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凉-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彦召早已知道自己的孙儿王凯此次得以大难不死都是托柔福郡主的福,看到眼前这个英姿飒爽却又不失女儿仪态的奇女子,又看到王凯的那猪哥样,心里边有了计议,以他王家现今的身份地位,倒是令他有了向安王提亲的心思。
“原来她竟然也会有如此女儿气息?”熙承喃喃道。
何念柔看到站起身看着自己的熙承内心一荡,很快又平静下来,跪下道:“恭喜陛下得登大宝,统御四海,家父于河内难以脱身,特遣我前来道贺。”
“皇姐快快请起,叔父忠义为国,当为我朝典范。”熙承忙道。
细心的符灵韵注意到熙承与何念柔只见明显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系,眉头轻轻一邹,心里盘算着何时找机会找熙承问清楚。
熙承走下龙床,将何念柔迎到大凉宗室坐的地方,嘘寒问暖一番,期间何念柔却始终保持着那冷傲的面孔。外人倒也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只有站在门外的丁琼、田阳昇在掩嘴偷笑。当然是不会有人注意他们两人的。
就在众人宴酣之时,却见常贵焦急的走到熙承身边,将熙承拉到一边在其耳畔轻声道:“陛下,刚收到云州八百里奏报,北魏主趁我主新立亲率十万大军犯边,现已攻克蔡州、卫州,云州知州奏请陛下发兵增援。”
第41章 亲征(一)()
云幽十二州是大凉北方门户,周朝末年,群雄并起,北方少数民族渐次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此后北方割据政权竟多达十数个,凉太武帝在周朝的基础上建立起凉朝,但由于始建国,国力还很虚弱,无力继续北上。
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里凉朝的历代君主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无力北上,边境也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袭扰,凉孝哀帝时期,大凉国政衰落到极致,而此时的北方却已经被魏国混一。
终于,魏国这个刚扫平北方的霸主终于按耐不住他的野心,于凉孝哀帝天顺七年大举入寇凉朝,并且一直打到凉朝都城武安,孝哀帝向西避退蜀州,最终在道武帝和大凉民众的拼死抵抗下才得以保全国祚,孝哀帝也因此一役驾崩,道武帝即位后,国穷民困,根本无力北伐,只得采取和亲政策与北魏保持着时和时战的关系。
道武帝驾崩后,文宣帝即位,而此刻经过近二十年的修生养息,大凉的国力得以恢复,文宣帝于太初九年趁北魏内乱派大将进行了第一次北伐,此次以凉朝胜利的而告终,其后,文宣帝再次进行两次北伐均取得胜利,但是却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还是不可能消灭这一北方政权,文宣帝意识到,自己一朝想要彻底击败北魏是不可能的了,但鉴于孝哀帝时期,北魏入侵,以至进入大凉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文宣帝意识到大凉北方缺少一屏障。
文宣帝携带着当时三次北伐胜利的余威向北魏索要云幽十二州,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最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终于,双方达成协议凉朝以东北七州换取云幽十二州,自此大凉北方才有了屏障,历来大凉在云幽十二州常驻强兵,十二州知州皆要文武双全之人才可担任,总领军政民事。文宣帝本指望后世子孙可凭借这十二州进图北方,却没想到自他去后又是一朝不如一朝。
这日,熙承御含元殿,开始了正式登基后第一次朝会。
熙承在常贵的搀扶下缓缓登上九龙御座,紧接着众大臣山呼万岁,由于梁党遭到清洗,如今的朝堂看起来要比以前富有正气得多。
众人行礼完毕,兵部尚书徐度走出班列道:“启奏陛下,魏主元嵩亲率十万大军进犯云幽十二州,臣昨夜接到奏报,蔡州、卫州、莫州已经相继陷落,还请陛下发兵往讨。”
熙承缓缓站起身道:“如今哪还有兵可调?“熙承很清楚自己继承了怎样一个国家,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如今地方藩镇割据,调令对他们来说根本没用,边境各国蠢蠢欲动,几方边军又不能随意抽调。
“启奏陛下,天平军和永固军距离云幽之地最近,此二镇实力雄厚,只要能说动他们,则不愁云幽无御敌之兵。”王彦召走上前道。
“哼!此二镇多次公然旅拒朝廷调令,自立之意很明显,如何能搬得动他们?”熙承恼声道。
“这个还需陛下派一舌辩之士陈之以利害,并许诺一些好处,想来二镇也不是不可能请得动。”王彦召继续道。
“如今,边军最多可抽调出多少兵马?”熙承问道。
“启奏陛下,若非要调动边军,则只有镇海军可调。”王彦召继续道。
“那太尉的西北军就不能抽调出一些人出来?”熙承质问道。
听完熙承的问话,王彦召忙跪下道:“陛下!西北军需防止北齐啊!齐主萧子显野心勃勃,无日不想南下,西北军万万调动不得啊!”
