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179部分

盛唐夜唱-第179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快……”

    “你莫拖延;不好让圣人与娘娘久等。”杨钊催促道。

    叶畅下令将礼物装好;然后乘马车向兴庆宫去。好在长安城中路面弄得很好;马车在其上也跑得起来;因此虽然是横穿长安;却也没有花太多时间。杨钊进去回禀;他在外头等着;没有多久;便看到高力士小跑着过来。

    “呵呵;叶参军;许久不曾见了。”

    老太监一见着叶畅便笑眯眯地打招呼;叶畅可不敢在他面前摆谱——就连李林甫都不敢在他面前摆谱;忙上前行礼:“如何敢劳动高将军”

    “我是假将军;你是真将军;陛下听说你在海外立了功劳;很是欢喜……你这是什么?”

    “一点海外的小玩意儿;给将军赏人用。”叶畅将小锦盒塞在高力士袖中;高力士什么没见过;原本是不想要的;但听说是海外的新奇玩意;给他赏人用;便改了主意;收了下来。

    “叶参军;你那礼物;还得给我看看方能入内;这是规矩;倒不是我刁难

    老太监热情得有些过分;叶畅应了声“那是自然”;然后将他带到车后。

    在车后摆着一口长条型的箱子;若不是扁扁平平;几乎要被人误以为是口棺材。高力士一看这外型就不喜:“这箱子不能入内;有忌讳。”

    “是;将军说的是。”

    箱子打开之后;便露出里面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叶畅掀开外包的一角;让高力士看了看;高力士看到后吸了口寒气:“这么大……一整个儿?”

    “正是”

    高力士看着叶畅;挑起大拇指道:“叶参军好用心;娘娘必然欢喜”

    “托将军吉言……此物易碎;我这还用布包着;请将军令两人帮抬一下吧

    “那是自然。你们二个;过来抬吧;小心;小心;若是出了纰漏;仔细你们的性命”

    东西并不重;两个卫士抬着入了兴庆宫;叶畅跟在旁边;高力士陪着他。见叶畅神情似乎有些紧张;高力士低声道:“这几日娘娘心情甚好;故此圣人心情也好;你想要什么;都想好来。”

    “谢谢高将军。”

    叶畅没有想要什么;他想要的东西;都是自己去争取的。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外;李隆基与杨玉环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见叶畅进来;李隆基第一句话便道:“叶十一;你做得好大事业”

    叶畅不慌不忙行完礼:“有圣人在朝;臣自然可以做好大事业。”

    “你倒是个面皮厚的……听杨钊说;你在辽东竟然还收回了一州之地?”

    “陛下洪福;大唐天威;再加上如娘娘般巾帼不让须眉;故为圣人收回一州之地。”叶畅道:“臣已然收复积利州十七城;当如何处治;还请圣人委派官吏。”

    “你收复的疆土;你不为刺史?”

    旁边的高力士听得这句话;忍不住看向叶畅。如果叶畅禁不住高官重权的诱惑;真的求这一州刺史之位;圣人必会猜忌于他吧。

    “臣去辽东;原本是为求仙访道;只是当地蛮夷不通教化;意欲坏臣之事;臣乃借助长安巾帼之力使之降伏。圣人当知;臣生性跳脱;实是不喜俗务;若是圣人赐臣显爵闲差;臣必谢恩受之;可是这一州刺史……臣疏懒;不可为也。”

    听到叶畅近乎赖皮的回答;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叶十一;满嘴荒唐言语……刺史你是做不得的;二十岁的刺史……非是亲王宗室无人可为也

    刺史做不得;言下之意就是其余职司完全可以当了。大唐并不是每个州都任命了刺史;叶畅的目的;也就是弄个积利州长史或司马之类的职务;至于刺史;如果李隆基委任;到了辽东之地;想要架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方才说借助长安巾帼之力……此语何解?”

    试探完叶畅之后;李隆基又好奇地问了起来。这个问题让叶畅抬了一下头;悄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这个……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臣才敢说。”

    “有罪的话谁都救不了你;无罪的话你也休要怕朕会寻你差池”李隆基霸气地道:“让朕恕你罪;休想”

    叶畅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回应;愣了愣;那边杨玉环已经低笑起来:“叶十一终归还只是个少年郎;三郎;可不能这般吓他;吓坏了臣妾的礼物就没着落了。”

