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499部分

重生在三国-第499部分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弁闻言一喜,急声道:“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斥候在禁卫的引领下进到大殿中。

    “是否北方又有捷报传来?”马弁迫不及待地问道。

    斥候跪禀道:“启禀陛下,昨日午夜,我国与貊国边境的驻军突然遭到数万大军突袭,六千守军全军覆没!”随即从背上解下一个一尺来长的竹筒,双手呈上。

    斥候这话不啻于晴天霹雳,大殿之上的国王马弁和众文武全都大惊失色。

    “什么?你敢谎报军情!?”马弁霍然而起厉声喝道。

    斥候吓了一跳,连忙道:“小人不敢!这里有韩墨将军的亲笔书函!”说着,斥候将手中的那个竹筒高高地举起。

    马弁命侍从接过。侍从拆开竹筒,从中取出一封书函呈给马弁。

    马弁一把夺过书函,拆开看了一遍。本来已经不好的脸色登时更加难看了。

    “陛下,就近是怎么回事?”马韩的丞相马垒急声问道。所有人都一脸焦急地注视着双手微微发颤脸色极度不好的马弁。

    马弁放下手中的书函,语气惊惶地对众文武道:“韩墨将军说,……”马弁不由得咽了口口水,“……,突袭我国的是大秦!”

    “什么?!”丞相马垒惊声道,其他许多文武也都当场失态。

    “这,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不是已经与大秦结盟了吗?”一个武将非常诧异地问道。

    马弁看了一眼老臣相。老臣相说道:“数天前,大秦的使者转达了大秦皇帝陛下的意思,说希望以我们马韩为首的四韩与高句丽休兵罢战!”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丞相,你当时为何不向大家说明?”一个须发花白的大臣质问道。这个大臣名叫马文拓,是马韩王族中的长辈,执掌礼法,德高望重。众文武随即纷纷附和,质问丞相马垒。

    马垒不由得心中惊惶,看了高坐王位上的马弁一眼,眼中有询问之色,却看见马弁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马垒不由得流露出苦色,朝情绪激动的众文武一抱拳,解释道:“当时大秦的使者说的非常委婉,所以老臣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一听这话,一些人更加激动了。马文拓指着马垒的鼻子怒声道:“马垒,你身为丞相做事竟然如此疏忽大意!该当何罪?”

    马垒心中一凛,连忙朝马弁跪下,一脸惶恐地恳求道:“老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陛下,马垒贻误国事,应当问其之罪!”马文拓一脸激动地抱拳道。

    马弁看了一眼可怜兮兮的马垒,随即又想起秦军大兵压境之事。于是朝马文拓抱拳道:“王叔息怒!虽说马垒有所失职,但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讨论如何应付眼前的局势!王叔,立刻有何好办法?”

    马文拓稍作思忖,抱拳道:“陛下,老臣以为应当立即派使臣想大秦求和!”

    马弁也有此想法,不由得点了点头。

    “不可!怎可未战就先言和?”声如洪钟,说话的是一个身着甲胄体形魁梧的将军。此人名叫马刚,也是马韩王族中人,现执掌马韩王都的禁卫军。

    “此言差矣!我国军力远远不可与大秦相提并论,怎可与之争锋?”马文拓反驳道。

    马刚瞥了一眼马文拓,朝马弁一抱拳,洪声道:“陛下,秦军即便来到我国也必定人困马乏,而且山高路远兵马一定不会太多!我们可以一面以王都为中心进行防御,同时命令进入高句丽的大军回援,届时定可里应外合将这支敢于侵犯的秦军歼灭于王都之外!”

    马弁觉得马刚说的也有理,不由得犹豫起来。

    马文拓抱拳道:“陛下,就算我们能够歼灭眼前这支秦军,最终也会是得不偿失!若是这支秦军在我国境内覆没,试问大秦皇帝如何肯善罢甘休?他定然会将原本征讨江南的精锐主力调往辽东,大举进攻!我敢问马刚将军,凭借我四韩目前的军力,是否可能抵挡得了大秦的百战精锐?”

    众人的目光立刻汇聚到马刚的身上。

    马刚身为军人,最了解秦军主力的战斗力,然而也正是因为身为军人,所以他并不愿意向对手屈膝投降。“陛下,王叔所言虽然在理,但是王叔难道能保证秦军此来并不是为了灭亡我们吗?”

