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382部分

盛唐夜唱-第382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以为这未必是李亨所为;更象是安禄山之手段。”叶畅在李隆基稍稍平静之后道:“唯有安禄山;生性残暴;不敬天地性命;方会如此。臣料想……如今长安城内;安贼与逆亨;未必是铁板一块。”

    “你是说?”

    “安禄山狼子野心;陛下待之不能说不厚;但他尚且背叛。逆亨再厚遇他;又能到哪里去?最初之时;安禄山要借逆亨之名;尚能容之;但若逆亨以为自己真能为治世天子大权独揽;便是二人反目之时。”

    “有叶卿在;他二人唯有联手;方有可能胜过叶卿;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反目。”

    “臣只有少数兵力;如今安禄山定然已控制潼关;不虑臣留在洛阳的两万余兵;而且史思明也会自北向南;与安禄山会合。安禄山又在京畿强征十万百姓……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这些事情;都能让安禄山膨胀。安禄山所赖谋主高尚严庄二人;高尚稍稳重;为臣埋伏炸死;严庄此人;生性急躁;野心勃勃;必唆使安禄山行不轨之事。”

    李隆基听得这里;既是心痛;又是快意:“逆子引狼入室;也不知他到那时;是否后悔”

    叶畅心中暗自吐槽;李亨固然是引狼入室;但将一只完全没有伤害能力的野犬养成一只凶残的恶狼的;可不就是陛下你么;你现在是否后悔?

    “若不是怕百姓遭难更深;臣都想让他们先自相残杀;看一场热闹的把戏。”叶畅说道;“只是百姓何辜;遭此兵祸臣意欲与安逆进行决战;一战定出胜负;早些结束这战乱;也早些奉陛下还京。”

    “卿无兵;哥舒翰虽有兵;却不足以信任……”李隆基叹了口气道。

    “臣有兵。”叶畅道。

    “什么?”李隆基愣了愣:“兵自何来?”

    “臣可工场工人为兵;自然也可能募筑路工人为兵。”叶畅淡淡笑了:“就在这几日;臣大军将集至;先灭崔乾佑;再擒安禄山”

    “筑路工人”李隆基愣了愣;然后讶然道:“你是说……筑路工人?

    “正是;这些年;臣一直忙着筑路;总共有筑路工人近三十万分散于各地;其中修陇右辙轨的约是十二万。”叶畅缓缓地说道:“这十二万人;乘辙轨列车;星夜急驰;赶往岐州与臣会合。”

    “原来卿早有准备”

    “臣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叶畅一句话展示了极强的自信;李隆基却深以为然。

    若是有人能飞腾于空中;俯视大唐陇右之地;便会看到;数以百计的辙轨列车;正在各自的辙轨上奔驰——除了由叶畅亲自修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主于道之外;大唐的权贵豪族们还各自想方设法;在关陇大地上修建了数以十计的辙轨支线。而叶畅在为这些权贵豪族们慷慨地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统一了辙轨的标准。在这些辙轨列车夜以继日地运送下;十万筑路工人迅速从各地方武库获取了武器;象是溪流汇聚成河一样;在陇州会合。

    “既是如此;朕就直等你的好消息了……”李隆基闻得此言;心中百感交集;勉强开口道。

    “想来并不远;昨日臣向陛下借安元光等;便是为此。”叶畅道。

    他昨天破坏了裴冕的阴谋之后;便奏禀李隆基;请拨安元光等年轻的禁军将领;李隆基自不会拒绝;不过李隆基只以为叶畅是派这些人去招募士卒;而把这些人打发出去之后;叶畅乘机可以用自己的亲信为禁军;方便对朝廷中枢的控制;现在看来;叶畅分明是将军权交还到朝廷手中

    李隆基虽然比起此前要明智得多;但他多年皇帝的思维方式有些固化;因此还以为那些禁军将领会将他放在第一位;却不曾想;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经极大降低;特别是马嵬坡之变;杨氏族灭;这些禁军将领或多或少都参与其间;岂有不担忧他事后清算者?

