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面出现。
这时进犯敌军为沈军师长邓瑞征、邓佑文两师,共约一万人左右。其作战目标系奉沈鸿英之命,南下袭击桂平。当他们发现白崇禧竟被围于武宣城内,随从不过一两百人,原驻防部队又不堪作战,大喜过望,乃立刻将武宣城合围。这时候敌军如乘守军立脚未稳,蚁附爬城,则自崇格必被生擒无疑。然沈军原即缺乏训练,行军竟日,疲惫不堪,同时认为白氏已成瓮中之鳖,无处可逃,遂在城郊息下,埋锅造饭。想候三军饱餐后,一鼓作气,爬城活捉白崇禧。
这时白崇禧正在城上率众布置防务,忽闻城外鸡鸣犬吠猪叫的声音,乱作一团。白氏知道这是敌人正在捕捉牲畜,预备午餐的信号,因悬重赏,挑选敢死队百余人,待沈军饭菜正熟、举箸用膳时,突将东西两门敞开,敢死队鸣枪呐喊,分两路奋勇冲出。沈军丢下饭碗,慌忙应战,混乱不堪,大军数千人,竟被百余名敢死队冲得七零八落,后退了十里,才能立足。我军俘获敌人五十余名,枪百余枝,遂又退入城内固守待援。敌人受此挫折,当夜不敢反攻。白氏提心吊胆地度过一夜难关。
当白氏在武宣城郊和敌接仗时,我正率一独立营乘轮自柳江上驶。是日下午五时,才到离武宣约三十里、位于柳江右岸的拦马村,有村民数十人招手呼喊,我船乃靠向岸边。这时我忽于岸上人丛中发现前陆小同学李澜柱,乃招呼李君上船,询问上游军事情况。李澜柱说,今夭中午,武宣北门外五、六里曾发生战事。我军旋即回城中固守,不久枪声又大作,似曾发生巷战。据传沈军已被击退,这是乡民的报告等语。我根据这一情报,判断沈军的行动,果如所料。其主力企图沿柳江两岸东进,攻我桂平,截断大河交通的目的已甚显明。幸而我军已改变作战计划,否则全局不堪设想了。这时我预料武宣城兵力虽微不足道,然城垣必仍在我军掌握之中。因武宣如果失陷,至少也有败兵乘船顺流东下。武宜既有白氏镇守,我大可放心,此时前去也无多大作用。目下当务之急,莫过于迅速掌握西进的我军,以便部署向敌人反击。我估计由江口一带向武宣西进各纵队的先头部队,明日中午以前定可到达由东乡通武宣的大道上,乃决心上岸向东乡、武宣间的新圩进发(新圩离武宣城约四十里)。翌日拂晓前,我所率独立营便抵达新圩。天亮后,由江口西进的钟祖培等纵队,果然如期陆续到达,此时并得探报,敌人已自武宣退至二塘,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和我军鏖战。我遂和白崇禧取得联络,决定是日下午二时,向二塘之敌展开总攻击。我将主力配备于右翼,以将敌人压迫至柳江的左岸而歼灭之。此时我军已有六千之众,乃全线展开,向敌施行总攻击。敌人也不甘示弱,全线跃出战壕反扑。两军冲锋肉搏,杀声震天,战斗的激烈为前所未有。我和白崇禧都亲冒炮火,在最前线指挥督战。全军见了,都奋不顾身,前扑后继,和敌人搏斗。双方屡进屡退,形成拉锯战。正值难解难分之际,幸我军李石愚纵队由贵县赶至二塘,威胁敌人的右翼,并隔河吹号呐喊射击助战。敌人见我有援军赶到,恐被截断归路,顿时心虚,阵线开始动摇。彼怯我勇,全军乘势猛攻,敌人遂全线崩溃,自二塘窜往黄茅。我军尾追不舍,敌人乃渡江退入石龙。我军也追入石龙,敌人主力遂退守柳州。然两邓所部己溃不成军,柳州旦夕可下。我因和白崇禧在黄茅商议,不如乘此时声东击西,使李石愚纵队衔尾佯攻柳州,吸引敌人注意力。而将主力东调,全军携带数日干粮,由我和白氏亲自统率,自象县、修仁瑶山边缘,越三排、四排,循崎岖山路,直奔桂林的南乡。这时沈军正为我第一路军陈济棠部所攻,贺县已为我军占领。第二路俞作柏所部也攻占蒙山。沈军前线失利,惊耗频传。不数日,忽闻我军已迫近桂林,直似从天而降。沈氏初闻,尚不信我军进攻有这样迅速,乃着人“再探”,其情形恰似“空城计”中的诸葛亮。“三探”之后,消息证实我军已越过良丰圩,离桂林仅三十里地。今非昔比,我人非但不象司马懿被空城吓退,反而挥军向桂林急进。沈鸿英大惧,乃匆忙北遁。行前曾约集桂林绅商话别,沈说:“我沈鸿英十余年来,带兵数万,横行桂、湘、赣、粤四省,谁亦莫奈我何,初不料今日竟败于几个排长出身的小子之手。”言下大有“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气概。
