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320部分

盛唐夜唱-第320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算学便会生乱。”

    说到这里;叶畅看了杨钊与王一眼;这二人为了在李隆基面前争宠;搜刮百姓以为理财手段;逼得百姓穷困;也极大影响了辽东工业品的市场;这等蠢物所为;叶畅岂有不知。他觉得;这个时候;正是一个机会;当下便又道:“臣说一句直言;当初前朝杨广手中;若有精通算学之辈;且能信而用之;想来运河之役;辽东之征;不至于招致天下怨愤;身死国灭”

    李隆基愣住了;叶畅这样点评前朝亡国之君;特别是在他面前;这还是很少有的。而且叶畅话中有话;似乎另存深意;他如今年迈;有些事情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大言不惭;虽说你旅顺书院算学甚佳;却也不可如此无限拔高算学之效用。”杨钊咳了一声;然后出言反驳道。

    他一出言;李隆基就反应过来:原来如此

    叶畅这是委婉地在批评;如今进士取士;重文章辞赋而轻算学。如果按照的叶畅的意思;将算学提高到和文章辞赋相应的高度来;岂不意味着每年要从旅顺书院选举大批学生为官?这些人到了官场之上;与叶畅盘根错节;形成一股很大的势力;必然会成为宰执的心腹之患

    杨钊显然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虽然他尽可能避免与叶畅正面冲突;此时也忍不住站出来了。

    叶畅笑着道:“隋炀帝开凿运河;发工无度;征伐辽东;聚敛无限。若是有人先计算国家财力、人力可支撑之限;再算开河、征伐所消耗财力、人力之极;两者一比;隋炀帝虽是残暴;岂有不知此二者不可急行的道理?”

    “你……”

    “行了;莫争了。”李隆基淡淡地说了一声;打断了杨钊的话。

    牵涉到算数的东西;还是不要与叶畅争论为好。只不过;他不欲人杨钊与叶畅争;却挡不住叶畅与杨钊争。

    叶畅岂是轻易偃旗息鼓的人;他的目的;也不是那么简单。

    “朝廷今日赋税;据闻三倍于晋公为相之时;臣心中觉得有些诧异;如今户籍未能三倍于彼时;田亩未能三倍于彼时;产业兴盛未能三倍于彼时;而国库年入赋税却三倍于彼时。臣不知是户部算学不精;亦或者是其余原因;还须圣人详察。”

    “这”杨钊吸了口气;象是牙疼一般;叶畅这般攻击;当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城头上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他;等待他的回应。

    在吸了口气之后;杨钊道:“叶中丞不说此事;臣也要向圣人请罪;臣身为户部尚书;确实有过;未知民力而擅增税赋;有竭泽而渔之患也。”

    众人目瞪口呆;杨钊竟然把这个过错认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承认这个过错;对杨钊来说可是一大挫折;方才的情形;还没有到这个地步;杨钊究竟是什么打算?

    众人再看叶畅;发觉叶畅神情自若;没有任何意外;然后听得杨钊又道:“不过;臣计算这税赋所增;主要有三;其一乃是安东、云南两大商会与安东银行之税;其二乃京城、东都即陈留等重镇商税;其三乃是京畿赋税。臣愚驽;其一其二如何而来;臣都有数;唯有京畿赋税;为何在圣人连年减赋之下;犹数倍于以往;则非臣所知。”

    王原本在一边冷眼旁观;看着叶畅与杨钊二人死掐的;但听得杨钊这般说;他脸色一变;正等出班回应;偏偏此时;叶畅却接着杨钊的话题说了过来

    “此事臣倒是有所知;据闻圣人仁慈;免去京畿百姓租庸调;但京畿采访使却令百姓缴纳转运费用;所收运费;胜过百姓租庸调数倍。臣在安西时又闻;朝廷旧例;卫戍边疆将士当免租庸;六载轮换一回;但臣在安西时发觉;高仙芝屡屡丧师;却耻于告知朝廷;故阵殁将士之名;犹在户籍之上;京畿采访使竟将此等为国捐躯之士;充任逃人而加征其家之租庸;有一次收三十年者。

    叶畅话说得不紧不慢;声音也不算大;但听得朝臣耳中;却仿佛是一个晴天霹雳;便是李隆基;也瞪得眼睛;目光在叶畅与杨钊两人身上移来移去。

    这二人分明是一唱一和;他们的矛尖所指;乃是王

    朝臣们原本以为叶畅与杨钊斗得势不两立;双方借着这些比试算学;都是为了打击对方;却不曾想;这两人不知何时又恢复了默契;他们的真正攻击对象;竟然是王

    就是王自己;也一时间蒙了;呆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

第412章 此争彼夺试方热() 
“这倒是奇了;这两个家伙;为何会携手对付王?”

