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238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第238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三十九回 
甄英莲得了好结果,众人皆高兴; 唯有薛家不喜。可是不喜又没有用; 本来薛家虽说有些富贵; 又是皇商,这样的条件若是和普通人家比; 自然是高高在上了。可在京城之内,莫说和贾府比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其要强。况且薛家在京城也主要是要依仗着贾家和王家的势力。虽说贾母这事做得让自己觉得失了颜面; 可是又不值当拿出去与外人道。若是真说了; 人家反而还会盛赞贾母重情义; 好慈悲之类的话呢。
尽管薛姨妈一肚子火,可是仍是不敢得罪贾母; 毕竟自己来京本来就是为了薛宝钗能够待选一事来的; 结果薛蟠闯祸连累了自家妹妹。入宫家世人品可是首要; 更何况若是单论薛家这家世在京城本就很一般; 如今又有个哥哥在外面犯了这样的罪过,就算是长成天仙了; 也不能入宫。所以薛姨妈一番痛定思痛之后; 还是觉得给宝钗物色个好人家嫁了; 也不枉费来京城这一遭。更何况如今金陵的营生都变卖的差不多了。若是在京中在站不稳脚跟; 那日后可如何是好?正因早些时候; 有人劝其说,这贾宝玉和薛宝钗年纪相当,又是亲戚; 若是成了亲家,岂不是亲上加亲了。只要攀上贾府这棵大树,日后还有什么可愁的?
正事如此,即便是出了甄英莲那一桩事后,薛姨妈仍是时常带着宝钗去贾府走动。薛宝钗自是不大情愿的,但也不好让母亲不悦,也只得每次都跟着去了。不过万幸是贾府中众位姑娘都是不错,待人也和善,也不因为自己是商家之女而瞧不起她。和众姐妹待在一处倒是很有趣。
这一日众姐妹正在一处耍着,宝玉也是下了学,便也急匆匆赶了来,和众姐妹能聚在一处倒是一日中最开心的事。今日众人一处耍着,宝钗的小丫头莺儿瞧见了贾宝玉带着的玉,上面似乎刻着什么字,便好奇问:“这玉上还篆刻着字呢,也是新鲜。”
贾宝玉本来就觉得每日里要将块玉挂在脖子上甚是累赘,只是自家太太定是要如此,也是没有办法。听莺儿好奇,便直接取下来递给莺儿道:“不过是个劳什子,又沉又没意思,上面只是刻了个吉祥话罢了,太太说带着求个平安。”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拿着念了两遍,倒是想起了什么,笑道:“这倒是有趣的紧。”
贾宝玉好奇道:“不过是寻常两句吉祥话,哪里有趣?”
莺儿笑道:“我倒是说这字有趣,而是想到我们家小姐有个金锁,上面也有两句吉祥话,倒像是和这个字是一对儿。”
“宝姐姐也有一个金锁?”贾宝玉一愣,又问道:“上面是刻着什么字?可否拿来瞧瞧?”
原本在一边下棋的几人,也听着好奇,都央求薛宝钗将金锁拿出来瞧瞧。薛宝钗也是被众人央求不过,只得将挂在脖子上的那枚金锁取出顺手递给了自己身边的探春。探春将金锁接过细瞧,果然上面也刻了几个字,探春慢慢念出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迎春听探春念出这几个字,便也急着道:“让我也瞧瞧?”探春也忙将金锁递给了迎春。迎春拿着那块金锁不停地翻看,倒是眉头皱到了一起。
薛宝钗瞧着众人,觉得众人神色奇怪,自己也有了疑心,还未开口,就听见探春问道:“宝姐姐,你这金锁可是有何来历?”
薛宝钗没开口,就听见莺儿道:“听太太说是个和尚给的,说是能驱邪避凶,日后要和有玉的配成一对儿才好。”
“你这小丫头,乱嚼什么舌头,快去倒些茶水来。”宝钗出言,欲将多嘴的莺儿哄了出去。迎春道:“若是和尚给的,倒还算不太错,可是找个玉儿配之类的话便有几分杜撰了。”
莺儿本来正欲往外走,听了这话,倒是停住了脚步,“姑娘这话不在理,怎么便是杜撰了?”
探春笑笑道:“天底下这金锁多了,多是父母长辈买来或者做来给子女,期望给子女添些福气的。若是硬要强拉硬拽找个东西来配,反而是糟践了东西。”
莺儿生气,撅着嘴。迎春在一旁忙拉了拉探春,探春瞧见宝钗脸上不大好看,想起来自己方才说的那些话,定是让宝钗觉得失了面子,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而此时原本在一旁玩的的惜春瞧见了那金锁,伸手将自己脖子上塞在衣服里的金锁也掏了出来:“宝姐姐的金锁跟我这个金锁有些像呢,就连上面的字都一样,宝哥哥你说巧不巧?还是天下的金锁都刻的是这八个字啊?”
