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草清 >

第893部分

草清-第893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肆终于道出了他的正论题目:“这本书讲的是国家乃至人世兴衰的脉络,国人都道我后知三百年,如果我不留下些什么,怎能对得起这个半仙之名。”

    见李克载两眼圆瞪,像是以为自己要拿出什么“泄露天机”之类了不得的东西,李肆再笑道:“我这本书不是匠学之作,照着去做就能成事的,甚至看懂之后,也改变不了太多东西。我只希望你能作一个智者,看清时势之潮。他**登基,依旧是一个手握实权的皇帝,只有看清时势,才能清醒地决定如何运用你的权力。”

    李克载凛然,如孩子那般跪坐下来,这是授业传道,英华世风虽已大变,但在大事上,对父母、对师长,依旧要守古礼。

    李肆道:“我这书叫……《论文明》,文明一词,释义众多。《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舜典》曰‘濬哲文明,温恭允塞’,近世更多解以文治教化,与武略相对。我再加上仁,加上法,加上德,加上人世之智和人力之盛。囊括人世种种,为附义时,有华夏文明,欧人文明之分,也可总括为人之整体,为独义时,与蛮夷相对……”

    李肆道出“文明”一词,想及刚才所述的那些片段,人性、自私、无私、公利、私利、国家、族群,乃至动荡之势,李克载心驰神摇,这就是天道啊。

    太湖中,东山下,一座小小天庙立着,李卫如往日一般,拄着拐杖出了庙堂,来到庙后的一片小树林,疏林错落有致,很是静雅,每株树下都有一个小坟头,用白玉石垒起,不显阴森,就只觉得肃穆。

    这是天庙料理的公坟,也以功德林称呼,李卫清理着坟地中那些烧尽的香烛,枯萎的鲜花,和火盆中的祭灰。清理到角落一处坟地时,动作放得更柔了,眼中也弥散着浓浓的哀思,还夹杂着一丝惘然。不起眼的深黑大理石坟碑上,刻着“艾尹真之墓”几字。

    “就是这!”

    “艾先生的墓在这啊,真是难找!”

    “好简朴……不,根本就是寒酸嘛!”

    “寒酸!?华丽就是亵辱艾先生,艾先生一名就足以永留青史了!”

    刚刚整理完,一个年轻的嗓音响起,接着一堆少年涌到坟前,叽叽喳喳议论起来。这些少年不过十五六岁,该是中学里的学子,个个网巾儒衫,生气勃勃。

    李卫脸上本已升起一层怒意,可听到后面的话,怒意消散了,就轻声叱道:“这里是功德林,不得喧哗!”

    学子们顿时收声,先向李卫作揖,再向四周一个环揖,向被他们打扰了的魂灵致歉。

    看着学子们张罗祭礼,李卫有些意外,胤禛死后,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除了满人亲友外,也就是一些报界人士,很少见到学堂里的年轻人,听口音也不是满人。

    他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要祭奠艾先生?”,手打,提供本书下载。

    学子们都摇头不已,觉得李卫这问题太蠢,守着艾先生的墓,却不知道艾先生是什么人物。!!!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旧人新生

    ()    “我们夫子说,是艾先生谏言国家不能放手土地,必须直接握住人丁钱粮。高速更新 。。古人世靠聚敛人丁钱粮为国财,今人世得靠人丁钱粮汇聚人心!我们英华终究还是七八成人栓在土地上。”

    “夫子还说,善事也不能完全由民间出头,必须要让国人知道,他们交的赋税也会用来扶恤弱小。是艾先生倡言在民部建厚生司,州县地方建厚生所,赡养孤寡。”

    “还是艾先生谏言要广开士门,而且这门必须只通向英华大义,他坚决反对在藏蒙本地建藏蒙学校,必须全建华学,而将藏蒙之事并到学院之上,要坚持华学为根,族学为枝的原则。”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宣扬着艾尹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旧人新生的功绩,让李卫胸中热血翻腾,这真是国人眼中的主子吗?