沈氏既遁,我军乃于二月二十三日夜克复桂林。
那时滇军范石生部已自广东抵桂平增援拒唐。我和白祟禧乃联袂南旋准备和石生晤面,留吕焕炎纵队留守桂林,并以侯砺霜为桂林善后办事处处长。侯系我陆小同学,后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孰知我们去后不久,二邓竟收拾残部三、四千人,逆袭桂林,侯、吕两人疏于防范,桂林再行沦陷。我闻报即派白崇禧到柳州抽调军队,赶赴桂林,进行兜剿以固根本。沈军不敢恋战,我军乃于四月十日再度收复佳林,惟此时沈军残部仍有三、四千人,退守西乡的金竹坳(临桂县、古化县交界处的山区。古化后改百寿),伺机和入境的滇军相呼应,再行出扰。
白崇禧跟踪迫击,见金竹坳为一系列的大山,道路崎岖,进兵扫荡不易。乃散布谣言,谓一俟滇军入境,大军即行南撤,并将我军从山口圩前线向两江圩方面撤退,而潜伏于两翼间的丘陵地带,以诱沈军出击。沈军果然中计,下山渡河进驻两江圩,正图跟踪追击。而白崇禧已兵分三路向两江圩突击,围而歼之,沈军指挥官知已中计,仓皇撤退。适值山洪暴发,两江河水骤涨,浮桥被洪水冲断,沈军无路可逃,被击毙二百余人,溺毙更多,被俘凡七百余人。时为四月二十四日。自此役以后,这一路沈军残部一撅不振。沈鸿英至是一败徐地,个人四处藏匿,我军画影图形,悬赏缉捕。然沈氏究系土匪出身的地头蛇,躲藏甚密,我们遂也舍之不问。
事隔一年,正当我们准备北伐期间,西江有一客轮下驶,刚过三水,直航香港之时,船上人丛中,忽有一彪形大汉站起来,把胸脯一拍,大声说道:“老子就是沈鸿英,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哼!不怕你李宗仁、黄绍竑如何凶狠,还有白祟禧会用计谋,画影图形捕捉老子,老子还是跑了!哈哈!”的确,全船数百乘客,哪个不知这位绿林大盗出身的沈总司令。全船哄然,一时传为趣事。
后来我们猜测,沈鸿英大概藏匿在贺县姑婆山,化装从怀集经四会到三水,溜上轮船,躲入舱底,船过三水之后,便不再靠岸,直航香港。沈氏躲藏了一年,一旦重获自由好不高兴,情不自禁地显出其绿林好汉的本色来。沈氏后来在香港置产甚丰,并建一巨宅,号日“将军第”,因北京政府曾给以“将军”头衔之故。民国十八年我在武汉失败后,寓居香港,沈氏曾有意来拜会,我为避免时人误会,婉辞却之,所以我和沈氏终未晤面。
第四编:统一广西
第十七章: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
(一)
正当我们讨伐沈鸿英军情紧急之时,唐继尧所部号称“建国军”的滇、黔两省部队约六万余人,浩荡东下。唐军侵桂计划果不出我所料,系分三路而来。第一路由唐继尧的胞弟唐继虞任总指挥,自贵州的东南边境侵入三江、融县,以柳州为进攻目标。第二路由龙云任总指挥,自滇东的广南经百色东犯,以南宁为攻击目标。第三路由胡若愚任总指挥,由滇南的富州侵入镇边、靖西,经养利、同正,会攻南宁。
这三路滇军的总兵力超过我军数倍。来势的凶猛,真是上吞日月,下撼山河。他们的兵力和人事编制略如下表:
甲、第一路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唐继虞
第二十二、三混成两旅兼第一梯团:李家勋
警卫第一混成团:张光宗
警卫二、三两团万、张两支队
宪兵队:袁嘉谋
随息队:魏嘉献
挺进军司令:罗建
卫生队、弹药连、工兵营军乐队
兵站监:林正森
近卫军司令官:王洁修
第三混成旅:何世雄
第五团团长:何错章
补充三团团长:谭宗敏
第二十棍成旅:景世奎
独立营
第二十四团
警卫营及机、炮、卫、弹各军队
第一路前敌总指挥兼第十军军长:张汝翼
