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36部分

盛唐夜唱-第236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选择;完全出乎李林甫意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眼前的年轻人了。

第310章 计谋有阴亦有阳() 
“无论你是否留在长安;苑咸都必须至登州上任”

    虽是惊讶;李林甫却还是斩金截铁地道。

    这是他的底线;夫蒙灵察可以不去辽东;但苑咸一定要去登州。此时李林甫对于叶畅已经极度不放心;双方的政治联盟虽然还未完全破裂;但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般无间。辽东不仅仅是叶畅的退路;同时也是李林甫为自己家族营造的退路;既然叶畅变得不那么可靠;他自然要让可靠的人在那个位置上。

    原本最合适者;乃是他自家子侄女婿;但是李林甫又不太愿意子婿离长安;那么因故贬官的苑咸;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叶畅微微一拧眉:“那么元公路就须得入京”

    “入京?”李林甫没有想到的第二件事情来了。

    叶畅方才做出必保登州的姿态;也仅仅是一个姿态;李林甫限于此时代的眼光拘限;将登州视为辽东的咽喉;而叶畅自己却是清楚;登州港只是离旅顺最近的港口之一罢了;没有登州;还有莱州;或者于脆就是后世的天津一带的港口。

    李林甫只道登州能扼住辽东的咽喉;却不曾想;经过改良后的新海船;无论是抗风浪性还是远海航行能力;都要胜过以往;若不是嫌麻烦;叶畅甚至可以去泉州进行贸易。

    以登州主官之职;换取元公路进入中枢;虽然现在不可能立刻成为六部尚书、侍郎或者是九卿之类的高官;但还有一个极适合的职务;叶畅已经瞄准了

    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

    元公路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呆上半年到一年;然后再想法子打通关节;成为中枢某实权部门的次官;再为主官。在李林甫下台之后;便有资格问一部尚书;甚至进而成为宰相。

    将元公路推出来充当自己在中枢的代言人;叶畅有多方面的考量。在经过李邕一事之后;元公路与他完全成为政治盟友;而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若非如此;李林甫也不会想着将元公路从登州搬走。既是如此;努力为元公路争取更好的官职;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继续巩固双方的政治盟友关系;二是形成示范效应;让张镐、岑参、高适、王昌龄等等与叶畅关系好的低级官员们意识到;跟随叶畅不必担忧前途;三则是在中枢有个代理人;就不必担心象此次一样;中枢出了变故;却没有一个带头出来维护叶畅利益的骨于。

    “京中并无缺职。”李林甫道。

    “若无职缺;圣人为何下诏;令通六艺一项以上者入京诠选?”叶畅步步紧逼。

    “这个……不合朝廷体制。”

    “李公此言差矣;即以朝廷体制而言;元公路主政登州;如今是第三年;此前年年考绩皆为上上;拔掖他入京;有何不合?”叶畅哼了一声:“苑咸待罪之身;为汉东司户;猝然拔举为登州主官;这又是何种朝廷体制?”

    李林甫用手指头敲着书桌;心中对如今月堂中的气氛相当不适。

    叶畅抛开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利益交换**裸地提出来;就算李林甫被视为奸邪;也觉得很不适应。

    过了会儿;他道:“苑咸接下来三年的考绩;也须得是上上”

    若无辽东的支持;元公路的考绩不可能是连续两年上上;李林甫提出这个条件;就是要叶畅象支持元公路一样支持苑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双方关系虽然不能说势成水火;但叶畅也不会去帮助李林甫的亲信沽名钓誉;除非李林甫拿出更多利益进行交换。

    因此叶畅毫不犹豫就道:“元公路为一部侍郎。”

    “如此超擢;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绝无可能”

    “苑咸不得更改元公路之策;不得断绝辽东与登州商船往来;在移民上须全力支持。”叶畅伸出手指头:“元公路为京兆府少尹。”

    “前边都可;唯元公路之职不可。”

    李林甫觉得有些疲劳了;与叶畅讨价还价太久;叶畅每提一个条件;他都得反复琢磨;看看这厮是否在条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而他自己每提一个条件;同样也要反复琢磨;既要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又要能在叶畅的底线之

    听得他这一句;叶畅便退而再求其次:“从四品下的官职都拿不到;那么不可低于正五品上;万年令或者长安令如何?”