    在李卫心中,主子的心志一直是没变的,尽管主子从早年极尽讽刺,转变为后来的讽谏,年迈时更化作满腔忧国之心,可李卫始终相信,主子不过是已看破时势,这些作为只是在保满人精血。

    在这一层上,李卫也转变了心态,没再将这英华天下看作邪魔之世了,就算是邪魔之世,主子乃至满人都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除了顺水行舟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尽管稍稍放开了心结,但不意味着李卫对这个国家,这个世道毫无抵触,他依旧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国家,这不是他能安然自处的世道。主子去世后,他曾认真想过徇死,但主子坚持将自己葬在曾经待过十多年的洞庭东山功德林里,他觉得这地方太荒凉,没他陪着,主子多半会寂寞,于是入了天庙,在这里守墓,正好也避开这个世道。

    主子当然有才,三正(《正统》、《正气》、《正道》)所属的报界清流对主子推崇备至,他很清楚,但他很少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旧人新生触外界,不知国人评价。而现在这帮学生们的话语,让李卫震住了。

    有学生再道:“建州朝鲜不断有满人脱北,还是艾先生发动国中满人,谏言不能太过宽柔,应该尽数发遣去宁古塔,让他们知道旧日汉人所遭的苦。”

    李卫忍不住再问:“先生……是满人,你们不知道吗?”

    墓前瞬间安静下来了,李卫心说,果然,就是一帮听了些传言就来祭拜的热血小子,不清楚主子的底细。知道主子是满人,观感马上就变了吧。这个国家,终究没把主子你当作自己人啊。

    这安静很快被打破了,小年轻们脸上的鄙夷浓烈得难以遮掩。

    “老先生,您真是天庙祭祀吗?”

    “是不是满人,跟艾先生赤诚为国之心有关系吗?”

    “我们早知艾先生是满人,满人怎么了?满人该偿罪就去偿罪,该报国就报国,咱们英华持天人大义,又不是论出身的古人之世!”

    “就因为艾先生出身满人,还这般赤诚忠心,献策献智,我们才更敬佩他啊!”

    “别说艾先生,早年满清的恂亲王,现在的金会长,年过七十,都还在大漠奔波,联络蒙古诸部,宣导英华的天人大义,这都是我们敬佩之人。”

    学子们一通抢白,李卫愕然之余,胸中热流愈加汹涌。

    “对了,好像还有传言说,艾先生就是满清的雍正皇帝呢。”

    “嘶……雍正皇帝,很坏!搞江南文案,搞大义觉迷,杀了不知多少人!”

    “扯吧,雍正皇帝早就被他们满人自己推翻了,连脑袋都被吕四娘割了,我跟你们说哦,北方传闻的吕四娘,其实就是宫中吕娘娘……”

    终究是小年轻,开始交流起江湖传闻了。他们提到了雍正皇帝,让李卫心中再是一颤,不知怎么的,他竟有一丝忧心,害怕这些学子因为主子的旧世身份而转变态度。

    “满人圈子里都这么说的,不过我倒觉得,艾先生真是雍正皇帝,也不碍我们敬仰之心。”

    “是啊,雍正皇帝已经躺在北京城外的陵墓里,还有几个拖着花白辫子的老汉奸守墓,日日被大家指点讥笑,那已是过去了。艾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家出谋划策,传扬民意,咱们敬的是艾先生,不是雍正皇帝。”

    “真是雍正皇帝的话,更说明艾先生心志不凡啊,能从旧世皇帝变作今世贤士,能脱于满人,心怀天下,当真不愧是大人物!”

    “这不正好说明,咱们英华天人大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吗?就连满清的皇帝都能受此大义感召,摇身变作人人敬仰的艾先生,我辈士子,更该坚守大义,为民谋幸福,为国开太平!”

    “我们不正是为此而来吗?缅怀先人,承其故志!来来,摆礼,咱们这就祭拜。老先生,老先生?”

    学生们嘀嘀咕咕着,然后招呼守墓的老祭祀,却见这老祭祀呆立一旁,热泪盈眶,都呆住了。

    “噢噢,是要祭拜吗,稍等,我给你们取干净的火盆来……”

    李卫醒过神来,抹抹眼泪,转身而去,怕自己控制不住,当场跪在墓前嚎啕大哭。主子,你想要的已经得到了,你已经名留青史了,就算国人知你前身,也不在意了,你可以真正安息了。

    这是尹真多年来的心结,陪伴尹真多年,李卫虽总拧着心志,不愿承认这英华,但却知主子这心思。如今主子之愿达成,李卫这眼泪,既是为主子流,也是为自己流,自己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转身走着,就听学生们还在低语。

    “这老先生,好像也不一般啊。”

    “应该跟艾先生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吧。”

    “如果艾先生真是雍正皇帝,当年热河行宫之变,听说一直陪在雍正身边的,就只有一个李卫!?”