    “好好;朕虽然不恕你;但玉环却替你求情;朕耳根子软;只能允了。”李隆基无奈地说道。

    这就是让叶畅欠杨玉环一个人情;同时也是抵消掉叶畅送礼之谊。叶畅猛然意识到;李隆基虽然因为年迈而渐渐昏聩;但真把他当成一个老年痴呆来糊弄;那就是纯粹找死了。

    只要他愿意;他还能照样展露出他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性。

    “谢娘娘……其实与娘娘也有些关系。臣曾经大言不惭擅言边策;旧载离开长安时;娘娘还有长安城中的贵人女眷;送了臣一笔金银;约值二十万贯;令臣一试边策……”

    李隆基眼中寒光微微闪动;不过嘴角都是向上弯了一下。这事情他知道;非常清楚;不过叶畅敢当面说出来;倒是个胆大的。

    “臣到了辽东;原本只是想在都里修船坞;好建可以出远海的大船;有朝一日能乘船去寻真正的蓬莱方丈。当地高句丽酋首却是无礼贪婪;意欲夺臣财物;臣想起各位贵人女眷的吩咐;便以此金银为资;招募辽东的汉人勇士、收买蛮夷中不得志者;结果罗九河献卑沙城、钳牟丁献青泥浦。此二地献城;余者力小势单;自然平定了。”

    李隆基有他的情报来源;但此时不是特务大行的后世;他的情报主要是地方官的报告;故此辽东局势;他是不太了解的。听叶畅如此说;只道叶畅真是靠收买平定了积利州;不由得笑道:“二十万贯换一州之地、六万之民;你倒是做了笔好买卖”

    叶畅心知他有讥嘲之意;不过还没有回答;那边杨玉环娇声道:“三郎;军国大事还是到朝会上去说;臣妾可是迫不及待要看叶十一带来的礼物了”

    “好好;看礼物”李隆基笑了起来。

    他到晚年性好奢侈;故此天宝年后许多重臣都是倚仗着搜刮百姓的本领得他重用;对于叶畅可能献上的礼物;他也是万分期待的。

    叶畅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又向一个小太监使眼色;小太监跑了出去;不一会儿;那两卫士便将礼物抬了进来。叶畅让他们将礼物树起;同时请杨玉环前来观看。杨玉环上前来;看到的是一人高的东西;整个都被布蒙着;不知里面究竟是什么。

    高力士上前来笑道:“奴婢替娘娘揭这礼物了……娘娘请看”

    他一掀开布;杨玉环惊“啊”了一声;边上的宫娥使女们也一个个惊呼出来;就是李隆基;也在那一瞬眼前一亮。

    大的玻璃镜

    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就在杨玉环面前;她的身影映在其中;她完全被这巨大的镜子惊住了;站在那一动都没有动。

    周围除了方才的惊呼声;也没有别的声音。叶畅咳了一声:“此物也是献与圣人的;不过娘娘怕是要怪罪臣了;因为献上此物;圣人可就有两位杨娘娘了。”

    众人初时没有体会到他言语中的真意;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顿时掩嘴轻笑。

    杨玉环此时也回过神来;自然知道叶畅是在逗趣;不过这镜子如此巨大;而且光洁照人纤毫可见;实在让她欢喜。她用娇媚的眼睛扫了李隆基一眼:“三郎;这镜中人;还有这眼前人;你最喜哪一个;你就实说了吧”

    李隆基哈哈大笑:“自然是喜欢镜中人……”

    “那三郎你就跟这镜中人过吧”杨玉环拂袖佯怒;却被李隆基一把抓着;两人一起站在了镜子前面。

    两人在镜前徘徊许久;叶畅向后退了退;与杨钊站在一起;杨钊向他挑起了大拇指;轻轻说了一声“采”

    此时镜子都是铜镜;虽然磨镜客们能用药水和手艺将铜镜打磨得极为光洁;但与玻璃镜相比;毕竟还是有些差距。更重要的是;铜镜可没有这么大一块的;就是李隆基与杨玉环两个人站在那儿;都觉得可以照得清清楚楚。李隆基在镜前良久;突然一叹:“朕老了;玉环你却还是青春年少”

    “乱说;三郎哪儿老了;你瞧你精神;比起杨钊都要好便是叶十一这样的少年郎;与三郎相比都显憔悴”

    叶畅在辽东吹海风;他原是一个娃娃脸;经过这大半年的海风;也已经变得粗糙起来;杨玉环说他憔悴;倒是一点都没有说错。李隆基看了他一眼;想到去年时叶畅的模样;心里也有些同情:这一年来;想必叶畅也吃了不少苦头

    “臣这礼物;不知娘娘是否还欢喜?”

