原根据其多年的战争经验估计,如果现在将抗联的兵力集中起来,在rì军事先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甚至有把握以不致于伤到元气的代价围歼一个兵力15000人的不满编特设师团。

    而随着“没良心炮”等自制攻坚装备产量的不断增加,收复根据地范围内的那些县城乃至部分中小城市也不再是痴心妄想。而自高原来到东北之后抗联的节节胜利更是令某些抗联上下多少有些自满起来,因此当高原提出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夏季攻势”后,很多高级干部都表示是时候增大运动战的比重了。**但这一想法却被高原立即否决,“不行,我们现在才五六万人,而鬼子的关东军即使rì本国内的增援没到也有十万多人,何况他们还有飞机大炮坦克等重武器的优势,战斗规模越大对我们越不利。相反,对付大队以下规模的鬼子时。他们任何一种武器都不如我们(鬼子步兵大队的最强火力是九二式步兵炮,与之相比苏制82mm迫击炮的shè程占优,而且同等兵力下的装备数量更多。何况人民军队一向擅于集中优势兵力,至少也要3:1的兵力优势才会开打。),消灭起来要轻松得多。我们的伤亡也会小得多。虽然单次战斗成果可能小些,但完全可以‘积小胜为大胜’,在整体上反而给予鬼子更大的打击!如果只图一时的爽快,让大量的指战员无谓地牺牲掉,势必严重影响抗联中长期的发展,对于抗战的全局而言也是十分不负责任的!难道前两年的教训,还不够大吗?”

    那些老抗联的领导干部闻言顿时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再质疑高原的决定。而高原也没有揪住小辫子不放,很快就语气一缓道,“我们总有一天要和鬼子决战。只是目前时机还没有到,我来东北之前,zhōng yāng的首长们千叮咛万嘱咐,他们说东北虽然环境极其艰苦和险恶,但条件也极其优越。只要我们积极发动群众,拉起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抗rì队伍都完全是有可能的,那时咱们实力足够强大,再和鬼子决战,不是比现在兵力就这么点,硬要集中起来打大仗而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员发展根据地。结果中长期来看得不偿失,要好得多吗?”

    由于高原rì渐高涨的威望,没过几天与会者便就“在拥有20万兵力和不少于10万支枪以前,抗联不主动攻击超过五百rì军驻守的据点,也不主动与联队以上规模的rì军部队野战。”达成了统一意见,但高原优先向老抗联的那几块游击区发展,而不主张急着向西打通与关内根据地直接联系的想法却又令很多人提出了异议,甚至有几个思想激进的家伙指斥高原是不想接受zhōng yāng领导,要搞**王国,这个帽子扣得实在有点大,高原的脸sè顿时难看起来,要是从前的他,很可能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予以解决,但早就意识到自己当初错误的高原自是不会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虽然心里很不痛快,却还是耐心地进行了解释。

    事实上,只要锦州还在rì本人手里,东北与华北的根据地就不可能联成一片,东蒙古草原这条迂回路线走是可以走,但因为人烟稀少、交通也不够发达、而且路途还远,偶尔行军通过是可以的,但要想靠它将两片根据地紧密地连在一起却是根本做不到的。而更重要的是,锦州至冀东一线是侵华rì军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即使抗联与冀东的八路军联手也一样不足以正面对抗,反倒很可能因为部队规模太大、行军过程中难以隐匿而遭到rì军重兵集团的围剿,只要鬼子得逞一次,损失就难以想象了。。。。。。

    相反,抗联留在东北打游击的话,鬼子至少得有十倍兵力才能限制住,但关东军目前、甚至以后也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充裕的兵力,因而抗联完全可以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虽然无法和关内同志直接联系上令人遗憾,但是相隔千里的遥相呼应却更让鬼子防不胜防,抗联如今获得的发展良机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注1:按rì军自己划分的档次,特设师团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武器配备都仅次于最jīng锐的常设师团,但事实上由于特设师团的兵员普遍都已成家,往往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勇于赴死,所以战斗意志反而不如那些被认为是三线部队的jǐng戒师团、新设师团乃至补充师团。再加上特设师团装备好,同时因为战意不足的缘故,战败后毁坏武器的比例也相对最低,因而打败他们的缴获明显要比别的部队多得多。这个规律自从当初胡卫东总结出来之后,早已成为赤sè党旗下各支部队的共识,高原这位老部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注2:超过这个数目,来援的rì军就有可能是一个步兵联队,他们拥有shè程上完全压制抗联火力的山炮,并且可以直接呼叫关东军飞行集团进行空中支援,虽然只要兵力优势足够大,一样可以获胜,但伤亡肯定会增大很多,目前还以发展为主要任务的抗联暂时还没这个余力。(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暴风骤雨(上)

    而且目前抗联退出那些老游击区还没多久,那些地区多少还有一点群众基础,如果抗联迟迟没有回去,当地群众就很可能因为绝望而彻底屈服于rì本人的统治,到时候再想将人心拉回来可就难了,在大别山根据地经历过类似情况的高原对此可是深有体会的。其实那些老抗联的指战员对于昔rì的游击区普遍都很有感情,高原这么明确一说,大家的态度立刻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过高原可不满足于恢复游击区,他下达的任务是,杨靖宇领导的一纵主力前往长白山建立南满抗rì根据地、赵尚志率二纵主力挺进三江平原建立东江抗rì根据地,周保中率三纵向东南方向扩大现在的北满抗rì根据地,并负责总部与二纵之间的联络工作,而抗联司令部直属部队和三个纵队的二线部队则在高原的亲自指挥下经营北满根据地并继续向南开拓。。。。。。

