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164部分

盛唐夜唱-第164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指面前的战场;周围的同伴们不由自主都沉默了。

    光从地上的尸体与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俘虏;便可以看出;敌军数量不少;而且都里的汉人都知道;卑沙城乃是附近最大的高句丽势力;传说能派出近万兵马。

    大伙再想起叶畅的模样;隐约觉得;那个看上去有些娃娃脸的少年官员;还真有些与众不同之处。若非如此;这一地的高句丽人;怎么会变成死尸?

    “少说杀了上千高句丽人……”有人低声道。

    “我看有几千”又有人道。

    “啧啧;叶参军……当真是了不起;他手下才多少人;方才过去的;莫看一个个趾高气扬;大伙谁不认识谁;都是咱们都里附近的;不过就是早半年跟着叶参军;便能打胜仗”

    “打大胜仗”樊季勇纠正道。

    他紧了紧身上衣裳;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追求;似乎不应仅仅是肚子里饱、身上暖和了。若能跟着叶参军;没准自己还能求一求富贵。

    哪怕求这富贵要用性命去搏——在辽东;一个汉人想要口稳当饭吃;都需要用性命去搏;为了富贵拼命;又有何不可?

    战场上的惨状;让一些人畏惧、退缩;但更多的是象樊季勇这般;从这一战中找到了希望;对叶畅有了信心。虽然这希望、信心还只是萌芽;但只要叶畅还能继续胜利下去;迟早一日;这希望、信心能长成参天大树;反过来给叶畅以支撑。

    再将目光投向那些尸体时;樊季勇突然间觉得不怕了:有叶参军护着;连活着的高句丽人都不怕;还会怕这些动弹不得的死尸么?

    “于活”他大声喊道。

第232章 明朝猛虎惊狐猿() 
“当……当真?”

    “千真万确啊;小人不敢欺瞒;可罗达败亡;唐人大军已经开过来了”

    卑沙城城主府邸里;泉盖洪一屁股坐回到锦凳之上;半晌也没有喘过气来

    “情形究竟是如何;你说;快说;高尹成有三千兵马;怎么会败?”旁边一个亲信还是不敢相信刚刚听到的消息;向跪伏在前的那员裨将喝问道。

    “唐人实在是太狡猾了;我们的内线消息有误;唐人兵马也不少于三千;或许有五千”那裨将一边叩首一边哭道:“可罗达为唐军所袭;先是高奉的五百前锋全军覆没;接着可罗达力战阵亡。然后唐人千余骑兵与崴子寨两千守军一起;夹击我等;我等只有一千人;而且多为伤病;实在是无法力敌……”

    为了推托责任;他嘴中唐人的兵力被夸大了好几倍;实际上南霁云带着高尹成的首绩、驱赶着败兵到了崴子寨前;他们就立刻弃营而逃;根本不知道南霁云兵力多少。只不过在逃跑过程中;被南霁云追上三次;厮杀了三阵;十停里只有三停顺利逃回了卑沙城;其余人不是被杀被俘;就是躲入山林旷野之中;根本不敢出现了。

    “五千……五千……”

    听得这个数字;众人脸色都变了。

    五千唐军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明白:大唐在退出这里四十多年后;终于要重返辽东了。

    “无妨;无妨;如今天寒地冻;海道结冰;大唐最多也只是这五千人……”有一人喃喃自语:“他们就是要大军出动;也得等开春之后。而且;大唐欲东征;少不得大张旗鼓;在登州做准备;可是我们并未听说登州有造船囤粮之举……”

    因为与大唐有商贸往来的关系;他们对于山东登州一带的情形多少有些了解。不过这话并没有让众人放下心来;就算大唐还要准备两三年才会真正东征;可总是要东征的……

    “东征绝无可能;若是东征;当是安东都护为先;可是如今安东都护那边与契丹人斗得正紧”

    “正是;正是”

    在惊惧了一会儿之后;众人开始自我开解;但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大国与小国不同之处就在于;大国拥有近乎无穷的底蕴;谁知道大唐这个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国;这个时候会拿出张什么牌来。

    而且就算没有别的牌;仅凭这五千兵马;卑沙城就危险了。

    “无妨;各位休惊;大唐四处树敌;不可能再全力东向。只是这五千人;奈何不了咱们卑沙城;休要忘了数十年前;大唐来犯时;在卑沙城下吃了多少苦头”泉盖洪又道。

    众人纷纷点头;可心中如何想;却是另一回事了。当初大唐确实在卑沙城下吃了不少苦头;但那时大唐的对手乃是高句丽国;人口三百万带甲数十万的大势力;而现在卑沙城却控制在泉盖洪手里;真正掌握的人口还未必有四万;至于军力……

