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大明帝国 >

第75部分

异界大明帝国-第75部分

小说: 异界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这一批价格不菲的镜子,便全部销售一空。朱鸿信也留了几面镜子送给了乔璇还有楼兰几人,他想看看她们对这种镜子的免疫力有多少。不过结果当然在朱鸿信的意料之中。

    她们几人在拿到镜子后,几乎都是一个样子,那就是对着镜子不断的看来看去,仿佛觉得镜子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不是自己一样。这其实也不怪她们会有这种反应,因为铜镜的成像效果真的太差了,最难以接受的,还不是成像模糊,而是很多铜镜的成像都是扭曲的。

    乔璇和楼兰本来就非常的漂亮,只不过以前她们没有欣赏到自己的美而已,这次在玻璃镜中看到自己的面容,顿时连自己都惊艳不已,连带着似乎自信心都提升了好多。甚至乔璇还跑到朱鸿信面前一个劲的问他自己美不美,弄的朱鸿信头大不已。

    不过这好歹也证实了玻璃镜对于花季少女的杀伤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从今天一天就卖完了一千张镜子的业绩来看,后面肯定是不愁销路的。

    从这天试水之后,研究院每天的产量稳定在三百面左右,当然,这也是朱鸿信特意给傅禹他们调派了许多人手的缘故,否则一天的产量能有现在的一半就不错了。而按照这个产量来算,一天就能够赚一万多两白银,比起水泥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这个产量也只能满足青河县的需要,那些商人想批量购买,还得等到城外的工坊开工后,才会有足够的镜子供应他们。

    直到现在朱鸿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不由得暗叹自己当初太过于着急了,为了满足生产武器的消耗,把府库中的银子都搬走了十来万两,导致最近一直捉襟见肘。好在是随着玻璃镜的面世,短时间内,自己财政方面的问题,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不知不觉,朱鸿信手下的人员已经快要接近九万的数量了,除开六万五千人左右的常备军和两万人的守备军外,剩下的都是自己治下各级的官员,其中最多的便是村镇一级的官吏了。

    大夏国的村级单位的官吏,是没有薪水的,只有一些俸米补贴。所以那些基层的吏员都不爱办事,在地主的收买下,几乎都成了那些大地主的走狗。

    朱鸿信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基层单位,不仅每个村长村抚都有固定的薪水,而且他们都必须要经过培训之后才能担任这些职位。只是这样一来,也造成了朱鸿信手下官吏人数的膨胀,仅仅只是八个县的地盘,登记在册的官吏便有两千余人。不过好在这些基层的官吏,薪水并没有多少,只是比普通的士兵要高上一些罢了。

    所以这么多人算起来,朱鸿信一个月开出去的薪俸就有二十多万两白银,因此这段时间朱鸿信才会急着想要开发出玻璃镜来赚取银两,而陈庆年也会因为自己从他那里调走了十几万白银而耿耿于怀。

    只是这些开支,都是必须的。军队就不用说了,是朱鸿信现在这一切的基础,而基层的官吏朱鸿信也是不会取消的,因为从地球穿越而来的他,深知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就像现在,即便多花些钱,也要用这些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才,去担任这些基层的管理职位。

    玻璃镜如此火爆的销售场景,早已经刺激的那些商人抓耳挠腮了。不过朱鸿信现在却不会理睬这些人,因为玻璃镜工坊的建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朱鸿信此刻正在城外的军营中视察这些士兵的操练。因为朱鸿信在昨天收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让朱鸿信心中生出了一阵焦虑感。

    两个多月前前往陪都的柏亦等人,终于是传来了他们的第一份消息。

    这个消息有些让朱鸿信措手不及。

    朝廷居然也开始打造火枪火炮,准备成立火器军队了。

    朱鸿信现在最大的依仗,便是强大的火器军队,而如果朝廷也开始组建火器军队,那么他最大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朱鸿信现在有些心急,他想要早点让这些士兵完成训练,然后先去把丹靖城给打下来再说。拖的太晚等到朝廷的火器军队到达丹靖城,那么再去攻打这座城池,就困难太多了,甚至能不能打下来,都还不一定。

    朱鸿信走在军营的校场上,身边跟着的是都指挥副使魏勇。青鹿都卫司士兵的训练,总体上便是由魏勇来安排的。所以训练方面的事情,他最是清楚不过了。

    “魏勇,这些新兵也训练了接近一个月了,效果怎么样?”