    “十一郎;你这般说没有意义;这些都是要职;如今并无缺”

    “那御史中丞;有缺无缺;还不在相公一念之间”

    李林甫眉头猛然一拧;成为御史中丞;便可以直入为相了;而且御史台这般重地;如何能让叶畅安插人手

    但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如叶畅所言;元公路既升入中枢;那么就不宜低于正五品上。想以这里;李林甫叹道:“谏议大夫吧。”

    叶畅故作犹豫之状;好一会儿;才点头道:“那便是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与御史中丞同品;也是拥有议论之权的官职。李林甫心里琢磨了一下;如今台谏两处的官员;都给他威逼恐吓得战栗不敢言事;安一个元公路去;并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叶畅能给元公路安排这个职司;若是元公路到时乱说;他指使人将其弹劾罢免就是。

    他是年纪渐迈;精力渐有不济;故此不愿意在这问题上再与叶畅纠缠下去;当下道:“老夫自不会阻拦此事。”

    不阻拦此事的意思;就是也不会出面帮元公路争取此职。叶畅微一点头;双方算是达了交易。

    谈到这里;李林甫一摆送;说了一声“送客”。

    叶畅起身而行;也没有做半点停留。看着他竟然如此毫不犹豫;李林甫眼中冷光闪动;一个念头暗暗生起。

    但就在叶畅欲出门之前;他突然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着李林甫;几乎恰好与李林甫充满杀机的眼光相对。李林甫此时又面带春风;站起身来;仿佛是要送叶畅出门一般。

    “李相公;月满必亏;日中则昃;这个道理;想来不必我说。当今圣上即位以来;为相者以李相公时间最长;如今相公大权在握;天下侧目;潜伏爪牙以待时机者不知凡几奈何相公却做些亲痛仇快之事;也不知是何方小人进谗言;意欲绝相公与我二家之好……某每每思及于此;不禁长嗟。”

    说完之后;叶畅当真是一声长叹;唏嘘不止。李林甫也不禁怔了一下;然后眉头顿时一紧。

    叶畅迈步走出了月堂;李林甫却坐回了原位;开始思忖叶畅临别时的那番话来。

    这番话乃是挑拨离间;这一点李林甫一眼就看穿了;但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因为李林甫也不禁也深思;他原本是极为看好叶畅的;并且在叶畅最需要帮助时伸出过援手;为何二人的关系;却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叶畅直指是有小人在他面前进了谗言;仔细想来;叶畅人虽然去了辽东;礼数上却从来不亏;几乎每隔两个月就有书信来此;禀报辽东的一些事宜;还奉上厚礼。仅过去一年;自己从叶畅手中收到的礼物价值;当在两万贯之上

    便是对着空娘;他似乎也是深情款款;书信频繁。李林甫自然不会无聊得去偷看叶畅写与女儿的信件;不过每次看到女儿收信之后的神情;李林甫也会觉得欣慰。

    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叶畅对于自己家族的意义;所以在得知当初杨洄并非奉叶畅之请来探口风之后;自己才会做出种种针对叶畅的布置吧。如今虽然凭借这些布置;迫使叶畅做出了让步;获取大量的利益;但却损害了两家的信任。这其中是得还是失;还真不好说。

    叶畅最后走时那一句;便是点破此事;让他去寻那个进谗言小人的麻烦吧

    李林甫眼中闪动了一下光芒;淡淡笑了起来。

    他便是做错了什么……也不可能成为叶畅这等小儿的棋子;这小儿终究是嫩了些

    出了月堂;卢杞便迎了上来;向叶畅施礼;笑眯眯地道:“叶司马;请这边走。”

    他出现叶畅并不意外;这厮也一直在叶畅的关注之中;自从投靠了李林甫阵营之后;他简直就将自己视为李林甫的家仆一般。而李林甫也信任他;对他颇多提点;甚至还在户部给卢杞安排了一个主事的职位。

    当初卢杞依附李适之却未得的东西;在李林甫这边都已经得到了。

    “许久不见了。”叶畅淡淡地对他颔首为礼。

    卢杞却笑道:“不久;不久;昨日叶司马离开时;某正好来;见到了叶司马的背影。”

    二人一边寒喧一边出了李府的大门;相揖作别时;叶畅才直起身;突然听得卢杞小声说了一句:“杨齐宣。”

    叶畅愣了一下;向周围一看;却没有看到杨齐宣其人。

    他熟悉李林甫家的情形;知道这杨齐宣乃是李林甫亲自挑中的女婿;如今便身居谏议大夫之职。卢杞莫名其妙提起此人;是何用意?