    一个头两个大的马弁扬声道:“好了!你们就别争了!”两人立刻停止了争论。

    马弁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思忖片刻,说道:“不如这样吧!王叔派人去同对方的秦军将领接触一下,尽可能地说服对方放弃进攻,即便为此付出些代价也可以;同时马刚将军立刻传令各地军旅,向王都靠拢,做战斗准备!”

    两人想了想,觉得马弁的这个决定也可算是折中的最好的办法了,于是便没再强调自己的意见了,一起抱拳应诺。

    这时,又有一封紧急书函传进了王宫。是关于貊国的。

 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面战事

    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面战事

    “陛下,貊国方面的急报!”斥候禀报道,双手呈上一封书函。/

    马弁不禁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急步来到堂下,从斥候手中接过书函,拆开一看,险些当场晕倒。

    “陛下,发生了何事?”王叔马文拓急声问道。众文武一脸焦急地看着马弁。

    马弁面色苍白地说道:“貊国已于数天前被秦军攻破,国王也已经向秦军投降!”

    张飞率领大军击溃边境的马韩军后,马不停蹄地继续向马韩王都挺进。长长的队伍行进在通往马韩的官道之上,远远就能看看缭绕在大军上空的烟尘。

    一骑斥候奔到张飞面前,禀报道:“启禀将军,马韩各地的军队正在向王都方向汇合!”

    张飞拈着颌下的钢针须大笑道:“小兔崽子看来想顽抗到底啊!”

    “将军,我们该怎么做?”副将薛剑请示道。

    张飞一拍巴掌,洪声下令道:“传令虎啸骑立刻前出,截杀向王都汇聚的军队!”“是!”传令官应诺一声,立刻下去传令去了。就在这时,负责管理信鸽的传令官从后面追了上来,禀报道:“将军,陛下的飞鸽传书!”说着,双手呈上一根细细的竹管

    张飞连忙接过竹管,取出短笺,细看了一遍。之前那兴奋地神情却变成了迷惑不解之色。

    “将军,陛下圣意如何?”薛剑禁不住问道。

    张飞皱眉道:“大哥让我们退到马韩与貊国的边境处!”

    “这是何意?”

    张飞摇头道:“不知道!”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薛剑请示道。

    张飞瞪着薛剑反问道:“大哥命令如此,难道我们还能抗命不成?”很有些怒气。薛剑连忙低头应诺,不过心里倒不害怕,跟了张飞这么多年,他早就知道张飞的性格了。

    “那是否要命令虎啸营撤回?”

    张飞很郁闷的下令道:“撤销虎啸营出击的命令,同时命令全军回撤!”一名传令官应诺一声,立刻下去了。

    张飞想了想,对那个负责信鸽的传令官道:“立刻给大哥发飞鸽传书!”

    随着命令的下达,正在前进的军队停顿了下来。片刻之后,前队变后队,大军沿着来路朝貊国与马韩的交界处而去,虎啸营骑兵分成数队四散在周围,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突袭。

    当天傍晚前,张飞率领大军回到貊国与马韩交界处貊国的一侧,将扎营等杂事丢给薛剑,自己则到大帐中睡觉去了。差不多就在此同一时候,张飞发出的飞鸽传书到了洛阳。

    负责收发信鸽的传令官心急火燎地跑进临德殿,跪禀道:“陛下,车骑将军的紧急飞鸽传书!”

    陈楚不由得一惊,连忙叫传令官呈上来。

    陈楚接过装着短笺的竹筒,一脸疑惑地看了身旁的贾诩一眼,“难道翼德那边出了什么事?”

    贾诩笑道:“车骑将军为人粗豪,渴望沙场建功,我想他一定是对陛下的命令有所看法。”一旁的诸葛亮点头道:“文和所言极是,陛下不必忧心!”此刻在场的还有周瑜,也微笑着点着头。

    陈楚拆开竹管,取出短笺,连忙细看了一遍,哈哈笑了起来,“果如诸位先生所料啊!”

    贾诩、诸葛亮、周瑜三人相视一笑,贾诩抱拳问道:“不知车骑将军可已经遵守了陛下的命令?”