    魏勇走在朱鸿信的左侧靠后一个身位的位置,听到朱鸿信的问话便拱手回答道:“回大人,这些新增的士兵由于大部分都是挑选进来的,所以体能方面的基础都还不错,这段时间的针对训练,他们也有着很大的进步。不过说射击成绩的话,就有些不尽如意了。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火枪,所以这方面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实弹射击,但平均射击水平还不到老兵的一半。”

    听了魏勇的话,朱鸿信微微点了点头。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而枪法是需要子弹喂的,平时训练虽然有实弹射击,但毕竟弹药不可能无限供应。所以这个成绩也无可厚非。等经历过几场战斗后,枪法自然而然会上升一个档次。想到现在有些紧迫的局势,朱鸿信觉得不能在等下去了。

    “今天是七月二十二了,给你们几天时间准备,八月一日,我们就要出发进攻府城了。”

    听到朱鸿信的话,魏勇眼神一亮,立即便点头答到:“大人放心,八天时间足够准备好一切了。”

第109章 兵分两路() 
对于这次攻打府城的战役,朱鸿信是不怎么担心的。如果说在扩军之前,他还有一点点的不放心的话,那么现在扩军以后,拥有着六万五千人左右的纯火器军队,朱鸿信是一点压力也没有了。

    不过朱鸿信虽然觉得这一战没有什么压力,但他依然还是非常的重视。因为府城毕竟不是县城,城中的官兵防守意志要强上许多,何况城中还有二十万大军。

    一旦没有在短时间攻下府城,等到周围各府县的援军甚至是陪都训练的火枪兵抵达,那朱鸿信想要攻下府城,就困难太多了,一个不小心,就连全身而退都很困难了。

    距离府城最近的县城,是平昭府内的涿山县,距离大约330公里,从传出消息,到第一批可能的援军到达丹靖城,最快的时间9天就能够到达。

    所以留给朱鸿信真正进攻的时间,可能只有10天左右。

    虽然时间看起来不短,但这是一次三十万人次的城池攻防战,即便他有火器之利,也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而火器军队最大的优势,便是猛烈的火力和超远的射程,只要发挥出这个优势,短时间内攻下府城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这几天每天赚取的银两,朱鸿信全部拿来去提炼成资金,然后生产弹药物资,特别是火炮的炮弹。如今朱鸿信麾下一共有差不多四百门火炮,炮弹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除了准备后勤工作之外,朱鸿信还在丹靖府派出了许多的侦察兵,上次作战吃了情报方面得亏,这次朱鸿信很早就开始准备情报方面的工作了。

    特别是往丹靖府的南方和西方,朱鸿信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前往打探消息。因为丹靖城的南方,便是平昭府,而丹靖城的西方,是丹靖府内三个比较大的县。这些地方都很有可能发兵救援丹靖城,何况杭浦县内还有范文芳的二十万大军。

    天气越发的炎热,如果不是这段时间隔三差五的来一阵暴雨,朱鸿信甚至以为又是一场旱灾。

    蔚蓝的天空,没有工业时代的污染,一望无际。白云朵朵三三两两,稀疏的点缀在如幕布一般的天幕上。

    8月1日上午十点,朱鸿信带着常备军九个卫六万五千人以及三万多人的民壮,护卫着大队的后勤辎重自军营出发,前往丹靖城,正式开始了这次征战府城的行动。

    这边大军刚刚出动,消息便如同春风一样,吹遍了丹靖府的原野。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延绵不绝。却在出发后不久,便分成两个部分。

    以朱鸿信青鹿都卫司麾下八个步兵卫为主的大军,方向依旧直指丹靖城。而以青鹿卫为主的骑兵,却转道西南方向。

    朱鸿信这样做,是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的。虽然范文芳的二十万大军是各地的地主出钱出力招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但保不准他们也会听从朝廷的调令。所以一旦他们得知朱鸿信发兵前往丹靖城,说不得他们也会提前派人支援丹靖城。