贾宝玉也陪着笑道:“许是如此吧,不过是求个平安讨个吉利。想来应该都是一样的。”贾宝玉想起来当初黛玉刚来京城,自己就多嘴问玉,结果惹出一番事来。今日若是又惹出一番事来,怕是老太太知道了又要说我了。
宝钗见惜春拿这两个金锁在来回比较,更觉得窘迫。迎春忙将金锁给惜春重新戴好。“宝姐姐也不必在意,也不怕姐姐笑话,这金锁我们几个姐妹都是有的,就连林姑娘也有的,字也是那个字。老太太曾与我们说过这金锁和玉都是请高僧开过光,念了经加持过的。说不定这字也是高僧给的。估计着来求的都给这两句话,图个吉利。宝姐姐也不必在意。”说完忙将金锁交换给宝钗。
此时宝钗已经是窘迫难堪,接来下草草说了两句话,便称还有事,带着莺儿归家去了。探春撅了撅嘴道:“原本以为宝姐姐和林姐姐一般,也是个脱俗之人,可今日竟也相信什么金玉相配的话来。”
迎春道:“你可莫乱说,这事都是莺儿那丫头自说自话,和宝姐姐无干。宝姐姐也不过是因长辈之意,所以带着罢了。至于什么金玉相配之类的浑话,也不过是僧众为了加些噱头,好多筹点善缘罢了。如此也不是宝姐姐之过,原本人家就是为了换母亲个安心罢了。你不是也日日将金锁带着。”
“好好好,我不说了便是。我不过是说了两句,姐姐你却说了这么许多。”探春撅嘴道。
“毕竟宝姐姐是亲戚,你这样咄咄逼人的,岂不是让人家难堪,面上难过。况且她家如今是这样的一个光景,我们让让也是没什么坏处。”迎春劝道。
宝钗回了家,自是生气,一个人坐在屋里默默流泪。薛姨妈也是着急,去问,却惹得宝钗更是哭。薛姨妈也是无奈,只得将莺儿叫过来仔细询问了一番。莺儿便将今日之事都跟薛姨妈学了一遍。
薛姨妈听了也是无奈,这金锁也的确是自己前几日哄着宝钗带上的。薛姨妈既然想跟贾府攀上亲,自然有点缘头是最好。之前自己是听过自家姐姐跟自己提起宝玉这块玉有多灵,丢了人就病了,找回来一戴上人就好了。薛姨妈那时候心里便想,既然其相信这个,不如就在这个上面做点文章也好。哪知道贾母竟然给荣国府内的姑娘们一人一块金锁,而且字都一样,如此的确是尴尬。可是苦就苦在宝钗并不知情,却平白受了委屈。她这样聪明的人儿,自然是能将事情猜出七八分来,越是如此才越觉得心里难受。薛姨妈心里也是难受,也陪着一起哭,又不时数落薛蟠几句,埋怨薛蟠若是不惹事,又怎么会生出许多事来。正好薛蟠回来了,进门便瞧见自家母亲和太太在一起哭,好心上前劝解几句,却平白挨了一通母亲的责骂。薛蟠心里气不过,索性又出去了。
这事自然也传到了王夫人的耳朵里了。虽然迎春叮嘱众人不许说出去,但是毕竟还有丫鬟婆子跟着呢,自然有最快的传话。王夫人也暗自埋怨薛姨妈有这心思,怎么不跟自己先通个气,偏要生出这样个主意来。如此倒好,反而弄巧成拙。
不过因此一事,王夫人也觉得是该将宝玉的婚事提上日程了。但宝玉的媳妇人选,薛宝钗可排不到前面。虽说这孩子是不错,模样性格都不错,行事也大气,可是如今自己这个宝玉上面有个王妃的姐姐,又有个外任做官的哥哥,而且成亲时,老太太还会给一笔不小的银两供日后用度。如此一来,若是娶了宝钗,倒是太不相称了。若是贾环这样的庶子的身份倒是还可以考虑一下,只是两人的年纪又相差太多。况且宝玉这婚事,好歹还要老太太也点个头才好呢。就冲着甄家的档子事,王夫人再愚钝也知道薛家实在是不能入贾母的眼,况且还有个薛蟠这样的儿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整日里闯祸惹事,自然远远躲开才好。
毕竟薛家是自己亲眷,这事明着又不好说,还是早点给宝玉寻上一门好亲事,如此也不伤了自家姐妹的颜面。


第三百四十回 
金锁一事,让薛姨妈原本的小心思反而落了空; 又平白让薛宝钗也因此受了委屈。王夫人也开始将让人放出风去给贾宝玉张罗婚事。
史菲儿倒是后来才知晓此事; 原本自己一来就找贾敏设计的金锁宝玉就是想看打脸王夫人和薛姨妈搞的金玉良缘的。结果一场大戏没看到不说; 还平白牵连了薛宝钗。不过即便不管结果如何,薛宝钗也不会完全与此事脱离了干系。毕竟这个金玉奇缘也是其的一个劫数。如此这么一搞; 虽然说是情面上有些难堪,但没了这种无聊的约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解脱