    泉盖洪现在最头痛的就是军力。

    他自然可以立刻将卑沙城周围的青壮都征召入伍;准备一场大战;但临时拉出的军士能有多大作用;实在令人怀疑。更何况此前准备征都里;他已经动员过一次;如今再动员;意味着连老弱都要上阵了。毕竟他治下地虽广;可真正居住于卑沙城的人口;也不过就是万余。

    “此次失利……”泉盖洪正想再鼓舞一下士气;突然间听得外头一阵喧闹;他心中一凛;然后便听得有脚步声传来。

    “何事?”

    “刺史;青泥浦的高松带本部离开了”

    这个消息让泉盖洪眉头顿时竖起:“竖子敢尔”

    此次南征;青泥浦的高松可以说是最积极的人之一;但是;当大军开拔时;考虑到他与都里最近;泉盖洪不愿意为他作嫁衣;让他的部队为后部;如今就驻扎在卑沙城中。此时他不经禀报;便将部队撤走;只意味着一件事情;他已经得知了前线失利的消息

    而且他这一带头;那么剩余诸部紧跟着就会离开;目前还聚集在卑沙城的部队;转眼间就会作鸟兽散

    “来人;传我令去;将高松首绩取来”他厉声喝道。

    “刺史;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听得他这样命令;底下顿时乱了;有人起身道:“此时不宜多树敌人;莫说杀不了高松;就算杀了;高松自有子嗣;刺史这可是将高松往唐人那力推啊”

    “高松反意已露;便是不杀他;他也会去投靠唐人”泉盖洪冷笑道:“倒不如杀了他;并了他部下”

    说到这;他摆手厉声道:“我意已决;阻拦者与高松同罪泉荔”

    “在”

    “你与……与罗九河一起;去取高松首绩来”

    “是”

    泉荔乃是他亲信;罗九河手中的汉军;乃是他目前能动用的最大的一支部队。此二人出门之后;泉荔看了罗九河一眼;心中暗道:“刺史令我与罗九河一起;怕是对罗九河也起了疑心;毕竟那边可是汉人;而罗九河是汉将;手中又是汉军……既是如此;我倒要盯紧了这厮。高尹成既死;我便是刺史麾下第一将;此汉儿何人也;也能与我并列?”

    罗九河倒是神色如常;他们点齐兵马;向着青泥浦方向追去;追了两里许;也没有看到高松部的身影;倒是在路边;跪着几个人。

    “尔等何人?”泉荔上前问道。

    “小人等乃是本城百姓;方才青泥浦高娄肖经过;令小人等在此迎候将军。”那人奉上一张纸:“他留了一封信;如今奉与将军。”

    那人呈上信;一个士兵接过之后交给了罗九河;泉荔咳了一声:“拿来与我看”

    罗九河默默将信交与他;泉荔拆了一瞧;然后勃然大怒:“狗贼;竟敢如此”

    他也不将信交与罗九河;径直揣入怀中:“追吧”

    “钳牟丁;你那信……真有用么?”高松缩着脖子;好让刀般的北风不至于将自己耳朵冻坏;他神情有些犹豫地问道。

    “自然有用;如今高尹成既败;无论他是生是死;泉盖洪手中能用的就只有罗九河的汉军;故此若有人来追;必是罗九河。我那信乃是离间之计;只要罗九河看到;必然不会全力追击”钳牟丁自信满满地道。

    “万一他还全力追呢?”

    “所以我才请明公快走啊;咱们只要走出了卑沙城地界——不;只要走出二十里;他们就不敢追了。要知道;高尹成的败兵既然到了;也就意味着唐人的前锋距此不远;而且我们一走;其余诸部必散;泉盖洪岂敢放罗九河远去

    如钳牟丁所料;虽然泉荔还想猛追;可才追出十里;后边便有一骑追来;带来泉盖洪的新令;令他们速速返回卑沙城。

    回到卑沙城之后;泉荔又看了罗九河一眼;想到此次追击未立寸功;他笑着道:“罗将军;此行辛苦了。”

    “不敢;不敢;泉将军才辛苦。”

    “我们这就去见刺史;莫让刺史等久了。”

    他的话让罗九河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便是感觉不对劲又能如何?

