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乞丐王-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的结果。
“你说的是真的?”石守信面色平静,但心中的波澜早已此起彼伏。……
第296章 杯酒释兵权(中)
石守信三人离开韩府之时,早已是喝得昏昏沉沉。
韩旭并未给他们明确的说法,但他知道石守信和高怀德定然是明白了。
随后接连数日,韩旭在府内以“乔迁新居”的名义大摆筵席,丐帮总舵的兄弟,街坊邻居,甚至是常到陈家茶馆听书之人,均在邀请之列。唯有京城官场的人士,韩旭一个都没邀请。
可即便是这样,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苗训等等和韩旭关系非浅的家伙,依旧是不请自来,每日必到,而且非得喝高了才走!
自罢官的消息之后,韩旭再次成为京城老百姓口中的头条。
……
“启禀皇上,微臣弹劾前淮扬节度使韩旭。”
崇元殿,一名御史出列,双手高举象牙笏板,大声说道。
刚准备退朝离开的赵匡胤,闻听此话,面色顿时发黑,双眼紧紧的盯着出列的御史,胸口急剧的起伏不定。
赵普见此顿时大骇,熟悉赵匡胤一言一行的他,明白这是赵匡胤欲发火的前奏,连忙朝着身边的御史大夫郦希亮打眼色,望其能阻止这名御史的发言。
郦希亮心领神会,又是咳嗽又是打眼色。
然而,那位御史彷佛看不见似的,依旧高声道:“微臣弹劾前淮扬节度使韩旭,接连数日大开宴席,大肆铺张,搞得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等行为非君子所为!再者,韩旭府邸乃工部拨款,皇上御批所建,如今他既已罢官,理当搬出府邸。”
“微臣附议……”话音刚落,数十名官员跳了出来,显然他们也赞同对韩旭的弹劾。
苗训,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连忙出列,大声替韩旭争辩。
“韩大人,哦不,韩旭如今已是草民,难得周御史竟然有这份闲情来弹劾一平明百姓。崇元殿是大宋论政议政之地,此等小事值得周御史如此劳师动众吗?”苗训鄙夷的看了眼那位周御史,啐道:“再说了,人家韩旭请客吃饭花的是他自己的钱,有本事周御史你也去请呐!说韩旭铺张?可你别忘了他就是京城首富,往常捐出来的钱粮,救了无数的大宋百姓!
至于韩府之事,督建的工作正是本官所为。地是皇上赐的,但钱财却大部分是韩旭自己掏的腰包!若是周大人羡慕的话,不如自己给自己长点本事才为上策!”
“哈哈哈哈……”石守信等人立马附和,论口才他们当然比不上口嘴巴吃饭的御史们,但有苗训出头,他们也乐得在后面起哄。
这样一来,两边顿时热闹了起来。
赵匡胤见状,黑着脸二话不说,离开了龙椅。
“退朝……”
虽说赵匡胤一向节俭,而这些御史也正是抓住韩旭这点来展示自己的清高。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赵匡胤对自己严苛,但对手下的臣子向来不吝啬赏赐。即便韩旭如今被罢了节度使,但仅凭当年的翊立之功,区区一所院子又算得了什么!
赵普一声叹息,摇头迈出了崇元殿。
……
“皇上?”
“皇上?”
……
“哦?则平来了,坐坐!”赵匡胤笑呵呵的搁下手中御笔,指着御桌笑道:“来得正好,给朕看看,朕的这几个字写得怎么样?”
这时候还有心情写字?
赵普怔了怔,上前一步,只见宣纸上“未离海峤千山黑,缠到天心万国明”半首咏月诗,写得是龙飞凤舞,颇具笔力。不由说道:“皇上这书法又进步,不过为何只有这半句?”
赵匡胤老脸微红,尴尬的笑了笑,道:“韩旭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朕昨晚赏月偶的此句,随后良思好久,却终不得另外半首!”说到韩旭,赵匡胤似乎想起了什么,端起茶杯啜了口,问道:“最近他在忙什么?”
