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 平时代-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党校的同学之一,是 2002 年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朱厚泽到北京上任后,支持思想开放的、有创造性的
著名作家王蒙担任文化部部长。'19…43'邓力群等保守派理论家认为,朱厚泽允许方励之、王若望和王若水等人享有更多自
由,会让事情变得更糟。'19…44'他们担心这终将导致混乱。朱厚泽的做法让大胆敢言的知识分子欢欣鼓舞,却让邓力群及
其支持者心灰意冷。
邓小平继续做着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既要坚持党的纪律,又不彻底疏远知识分子。在 1985 年 9 月 18 日
至 23 日举行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与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作了比较。'19…45'他说,通过保
留土地公有制和企业国有制,中国能够「消除资本主义??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宣传,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宣传,一定要坚决反对」。'19…46'但是他仍然试图阻止对知识分子的全面批判。他说:
「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
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19…47'
准备交接班:1985
1985 年到来之前,邓小平为了解决已经拖延了一段时间的上层交接班问题,提议在 1985 年召开党的第十三次
代表大会,这比规定的时间 1987 年提前了两年。由于其他人强烈反对更改党代会的正常会期,邓在 1985 年 9 月 18
日至 23 日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宣布重要的人事退休与潜在接班人的任命。出席会议的共有 992
名干部,规模几乎和党代会一样大。'19…48'
由于会议没有选举中央委员的正式权力,因此在 9 月 16 日,即代表会议开幕
之前召开了中央四中全会以接受辞职,又在代表会议闭幕后的 9 月 24 日召开五中全会宣布了新的任命。没有人公开讨
论过邓小平的交接班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四个月前的 5 月 10 日胡耀邦接受陆铿——过去的右派、香港半月刊《百姓》
的副主编——采访时,就已经有各种传闻了。
采访刊登出来后,邓小平让乔石转达了他对胡耀邦的不快。他对乔石说,胡耀邦是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开明的领
导人。'19…49'此外,当陆铿问胡耀邦「邓小平为何不在自己身体尚好时就把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交给你」时,胡耀邦没有断
然否认他想从邓小平手中接过这一可以使他成为第三代领导人的关键职务,而是回答说,邓小平一句话就能解决军队的
问题,我得说五句。'19…50'
邓小平虽然让胡耀邦知道他正在考虑退休,但他不想让别人催他退休。他要按自己的步调行事。他知道胡耀邦过
于我行我素,不能充分考虑全盘计划的平衡,因此已经失去陈云等保守派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胡耀邦以他的宽容大度
赢得了知识分子的人心,却把限制知识分子的任务留给别人去做。胡耀邦的对手私下蔑称其为「蟋蟀」——「瘦小,机
灵,总是上窜下跳」。'19…51'胡耀邦的支持者以为,胡耀邦可能确实在党的代表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主席了,只是他
没接受罢了。'19…52' 邓小平后来对杨尚昆说:「我有什么错误的话,这个错误就是看错了胡耀邦。」'19…53'
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没有明确讨论接班问题,但在很多与会者看来,邓小平当时已经决定让比他年轻 15 岁(而胡
比邓年轻 11 岁)的赵紫阳作为主要候选人。赵紫阳在城市经济改革上成绩斐然,而且他不疏远保守派领导人,具备领
导人的气质。邓小平很少公开表扬哪一个干部,但是他在会议期间接见几位作家时公开表扬了赵紫阳,还特别提到他拥
护四项基本原则。'19…54'
在代表会议之前的四中全会上,总共有 64 名担任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的老干部宣布退休,约占全部委员的五分
之一,其中包括 9 名政治局委员。这 64 人中有 61 人都过了 67 岁。其中一人是政治局常委叶剑英,由于没有提名其
他人取代他,政治局常委的人数从 6 人减为 5 人,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陈云、李先念、胡耀邦和赵紫阳。
在选拔新的高级官员时,主要的考虑一是年龄,二是教育程度。由政治局和书记处操办的选拔过程十分慎重,从
1985 年 5 月份开始持续了数月。在中央委员会新当选的 64 名委员中 76%有大学文凭,平均年龄 50 出头。政治局实
际上以那些老干部的更年轻、教育程度更高的追随者取代了他们本人:姚依林与陈云关系密切,胡启立跟胡耀邦关系很
好,田纪云是赵紫阳的人,乔石是彭真的人,李鹏则是邓颖超的养子。'19…55'
在这些较年轻的新高干中,58 岁的李鹏和 57 岁的胡启立,被视为总理和总书记的潜在人选。水利工程专业出身
的李鹏确实在 1987 年 11 月当上了代总理,后来又成为总理并且一直干到 1998 年 3 月。胡启立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
系,1980 至 1982 年任天津市委书记,后回到北京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会讲英语,眼界开阔。
'19…56'他于 1951 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当了五年共青团书记,1977 年清华大学恢复教学后他成为校党委副书记。
在当选候补委员的年轻干部中,还有江泽民和胡锦涛。他们在 1985 年后能够出席政治局会议,只要党认为他们
有前途,不犯大错误,就有望登上更高的职位。
邓小平要求新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年轻干部和其他新领导人学习老干部们建设党、团结国家、至今仍在为
四化努力工作的精神。他要求他们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公私分明,学好马列,研究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19…57'
事实上这些新的领导人成了老干部的学徒,他们会受到培养和考验,以便将来担任更高的职务。
这一次的大输家是邓力群,知识分子都把反精神污染运动归罪于他(虽然有人认为邓小平才是始作俑者)。党的
全国代表会议后不久,邓小平就批准了胡耀邦主张邓力群不再担任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的通知,通知于 1985 年 9 月
28 日发出。据政治嗅觉灵敏的知识分子推测,这是要让他为那场不得人心的运动承担责任。按照惯例,这种人事变动
应事先通知政治局常委,可是这一次常委们并未得到通知。'19…58'但由于陈云的缘故,通知在发出半小时后被撤回。事实
上,邓力群的研究室又过了两年才终于被解散,在这之前邓力群一直在位。
政治改革:1986…1987
1986 年 6 月 10 日,在与赵紫阳、余秋里和万里等人开会时,邓小平谈了三个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农业、外
汇和政治改革。这也是 1980 年以来他第一次谈到政治改革。邓小平说:「1980 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
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不然的话,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拖拖拉拉,互相扯皮,你这边往下放权,他
那边往上收权,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他又说,必须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减轻国家财政的
沉重负担。'19…59'
时机似乎终于成熟。1985 年的巴山轮会议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研究的结束,需要进行一些政治体制的变革
以配合新经济体制的发展。1980 年时邓小平及其身边的干部担心中国会发生类似于席卷东欧的示威。1986 年,他们
则为亚洲新的一波民主示威浪潮感到紧张。继年初将马科斯总统赶下台的「人民力量」运动之后,这股浪潮已驱使蒋经
国在邓小平召开 6 月代表会议的三个月前宣布要研究政治体制改革。若在此时向国内外公众表明大陆和台湾一样开放,
岂不是明智之举?
