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58部分

盛唐夜唱-第258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没有了收益;却怪罪到你头上来了”

    叶畅一笑:“再审审;那柄刀是谁给他的。他本人或者没有问题;给他刀的人却是绝对有问题”

    “是”

    寿安有些奇怪:“为何说给他刀的人有问题?”

    “这半年来已经不只一次了;有人暗中在鼓动这些失去家当的百姓;将怒火转到我身上来。你只看到辽东百姓敬我;却不知天下有更多的百姓恨我”

    叶畅如今的名声确实是不太好;他自己也无意去扭转;否则故意招揽人心;就有某些嫌疑了。但是是谁在暗中鼓动百姓;此事还是要去查一查。

    “你与空娘的婚事…究竟是如何打算?”闲话说完之后;寿安终于提到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叶畅略一沉吟;不知如何解释。

    寿安待他情真意切不错;但李腾空何尝不是对他一往情深

    这两年时间;寿安在辽东呆得多;而李腾空却是在中原;叶畅每到一处;她便会寻时机来相随相伴;两人之间;亦是越发熟悉亲密。最难消受美人恩;空娘夹在李林甫与叶畅之间;她的苦楚;谁人能知?

    至少叶畅是知道的。

    “能拖就再拖吧……”叶畅有些无奈地说道。

    “哼!”寿安听得这一句;顿时气了;柳眉竖起;气鼓鼓地站了起来:“备车;咱们走”

    “哎哎;这个时候;你去哪儿?”叶畅吓一大跳;起身将她拉住:“有话好说;这样走……莫非是见我为人所厌;你也厌了?”

    “为人所厌?”

    “若不是为人所厌;怎么会有人来刺杀我?”叶畅一脸博取同情的黯淡:“看吧;百姓们厌我;现在就连你也厌了我…这人生当真是了无趣味……”

    虽然明知道他只是在装可怜;但听得这一句话;寿安还是心软了。要不为何总是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是负数呢。她盯着叶畅看了会儿;又坐了下去;叹息一声道:“也不知你有什么好的;为何一个个都是被你吃得死死的;我如此;想来空娘也是如此……”

    “这个;这个……”

    叶畅最不希望的;就是寿安在他面前总提李腾空。他应和也不是;完全不说也不是;只能讪然而笑。

    但旋即寿安的一句话吓了他一大跳:“这两年我与空娘都有书信往来;她在这边的一举一动;都有和我说。”

    “这个;我为何一点都不知道?”

    “我们女孩家的心思;你怎么可能全部知道”寿安见他惊愕的模样;眉头挑了下;心里又觉得有些生气;当下又道:“况且;你也不总是对我们瞒这瞒那的么?”

    “哪有”

    “没有?那梅花观中的女郎;我可是见到了哟;你好大的胆子”

    寿安这句话;吓得叶畅魂飞魄散;心中暗暗叫苦

    ∷更新快∷……∷纯文字∷

第334章 无意狼烟照边关() 
若说与李腾空、寿安这边;叶畅只是觉得难以割舍;那么梅花观里的江梅;则是叶畅不欲人知的存在。

    但他又不能象李隆基一样;用个大大的皇宫作为牢笼;将江梅关在里面;他也做不出这种事情。

    故此;在寿安去了辽东之后;叶畅便有意安排;令她与江梅没有见面的机会——寿安身为公主;可是见过江梅不只一回;当然能认得出来;这位“江梅”实际上是所谓自尽了的梅妃。就算寿安不为此在李隆基面前告发;可是醋海生波也不是叶畅愿意面对的麻烦。

    结果寿安却径直提到江梅;如何能让叶畅不惊骇。就象是恋爱中的女人不可以道理来说服一样;吃醋的女人;更是无法用任何逻辑与常理来推测

    “这个;你见到她了?”

    “那是自然;你连腾空的事情;在我面前都不遮掩;却故意让我无法见到这位梅花观主;这其中藏着蹊跷;我如何看不出来?”寿安眼中波光盈盈;既是伤心又是恼怒:“你这样做;对得住我们么?”

    叶畅心念一转;便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是响儿帮你的?”

    在辽东;寿安虽是贵为公主;但她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叶畅派去的人安排之下;她唯一有可能避开叶畅监视的;就是和响儿在一起时。叶畅想到响儿与当初的虫娘每见一次便要争吵一次;现在两人却凑成了一堆;不禁大感头痛:“你和响儿是如何混到一起去的?”