“哦,和早朝上周御史说的差不多,搬家请客。这事守信他们比较清楚。”赵普呵呵一笑道:“微臣这些日子是没空呐,不然微臣也去他府上打打牙祭!”
“呵呵,这小子就是不甘寂寞,到哪都能惹出点事来。这都罢了官了,还这么闹腾!”赵匡胤莞尔笑道。
“是啊,听说他还在门口写了副‘楹联’。”
“哦?说来朕听听!”
赵普见赵匡胤来了兴趣,想了想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恩?这算‘楹联’吗?”赵匡胤微微一愣,随即缓缓起身。
转身凝视身后的天下地图,半天没有说话。
良久后。
只听赵匡胤一声叹息,喃喃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意境,好胸襟!”说罢,转回身看着赵普,莞尔道:“这小子是在和朕赌气呐!”
敢跟皇帝赌气,而又能让皇帝心生歉意,估计从古自今也就韩旭一人而已。
赵普暗自叹息:“就凭赵匡胤这句话,那些敢跟韩旭作对的御史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一番插诨打科后,君臣二人谈起了正事。
“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赵匡胤看着赵普问道。
赵普边从怀中取出一封奏折,边说道:“微臣初步拟写的名单都在上面了,还请皇上圣裁!”
说罢,双手恭敬的摆放到御桌上!
这是一封沉重的名单,赵匡胤的手抬在半空,面色一变再变,迟疑了半天也没有拿起来。
半响后。
“皇上……”赵普提醒道。
“朕知道。”赵匡胤叹了口气,终于将奏折拿起,缓缓打了开来。
入眼第一列就是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紧随其后的有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一干禁军高级将领。
看毕,赵匡胤眉头微蹙道:“为何不见其他地方节度使,此处招来的几位节度使不都是原先说好的吗?”
“回皇上,这事微臣正欲和皇上说明。”赵普肃然道:“当然听了韩旭的话之后,微臣回去仔细的想了想,原先微臣的建议冒进了,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当从京城禁军着手,为维护地方的安宁,各地节度使暂且不动。待得数年后,再进行更换。”
“言之有理。”赵匡胤点头道:“守信他们和朕有兄弟之谊,朕绝不会做卸磨杀驴之事。现在朕为难的是,如何安顿他们的将来。”
闻听此话,赵普呵呵笑道:“原本微臣也为难,可今个微臣却是想到了办法!”
“哦?说说看!”
“这办法也不算是微臣想到的!而是韩旭。”赵普神秘一笑,反问道:“皇上觉得韩旭这悠闲的富家翁的日子怎么样?”
赵匡胤略一沉吟,随即面露喜色,赞道:“好办法。这回朕也就安心了!”
……
韩旭没想到自己过上富家翁日子的无意之举,给了赵匡胤和赵普提点,甚至加速了他们的行动!
若是知道的话,估计这小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第297章 杯酒释兵权(下)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
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
伴随着一首白居易的《春尽日》,轻盈的脚步声从身后响起:“芍药被誉为‘花仙’,‘花相’,为‘六大名花’之一,又称‘五月花神’。花开各异,有白、红、紫、黄、绿、黑等等,不一而足。”
来人一袭淡黄百褶裙,缓缓从韩旭手中拿过葫芦瓢,认真的说道:“韩大人喜欢芍药,可却偏偏不懂得芍药,要知道芍药耐旱,浇水过多反而不美!”
原本无聊的韩旭在府内闲逛,当逛到一处小院,见到满园的芍药花开,一时来了兴致。赶走下人,自己亲自动手浇起花来。正自浇得兴趣,却被人从身后打断,就连手中的葫芦瓢都被她抢了过去。
看着面前那张似嗔似怨的娇颜,韩旭微微一笑道:“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
“为何?”
“我是一介草民,你是大宋公主!”
“呸……”听的此话,原先一本正经的绷着个脸的赵芸,再也不淡定了,娇声啐道:“这回知道尊卑了?”
“谦让了?”
“你还一介草民?”
“你什么时候把本宫当过公主过?”