“太尉请起来说话,朕也是随便问问,若是真调动不得只能另想办法了。”熙承沉声道。
“陛下,东鲜于国主姚芊芊曾深受陛下恩惠,陛下何不向鲜于借兵?”徐度再次上前道。
“陛下不可,我朝自开国并无向外藩借兵的前例,非我族者其心必异,徐大人说此言当罚,还望陛下三思而行。”王彦召忙道。
“陛下何不就此募兵,想来会取得不错的成果。”说话者却是何念柔,自从参加过登基大典后,听闻北魏犯边何念柔便要求留了下来。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今年秋收不利,京畿各处已出现了饥荒,我们正可藉此招募兵员,这样既可以让大家有饭吃,又可以解决兵源问题。”王彦召忙赞同道。
“可是新募之兵,未经训练,如何上得了战场?”熙韬担忧的问道。
“这个自然是需要操练的,再有几日便是年关,北方如今已是天寒地冻,魏国想要遽然攻克十二州,也是不可能的。”王彦召认真解释道。
“是啊!再有几日便是年关,朕实不忍此刻出兵。”熙承喃喃道。
“那就这样决定吧,募兵事宜便交给太尉大人和徐大人一同受理。”熙承吩咐道。
“吾皇圣明。”只见众朝臣齐声道。
“再有,速派人前往西南,将符彦卿符太尉的棺椁,移回京师予以厚葬,此事就着柳三变处理吧。”熙承吩咐道。
“微臣领旨!”只见柳三变忙走出列领旨。
“没有别的事就退朝吧,朕有些乏了。”熙承缓声道。并非是熙承想要荒废政事,而是如今国家的毛病太多,多到让熙承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他第一次对繁琐的朝政产生了厌恶感。
众大臣明显看出了熙承的心思,他们内心何尝不是这样的,他们甚至有种感觉,大凉或许是真的已经气数已尽。而今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对这座危如累卵的大厦修修补补,真能取得多大的成效,众人也只能听天由命。
傍晚,熙承站在高楼仰望着星空,股股寒气涌入,熙承不经打了个冷颤,一旁的常贵,赶忙拿上一边的貂皮球衣给熙承披上道:“陛下,您可要注意身子,这要是着凉了可怎么办?”
熙承喃喃自嘲道:“这或许就是苏子瞻所说的高处不胜寒吧。”
常贵下意识问道:“苏子瞻是谁?”
熙承自然不能跟他说是自己前世的一个大文豪,转身道:“陪朕出去走走。”
夜色下,熙承在常贵的陪同下行行走在御花园内。
忽然,只听一阵舞剑的声音,熙承喃喃道:“这么晚了,会是谁在舞剑呢?”
“陛下,让老奴先去瞧瞧。”常贵忙道。
“不必了,你随朕一同去便可。”熙承轻声道,隐约间他貌似已经猜到是谁了。
另一方,一娇俏女子,一袭紫衫在夜色下挥舞着手中长剑,三尺青峰在朦胧月色下熠熠生辉。熙承循声走来,果然与心中猜想的一样,正是柔福郡主何念柔。
“是谁?”只听何念柔一声娇喝,剑锋直指熙承。
“郡主郡主收手,是陛下,是陛下啊!”常贵焦急道。
这边何念柔早已经注意到是熙承,但是她的剑锋却没有收回的意思。
“皇姐真是好兴致哈!月下独舞,当真是快哉,美哉!”熙承笑着赞道。
“陛下也是好雅兴,此刻不在书房批阅奏章,却跑来此游乐,也是快意啊!”何念柔收回手中长剑,笑道。
不知为何,在这个夺走自己第一次的女子面前,熙承总显得有些局促,不好意思道:“不瞒皇姐,朕正为出兵之事头疼呢。”
“难为你了,这个年龄便亲政,这到是少有的,有时皇姐也在怀疑你究竟是不是真的十二岁呢?”说至此,何念柔突然面颊一红,因为之前发生过关系,他突然觉得这话说的有些暧昧。
“哈哈,这还能有假?”熙承笑道。
突然只见何念柔一脸严肃道:“陛下,如今河内局势动荡,一触即发,潞王何欣蠢蠢欲动,现在又遇上北魏进犯,我真不知道我们将如何度过这么多的危机?”