    当他凝神想问时;却发现卢杞已经转身又再入李府大门了。

    叶畅看不到卢杞的面上神情;这张原本就奇丑的脸;此时甚至有些扭曲。

    “叶十一固然可恶;但终不曾因我之面容而嘲笑于我;况且我与叶十一交恶;乃是我欲与他为难在先杨齐宣不过是依附岳家而得美官的竖子小人;竟然敢在李公面前进谗;欲逐我而后快……让这两人相互厮杀;谁死谁活;都乘我意”

    卢杞相貌丑陋;虽然自诩机警聪明;可也知道;若无机缘;自己想要获取高官显爵是极难的事情;别的不说;进士一科考试就很难过;因为此时科举除了考成绩;还要看长相。对他来说;投靠李林甫就是最大的机缘;杨齐宣辱他蔑视他;他可以暂时暗暗记下来;隐忍不发;但是试图在李林甫面前诋诟他;便是断他前途;他绝对不能忍

    叶畅不知道卢杞的心思;因此只是暗暗记下了此事。

    回到自己宅前;却见门口有不少人;见他回来;一个个都拥上来招呼:“叶司马回来了”

    “小人见过叶司马”

    周围顿时一片吵闹;叶畅原本静心想着事情的;也被他们闹得没法想了。听得他们纷纷叫嚷;原来是京城中一些人家的仆役;不是来送名剌;就是来问候。

    昨日之前;这叶宅前还是冷冷清清;而到了现在;便热闹成这个样子。叶畅做了个团揖;笑容满面将这些人应付走后;累得比起面对李林甫毫不逊色。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些人背后;大概就是施加压力将龙武军调走的那些贵人们。他们上前来;不仅仅是示恩;也是表明立场。

    进了门;叶畅又是一愣;外头一堆人;不曾想里面也是一堆人。

    其中一人;四十左右的年纪;笑着对他拱手:“贤弟既入长安;也不来一封信;让愚兄做好准备;以至生出这番事端来”

    “杨兄来了”

    见是杨钊;叶畅的眉头轻轻抖了一下;心中暗暗冷笑了声。

    他对杨钊;那是没得说的;以往杨钊也算是义气;给予了他不少方便。但是这一次;却让他甚是失望。

    以如今杨钊在李林甫身前的地位;叶畅就不相信;他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却是一声不吭;这等心性;显然;以往颇讲义气的杨钊;在高官显贵了两年之后;已经有所改变了。

    心中不满;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相反;叶畅显得比之前更为热情;上前抓住杨钊胳膊摇了摇头:“说起来是小弟我失礼;不曾遣人通报兄长一声……咦;这位郎君看上去眉宇不凡;不知是何人?”

    “此为犬子杨暄……暄儿;快拜见你世叔。”杨钊笑着吩咐道。

    那杨暄年纪不比叶畅小;闻言慢吞吞拜了下去;叶畅却一把将他拉起:“不可不可;咱们各自结交;何必如此多礼?”

    杨暄顺势便站了起来;杨钊瞪了他一眼;他却只作不知。杨钊心知这两年养尊处优;让自己这儿子也心傲了起来;当着叶畅面不好教训丨只能又瞪一眼了事。

    “我来迟了;贤弟受苦了。”寒喧已毕;杨钊言入正题。

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 
一声“我来迟了”当真是感人肺腑;让人心生温暖。

    叶畅瞅了杨钊一眼;做出万分感激的模样:“有劳杨兄了……此处不是说话之所;还请入内。”

    领着杨钊等进入自己的客堂时;叶畅看到岑参在院子里晃了一下;向他使了个眼色;便知道岑参达到了此行目的;心中又是一喜。

    与杨钊分宾主入座;杨钊见自己的儿子相当不自在;便令他出去;屋子里只剩余他们二人时;杨钊才肃然道:“前日李相公使人入奏;说二十九贵主年已长;为天家血脉;身份尊贵;不宜长为女冠;故此请女官教授礼仪;以便封为公主。”

    叶畅点了点头;没有开口。此事今日李林甫虽是没有说;叶畅也明白;此事必是李林甫捣鬼。

    “李相公为何会突然如此?”李林甫采取了哪些手段并不重要;因为现在都已经被叶畅化解了;让叶畅恼怒的是致使李林甫采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