    丹靖城是一座府城,城防比起一般的县城来说,要坚固的太多了,里面二十万大军驻防,已经能够让朱鸿信头疼了,如果再来个十万八万的,攻城的难度就会再次提高一个档次。

    为了保险起见,朱鸿信便派卢青带着青鹿卫,提前到杭浦县和丹靖城的中间建立防线,阻断这个丹靖城最大的和最可能的支援。

    而朱鸿信的担心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早在范文芳二十万大军成军的时候,彭世玉便已经下令,这二十万大军战时必须以朝廷的调令为主。

    而彭世玉也是个很谨慎的人,或者说是被朱鸿信给弄怕了,所以在朱鸿信出发第二天,他得到准确的消息后,便立刻让人带着他的调令前往杭浦县。

    而且他现在也只想着能够守住丹靖城就好了,至于其他几个没有被朱鸿信打下来的县,他是没有心思去管了,只要能撑到太子编练的新军到达丹靖城,那他就相当于将功赎罪了。

    而彭世玉口中的新军,此时已经全部装备了制式火枪,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训练。按现在这个情况,没有两个月的时间,肯定是到不了丹靖城的。

    所以彭世玉的任务,就是在朱鸿信强大的火力下,坚守丹靖城两个月的时间。

    此时的丹靖城,四面城墙的城门都已经完全堵死了,城外的十五万大军,也全部入城,和城中的五万大军一同协防丹靖城。

    之前这段风平浪静的时间里,彭世玉也不是无所事事。如今丹靖府的府军最高长官薛振南早已经魂归西天,而朝廷也还没有任命谁来接任他的职位,所以彭世玉这段时间虽然被朱鸿信搞的灰头土脸,但事实上在丹靖城他已经是大权在握了。

    为了后面可能发生的战争,彭世玉很早就开始准备了,最重要的弓也日夜不停的打造了六万多张,而打造的箭矢也堆成了小山。

    一直忙碌的准备了几个月之久的彭世玉,在听到朱鸿信已经拔营出发的时候,心中非但没有怯战的想法,反而十分的期待。

    首先是因为他觉得依靠丹靖城坚固的城墙,以及二十万大军的驻守,坚持守住两个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其次便是因为他已经受够这么久来提心吊胆的生活了,早一点分出胜负,不管结果如何,他都认了。

    对于彭世玉心中的想法,朱鸿信自然是不清楚的。此时已经是大军出发后的第五天,经过五天时间的行军,大军距离丹靖城,已经只有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了,大约再过四天便可以兵临城下。

    也就在这时,朱鸿信收到了卢青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情报。

    这份情报是一天前发出来的,范文芳果然如同朱鸿信所预料的一样,派出了十万大军,准备增援丹靖城,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估计在明天就要和卢青所部在杭浦城和丹靖城的中间相遇了。

第110章 心事如潮() 
见事情果然如他所料,朱鸿信心里也微微的松了口气。

    如果范文芳在接到消息后便带着大军轻装简从的出发,恐怕还真的能在朱鸿信之前到达丹靖城,因为朱鸿信大军携带了许多粮草物资,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即便他们在朱鸿信大军后面到达丹靖城,也足以给朱鸿信很大得威胁了。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得后背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这次提前把这个可能扼杀在苗头上,朱鸿信还是非常高兴的。

    此时丹靖城西北大约三百公里的一处丘陵上,范文芳正骑在马上一脸抑郁的看着远处。

    收到彭世玉的调令后,范文芳即便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得带着十万大军前去增援丹靖城。只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前往丹靖城的路上,已经有人在提前等着他了。

    说实话,范文芳现在真的很不想和朱鸿信手下的军队在野外交战,没有城墙的掩护,他的士兵在这些火枪兵的眼中,就是一个个移动的靶子而已。

    只是现在朱鸿信已经派人在这条路上建立了一个据点,想要抵达丹靖城,就必须要把钉在这里的这颗钉子给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