“皇姐不要太过伤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些东西不是人为可以逆转的,有时候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熙承缓缓道。
“好一个尽人事听天命,想不到陛下如此年龄便能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何念柔惊奇的望着眼前这一小小少年。
“皇姐,从明日开始你教我武功如何?”熙承突然开口道。
“什么?你想学武?”何念柔一脸震惊的望着熙承道。
“太武皇帝不就是靠武力奄有我大凉吗?皇姐难道不知道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吗?”熙承盯着何念柔道。
“陛下想要学,我自当倾囊传授。”看着眼前少年眼中迸出的那道火光,何念柔内心一颤回答道。
“皇姐想要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吗?”熙承话锋一转道。
何念柔望着熙承下意识点了点头。
“此次北上,我想要御驾亲征。”熙承一字一顿坚定的道。
只听叮铛一声脆响,却是何念柔的剑掉在了地上,只见何念柔檀口微张,站在原地,缓缓回过神来,忙开口道:“不行。”
“我意已决,与其在京中困顿着,坐等灭亡,倒不如背水一战,成则我大凉中兴有望,败则算死于社稷,亦不负皇兄所托。”只见熙承坚定道。
“可是你若有个三长两短,那我大凉江山社稷怎么办?”何念柔质问道。
“呵呵!不是还有两位叔父吗?其实这个位置并非只有我能坐”熙承笑道。
“你胡闹!”何念柔气急道。不知道是气熙承将亲征当做儿戏,还是害怕眼前的这个少年受到伤害,何念柔身躯竟然气得有些颤抖。
突然只见熙承猛地抓住何念柔的柔荑道:“其实我多么不希望你是我姐姐。”说完便缓缓转身离去。
看着熙承孤单落寞的身影越来越淡,两行清泪划过何念柔的脸颊。
第42章 亲征(二)()
武州城是云幽十二州最靠近内地的城池,自从北魏犯边后,这里便成为了大凉军队阻击北魏的指挥的中心。
这日,十二州的一干将领正齐聚一堂。
“张大人,如今魏军来势汹汹,我军伤亡惨重,舜州城很快就快坚守不住了,若是朝廷援军再不来,十二州覆灭是迟早的事。”一将领焦虑的对一身着绯色官服的老者说道。
“李将军不要慌了自个的阵脚,我已经向武安发出了八百里加急快报,现今先帝新丧,朝中想来也正乱作一团,短时间内,我们还得靠自己。”身着绯色官服的老者缓缓道。
“现在哪里还有兵可援,国内节镇拥兵割据,草莽苏运这个时候不添乱就谢天谢地了,我们必须及早想好对策,不然我恐再现孝哀帝时期的悲剧啊!”下方另一官员担忧道。
“众位大人皆是朝廷千挑万选出来的文武全才,为何一到关键的时候,一个个哭爹告娘的,成何体统,今日我便把话撂在这,这城守得住也得守,守不住也得守。”身着绯色官服的张大人掷地有声道。
舜州城下,北魏数万铁骑正虎视眈眈的在城下列着阵。阵列不远处的地上已经倒着密密麻麻的尸体,很显然双方不久前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在阵列后方,一头戴银色头盔,身着一身银色战甲的中年男子在周边护卫的重重护持下,骑坐马上瞭望着远方城池。
“陛下,这仗打的真没劲,没想到凉朝的军队竟然腐朽到这种程度,带着如此羸弱的军队的将领还一个个趾高气昂,不将他人放在眼里,看来凉朝果然已经是气数已尽。”在银甲男子身边的一将领哂笑道。
原来银甲男子正是当今北魏主元嵩,只见他嘴角微微扬起道:“想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