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81部分

盛唐夜唱-第281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白氏的巫术上;只等着巫术起作用。不过眼见唐军埋锅造饭;并不急着攻城;没多久;他们后方也出现了唐军;看来龙尾关也确实已经献关投降了。城中人心更是惶惶;大伙都盯着唐军;只盼着唐军会突然倒下。

    “请次妃来”他又吩咐道。

    不一会儿;白氏便上了城头;阁罗凤深深看着她;想到那只被巫术杀死的狗;眼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爱妃;你的巫术;定然能令唐人倒下吧?”

    白氏大约是施法过度;脸色很难看;她看了看唐军阵势;然后勉强笑了起来:“大王放心;你看唐军;不正在埋锅造饭么;唐军之中;炊烟已起;明日此时;大王只等着取叶畅头颅就是。”

    阁罗凤闻得此语;稍感安慰。

    可到了次日大早;唐军依旧生龙活虎;根本无人倒下。爬上城头观望的阁罗凤看着唐人有条不紊地做着攻城准备;心中越发地绝望了。他让人去召白氏来;可那人回来时却道;白氏已经不见了

    这个消息;让阁罗凤失魂落魄。

    与白氏同时不见的;还有大量的金银细软;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太和城;阁罗凤还在城北墙头观看唐军的军势;城南守军便已经打开了城门;径直向唐军献城。

    “大王;我护送你突围出去”身边忠勇之士咬牙切齿地道:“待大王重整河山之时;一定不能放过这些叛逆”

    “哈哈;哈哈哈哈……”眼见城头风云突变;王旗换转;阁罗凤再次狂笑起来。

    他的心已经彻底凉了。

    “都以为我穷途末路……都只道我再无它法;难道说都忘了;我是什么人么?我在长安城中曾为质多年;我很清楚那位大唐天子好;好;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只能行最后一步棋了……”

    他口中喃喃自语;仿佛疯了一般;心腹都觉得不妙;方才鼓起的勇气;不由为之消散。

    “大王;快下令突围啊;如今还可以向城西突围;我们进了苍山之中;唐军不敢入山追击的”有人再劝道。

    “不必;我自有计策……来人;给我一根绳索;将我绑起来;然后打开城门”

    “什么?”

    “大王;不可;我们如今虽是情形不妙;但是大王还有数千忠勇精兵;护卫大王退入苍山没有问题。唐人外来之军;不习水土;岂可在苍山洱海之界久居?待他们退后;咱们再卷土重来;终有重振王廷之时”

    “错了;错了自一开始;我们就料错了这个叶畅;他此次来;是铁了心要吞并云南;好大的胃口”阁罗凤见城中越发地乱;知道再不抓紧这个时机;自己真是死路一条了;不等别人给他拿绳子;他从一个卫士衣上抽出一根丝绦;将自己缚住:“随我下去;打开城门;咱们去迎接上国天军”

    “大王”旁边一亲信忍不住;泪水盈眶:“大王;这是送死啊”

    “总好过被那些叛逆擒去献功;若能以我一命;换你们平安;算是值了。”阁罗凤叹道。

    他心中却暗暗道:“当初蜀后主刘禅;便是自缚献城;得封侯享寿;不过当初他还备有棺材;自己急切间却来不及准备了。”

第359章 将军百战何苦来() 
已经是夏末了。

    从四月份入蜀;到五月份开战;再到如今;战况持续了四个月。幸赖自己谋划得当;又亏将士用命;战事还算顺利;如今自己督帅大军;来到了太和城下;这座新建之城;防备不能说完善;据说阁罗凤原本准备从此处迁都的。

    望着这座城池;叶畅微微笑了起来。

    “果然如大使所料;城中骚动;不断有人逃出来;方才南边来报;南城守将已经决意献城;王天运已经准备接收了”

    “唔;看来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只不知会是谁人拿住阁罗凤来献。”叶畅笑道:“不过;咱们可不能大意;平定阁罗凤才只是开始;今后还要多多操心;至少还要半年;才能将阁罗凤余孽尽数扫平;至于使云南真正稳定下来;三五年是至少的。”

    与他说话的是高适;此时高适意气风发;飞夺铁桥城之役;足以⊥他的声名上达天听;叶畅也暗暗和他交了底;料想接下来朝廷就是成立云南节度使;叶畅会是第一任节度;但在云南任上;叶畅只准备呆三年;三年之后;高适便将继任。