    随侍在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撩起眼;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王;心里不禁暗暗可怜他。

    想必王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吧。

    这也难怪;叶畅与杨钊联手;在四五年前或许还有可能;但自从叶畅成为李林甫女婿之后;双方就是势不两立之局了。

    “叶畅这么做;自然不会是为了那些兵卒申张正义;还是要对付王;只不过如今他在朝廷中枢之内;除了一个元公路之外;便是与些贵戚关系紧密……是了;元公路”

    元公路如今任御史中丞的时间也有几年;虽然这几年其人默默无闻;看上去并没有做太多大事;但事实上资历已足;完全可以取代王继任御史大夫之职。

    叶畅得御史大夫;杨钊得京畿采访使与京兆尹;双方各取所需;看上去杨钊占了大便宜;叶畅的收获有限;但实际上;叶畅是不是还有别的收获?

    无怪乎高力士这样想;便是李隆基;同样是这样认为的。

    到了他们这般地步;别人的任何一个行动;他们都要好生揣摩;猜测出其中的含义来。

    叶畅与杨钊携手;这样的话;对于整个朝廷中枢来说;可是一场大动荡。对李隆基来说;则是让他睡不着觉的一件事情。

    这时王终于反应过来;他上前跪下;摘下官帽;以头顿地:“臣一心为了圣人;此等言语;尽是诬蔑。臣与叶畅;乃是死敌;臣子王准之死;与叶畅也有关系;他血口喷人;请圣人裁断”

    王心中明白;这个时候;自己想脱身极难;唯有把水搅浑来;利用李隆基现在懒于政事;将事情拖下去。

    以拖待变;乃是他唯一的选择;他不相信;叶畅与杨钊的关系真的会变得和睦起来;若那两人真的穿上一条裤子;他反而更有机会;李隆基绝对是要朝廷中有股力量来平衡这二人的。

    李隆基咳了一声;颇有些无奈;他示意太监将王扶起;然后缓声道:“叶畅也未曾点你之名;你不必多想;此事朕知道了;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他当然知道;王搜刮来的钱;全都堆在了他的内库之中;他还曾得意洋洋地对杨钊说过;这些钱不是租庸所得;自然不入国库。杨钊和叶畅拿这件事情向王发难;在他看来;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等众人回应;他看着试棚里;然后“呀”的一声:“看来算学馆也不是一无是处;已经追上来了啊。”

    众人这才想起;今天在这里是看算学馆与旅顺书院比试的。

    方才旅顺书院以四比一;占了绝对优势;此时再看时;却发觉双方竟然成了五比五平了。

    旅顺书院由杨帆又解出一题;但此后近一刻钟的时间里;旅顺书院的三个人仿佛是被难题难住了;在那里苦苦思索;虽然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或者拿起算盘拨打一番;却迟迟没有再交出答案来。

    相反;算学馆这边;吸取第一题大伙一起做反而没有效率的教训丨分成五组来解题;这会儿效率果然高了;这短短一刻时间里;连接做出了四道题;将解出题目总数持平。

    李隆基笑着向叶畅道:“叶畅;你方才似乎高兴早了啊。”

    “臣未曾高兴早呢。”叶畅一笑道。

    就在这时;算学馆这边欢呼了一声;又将一题的答案写了出来;在这场比试之中;他们第一次反超。

    “你瞧;算学馆反败为胜了。”李隆基道。

    “圣人且继续看就是。”

    叶畅对于旅顺书院极有信心;因为他自己见过那十道题;十题之中有五道乃是这个时代常见之题;虽然难;却难不住国子监算学馆;毕竟这是大唐最高学府的专门数学院;代表了除旅顺书院之外数学的最高水准;叶畅也不敢出十道对方根本做不出的题来获取全胜——那样只怕适得其反;其不到宣传旅顺书院的作用;反而令人生厌。

    但是;其中有三道题;确实不是单纯靠着大唐原有的数学水平能解出来的;一道是三角函数;此时天竺已经有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的概念;常用于计算天文历法;若是瞿昙巽等将自家祖传之学倾囊授予算学诸生;或许这道题他们能解开;否则的话;就只有等瞿昙巽临时慢慢解。