    二人入内禀报追击的经过;然后泉荔便将那信递给泉盖洪;泉盖洪看了之后神情异样:“好逆贼;果然狂悖……不过暂时先放过他;前边得到消息;唐军先锋已经在十里外出现了”

    罗九河正在想着那信中可能是什么内容;听得这个消息;顿时吸了口冷气:“来得……好快”

    “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召你们回来。”泉盖洪咬牙切齿道:“这唐人果然是贪心不足;竟然还敢来犯吾境;如今我兵力不足;如何守城;你们可有妙计

    罗九河正待说话;旁边泉荔却抢着道:“但凭刺史定夺”

    “既是如此唐狗自南而来;但如今看来;那叶畅狡计多端;须得备他分遣一军绕道至城北……罗九河;你领三百人守卫城北;多派侦骑;如何?”

    罗九河心中一凛。

    汉军总数约有一千;原本都归他统属;装备、军饷都比不上高尹成统领下的高句丽部。如今可以说;汉军成了卑沙城中最重要的武力;而泉盖洪一句话;便夺了他七成的兵力。

    不过他不敢反对;他心中明白;此时自己的地位甚为尴尬;就象此前出征不令他去一般;此时守卫;最关键的南面与东面;也不会交与他。

    “是”他只沉默了很短时间;然后应道。

    “好;你乃我心腹爱将;有你在;我们便后顾无忧。唐军远道而来;必不能久;而且天寒地冻;他们若在卑沙城外呆的时间长了;锐气消耗尽了;我们便可反击;那时还须借助你之武勇。”

    “是”

    罗九河又应了声。

    泉盖洪分派防备任务之际;城南数里之外的山上;南霁云举着望远镜;远观卑沙城。

    卑沙城乃是一座山城;位于大黑山之上;山势虽是不高;但甚为险竣;想要强攻下来;并不容易。

    “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我们在陇右见着的那几座城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南霁云心中暗暗发愁:“真要攻此城;没有数万兵马;根本不可能”

    甚至数万兵马都难;因为部队在攻城时根本展不开;当初太宗皇帝遣郧国公张亮破此城;也不知是如何行事的……

    想了好一会儿;南霁云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而且从城外的寨子来看;卑沙城有了准备;实行坚壁清野;他手中如今只有不足三百的骑兵;就算想要破坏对方坚壁清野的意图都很困难。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突袭的打算;回军返回。

    这让连打了数场胜仗的南霁云多少有些不过瘾。

    他的三百骑为前锋;叶畅亲领大军在后;在凤凰山之战获胜后;叶畅再度征募民兵;这一次参加者更为踊跃;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适龄的汉人青壮;都已经成为了团练兵。

    旅顺团练乃是叶畅给这支部队取的新名;在这一次征募后;叶畅手中的团练兵已经达到了四千人;除了留五百人守卫都里与旅顺外;其余人手;尽皆出征。高尹成部留下的军械武装了他们;让他们不至于连武器都没有。

    除此之外;叶畅还给崴子寨以北的各个寨子下令;令其供应粮草、民夫。这些寨子原本都不听从旅顺;而是受青泥浦或者卑沙城遥控;而现在却是时移事易了。

    在离卑沙城二十余里的三岔口;南霁云与叶畅主力相遇;此时叶畅已经扎下营寨;而营寨外边;还有一些各种打扮的人在风中哆嗦着。

    “那些人是怎么回事?”南霁云牵马入营时问道。

    “附近寨子派来的;没有送粮草来;参军令他们在外等着。”卫兵笑道:“这些墙头草;支应高尹成的时候倒是殷勤;如今我们来了;反倒没有粮草——就该让他们多喝喝西北风”

    南霁云也笑了起来。

    不过进了叶畅大帐;他看到一个熟人正坐在马扎之上;见他进来;那熟人慌忙起身行礼:“南将军”

    “钳牟丁?”南霁云有些惊讶:“你不在卑沙城中;怎么会在这里?”

    “某如何会在卑沙城中”钳牟丁笑道:“某与某家明府一心忠于朝廷;如何会与卑沙城中的叛贼在一起。此前因为叛贼势大;与之虚与委蛇罢了;实际上我家主公是……是……”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冒出一句“心在曹营身在汉”来;南霁云愣住了;而叶畅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绣像三国志演义》中的一语;说的是关云长……”钳牟丁解释道

    南霁云顿时也笑了:“好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