    “仰赖于十一郎开创先河;我只需萧规曹随即可。”高适笑道。

    “高兄能这样做最好;边事不可不小心;五年之后;云南便可以自给自足;那时这块疆域便稳了;或许还有别的疆域需要高兄去开拓。男子汉大丈夫;乘此天时;能为后世子孙多扩充疆土;何其荣幸”

    “也唯有十一郎;既精于军略;又通晓政事;方能将经营边疆。汉时开边;致使国中空虚;民怨沸腾;十一郎你开边;却是国库殷实民心欢悦;实在是了不起啊。”

    高适倒不是一昧拍马屁;确实对叶畅的计划很服气;作为叶畅心中暗许的继承者;叶畅将自己对于云南的整体规划都告诉了他;也唯有他才知道;今后云南对大唐来说;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宝地。

    不仅仅是是云南;还要至岭南甚至安南。

    两人低声谈笑;丝毫不将城中的南诏军放在心上;他们料定;哪怕阁罗凤拼死反扑;也造不成多大损失;甚至有可能只凭着新附蛮军;就足以将阁罗凤擒获。

    但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城中号角响起;然后便见太和城北门城门打开

    “咦?”叶畅与高适愣了愣。

    因为有暗中投靠大唐的蛮人在太和城内的缘故;所以对城中的防备;他们很清楚。在北城这边的;都是阁罗凤的亲信;至少有两千人;这些人也是阁罗凤夺取南诏王位的本钱;绝不会轻易投降的。可现在他们开城门……莫非真要临死反扑?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让叶畅与高适更为惊讶了。

    从门中出来的蛮兵;并没有一口气冲锋;而是两边排开;然后跪倒在地;紧接着;一个身着王者衮服之人;也走了出来;然后跪在地上;双手奉起一物

    “阁罗凤……倒是做了件让我们惊讶的事情啊”

    判断那身着王者服饰的就是阁罗凤;叶畅侧头对高适道。

    “走投无路了吧。”高适皱着眉。

    “我倒以为;是还怀有侥幸之心;在他想来;都做到这般地步了;我总不能要了他性命。”叶畅盯着有人从门中走来;神情有些古怪。

    他杀阁罗凤之心;阁罗凤知道得一清二楚;阁罗凤此前几次请降;都被他拒绝;但现在;阁罗凤还是做出了这姿态。

    阁罗凤心中所想;叶畅大概能猜出来;这厮果然狡猾;难怪另一世历史中;给大唐惹来那么多麻烦;甚至可以说;大唐之衰亡;都与南诏的动荡有密切关系。

    叶畅微微昂起下巴;不管阁罗凤打什么鬼主意;现在;叶畅都是征服者;即将踏入这座新生的城市。

    “云南王阁罗凤请降”

    来人扬声高呼;声音传于四野;短暂的寂静之后;唐军顿时欢呼出声;乃至四出歌舞;极尽欢悦。

    四个月征战不休;虽然真正大仗没有几场;可对于唐军来说;也已经疲倦。若非如此;叶畅也不会在铁桥城之战后迟迟没有回军;直到昨日;才兵临太和城下。整个过程;也以攻心迫使阁罗凤部下投降为主;不曾攻坚血战。

    “会不会有什么陷阱?”有人在叶畅耳边低声道。

    叶畅笑了笑;这等情形下还能有什么陷阱;而且就算有陷阱;自己会是那么不谨慎的人么?

    既是开城献降;立刻便有敢战英勇之士上前;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夺了城门与城楼;清开所有蛮军;并将他们赶到一旁;所有武器特别是弓弩之类都收缴了。这个过程中;蛮军自然少不得感受到屈辱;但形势比人强;连阁罗凤都跪在地上;他们还能说什么?

    高适确认没有什么陷阱与埋伏之后;回来向叶畅点点头。

    谁都没有理睬跪在地上的阁罗凤;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授降之荣;唯有叶畅可以承担。

    叶畅神情似笑非笑;然后驱马上前。

    跪在地上的阁罗凤听得马蹄声;抬起脸来;看着叶畅。

    阁罗凤的脸上;竟然没有一点屈辱或者失败感;相反;他隐约有种兴奋。他想从叶畅的脸上看到失望;因为他很明白;叶畅想的;可不是他的投降。

    叶畅想的;是他死;但他偏偏不死;哪怕叶畅断绝了他的种种退路;他还是不死。他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漂亮;活给叶畅看;也活到看到叶畅的下场。

    “倒是当机立断;你果然是个人物。”马到了阁罗凤面前;叶畅下了马;却没有从阁罗凤手中接过代表南诏王权的玉印;而是轻声说道。

    阁罗凤抬着头;笑着道:“畏于大使之威罢了……若是大使愿意;我原可以早降的。”