第四混成旅:孙渡所属第十七团团长:曹发高
第十七混成旅:马荃所属第十六团
第十八棍成旅:林丽山所属第二十团
第十九混成旅:田钟毅所属第二十七团
第二十四混成旅
补充一团:欧阳好洁
独立混成团:俞沛英
骑、炮、机、卫生、弹药各队
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吴学显
第八混成旅:杨友棠所属第二十一团
第二十一混成旅:禹发起所属第二十八团
第二十二团:皮中和
第二十三团:钱秉珍
炮、机、卫、弹各队
第七军总司令官:刘显潜
第一、二、三纵队及边防补充各团
警卫营及机、炮、宪各兵队
计人数二万五千,枪约万三千余枝。
乙、第二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龙云
第一混成旅:卢汉所属一、二两团
第十混成旅:孟友闻所属十三、十四两团
第二混成旅:朱旭所属三、四两团
第九混成旅:张冲所属七、八两团
第十一混成旅:张凤香所属补充二团及十九两团
警卫营及机、炮、宪各兵队
计人数二万五千余,枪约一万五千余枝。
丙、第三路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胡若愚
第五混成旅:杨瑞昌所属九、十两团
第六混成旅:徐维光所属十一、十二两团
第七混成旅:欧阳永昌所属十五、十八两团
警卫大队:胡柳溪
计人数约万余,枪八千余枝。
滇军人数虽众,然因滇、桂、黔三省边区多属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数万大军一时俱发,殊难齐头并进。加以滇军饷糈多赖鸦片烟维持,沿途销售鸦片,尤妨碍行军速度。据说唐继虞即有数百万两烟土,随军携带,因候沪、汉一带商人前来贩运,致耽搁行军日程。使我们有充分时间击溃沈鸿英,复能从容部署内线作战,各个击破入侵的滇军。
三路滇军之中,以龙云一路入桂最早。当我讨沈军进入桂林时,龙云所部于同日占领南宁。我守军伍廷飏部按预定计划于二月二十三日退出南宁,逐步背进,撤往宾阳,取不决战的监视姿态。如敌进至宾阳,即向迁江撤退。敌如跟踪至迁江,我军即退守红水河左岸。至此即不再撒退,以防龙云与其第一路滇军会合。
龙云占领南宁之后,前锋于三月间越过昆仑关,占领高田,逼近宾阳。这时我们讨沈军事已粗告结束,乃回师进攻龙云。这时正是中山先生逝世之后,西南人心浮动。唐继尧已于中山逝世后第六日(三月十八日)自昆明发出通电,以副元帅名义代行大元帅职权,号令西南。广州大元帅府,也由胡代帅发出通电,申讨唐继尧。并已先遣驻粤滇军范石生部入桂增援我军。
范石生部万余人,原属顾品珍系统。民国九年顾氏驻防川南时,四川实力派利用“川人治川”口号,逼顾氏回云南。顾氏返滇后,竟将唐继尧驱逐,自作其云南王。翌年,中山号召西南各省出师北伐,顾氏为减轻云南军费负担,遂拨两个军东下附义,就食广东,石生所部即其中之一军。民国十一年春,唐继尧东山再起,顾品珍战死。范石生始终反唐,乃乘唐氏东侵之际,请缨援桂,企图和我军合力击败龙云,乘机返滇。
范军于三月十一日自梧州开往贵县。范氏所部滇军约万余人,不为不多,惟全军上下皆有烟癖,军纪极坏,训练毫无。沿途强买强卖,闹得梧州、贵县一带鸡犬不宁,商民甚至罢市相抗。
五月初我在桂平和范石生初次见面,范本人也是好人,豪爽可亲。他的参谋长杨蓁甚为精明强干。我一见面便很不客气地规劝他们说:“你们这种军队,怎么能打回云南呢?”范说:“积习难除,以后要痛加改革。”杨蓁笑着说:“我们是土匪军,范石生是大土匪头,我就是二土匪头!”
嗣后,杨蓁果然认真地改革滇军,戒除鸦片,整伤军纪。据说因操之过急,受部下之忌,竟为一旅长所枪杀。也有人说,是范石生恐其尾大不掉,授意部下杀的。不知何说为是,然凶手竟逍遥法外,则是事实。总之,杨氏之死,实为范部滇军一大损失。
当我们在桂平聚晤时,范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