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异界大明帝国 >

第13部分

异界大明帝国-第13部分

小说: 异界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章 狡黠九公主() 
却说新塘县和蒙仓县两个县城之间却不是短时间可以跨过的,坐马车起码得六七天的时间。

    所以几天后韩中泽刚走出新塘县的地界,朱鸿信这边的资金就全部提炼结束。他迫不及待的在脑海里打开系统面板,选择毛瑟G98步枪生产4000支,扣掉440000点资金。

    然后又选择勃朗宁M1900手枪生产720支,扣掉39600资金。

    接着选择克虏伯75毫米1903型野战炮,生产24门,扣掉432000点资金。

    最后选择生产25挺MG08马克沁重机枪,扣掉了200000点资金。

    就这样,转眼间才到手不久的一百来万资金立马所剩无几。不过想到不久之后,自己便会有一支六千多人的纯火器雄狮,不由得开心起来。

    等这支部队完成基础训练后,就是朱鸿信向这个世界露出獠牙的时候。

    ……

    此时已渐入深秋,许多树叶都已经变黄。

    而陪都望云山满山遍野的霜天红叶,纷纷扬扬,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仙境一样的美景如诗如画亦如梦。若是此时有一群文人在这里赏景,说不得又会有好几首流传千古的佳篇。

    只是,这里却几乎没有游客,因为这偌大的望云山仅仅只是皇家的御花园。这无数的高大无比的枫树据说是百年前从大夏国各地移栽至此。

    山腰上一片掩映在红枫林中的绝美宫殿里,金戈林立、岗哨密布。这里是皇家御花园中的一处规模最大的行宫,大夏国皇太子大部分秋季的时候,都喜欢到这里来居住,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欣赏美景。

    只是今天皇太子楼泓玳却没有处理政务,因为大夏国九公主楼兰不远万里从帝都一路游玩来到了这里。这位公主和十三皇子楼泓毅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这两兄妹从小便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极受当今大夏国皇帝陛下的喜爱。

    同时他们的母亲陈氏没有什么背景,对宫中其他人来说也没什么威胁。所以九公主从小便成长的一帆风顺,可是宫中待久了是个人都会闷的慌。所以他借口去看小时候对她很好的大哥,也就是皇太子楼泓玳,终于找到一次机会出一次远门。

    话说这大夏国由于地域广阔,为了方便政事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实行的是两都共治的制度。也就是陪都和帝都分别设置有完整的行政机制,只是坐镇陪都的只能是皇太子,而且陪都所有官员品级都比帝都同样的官员低半级。

    所以在九年前现任皇帝楼承云继承帝位后,新的嫡长子楼泓玳便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子,并且接替楼承云,坐镇陪都。

    太子接任皇位后,便会带着一家人前往帝都。所以此时九公主已经是九年没有见过这个大哥了。

    两人并肩走在宫殿外围的回廊上面,九公主楼兰一边走还一边拉扯着楼泓玳的衣袖,看的后面跟着的侍卫宫女眼皮子一阵跳动。他们长久服侍在这里,自然不知道以前楼兰小时候是怎么样黏着楼泓玳的。

    她今天穿着的是一件大红色的长袍,身后及地的披风随着她轻快的步伐不时的摆动着。一开口便如同九天外的渺渺仙音:

    “大哥大哥,你不知道,这一路上我遇到好多有趣的事情。”

    这位平日里威严无比的皇太子此时却有着狼狈,本来他长年处理政务,身体就有些虚弱,这会儿又被楼兰牵着衣袖拉拉扯扯,弄得他摇摇晃晃的,满头大汗。

    楼泓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有些无奈的说到:“我说九妹,你从帝都过来这么远你不累吗?这些有趣的事我们明天再说吧,你来了先好好休息一天再说,怎么样?”

    楼兰看着大哥满头大汗不禁有些好奇:“咦,大哥,现在已经是深秋了,为什么你还热的满头大汗呢?”