    在叶畅强力介入之后;陈玄礼明显护不住这些禁军将领了;甚至连陈玄礼自身;都要看叶畅眼色行事;这些禁军将领;当被抽调出来之后;绝大多数都私下向叶畅表达过忠诚之意。

    “叶畅这贼;逃得倒是快”

    崔乾佑骑在马上;看着连绵的辙轨;有些无奈地道。

    他被叶畅的掷弹兵所吓;一路都只敢盯着叶畅;却不敢正面强攻;到了鄣县发觉叶畅不再撤退;便远远与叶畅对峙。结果叶畅虚张声势;借着辙轨列车乘夜而走;一夜之间退出数十里;扔给他一个空空的营寨。而此时长安城中安禄山大军进发的消息也到了;崔乾佑心知自己也不可再敷衍;便是做样子也得做象些;当即一边急报安禄山说大捷;砍了些百姓脑袋充当战功;另一方面挥师西进;继续追击。

    不过叶畅沿途将所有的辙轨列车都带走了;实在带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烧掉;故此崔乾佑只能看着辙轨;却没有办法利用这个来运自己的兵。

    “他不逃如何;如今总算得到消息;他手中的手雷;最多还能供他再打两仗;得知安公征发长安青壮;他便应当知道;手雷唬不住人了……莫说安公大军;就是我们;若真打起来;驱赶百姓去消耗他的手雷就是。”崔乾佑身边一将漫不在乎地说道。

    他们有胆全力追袭;便是得了安禄山的启发;准备用百姓来消耗叶畅的火器。

    “前面就是太和关?”

    “是;消息说;叶畅便在太和关;而老皇帝则退往雍县;距离太和关;不足五十里。”

    “我看这关城;并不怎么难攻啊。”崔乾佑琢磨了一下地形;然后笑道:“叶畅死守此关;未免太蠢;以他一贯行事;必暗藏手段。”

    “这太和关原本主要是拱卫长安;防范西面;我们自东面来;他自然守备不足。以属下愚见;叶畅敢据守太和关;应当是援军到了。”

    “哥舒翰的援军?可惜裴冕行事未成;若是裴冕行事成了;想来叶畅都已经成为我阶下之囚了。”

    崔乾佑一边与部下说话;一边下令展开部队。作为安禄山最为倚重的大将;他的部下足有一万五千余人;就是叶畅并了裴冕之部;也不过是他部下的三分之一。

    更有甚者;他并不是一到太和关下就发动进攻的;而是先分兵抄掠;于左近掳来数千百姓。如今这数千百姓;便被麻绳挨个系着;驱赶在他部队的前方。这些百姓手中执着刀枪;一个个哭声震天;却不敢对叛军攻击;因为他们已经被杀破了胆。

    在他们身后;崔乾佑的部下刀枪箭弩所指;只等崔乾佑一声令下;便要迫他们上前。

    “这关内百姓;与京畿倒是有些不同;在京畿咱们行事;无人敢反抗;这边倒要杀不少人;才能让他们听话。”崔乾佑心中琢磨了一下;见时辰已至;当下举起一面小旗;下令道:“开始攻城”

    城墙之上;叶畅看到那些百姓哭喊着被赶上前;不禁摇了摇头:“不能等了;再等下去;百姓伤亡必大”

    “此时发动;只怕不能全歼崔乾佑。”

    “无所谓;我深信;今日之战后;崔乾佑与安禄山都将陷入穷途没路”

第479章 大唐气数尚未终() 
“叶畅一向以爱惜百姓之名传诸于世;今日且待我揭破他的面皮。”

    看到被催逼的百姓离城关越来越近;崔乾佑颇为得意地道。

    在他看来;叶畅兵力不足;若再在战事中束手束脚;倒不如直接败退;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实力。

    否则;就必须先对这些百姓下手。这样一来;他此前经营了十余年的爱惜百姓的声望就会受损。

    崔乾佑根本就没有一次进攻就击败叶畅的打算;只要能够给叶畅造成打击和损失;他就乐意。

    他也考虑过;叶畅一开头就使用手雷;让这些被威逼上前的百姓在惊慌失措中乱起来;那样他收获就更大:他的部下已经有些习惯于火药武器制造出来的巨大声响;因此不会跟随百姓陷于混乱;而百姓逃不了多远;便会被他再度组织起来;去继续消耗叶畅的手雷。

    如意算盘打得倒是挺响;只不过;就在叶畅准备发动之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既是崔乾佑所意料不到的;也是在叶畅计划之外的。

    那些百姓被逼着冲到了太和关之前;一路都是哭哭啼啼;没有一人敢于反抗;故此;崔乾佑也起了轻视之心。

    然而眼见太和关城就在面前;百姓当中一壮年男子悲呼大叫:“我等乃良善之民;受天子与叶公之恩多年;今日为贼所迫;欲害天子与叶公乎?害天子与叶公;当死;且死后必致骂名;何如杀贼而死;千秋万载;得录青史;九泉之下;可受尚飨”