    “我说过;朝三暮四之叛逆;闹腾着想得好处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叶畅冷冷地道。

    “我已经遣王弟阁陂往成都;向剑南节度使杨公请降。”阁罗凤亦是低声说道。

    叶畅没有想到他还有这一招;眉头再度皱了起来。

    “臣南诏王阁罗凤;向大唐天子请降;大使既为天子钦命兵马使;还请受降……”

    阁罗凤再次将手中代表南诏王权的东西举了起来;叶畅却仍然没有接。

    感受到叶畅眼中的恼怒;阁罗凤心中生出无限快意;他惊讶地发觉;自己投降;都能让自己这般欢喜。

    因为没有让叶畅遂意;没有让这个坏了他大计的唐人全功;所以才欢喜。

    叶畅略略沉吟;那边高适上前来;看也不看阁罗凤;凑到叶畅耳边低声道:“送至长安;也难逃一死。”

    这话阁罗凤听到了;阁罗凤的嘴角无声地抽动了一下;只要不是当场死;他深信自己到长安后不会死亡。他在京中为侍卫过;对李隆基极为了解;对当今大唐的朝廷;他也绝不陌生。

    谀辞、贿赂;足以⊥大唐朝廷上数十上百的人为他说情;而李隆基也会对有一个臣服自己的蛮王感兴趣;把他当小丑养起来。

    “死不了;他走通了杨钊的门路;便是走通了贵妃娘娘那边;只要到了京城;就死不了……”

    “无妨;从此处到京城距离还远着;路上暴疾也是会有的。”高适又低声道。

    叶畅笑着摇头:“高兄;杨钊性子我很清楚;他可不是会遵守约定的人。当初我在京中在成都;都与他有约定;说是军务归我;他但安坐成都即可。但这擒名王之大功;自己跑到他手上去了;他怎么会放下?想必他的使者就要到了;定然也有让我将阁罗凤交与他的书信。”

    阁罗凤又无声地笑了笑;他抬头看着叶畅;与叶畅目光相遇;虽然面上没有露出任何异样;但那目光中;却深深隐藏着得意与仇怨。

    高适细细一思;必须承认;叶畅说的有理。

    杨钊肯定会来抢阁罗凤的;虽然他有约定不管前线军务;可是阁罗凤派人千里迢迢向他投降;这可就不是前线军务了。他为了功劳;完全可以狡辩;说此非军务;而是教化;他可以伸手管辖。

    “便宜了这厮;也无妨;他到长安之后;便是留下性命;总得受些活罪。”高适想到这心里也有些不快;瞪了阁罗凤一眼。

    阁罗凤却恍若不觉;仍然是一副极为平静的模样。

    叶畅正待说话;却见后边传来呼声:“叶大使;叶大使”

    叶畅回过头去;只见数骑飞奔而来;但到半途;便被唐军分出十余骑拦下;那骑上之人急得跳脚直叫。

    叶畅看过去;认得他;正是杨钊身边的司马崔圆;算是杨钊手下心腹。

    除了崔圆之外;还有数人;其中一人在马上摇摇晃晃;看起来坐都坐不稳;正是阁陂。

    “果然来了;来得也当真是巧。”叶畅道。

    高适不认识阁陂;但认得崔圆;自然明白;这应当是杨钊派来的人。而这个时候;杨钊派人来;为的是什么事情;不用细想也知道。

    高适心中气愤;几乎觉得胸膛要炸开来。

    平蛮定边无一策可用;抢功夺勋唯恐落于人后;这等人物;若不是靠着裙带;如何能爬得高位

    叶畅眯着眼;没有作声。他不下令;那边就不敢将崔圆、阁陂放过来。

    阁罗凤盯着叶畅的表情;看到阁陂与一个唐人官员过来;他原本还有些担心的;现在完全放下心来。

    来得真巧

    他与叶畅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不过叶畅心里是憋闷;他则是狂喜。

    叶畅此时;应当如同吃了一个苍蝇般难受得要命吧这厮军政确实厉害;可是面对这种猪队友;他能如何?

    叶畅眯着眼;向高适道:“那僧人是阁罗凤之弟阁陂;你让他过来。”

    “崔圆呢?”高适一惊问道。

    “先让他等着。”

    高适不知叶畅意欲何为;只是觉得叶畅似乎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略一犹豫;想到叶畅此前的种种行事;便哑然一笑:“好;我便见一见;你如何疯一回吧。”

    他转身过去;到了崔圆面前;拱手道:“原来是崔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