    其中,杨靖宇的一纵任务最重,只要能把根据地建立起来,哪怕现在跟他南下的这五千多人的队伍始终没法壮大起来,都足以定住十万rì军,让他们根本不敢离开南满,但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是最大的。

    首先南满是鬼子在东北的重心所在,兵力远比北满更加雄厚,这是第一个困难;南满经济相对发达,当地群众纵然遭到鬼子残酷压迫,生存压力相对北满还是要小一些,因此抗rì的决心相对也就没那么足。发动群众抗rì自然不像北满那样容易,这是第二个困难;南满的道路交通比北满便利得多,这就意味着鬼子很容易就能迅速调集出大量兵力围剿南满纵队,而且rì军遇袭后援军也来得更快,这就要求南满纵队解决战斗的速度要比其他地方更快,否则就很可能被鬼子拖住,到时候轻则被迫牺牲部分同志断后。重则全军覆没都不是没有可能,这是第三个困难;南满工农业、尤其是军工基础很好,鬼子在这一带可以就地获得足够的补给。后勤运输的压力比其他地方小得多,这就意味着rì军出动的频率更高,扫荡持续的时间也更长。因此南满根据地将要承受的压力必然数倍乃至十数倍于其他的根据地,这是第四个困难;南满根据地肯定是发端于长白山区(虽然平原地区也可以建立敌后根据地,但山区始终都是最有利于游击战的地形。),然而这里刚好被rì本关东军主力与朝鲜rì军天然地钳制住了,而且鬼子从哪个方向都能派来大部队,无论是防御要点还是跳到外线,都比别的根据地更加困难,而南满纵队的活动空间则大大受限,这是第五个困难;其他几块根据地只要发展得好,应该不难联成一片。而且在此之前也因为距离较近而容易呼应,相反南满纵队却完全是一直孤军,等到他们能与友军会师的时候,整个抗战形势大概也差不多胜利在望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是第六个困难;因为这个原因,一纵南下后将只能通过缴获来补充弹药,为此他们被迫忍痛放弃了所有苏式武器以免配套弹药用尽后成为废铁,但这却也不可避免地一纵的战斗力大为缩水,这是第七个困难。。。。。。

    高原虽然相信杨靖宇的能力,但考虑到南满纵队将来的艰难处境。心中还是有点没底,为此,他特地把差不多一半特战队员全部派给了杨靖宇,而且其中包括士兵们口中所谓的“豺熊虎豹”四大兵王在内的jīng英几乎全派了出去,自己只留老部下徐成基和十几个教官培训新丁。

    东北平原虽然是中国少有的大平原,但此时很多土地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草木十分繁盛,即使是在有人居住的地域,青纱帐里也足可藏身,因此鬼子的飞机侦查虽然十分讨厌,但只要部队规模不是太大,隐匿行军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何况还有昼伏夜行这个在哪儿都能适用的办法呢,加之如今关东军兵力严重不足,又根本没有想到抗联居然还敢分兵穿越千里rì占区,所以三个纵队的主力都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便平安抵达各自的目的地,并迅速掀起了就连高原这位抗联司令员都没有预料到的可怕风暴,几乎席卷了几乎整个东北。。。。。。

    “九一八”后东北沦陷至今,这令高原这个初来不久的南方人不可避免地轻视了东北人民的抗rì热情,事实上东北民众的抗rì热情也曾经极为高涨,当初“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东北就自发涌现出了超过三十万的抗rì义勇军,人口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一,这几乎都可以和很多有赤sè党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根据地相比了。只是由于其后东北抗rì武装一直败多胜少,这两年更是处境rì益艰难,东北群众看不到抗战胜利的希望,这才因为绝望而rì渐麻木。然而,高原来到东北之后抗联却一扫之前的颓势,不但屡战屡胜,更在北满建立了足有几百万人口的大根据地,而关东军居然奈何不了他们,这个事实摆在那里,鬼子是怎么都瞒不住的,东北民众受到激励之后,抗rì热情再度喷涌而出,当抗联的队伍归来之后,那些抗联本来就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地区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抗rì的热土。。。。。。

    不过,在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人心的少年王子才看来,抗联攻下关东军苦役营地救出无数苦工后逐渐揭开的那个可怕的事实,或许影响更大。。。。。。

    注1:高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没让他们带走太多人,算下来分出去的三个纵队合计也就一万多人,但这些挑选出来的jīng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都是留守部队比不了的。而每个纵队五千多人的规模,穿越rì占区的难度无疑要比几万人的大部队小得多。。。。。。(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暴风骤雨(下)

    原来,这几年中被鬼子以“劳工”的名义强征的数十万东北青壮当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因为繁重的工作而累死、病死或者干脆被鬼子打死,而更令东北民众震惊的,是这几年里鬼子居然一个壮丁都没放回去,干不动活的就直接杀掉了事,只要脑子没问题的都能想得到,鬼子这是要把东北的中国人、至少是中国农民都给灭绝了啊!本来东北农民因为被rì军以“集团部落”的方式约束在狭小的圈子里而闭目塞听,对于自己村子里出去的青壮一去不返还勉强可以用“偶然”、“不幸”之类的说法欺骗自己,但现在抗联将那一层薄薄的幕布撕开,把血淋淋的现实摆在大家面前后,本就不乏血xìng的东北农民自知没有退路,纷纷生出了“宁可战死,也比这样窝囊死要强!”的想法,而赤sè党历来擅长的宣传工作在这时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光靠血xìng,来得快,去得也快。。。。。。

    jīng神是一方面,物质是另一方面,后世不少史家认为,在内地还搞“减租减息”的时候东北率先进行土改,或许才是抗联迅速得到无数农民铁心支持的根本原因。东北虽然地广人稀、人地矛盾不如其他地区那么大,但是大部分土地一样集中在地主手里,而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在哪儿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