王夫人醉心于给贾宝玉攀亲; 贾宝玉却是个不大乐意的。一来府中的哥哥们成婚都略晚些;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反而提早了?况且往日里姐妹间都是好好的; 怎么忽然间宝姐姐就不再来府中玩了,即便是派人去请; 宝钗也总是推说身上不适; 借口不来。贾宝玉本来也是个聪明的; 也知道定是因为金锁那桩事; 不知道如何被人传说便导致了今日的这个结果。自己也诚心去瞧望过,只是每次都客客气气被拒之门外了。
史菲儿自然也是听闻王夫人给贾宝玉挑媳妇; 自己的道不大乐意。如今这贾宝玉自己虽说也是上了些心思教导着; 但是史菲儿看的出来; 其骨子里还是原本的样子。这样子对于当时的男人而言; 或许有些地方强些; 但是放在贾府中,比起那些哥哥们,就要逊色多了。
史菲儿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 一样的方式对于贾瑚、贾琏、贾珠都有用,但是对于贾宝玉就没有效果。多次尝试之后,史菲儿觉得适时放弃也是一件好事。况且人家说不定就是上天派下来游历的。自己强求或者自己要求其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成长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如今王夫人开始给贾宝玉挑媳妇,史菲儿倒是有点犯愁,毕竟若是按照书中所讲,贾宝玉是心系黛玉却与宝钗成婚,但最后是贾府败落后出了家当了和尚。虽然这一世史菲儿觉得贾府败落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且如今王夫人并不期待金玉良缘,基本上薛宝钗嫁入贾府可能性很小。但贾宝玉是不是仍会出家,史菲儿也没法判断。但毕竟自己是知道如此这样的一个结果的,倘若真有一日这贾宝玉真的忽然离家出走做了和尚,史菲儿觉得自己会对这个没有见过的孙媳心有愧疚。
史菲儿想来想去,倒是生出了个主意,觉得好歹让这个贾宝玉对家庭责任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成婚会毕竟好些,毕竟自己是不能阻碍人家成亲。于是带着王夫人出府去寺中求签,王夫人自然要是要替贾宝玉问问的。大师则告诉其说贾宝玉命中富贵,若是早成亲,反而会折了其富贵。听了大师如此说,王夫人倒是收了些心思。毕竟如今宝玉哥哥姐姐都如此出息,又有大富贵,自然是不能耽搁的。况且宝玉也的确年纪不大,在等上几年也是好的。
史菲儿解决了此事,又想起薛宝钗来。毕竟让贾宝玉转性子,也不是件易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让薛宝钗解了心结说不定自己倒是可以做到。毕竟这孩子从根上论也都不错,只是性子冷一些,况且在她那个角度位置上,心冷也是自然。
史菲儿让人下帖子去请薛姨妈和宝钗来府中坐坐,说是一来府中的那些小姐妹多日不见宝丫头了倒是都有些想念,二来便是自己听闻说是宝丫头身上总是不大好,毕竟年纪还小,若是将病拖久了,反而是桩麻烦事,不如过来,自己这边正好请了太医来问诊,也顺带看看为好。
薛姨妈拿了帖子左右为难,毕竟贾母下帖子来请,若是不去的话,怕是真要跟贾府要交恶了,可是若是去了,岂不是难堪。想来想去,薛姨妈去问宝钗。宝钗在家中闷了些日子,倒是也有些想念贾府中的那些姐妹,而且那日她们本身也是无心之举。这事情追根溯源也怨不得人家,宝钗倒是点头应下了。
这一日薛姨妈带着宝钗入了贾府,史菲儿真的先安排太医给宝钗诊了诊脉后开了方子,不过太医也不说不过气血略有些拥堵罢了,不是什么大事。方子也多是滋补调养为主。薛姨妈如今见了王夫人倒是有几分尴尬,王夫人心里也明白,便带着薛姨妈单独闲聊,言语中倒是又提了几户不错的人家,颇有要给薛宝钗寻一门好亲事的意思。薛姨妈心里虽有不悦,但转念一想,如今宝钗年岁已经大了,待选一事又没有了指望,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