    “休要岔开话题;你只说;那位梅花观主;当如何给我们一个交待”

    这等情形下;叶畅除了装聋作哑之外;实在没有别的选择;故此他打了个哈哈:“虫娘;这都是小事;你看;为何是她避着你;而不是你避着她;便知道在我心中孰重孰轻了……”

    寿安正待紧追不舍;就在这时;却听得外边有人急匆匆过来:“长安城中来了使者”

    来得真是太及时了;叶畅心中大喜;面上却一脸凝重:“定然是出了大事;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使者……虫娘;过会儿我再给你解释”

    若说最初叶畅还只是想要拖延时间;避免寿安和他算总账;可当使者带来了真正的消息时;他神情还是凝重起来。

    宋浑去职;萧炅被弹劾;李林甫召他速速回京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这证明李林甫在与杨钊的较量中;再也不占有绝对优势;甚至已经处于劣势

    宋、萧二人;乃是李林甫现在的绝对心腹;这位宋浑乃是前名相宋景之子;如今为御史中丞;萧炅更是从对付韦坚开始;就十分坚决地站在李林甫的这一边。动这两人;李林甫最心腹的力量就只剩余另一位御史中丞王了。

    “你回不回长安?”跟在叶畅身边的寿安问道。

    叶畅眯着眼;想了好一会儿。李林甫召他回长安的用意很简单;便是利用他这两年理财赚钱的本领;加大自己这边的砝码。现在李林甫与杨钊的关系已经是势如水火;双方不可能再有调和。

    现在;是不是他介入的最好时机呢?

    此时的长安城;全无春日的温暖;被笼罩在阴霾之中。空气里带着沉闷的气味;让人透不过气来。

    李林甫站在兴庆宫门前;神情阴沉;他在这里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但是;里面还没有传他入内。

    这是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偶尔也有武官、太监从他面前经过;只不过这些禁军的武官或者内廷的太监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来奉承他;都仿佛当他不存在一般;匆匆从他面前经过

    长安乃是帝都;帝都中人天生就拥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这些小人物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天子有些厌了李林甫。只不过一直离不开李林甫的本领;要靠着这位权奸管理朝政;故此才容他。

    但在七日之前;这种容忍随着一件事情而变化了。

    李林甫的思绪也回到了七日之前;他心中满是后悔懊恼;自己明明感觉到杨钊的威胁;可是为何还给了他这个机会;莫非真是因为年老昏聩了?

    七日前;身为吏部侍郎、度支使的杨钊;说动了李隆基;前往府库去看。结果府库之中堆积如山的棉布、绸缎、粮食、器物、铜钱、食盐;让李隆基大悦。

    这是前所未有的富庶;李林甫管理国政以来;虽然先后借助许多“理财能手”经营;给李隆基制造出国库充实的印象;但哪一次都没有现在让李隆基震撼。

    往常昂贵的棉布;如今可以⊥数十万人做几套衣裳;绸缎可以张成帷幔从长安接到洛阳;来自淮南道的大米堆满了府库;不得不露天放着;器物多得可以装饰双倍的皇家园林;铜钱的绳串都朽了;单个的铜钱滚得满地都是;食盐则如同雪一般;厚厚地积在那里。

    这与其说是杨钊的本领;还不如说是叶畅的功劳。新修的路极大促进了物资的流通;而“飞钱”的推广;让原本有些困难的贸易变得轻松便利;新式漕船带来了江南的物产;来自辽东的奇珍进入长安、洛阳后又转卖天下;将天下的宝货再换回来。

    但看在李隆基眼中;却意味着李林甫对他已经没有多少用处了。

    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杨钊指使人开始攻击宋浑;在李林甫做出反应之前;便将御史中丞宋浑贬出了长安。紧接着又指向京兆尹萧炅;试图再断李林甫一臂。

    若不是李隆基暗示;杨钊哪里会有这般胆量?