    “喜欢;自然喜欢;叶十一郎;你想要什么;我替你寻三郎要去”杨玉环当真是喜欢这面大镜子;她声音里都带着喜意。

    “这个;臣倒真有一事相求。”叶畅笑道。

    “你说;你说;朕倒要看看你要什么”李隆基道。

    “臣在辽东建船坞;原是不想惊拢当地土人;故此择荒地建营;臣建营时想着要去访寻仙岛;希望旅途顺利;便给营地取了个名字叫旅顺。”叶畅笑道:“臣只求陛下御笔;书旅顺二字;臣将之立于营地之外;好教中外汉胡都知道;此地地名乃圣人御赐。”

    另一世中请领导题词原本就是拍马屁的一种婉转做法;叶畅信手拈来用得不着痕迹;拍得李隆基眉开眼笑;不待杨玉环相请;便点头道:“允了;允了;来人;拿笔墨案几来”

    杨钊忍不住又向叶畅暗暗挑了一下大拇指;自己结识的这位兄弟;马屁功夫还在自己之上啊。

    “只要这个?”旁边的杨玉环却是不依了;她看着李隆基:“叶十一郎心里念着三郎与臣妾;三郎可不能太小气;伤了他赤子之心”

    “以玉环之意呢?”李隆基见她高兴;自己心里也是高兴;加上只是写两个字;也确实太小家子气了;故此他问道。

第249章 为我汉人谋远计() 
“官职爵位什么的;那是军国大事;臣妾后宫女子;自不该开口。”杨玉环笑吟吟;她这一句话;说是不该开口;实际就已经开口了;然后她又道:“金银绢帛;叶十一自有本领去赚来;臣妾觉得也没有什么好赏的……唉呀;这还真难了;官爵不可赏;财帛不好赏……莫非赏人与他?”

    李隆基听得此语;倒是心中一动;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叶畅:“叶卿;你还未成家吧?”

    叶畅心中突的一跳;他的亲事……莫非李隆基意欲伸手?

    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口中;叶畅还必须实话实说:“臣自幼失怙;又是乡野之人;故此并未成家。”

    “唔……此事朕记着了;你的亲事;不可擅专;再过段时日;朕给你指一门好亲事”

    叶畅心中虽是不愿意;却也不好明着拒绝;只能暗暗叫苦;一边还得谢过李隆基的好意。

    无论是另一世;还是这一生;都最畏惧那种拉着自己就要当媒人的大叔大妈们啊

    他们虽是一片好心;可是这好心给人带来多少麻烦

    叶畅的礼物让李隆基与杨玉环都很满意;杨玉环几乎离不开那面镜子了。李隆基笑吟吟对叶畅招了招手;叶畅愣了一下;便跟着他行到一旁。

    “劳卿用心了。”李隆基道。

    “这个……”

    “怎么;朕赞你两句;你向来伶俐;怎么反而不知如何应对了?”

    “呃;臣有些不习惯。”叶畅实话实说道。

    “哈哈……辽东的事情;究竟是如何;你从实说;朕不会责怪你。”

    李隆基突然间一变口;叶畅心中一凛。他原以为;瞒住这日渐昏聩的帝王没有问题;却不知他在哪儿看出了破绽来。

    “臣所言都属实哦;只有一点;臣没有细说;臣收复积利州也有些私

    李隆基满意地笑了;他喜欢这种感觉;控制着臣下们的想法念头;洞悉他们的私心。方才那一句;并不是他真正看出什么破绽;只是一个精明的老政客的直觉。

    “你说;是何私心。”

    “臣当初所上边策;陛下不以为然;而朝中大臣中见识浅陋者也有斥责臣是狂人痴语的;臣便要狂一回给他们看看;应证臣所言;边事若操持得当;不仅不会劳伤国力;反而能为国生财。”

    叶畅一边胡诌;脑子里一边飞快地想;他猜不出李隆基是看出了什么破绽;既然如此;那就把话题引到李隆基感兴趣的地方去。

    李隆基现在对什么最感兴趣?

    自然是能替他赚钱而且是能替他赠大钱

    这十年来;他提拔为重臣的大官里;因为能替他搞钱而上位的可不只三五位。李适之争不过李林甫;甚至之将张九龄赶出长安;其中都有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李林甫会搞钱

    李林甫为李隆基经营理财;好歹还尽可能不竭泽而渔;而韦坚、杨慎矜之流;则完全不理会百姓;一昧以搜刮为能。

    果然;叶畅这话;让李隆基大感兴趣;他笑道:“不劳伤国力;反而为国生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