    “李卫……我想想,江南文祸的主凶!嘿,江南文士被砍了一圈脑袋,就是他主使的!”

    李卫脖子一凉,加快了步伐。

    “那时的江南文士都是犬儒,杀多少都是该的!咱们英华入江南,就是那些犬儒跳出来捣乱。这么来看,李卫还有功于咱们英华。”

    “怎能这么说呢?还是得先分清大义,那终究是汉人!”

    “李卫也是汉人……”

    学生们争吵起来,李卫脚步更快了,心中也更沉重了。主子后世即便澄清了身份,依旧是万人景仰的人物,而自己呢?

    当李卫端着火盆,再次面对学生们时,腰也直了,眼也亮了。看向眼神有些躲躲闪闪的学生们,李卫平静地道:“我是李卫……”

    学生们瞠目结舌,这老祭祀真是李卫!那艾先生的确正是……

    李卫再道:“这里安息的,只是艾先生。”

    看着麻袍拐杖,须发皆白的老人,之前充斥在学生们心中的功罪审裁悄然消散。他们朝李卫默默作揖,再转向艾尹真之墓,整理衣冠,开始祭拜。

    送走学生后,李卫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他要写书!他要将主子,不,胤禛从雍正皇帝到艾尹真的几十年历史一一道来。他要让国人明白,是什么力量让胤禛完成了这样的转变,他要让国人明白,胤禛尽管出身满人皇子,心中却一直揣着一股纯真。

    当年他在广东陪着胤禛逃出光孝寺后,胤禛就在东江的船上道过愿天下太平的心声,正是这股纯真,让胤禛没有抗拒变世伟力,让胤禛能完成新旧之世的转变。

    国人都敬仰艾尹真,但李卫更希望大家的敬仰能发自肺腑,能在明白艾尹真的真正身份后,依旧存着这样的敬仰,能宽恕胤禛还是雍正时,对华夏所犯的罪行,这是救赎,李卫希望替胤禛完成这样的救赎。

    当然,如果胤禛能得到救赎,他李卫自己也就能分沾荣光,得到救赎,推着李卫想写书的冲动,也许就归结于这样的心理吧。

    吕宋,汉山港北面百里处,一座叫“太子集”的小镇里,同样立着一座天庙。唐式飞檐殿堂居中,左右各立一进厢房,殿堂后也是一片功德林。与英华千千万万天庙一样,这座天庙极为简朴。

    厢房之间的院子里,蕉树高耸,一个驼背麻衣人正在树荫下奋笔疾书。

    急促脚步声如潮,打断了麻衣人,上百衣衫褴褛如丐人般的男女涌了过来,个个神色凄惶。

    “刘祭祀!救救我们!”

    “镖局的人发疯了,见着咱们就杀!”

    这些男女服色黝黑,语调古怪,不少人甚至还是卷发,一看就不是纯正华人。

    “镖局到处杀人!?你们啊,早知今日,何苦当初呢?”

    刘墉搁笔,深深长叹,这一日还是来了。

    正是二十年前,被钟上位“拐卖”的刘墉,跟憨呆的纪晓岚不同,刘墉之所以甘于受骗,不过是借钟上位的船远遁海外而已。船至南京时,他就以自己是朝廷通缉重犯威胁行船之人,钟上位没有跟船南下,主事的不过是个普通管事,对国中之事知得不多,不敢贸然行险。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刘墉就在吕宋脱身。

    有签了本名的“卖身契”在,刘墉不必担心被卖给官府,这卖身契就是纵容乃至庇护通缉犯的铁证,商人是不会自找麻烦的。靠着通四书五经,刘墉在吕宋安身,而天庙更是避世的绝佳之地,二十年下来,他已是吕宋天庙会的成员,主持太子集天庙已有六七年。

    埋首于天庙,刘墉的心已经完全平静了,而当四书五经的圣贤言从治国之位上退下来,返求仁德立身之论时,更让他有了几分彻悟。佛道是出世,儒学是入世,可就从这入世之中,刘墉竟然得了出世心境。

    也许是平生所学,一一跟天庙行事相合,这也正是知行合一。升华了的刘墉日日讲《圣经》、《圣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