……
一连串的反问如砲似的从赵芸口中发出。在她的步步紧逼之下,韩旭哑口无言,只能苦笑着举手投降。
“你不是很能说吗?怎么不说了?”赵芸气鼓鼓的说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装,怎么不继续装!装你的清高啊,装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呐!”
一脸憋屈的韩大才子,像个受了气的小媳妇似的,嘟囔道:“是你先装的,没事一跑来就吟首诗,还大谈芍药……”
自从扬州回来后,赵芸就被赵匡胤禁足在宫内。
若是以前也就算了,可如今她是大宋的公主,公主就要有公主的样子。于是呼,不仅剥夺了赵芸练武的权利,还聘请众多的宫廷礼仪师,教她宫廷礼仪,教她诗词文章,教她琴棋书画,教她花花草草……
当她听到韩旭回了京城,并且被罢了官的消息之后,心下十分担心,于是偷偷的跑出了皇宫。
然而,此刻见韩旭不仅没事,反而一副悠然自得,庞若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再加上韩旭刚刚那冷淡的态度,不禁气由心生,双眼一红,扑到韩旭的怀里呜呜的哭出了声:“回到京城也不知道来找我,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
软香在怀,美人垂泪。
韩旭心下暗自感动,拍着赵芸的纤腰,安慰道:“本想见你,可不成想发生了这种事!如今我是一介草民,进皇城都难,更何况进内宫见你!算算也只能过段时日再想办法!”
赵芸螓首微抬,气鼓鼓的说道:“我看你是见了陈姐姐,就忘了我吧?”
“瞎说,哪有的事!”韩旭老脸微红,尴尬的笑了笑。
“那你不会敲登闻鼓吗?敲了登闻鼓便能进皇城!”赵芸嘟着小嘴,嗔道:“你又不是没敲过!”
我晕,为见公主敲登闻鼓,亏你想得出来。
韩旭顿时无语,那样一来赵匡胤岂不会砍了自己的脑袋!
瞧着韩旭那手足无措的样子,赵芸终于忍不住的“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韩旭将扬州分别后的事情娓娓道来,听得赵芸时而皱眉担心,时而欢欣雀跃,时而羞涩娇嗔。
一番细语后,总算破涕为笑,平安无事!
“要不我去求求父皇,请他下旨让你官复原职!”赵芸想了想,咬牙道。
“别,别,别!”韩旭连忙摇手,抬头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长吁口气叹道:“这事过些日子就有眉目了,你去了也没用,反而会引起你父皇的不满!”
说着见赵芸依旧一副担忧之色。不禁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我没事!你看着我现在吃吃喝喝,住这么大的房子,闲来弄弄满园花草,悠哉得很呢!”
“尽瞎说,这有什么好悠哉的,我在宫里都快憋出病来了!”
“芸儿。”
“嗯?”
“你说我们久别重逢,是不是该庆贺下!”
“怎么庆贺?”
“久别重逢,自然是亲个小嘴勒!哈哈哈哈!”说着,韩旭张开双臂就去拥抱!
“呀!不要!”赵芸一惊,转身就跑。
“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你个死色胚,登徒子……”
一个在前面跑,黄衣飘魅,如穿花蝴蝶;一个在后面追,一副猪哥像,哈喇子流了一地。
芍药园中,一时嬉笑连连。
……
建隆二年七月,一道圣旨如平地炸雷,掀动了波澜不惊的汴京城。
这道圣旨就像一块石头丢入平静的湖面,但其带来的影响却足足影响了整个大宋数百年王朝。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禁军高官,集体上表声称多年征战,身体不适,以求告老,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赵匡胤欣然同意,下旨任命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驸马都尉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皆罢宿卫就镇。
禁军的高级将领全部更换,石守信等人必须离开京城去番镇就任节度使。
要知道此时的大宋军力,京城禁军占了大部分,其他边镇节度使实力有限。即便如此,赵匡胤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是以即便石守信等人就藩镇,手底已几无兵权。
殿前司都点检,副都点检不再在设立;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不再设立。禁军权利全部集中到皇帝赵匡胤手中,至于石守信虽然保留着马步军都指挥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