    楼泓玳黑着个脸说到:“是因为你这样拉着我走路有些累。”

    闻言楼兰如同一只做错了事的小猫一般,嘴里柔柔弱弱的说这话,眼睛却滴溜溜的转个不停:“这样啊,那我松手就是了嘛。不过昨天我就在城里休息好了,今天特意来找你玩的。你可不能推脱。”

    见到九妹松开了自己的衣袖,楼泓玳心里长出了口气,心想你可以从精神上蹂躏我,却不能在肉体上蹂躏我。于是他说到:“九妹,既然这样,那你把这一路上的见闻说来听听,只是不要在抓我的衣袖了。”

    仿佛是没有听到后面一句,楼兰连忙应到:“好啊好啊,我告诉你,我从帝都出来,没几天时间,路过一个地方,听说那里是什么新学党的实验所。他们听说我路过这里,邀请我去看了他们的火车。”

    说着说着楼兰的手又搭上了楼泓玳的衣袖,她偷偷瞥了一眼,见大哥没有动静心里偷笑着暗道:“叫你成天就知道睡女人肚皮上,哼,”想到这里不禁又有些脸红。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到:

    “起初我还没当做什么,以为他们为了讨好我又是整出的什么表演,可是看完后我整个人都惊呆了,大哥你知道吗,那种火车居然不需要马拉,也不用人推,只需要往里面装煤炭就可以跑起来。”

    说着她又皱了皱眉头,“只是那种火车有一个烟囱,一开动就冒出滚滚的浓烟,呛死人了。”她看向此刻坐在一边的楼泓玳,“大哥你说这个有不有趣?”

    看到九妹期待的眼神,楼泓玳打起精神拍拍手说到:“嗯,有趣有趣。”

    见大哥有兴趣楼兰更是开心不已,她也在一旁顺着围栏坐下去,伸手理了理被秋风吹散的几缕青丝。

    “还有呢,后来我们经过一处海港,那里有一艘船居然没有船帆,可是就算没有船帆,它航行时候的速度也好快呢。只是上面也有几根大大的烟囱,我猜应该是和上次见过的火车一样,也是吃煤的。”

    楼泓玳听到这有些烦闷,他最近有些时候没有出去了,没想到新学党发展如此之快。

    楼兰见他沉默不语,也不气恼。只是她也同样愁眉苦脸起来,她语气有些低沉的说到:“这些看着有趣,可是对我来说也没有任何用处。”她看向一边还在发呆的楼泓玳,“其实我这一路上见的最多的,不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是四处流落的灾民。他们真的好可怜啊。”

    听到九妹低沉哀叹的语气,楼泓玳才有些反应过来,安慰道:“这只是气候不好,这几年雨水太少,粮食歉收,所以才有这么多流民。我早已经安排下面的人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了,九妹不要为他们难过了。”

    楼兰听到大哥这样说,心情有些好转。“大哥,我说完了,该你来说说啦,你说说近些时候这边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

    楼泓玳闻言一阵头疼,他最近整日呆在这边望云山的行宫中,哪里知道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他忽然想起前不久侍卫呈递上来的一封密折。于是他笑着对楼兰说到:

    “九妹,我这有趣的事情没有,不过奇怪的事情嘛,倒是有一件,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啊?”

    楼兰听到这话有些无语的对楼泓玳说到:“那个,大哥,有趣和奇怪的不都是好玩的吗?”

    楼泓玳瞬间被楼兰说的尴尬不已,嗔怒道:“你听不听?不听我得回去处理政务了。”

    看到大哥这番做派,楼兰不禁掩嘴一笑,“好啦,我的好大哥,你快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楼泓玳随手整理了一下衣襟掩饰刚刚的尴尬,“前不久我收到一封密折,说是在漳州丹靖府内的一个叫做青河县的地方,居然有人出资在那里修建农场,收留了大批难民。这不算奇怪的,奇怪的是紧靠这个农场的另一个县蒙仓县,土匪活动猖獗,甚至把县城都打下来了。”

    楼兰一听果然很奇怪,一般人怎么会去花钱给那些流民修建农庄,还给他们吃的呢,甚至旁边还有一伙虎视眈眈的土匪,难道这人真是个大善人不成?

    想到这里不禁心痒痒的,“大哥,这倒是的确很奇怪的,他难道不怕那些土匪吗?”

