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值而争夺殖民地的产物,而忽视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是垄断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只是注意到卡特尔、托拉斯这类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作用,而没有能够深入地研究垄断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从而没有能够正确地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
另一方面,卢森堡从资本积累角度对什么是帝国主义作了分析。首先,帝国主义是〃资本的世界竞争阶段〃 。卢森堡认为,它表现为和暴力联系在一起从事欺诈和掠夺的时代。资本积累〃涉及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是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出现的。它的主要方法是殖民政策、国际借款制度、势力范围政策和战争。在这里是完全赤裸裸地暴露出公开的暴力、欺诈、压迫和掠夺〃。其中国际借款制度是控制落后国家的手段,被用来〃维持在青年资本主义国家的势力,管理它们的财政,对它们的外交政策、关税政策及商业政策,施加压力〃 。正是资本的世界竞争导致了现代战争,帝国主义就是和军国主义、军备竞赛、现代战争相联系的,帝国主义时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帝国主义是落后国家〃进行工业化及资本主义的解放〃时期。卢森堡认为,帝国主义的手段促进了落后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例如,公债伴随着资本积累,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革都随之发生;铁道网的发展大体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落后国家;战争的爆发使落后国家及殖民地达到了资本主义的自主等。所以,卢森堡指出:〃正如通过战争、社会危机和社会整个机构的破坏,商品经济代替了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又代替了简单商品经济一样,现今在经济上落后国家及殖民地,也通过革命与战争,达到了资本主义的自主。革命在资本主义解放的过程中是必要的。落后国家必须摆脱它们陈旧的政治组织以及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残余,从而创造一个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近代国家机构。土耳其、俄国及中国的革命,即属于此类。〃 卢森堡虽然看到了帝国主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但她却没有意识到民族解放战争在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历史生命中的最后阶段。卢森堡这一关于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理论判断是有重要价值的,但分析的基础却是不科学的。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非资本主义的领域会不断缩小;当资本主义关系占领了全世界以后,一切非资本主义的关系都被排除了,这时,资本主义就会因为剩余价值得不到实现而末日来临。可见,卢森堡这一论断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她肯定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历史生命中的最后阶段,肯定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卢森堡对帝国主义理论的探讨在第二国际内部引起了争论,鲍威尔、潘涅库克、艾克斯坦等人先后在《新时代》、《前进报》、《德累斯顿人民报》、《不来梅市民报》等报刊上撰文发表评论,与卢森堡进行论战。列宁仔细地阅读了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作了大量的摘录笔记,并草拟了论战文章提纲,对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讨作了尖锐的批评。
希法亭还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和无产阶级的政策策略作了分析。他认为,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产生是由金融资本的扩张所导致的,〃暴力方法属于殖民政策的本质,没有它们,殖民政策就失去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意义。正如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的存在一般来说是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样,它们也成为殖民政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造成的必然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尖锐化,是民族意识日渐苏醒的人民对入侵者的越来越顽强的抵抗。〃资本主义本身逐渐为被征服者提供自身解放的手段和途径。欧洲民族过去的最高目标,是建立作为经济和文化自由的手段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这种目标现在也成为被征服者的目标。这种独立运动恰恰在欧洲资本的最有价值和前途的开发地区威胁着欧洲资本。〃 在此基础上,希法亭对无产阶级的政策策略作了论述。他认为,无产阶级的经济政策是同资本家的经济政策根本对立的。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政策,无产阶级既不能采取宿命论的态度,也不能支持自由贸易政策,只有通过与帝国主义经济政策的不断斗争,实行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无产阶级事业的胜利。应该说,希法亭在写作《金融资本》时期持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信社会主义的态度和立场是值得肯定的。
三、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1。列宁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在他19世纪末20世纪初撰写的一系列著作和论文,主要如《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1895年)、《对华战争》(1900年)、《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和《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实业财政家和政治家》(1913年)中就已经涉及,并且已初步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论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列宁加紧对帝国主义经济学理论问题作出系统研究。他做了有关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现代史和地理、政治和外交、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的笔记,研究了当时已有的几乎全部的有关经济学著作和专题论文,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列宁留下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摘录了 148本书和刊登在49种刊物上的230篇论文。列宁正是在充分地占有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帝国主义经济学作了深刻思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就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经济学理论问题研究的全面总结。
2。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
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分析方法,揭示时代新变化的实质,是列宁能够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新变化的关键所在。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的作用,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资本过剩等等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4点)
第一,对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析。列宁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进行得很快,当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达到一定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垄断。一方面,〃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这种从竞争到垄断的转变,不说是最新资本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
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垄断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一,由生产集中生长起来的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完全的优势,其中卡特尔已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其二,垄断地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它的基础工业部门,即卡特尔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如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其三,为数不多的最大银行实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人事结合〃,支配着全国极大部分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控制着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银行成为金融资本的垄断者。其四,金融资本在原有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直至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的新动机,这就是垄断地占有殖民地。
垄断虽然从竞争中产生,但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与竞争的交织产生了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如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内部、农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矛盾。总之,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3。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论述
列宁关于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期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情况,把民族问题同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问题联系起来,周详地考察并阐述了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年)、《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年)等著述中,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作了分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
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的联系性问题上,列宁以对阿根廷等殖民地国家的分析为例,首先分析了殖民地的内涵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的〃两个历史趋向〃。列宁认为,殖民地不仅应该包括那些土地被占领、主权已丧失的国家,而且还应该包括那些〃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依附关系的罗网缠绕着〃的国家,即附属国。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就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的历史趋向和〃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 的历史趋向。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帝国主义时代必然会出现一种基本的、极其重要的现象,即〃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被压迫民族不仅包括欧洲的一些受压迫的弱小民族,而且也包括一切殖民地的受压迫的民族。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既是〃同大国民族的社会沙文主义进行斗争的观点〃,也是〃社会民主党民族纲领中决定性的、主要的、基本的观点〃 。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明确地把殖民地与民族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使民族问题由欧洲的反对民族压迫的局部问题发展为整个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世界问题。同时,列宁也揭示了以少数剥削、压迫他国的国家为一方,以多数处于殖民地地位的弱小民族国家为另一方的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列宁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重要意义。其一,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积极力量。列宁批判了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不可能再有民族战争的错误观点,认为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广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和成熟,〃反对帝国主义大国的民族战争不仅是可能的和可能性很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进步的、革命的〃,〃殖民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必然是它们的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必定会发展成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战争。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只有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其二,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积极力量。列宁不赞成布哈林把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指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他认为,革命的进程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世界各国行将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决不会仅仅是或者主要是每一个国家无产阶级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事情,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在这一〃战争〃中,〃小民族在反帝斗争中无力成为独立的因素,却起一种酵母、霉菌的作用,帮助反帝的真正力量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登上舞台〃 。列宁从反对帝国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了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互相支援的必要性。他指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各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而进行的国内战争同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的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包括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的时代中进行。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被压迫民族的援助,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也只有用一切办法援助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