    另一道乃是平面解析几何;所出题乃是抛石车攻城;如何能绕过城墙防守;将石头击中城墙之后的弓箭手。这题目其实不算难;可是涉及到抛物线;其中原理公式;却要推导;绝不是一个时辰能解出。

    李隆基不知道这个;底下的百姓也不知道这个;只是方才旅顺书院占了优势;现在却发生了情形逆转。心向着国子监算学馆的人;自然少不得嘲笑一下旅顺书院自不量力;而心向着叶畅的人;则痛骂国子监算学馆卑鄙无耻;倚多取胜。不过有京兆尹安排的人手在;这些人才一叫骂;就被弹压下去。

    因为球市的缘故;京兆尹如今处置这种事情甚有经验;故此井然有序;便是有一二意外;也不至于发生灾难。

    众人的注意力全都转到了试棚里;离得近的;可以看到旅顺书院的三名少年额头也冒出了汗水。虽然有暖炉;可在这三面透风的地方;暖炉能派上的用场并不大;这种情形下他们还额头冒汗;其紧张可想而知。

    叶畅倒是在城头不动声色;只是目光四处逡巡;仿佛在城下寻找什么。

    王用眼角余光关注着他的动静;心中有些不解;以叶畅的性格;方才那种攻击;他应该穷追不舍才是;怎么只是随着李隆基一句话;就不再说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刻;这个时候;蔡晨果低呼了一声;然后起身;将一组数字交了上去;这样一来;双方再度变成了五比五平。

    瞿昙巽看了看书院那边三个人;再又看了看己方这边;心里稍稍安宝;他们还剩余五题;正好分为五组;每组一题去做;再怎么也该比对方更快些吧。

    但是蔡晨果交题象是一股风;吹得旅顺书院这艘船开始加速。蔡晨果坐下去没有多久;杨帆又站起来;交出一题的答案。

    “六比五了;旅顺书院再度超出”周围人一阵小小的骚动;把目光再度聚在了算学馆这边。

    算学馆这边诸生;现在也都是满头大汗。若说旅顺书院只是为了声名而战;他们就是为了生存而战;大伙的前途富贵;全在这次比试之中;故此他们比起旅顺书院的三少年更为紧张。

    只不过现在双方剩余的都是难题;想要解之可不容易;哪怕他们有了解题方向;也需要不停验证方可得出正确结果。

    “第七题;旅顺书院解出第七题了”

    周围有人忽然呼出声来;原来岳曦又解一题出来;他将答案交与小吏;还有余暇向小吏笑了笑。

    瞿昙巽向着这边瞪了眼;心怦怦直跳;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他看着蔡晨果;若说书院这边谁还有可能解出第八题;就应当是蔡晨果了。不过让他稍稍放心的是;蔡晨果这个时候正拿铅笔挠着自己的额角;看上去是被问题困住了;凝神苦思;根本还没有动笔。

    “剩余三题;才是此次精华;哼哼;这三题尽数是我天竺算数精妙难题;乃是我家传绝学;非此前七题可比。”瞿昙巽稍松了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起先我还是大意了;那些题虽是难;但一行当初能解;想来他侄子也能解;他侄子必然传授与了这些小鬼”

    众人都知道;这场比试到了关键之时;连观众都鸦鹊无声;唯有铜壶里滴漏的声音传来。

    “遇到难题了……”陆羽低低叹了一声。

    “郎君说得是……不过我想;旅顺书院定然能胜。”旁边一人略带紧张地回答。

    陆羽望去;发现此人正是一向在金光门附近卖报的陈小二。

    “你对他们如此有信心?”

    “那是自然;他们可是叶中丞的弟子;叶中丞还在我这买过报呢。”陈小二昂着头:“郎君也在我这买过报;我记得”

    “你记性倒是不错。”

    “每个买过我报纸的客人;我都记得。”陈小二回了一句;便又盯着试棚去了。

    解出第七题之后;岳曦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看了看对方解出的题;然后笑了起来。

    神情非常镇定;就连额头的汗都收住了。

    他才坐下去;算学馆那边欢呼了一声;然后将又一道题答案挂出;这样一来;双方再度平手;每方都解出了七题。

    “看来胜负还是很难料。”陆羽心中暗忖。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必须说;双方的算学能力都不错;只用了一半时间;便解出了大半题目。算学馆的表现;让叶畅也觉得有些意外;他原本还觉得自己这方会取得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