    陈楚点头道:“翼德已经率领大军撤回到貊国境内!”道:“只可惜到口的肥肉竟然放弃了!”

    周瑜儒雅一笑,“陛下不必为此沮丧!此刻实在是不宜急功近利而使辽东诸国联合起来对付我大秦,而且相信待天下一统之后,我们有的是机会对高句丽及周边诸国动手!”

    陈楚点头笑道:“公瑾所言极是!”

    “陛下,为今之计应该是赶紧委派一得力之臣前往辽东调停诸国!”诸葛亮建议道。“孔明所言极是!”周瑜、贾诩一起道。

    陈楚思忖着点了点头,问道:“但不知派谁前往呢?”

    诸葛亮当即请命道:“陛下,就让在下前往吧!”

    “这……”陈楚犹豫起来。

    在场的三人都是人中之精,哪里会不知道陈楚的想法?诸葛亮带着一丝感动之色抱拳道:“陛下不必为亮担忧,以目前的局势来说,无人敢对亮不利!”

    陈楚摇了摇头,仍面有忧色。

    贾诩抱拳道:“陛下,此次辽东之行事关重大,因此须要一名智谋高深且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而孔明是最合适的人选!”

    “陛下,亮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抱拳拜道,显得有些激动。

    听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陈楚不由得愣了一愣,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感觉。陈楚犹豫了片刻,点头道:“好吧,就由孔明先生做为此次出使的大臣!”顿了顿,又道:“我会派一千名铁壁卫随护在孔明先生左右!”

    诸葛亮不由得已经,抱拳道:“陛下,这……”

    陈楚打断了诸葛亮的话,说道:“孔明先生不必再多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多谢陛下!”诸葛亮一脸感动地拜道。

    陈楚扭头问周瑜道:“公瑾,云长已经就位了吗?”

    周瑜回禀道:“关将军已经率领大军抵达预定位置,相信定然能够同张将军一道控制住辽东的局势!”

    陈楚却不无担心地问道:“我只是担心第七、第八军团无法担当起如此重任?”

    周瑜笑道:“第七、第八军团虽然远不及几大精锐主力,不过这两个军团经过关将军这些日子以来的训练,已经比过去要强不少了,相信应该可以应付的了目前的局势。何况,关将军手上还有两万虎啸精锐。”

    想到虎啸铁骑,陈楚不禁放心了不少。

    “好了,此事就议到这里!”顿了顿,陈楚对三人道:“文和,安息与贵霜等国的战事愈演愈烈,我觉得我们此刻该做点什么。”

    三人相视一眼,贾诩分析道:“现在安息的情形很不容乐观,贵霜、乌孙、大宛三国近百万大军已经占领了安息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若是安息西面的罗马帝国也在此刻发起攻击。只怕安息的末日就不远了!”

    陈楚皱眉道:“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诸位,有何良策?”

    三人思忖片刻,贾诩道:“此刻我们实在无力干预此事!”

    陈楚将目光投到其他两人的身上。两人也都摇了摇头,诸葛亮抱拳道:“陛下,我以为目前应该全力统一中原,而不应节外生枝!”

    陈楚有些无奈地点头道:“是啊!我军目前连南下江南的粮草都不够,更不用说出兵西面极域了!”然而陈楚心里面仍有些不甘心。突然,陈楚灵机一动,问三人道:“你们说,两国交兵最缺的是什么?”

    三人都不明白陈楚的意思。诸葛亮回答道:“战争之时最缺的是两样。一是粮草,二是军械!”

    “我们虽然不能干预此事,不过却可以趁此机会发一笔战争财!”陈楚虎目闪亮,一副**商的嘴脸。

    三人均是智谋之士,当即便明白了陈楚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我们趁机向交战双方倾销军械?”贾诩一脸惊喜地问道。

    陈楚点了点头,“自我起兵以来,被我军剿灭的诸候军超过两百万,缴获了大量的兵甲物资,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堆在库房里,而且这些物资对于我们来说并没内有什么用处!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将这些军械倾销到目前正在交战的双方以换取巨额财富?”

    “陛下此谋甚高!”贾诩一脸佩服地拜道。诸葛亮、周瑜也都表示赞成。

 第八百三十六章 朝房

    第八百三十六章 朝房

    “军械库中存有多少我军不用的兵器和甲衣?”陈楚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