在对待抗议活动时,邓小平像其他中共领导人一样,既要严加控制,同时也想消除民怨的根源。随着有关示威活
动的消息四处传播,邓小平继续向中国民众解释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优于资产阶级民主;他指出资本家剥削工人,实行
三权分立的国家难以及时作出决策。但是邓小平也决心走在群众运动的前面,适时进行政治改革,因此他作出指示,要
认真研究各种政治体制,搞清楚哪一些体制持久,哪一些体制垮台及其中的原因。
选择一位能在实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中担当重任的人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的领导人,是顺理成章的。假如
胡耀邦是邓小平的接班人,那么他自然会是这个小组领导人的合理人选。然而邓小平在 1986 年 5 月告诉胡耀邦,在定
于 1987 年秋天召开的十三大以后他将卸下中央军委主席一职。不出邓小平所料,胡耀邦回答说他也会从总书记的位子
退下。邓小平说,胡可以继续工作,但发挥的作用要小一些。邓小平解释说,是否让胡耀邦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或国家主
席,到时候再说。'19…60'
此时,赵紫阳已被指派全面负责为党的十三大准备文件。很多人预计他大有机会在十三大之时成为主持日常工作
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 1986 年 9 月又让赵紫阳负责研究政治体制改革,人们估计他有可能负责领导未来的政治改革。
赵紫阳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和他的智囊团已经研究过各种经济体制。他在领导研究经济体制上的经验,使他很适
合思考与经济变化相配合的政治改革。
1986 年 6 月 28 日,邓小平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示说,在筹备将于一年后召开的十三大时,中央书记处必须
制定一个计划,用一年时间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然后提出行动纲领。他提醒说:「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
搞不通。」'19…61' 赵紫阳和他的部下要在 1987 年 7 月拿出文件初稿,在 8 月或 9 月召开的七中全会上进行讨论,以便最
后一稿能在 10 月的中共十三大上公布。'19…62'
在为研究政治改革设定进程时,邓小平强调党政职能分离的必要性,这是他早在 1941 年就赞成的观点。'19…63'事
实上,1980 年代当时那种党政重叠的制度是在 1950 年代形成的,旨在解决一个现实问题:中共掌权后政府中仍有一
些高级干部不是党员,因此每个政府部门都成立了党组织以确保党的控制。但是到了 1980 年代几乎所有担任重要职务
的政府官员都是党员,因此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再保留党的监督。此外,很多人认为党多出来的一层监督使各部委或各
省领导人无法以及时、灵活的方式协调各自单位的工作。理顺政治体制,正当其时。'19…64'
于是,赵紫阳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在 1986 年 9 月中旬成立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成员有胡启立、
田纪云、薄一波和彭冲。这个小组配备了一班人马,下设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赵紫阳给政治局常委邓小平、陈云、李
先念和胡耀邦写信提出了人选名单。按邓小平的指示,赵紫阳在信中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为现代化服务,为长
治久安提供保障。鲍彤被任命为体改办主任,他在 1980 年由中组部派去为赵紫阳工作后,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个得力助
手。'19…65'
虽然邓小平所希望的政体改革的目标范围相当有限,但他给了赵紫阳很大权力,让他研究各种政治体制,听取国
内不同专家团体的意见。前《人民日报》记者吴国光是体改办的成员之一,他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写的博士论文就是以
1986 年至 1987 年的中国政治改革作为题目,他指出了邓小平和赵紫阳的政体改革观的不同。邓小平希望通过高度积
极的人员提高管理效率,赵紫阳则想更大范围地减少党在经济和社会单位中的作用。但是,即使是邓小平较为狭小的目
标,也需要政治改革的研究者思考提高人员士气的方式。作为探讨这个问题的小组成员,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何种
机制能让下级表达意见。'19…66'
从 1986 年 11 月到 1987 年 4 月,体改办和不同的干部专家一共组织了三十多次研讨会。'19…67'虽然报告的定稿
需要邓小平批准,但赵紫阳和鲍彤有权力选择参加会议的专家。他们所选的专家包括了解东欧国家的政改、西方政治史
和 1949 年前后中国政治体制的人。体改办评估了党、政府和全国人大的作用,听取了处理过不同地区实际问题的地方
干部的意见。政体改革小组还致电中国驻世界各国的大使馆,让它们收集有关不同政体的信息。新华社和中共驻港机构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