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参考书-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参考书》
作者:安相宪
正文 第1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
1。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与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时,大多数人往往会〃畏畏缩缩〃,比如社长这是一个让职员〃畏畏缩缩〃的典型代表。不管多有能力多有自信的人,只要进入社长室,就会吞吞吐吐,坐立不安。因为社长决定着自己的生死存亡,是无限权力的象征。进社长室之前自己仿佛就是全体职员的代表,踌躇满志;出来的时候则像一只落水狗,失魂落魄。这一进一出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感到可笑。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管理者也会知道这些事实,因为他自己也曾是员工。韩非子曾主张以〃法〃代〃礼〃,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用赏罚而非人情去对待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原本十分苛刻的人突然对我们有了点好感,我们就会感激涕零。所以一些管理者常常故意表现得很苛刻,让人摸不着头脑,然后施以小小的恩惠,从而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一个案例。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人质绑架事件。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人质帮助威胁自己安全的绑架者的病态现象。绑架者流露出富于人情的一面,使人质心理产生变化。人质在封闭的空间里,被掌握自己生死的绑架者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种心理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说把枪口对着我们的人,若其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则容易将我们感化。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会经常见到。平常看似讨厌我们的人如果突然亲切起来的话,我们会意外地觉得其实这个人也不错。两个人之间关系淡薄的时候,其中一个忽然对另一个好起来,后者也会对前者逐渐产生好感。如果首先示好的那个是领导或是有一定权力的人,这种情感产生的可能性会更高。对方地位越高,情感酝酿的时间也会越短。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相互了解,原来非常讨厌的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最终信任取代了猜忌。
讨厌一个人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对方向你强加你不需要的东西,语气粗暴,不守信用等等,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仔细想想这只是我们在自圆其说,和事实并不一定相符。实际上,法国心理学家蔡恩斯(Zions)甚至已经用实验证明:〃人们对反复接触自己的人容易产生好感。〃非常熟悉的人要你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你也不会讨厌他。大不了说〃我不做〃就行了。就算他语气粗暴或缺乏礼仪也没关系,因为已经习惯他的语气,明白他其实心口不一。同样,经常迟到也不会成为让你讨厌的理由。因为相信他很忙,或者知道他本来就是个慢性子,或者觉得这种小毛病可以理解。别的理由也一样。
最终,和别人亲密相处后会觉得别人的弱点和错误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别人的错误可以冷静地批评,一旦那人和自己亲近,就看不见他的错误了。所以用亲密为理由闭上眼睛,反而间接成为他犯错的唆使者。但是,在亲密之前却对这一切理解不了。
出现讨厌的人就要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你和他不亲近,所以在讨厌他……
◆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表现为
√不愿意去公司上班。
√有意识地回避那个人,并且回避关于那个人的话题或事件。
√讨厌周围的人,易冲动。
解决办法
1。微笑
使那些人无法让你受到伤害。若你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痛苦或生气,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办法是乐观地生活并微笑着。无论他们如何打击,保持这样的微笑是最有力的回击。
2。学习
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无法避开、无视或者越过那个伤害你的人,那就向他学习。在他们身上分明就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要学习他们消极的一面,而要学习积极的一面。事实上,从他们消极的那一面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无论如何去学习,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就从伤害与被伤害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
正文 第2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2)
正文 第2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2)
2。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
一天,狮子叫住路过的一只羊,问道:〃我的嘴有什么异味吗?〃
那只羊闻了闻后,说道:〃真是好臭啊!〃
狮子听完后很生气,把羊吃掉了。
不久之后,狮子又叫住一只狼,问了同样的问题。
狼看了看狮子的眼色,说道:〃异味?我闻不到什么啊!〃
〃你这个马*精!〃生气的狮子把狼也吃掉了。
最后狮子叫来了一只狐狸,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狐狸说道:〃对不起,我现在感冒了,什么味也闻不到。〃
我们总是像故事里的狐狸一样,小心翼翼地接近对方,不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在用谎话试探后,讲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明白,轻率而不加揣测的言辞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但是有些人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缺点直言相谏。对这样的人,甜言蜜语和谎言如果被拆穿就会惹出大事。甚至包括为他着想的善意谎言都可能导致决裂。总之,关心别人的行为若得不到认可,那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有些人想听别人对自己说实话,有些人则不喜欢那些实话。有些人习惯于说话直来直去,也有些人不愿伤害别人,说话喜欢绕圈子。所以人们之间的矛盾一般不是某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上班族经常会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事或上司感到厌烦,甚至非议他们,原因通常是觉得责任在于对方。可是,在他们发泄不满的同时,却发现对方和其他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时候把不满殃及所有人,恐怕不是明智之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就会发现隔阂不能归咎于一人,也许缺乏了解和沟通才是问题的关键。