    他这一振臂大呼;周围人顿时乱了;紧接着便有人道:“所言极是;死则死矣;死于贼手;不负烈士之名”

    关陇之地;原本就民风刚烈;这二人大呼之后;百姓们纷纷调头;一边大哭;一边扑向身后驱赶他们的那些叛军。虽然他们为叛贼以绳索相系;可是这几千人全回过头来;便是杀也要杀上一会儿;而且他们现在都不惧死;哪怕用三四条命去换;也要杀掉一个叛军

    转眼之间;战场上血流成河;既有那些被驱来的百姓的;也有叛军的

    即使是叛军生性凶残;多是近乎茹毛饮血的禽兽之辈;此时也不禁愕然;为这些百姓展示出来的刚烈之气而一愣。

    叶畅同样在城关之上愣住了。

    “杀贼”

    “陛下;我等乃大唐忠良之民;绝不为贼人所用”

    “官兵当为我等报仇”

    “好贼;去死”

    无数叫声在战场上空回响;仿佛是无数魂灵在半空中环绕;这些声音传到叶畅的耳中;让他心中悸然;神情肃穆;凛然生敬。

    这股刚烈之气;也让他心中明白;大唐;终究还是大唐。虽然李隆基这十余年来所任非人;对大唐折腾得厉害;可是在民间;在百姓心目之中;他们仍然以大唐为荣;不惜为大唐去死。

    “百姓既心怀大唐;大唐不可以弃百姓而不顾。”叶畅回过神来;大声道:“升战旗;发信号”

    崔乾佑亦是被百姓们的壮烈之举惊住;他脸色都吓得发白;好一会儿;才勉强笑道:“不过是些送死鬼罢了……坏了我计策;当真可恼。但也无妨;这关中之地;人口众多;再去抓些来;我倒不信;所有的百姓都能如此”

    如他所言;这些百姓的反戈一击;确实只是送死。他们虽然也给一些猝不及防的叛贼造成了伤亡;但当叛贼醒悟过来之后;他们的杀戮可就是毫无顾忌;片刻之间;便有千余百姓倒在血泊之中。

    但崔乾佑说这番话时;却没有考虑到太和关中的唐军。

    唐军如何会坐视百姓们死去叶畅如何会坐视百姓们死去

    连绵不绝的鼓声震天响起;将崔乾佑的目光引了过去;而那浸淫在鼓声中的战意;也令正在屠杀百姓的贼人们手中一缓。

    太和关的城门打开;数队唐军骑兵驱马出来;数量足足有五百余骑

    崔乾佑见此情形;心情由惊转喜:“也好;也好;叶畅忍不住与我野战最好”

    他兵力多;叶畅兵少;就算是有手雷这样的神兵利器;在这么多兵力的威逼之下;又能支撑多久?

    在经过前几次挫败之后;崔乾佑已经明白;只要不被手雷造成的巨大声音与火光所吓;迅速接近敌军;那么手雷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就会很有限。双方混战一团的时候;总不会用手雷来不分敌我;到那时决定胜负的;还只是人力的多寡。

    “准备”他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五百骑;举起手相要下令全军压上。

    然而就这时;身边有亲卫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将军;将军”

    “怎么了?”崔乾佑一愣。

    然后便看到;他的北面无数烟尘升起。

    “将军;快看;快看”

    又有人惊恐地道;崔乾佑再转过头;看到南面;同样是烟尘大起。

    “疑兵……叶畅哪里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崔乾佑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他举起望远镜;向着其中一个方向看去;然后神情大变:“不是疑兵;是真的

    安禄山想方设法;自辽东弄来了一些望远镜;崔乾佑为他手下大将;自然也是有一具。这一确认;让他几乎魂飞魄散。

    他很清楚;他在叶畅面前;唯一值得倚仗的;无非就是兵力的优势;现在南北两面;都出现了大队唐军的身影;这意味着他唯一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虽然还不能确认那是多少唐军;可从规模上看;比他这一万多部队;只多不少

    若是别人领兵;崔乾佑还会琢磨着试探一下;没准这些军士都是些不堪一击之辈;但叶畅领兵……说实话;叶畅这些年来的战绩;把他吓坏了。

    “敌方势大;将军;不可力敌啊”身边一个幕僚叫道。

    “走;走”崔乾佑也明白这一点;立刻下令。

    他当先转头;这不是要面子的时候;他深知以自己在安禄山手下的地位;若真落入叶畅手中;砍掉脑袋都算是便宜的

    “崔贼……当真能跑”几乎与大战前崔乾佑说的一模一样的话;出现在叶畅的口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