    李林甫心中冷笑了一声:卸磨杀驴;太宗皇帝如此;李隆基亦是如此。只不过当初太宗皇帝是在魏征死后才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而现在李隆基在他还没有死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要推倒他了。

    但冷笑之余;李林甫更感到压力。

    他的政敌太多;如今见杨钊轻而易举便拿下了宋浑;萧炅亦是岌岌可危;无数政敌就象嗅到了血腥的豺狗;就在他身边潜伏环绕;只等着冲他下嘴。

    群敌环伺之下;李林甫终于重新振作起来;准备进行反击了。

    可是李隆基并不给他反击的机会;他今日在兴庆宫前求见;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也没有等到召见的旨意。

    眼见天色渐晚;李林甫仍然站在那里;不为所动。

    这个时候;他不能露出丝毫软弱;否则便会被群起而攻之

    捏着袖子里的密奏;李林甫脸上浮起一丝冷笑;袖子里的这东西;却由不得李隆基不见

    “去禀报圣人;有边疆紧急军情需奏明圣人”他厉声道:“汝等小人;若是误了军国之事;休怪老夫杀人以昭天下”

    大唐的宰相;当真发起怒来;没有几个人能够扛得住。他对着门前的卫士发火;那卫士只能入内禀报;这一次没让李林甫等太久;过了一会儿;便见高力士匆匆而来:“啊哟;怎么让李相公在门前久候;你们当真是不知死活……李相公;请随我来。”

    李林甫阴沉着脸;跟在了高力士身后。

    高力士偷偷瞧了他一眼;路上却没有问话;他与李林甫之间;既有合作;亦有争斗;现在杨钊势大;而且勾通内廷;让他在皇宫中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故此他又想与李林甫携手了。

    到勤政务本楼前;李林甫见到李隆基正满脸笑容;似乎在与杨钊说什么;杨钊也带着笑;看到李林甫来;只是大模大样地揖了一下;然后继续与李隆基说话。

    李林甫没有出声;在旁边静静地站着。

    好一会儿;李隆基才象是刚刚发现他;笑着道:“李卿来了……不是说你有边疆军情要禀报么;为何一语不发?”

    “想来是哪儿大胜;李相公急着说与圣人听;让圣人高兴高人。”杨钊笑眯眯地道。

    “若是如此;还是快快说来朕听。”

    他二人一唱一和;言下之意就是李林甫巧取边将之功为己邀宠;李林甫心中暗自一叹;旋即又坚硬如铁石。

    “此乃军务;杨钊;你且退下”他对杨钊喝道。

    杨钊一愣;李隆基也愣住了。

    “机密大事;乃天子与宰相相议;你还不退下;在此做甚”李林甫又厉声喝斥。

    这段时间;他都在避杨钊锋芒;而得了李隆基偏向的杨钊;也自觉自己能够与李林甫分庭抗礼;故此颇有不敬之处。但此时李林甫摆出宰相身份;厉声喝斥之下;杨钊脸色顿时变了;不禁连退了几步;竟然为李林甫所慑;不敢争辩一句。

    李隆基虽然偏向他;却总不好直接不给李林甫颜面;故此只能咳了一声:“杨钊;你先去外边暂候;过会儿再来陪朕。”

    杨钊怨恨地看了李林甫一眼;情知目前这是唯一的选择;便向一个宫女使了使眼色;然后退出了勤政务本楼。可是他才退出去;李林甫又请李隆基屏退了左右;那个宫女也被赶了出来。

    “李卿这般神情……莫非出了什么大事?”见李林甫这般做作;李隆基心中有些腻歪;催促着问道。

    “南诏国反矣。”李林甫深吸了口气;然后道。

    “什么”

    李隆基大惊失色;从座椅上猛地站起身来。

    他早年英武;可是如今沉湎于酒色;身体已经有些发虚;这一站起来;眼前便是一黑;头昏眼花;身体也有些摇晃;还是旁边的高力士一把扶住他;他才定下神;然后又坐了下去。

    南诏竟然反了

    李隆基第一个念头;便是蜀地自此多事;然后便又想到;南诏背唐;必勾联犬戎;只怕连陇右、河西和北庭;都要开始新的一轮动荡了。那边高仙芝还在与大食国于安西较力;这边西南又是不靖;大唐的负担会更重吧。

    紧接着;他才想起;南诏怎么会反。

    “南诏向来恭顺;归义王虽死;其子承位;为何会反?”定了定神;李隆基问道:“是不是边将虚报其事;以求冒功?”

    “臣也希望如此;但臣得到的消息;却是确认了其事;南诏已反;且与犬戎相勾结。”李林甫沉痛地叹了口气:“这是臣得到的军情急报。”

    他将一封信呈上去;李隆基哪有心情细看;草草扫了眼;然后道:“你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得很是偶然;这两年杨钊得势;于是大用私党;其中就包括举荐他的鲜于仲通。此人为剑南节度使后;性子倨傲切躁;对于周边的诸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