    楼泓玳有些无语,心说人家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不过他还是假装想了一会然后说到:“兴许人家并不是猫,而是一只下山的老虎也说不定。”楼泓玳收到的密折写的消息还是朱鸿信攻打蒙仓县之前发出来的,所以后面的事情他还不知道。

    楼泓玳敷衍般的猜测,楼兰却觉得很有道理。心中打定主意过几天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奇怪的农庄。

    在这里说了这么久的话,天色也有些暗淡下来,看到这里小时候记忆中的美景。楼兰不禁的陶醉不已,“大哥,你给我安排住的地方在哪里?我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父皇要我十六岁生日前得赶回去。我可能在这里住不了多久,还得出去好好玩玩才能不虚此行。”

    楼泓玳有些皱眉的说到:“你的住处我早已经让人安排好了,只是现在到处都是土匪流窜,你还是就呆在陪都不要乱跑的好。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经不起父皇的问责。”

    楼兰却是眼神狡黠的嘿嘿一笑,“哎呀,知道了知道了,你怎么和我十三哥一样絮絮叨叨的,我就在陪都周围转转,不会去远的。”

    “嗯,若真是你说的这样,那便可以。”楼泓玳头痛的扶额,其实她知道她这九妹刚说的肯定是敷衍他的,不过他也没办法。只能到时候多派些人手随身保护。

第22章 胆大包天() 
今天朱鸿信起了个早,洗漱完毕后见乔璇俏俏站在门口等着自己,边走过去拉住她的手笑着说道:“璇妹,今天我是去下面村镇,既然你一定要跟着去,那可不能叫累啊。”

    乔璇俏脸微红着说到:“没关系,我可没那些大家闺秀那么柔弱呢。”

    朱鸿信拉着她走到外面,松开了手,笑着说道:“那好吧,不过不许自己乱跑。”

    “嘻嘻,知道啦信哥。”

    朱鸿信无奈的摇摇头,对着身边新新晋警卫连连长廉峰说到:“准备妥当了吗?”

    “大人,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嗯,先去城外最近的云山村吧。”

    廉峰抱拳:“是,大人。”

    前天中午时候,军工厂生产的步枪和手枪先行生产结束,炮和重机枪还得需要大概两天才能生产出来。朱鸿信先把步枪和手枪给整编好的青鹿卫装备好,这支警卫连便是从六千多人中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军中好手。装备也比一般的部队好很多,不仅有步枪,每个人还装备有手枪,腰间甚至还挂着长刀。

    出门带这么多警卫,朱鸿信也是没办法。他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得罪了很多人。只能加强自己的警卫力量。有句话说的好:“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朱鸿信不会拿自己的性名开玩笑,何况一路上还有乔璇跟着。

    朱鸿信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中间,后面是乔璇的马车。朱鸿信当然不可能让她自己走路或者是骑马,那样他就真的是不解风情了。

    一路上秋日的太阳依旧火辣,朱鸿信流了很多汗水。终于,在日头西斜的时候赶到了云山村。

    还没走进村子,四处便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在整理自家的田地,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个勤劳的蚂蚁在巩固着自己的王国。

    朱鸿信这么大阵仗,这些村民当然早就发现了。他们不禁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乡下村落会有谁来光顾。不过他们并没有害怕,因为就是这些用枪的人帮他们打倒了地主,还给他们粮食,给他们划分田地。

    有个农妇甚至拿出带在田间干活充饥的干粮,硬要塞给路过的士兵。那个士兵推拒了好久,那个农妇却是不依。朱鸿信看到这里的情况,一拉缰绳走了过来,下马后他看着那位农妇说到:“大娘,多谢您的干粮,这次我让他收起来。只是军中有规定,不可以拿走农民的任何东西。所以您也别怪他。”

    那位农妇有些激动,双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而且见势便要跪下去。朱鸿信好忙拉住了她,“大娘,我们不兴这一套,百姓跪天跪地跪父母,但见官却是不用下跪。”

    那农妇语气哽咽:“多谢这位大人,你们真的是大好人啊,我只是想感谢你们,救了我们农民啊。”

    朱鸿信微微一笑,看着眼前这些眼中满是希望的农民说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些地主平日作威作福,吸取民脂民膏,他们坏事做尽,我们必然不会放过他们。对了,大娘,我想问问,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听到这话,那农妇明显高兴起来,她用有些喑哑的声音说到:“大人,我们一家有五个劳力,分到了四十亩土地。”

    朱鸿信点点头,这时候的农民耕耘土地基本上都是粗耕粗放,一个人每年八到十亩地是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