《道德经》里对于关系有这样的论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就是说不要沉迷于找寻所谓的〃美〃和〃善〃,这种行为本身就不美,也不是善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把自己局限在某个圈子里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往往和事实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我们下结论以前就已经怀有某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使我们无法客观和公正地去作出评判。过于执着地追求或者刻意去肯定和否定都会陷入误区,不能自拔。这时候,退一步反而会海阔天空,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性格相近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很容易,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之间相处则非常困难。刚开始觉得这个人挺不错,等过一段时间彼此了解以后,时常会觉得他的性格原来和你不太相像。问题的关键不是某个人,而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的是,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不顾彼此性格差异而一直关心和忍让着对方。
所以,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事实:讨厌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对方的性格怎么不好,而是你和对方的性格不和。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真正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心。随着厌烦别人情感的逐渐积累,我们会越来越否定自我,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原本对生活的美好渴望将被报复和仇视完全替代。
深冬的夜晚,两只疲惫不堪的刺猬靠在一起取暖。靠得近了,身上的刺会伤害到彼此;靠得远了,却抵挡不住那凛冽刺骨的寒风。于是,它们不停地靠近、伤害、离开。反反复复几次以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距离,既不会被对方伤到,又可以相互取暖。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双方紧紧抱在一起会很温暖,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那样彼此会受到伤害。生活中,实话实说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也会有伤害到对方的时候。像刺猬一样保持一定距离,维持一定关系,又不会被对方伤害,这种情况不是最好吗?
正文 第3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3)
正文 第3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3)
◆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表现为
√面对凡事都想对你说教的人,你会害怕说出自己的意见。
√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焦急和生气。
√想要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觉得和他争论实际是在浪费时间并且毫无意义。
解决办法
1。想想他的动机
和事事都想对别人说教的人对话,不是什么愉快的事。看着他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说教,仿佛自己就是个孤陋寡闻的家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想对方为什么要对我们说那些话。他讲这些的动机是想显示他自己,还是从心里已经把我们当成了竞争对手?只要明确对方的动机,就会觉得他的行为其实很值得同情。
2。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想想
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你和对方会很有意思。表面上好像对方在对你说教,不过在别人看来并不是这样。不同情况自然有所不同,但如果你被别人所信任,则情况对你非常有利。一边是对方在口若悬河,一边是你在洗耳恭听,看到这一切,第三者既会对你的耐心表示钦佩,也会替炫耀自我的对方感到不齿。
3。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
大部分情况下,对方的所见所闻其实也不过如此。在这时,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会令他感到无言以对。但要注意分寸,不要以此伤害对方。迎合他的同时,将话题自然地转移才能起到预期效果。反之,抱着打击对方的心态高谈阔论,只会招来对方更加不着边际的说教。
3。见到欲望太强烈的人时
对欲望过分强烈的人,暗示他:〃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没有人不害怕自己的心被别人看穿的。
酒席快结束,到了结账时间,总有人会去洗手间,他就是金代理。所有人都反感他在职场生活中如此的〃精打细算〃。说实话有时也觉得太过了。一起工作五年多,他连自动售货机上的咖啡也没请人享用过。对很多人来说,他的钱包简直就是个谜,从没见他掏出来过。女职员都不喜欢小气的他。
洪代理则总是端起肩膀,以狂妄自大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只要是自己的功劳,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四处炫耀,就好像他对公司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一样;而对别人的成绩则要千方百计地贬低。更恶劣的是,他还经常把别人的功劳和贡献戴在自己头上,到处宣扬。看他那得意的表情,真让人郁闷之极。
谁都会有不喜欢的人,比如人们总是讨厌自私自利的人。为了省那几张百元小钞(注:130韩元约等于1元人民币)而一杯咖啡也不请的小气之人,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甚至将功劳据为己有的无耻之人,见到这些人没有谁会高兴的。不过有时我们也会理解他们,比如偶然间知道了他们的生活,洞悉了他们有着深刻矛盾的内心,但这还不能说对他们已经有了透彻的认识。当和对方有同样欲望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自私。
妈妈在用钥匙锁门,站在旁边的小儿子问道:〃是不是因为害怕坏人进来才锁门?〃
〃不是的,孩子,是为了好人才会锁门。如果开着门的话,好人也会被诱惑的。〃
有句话叫做〃见财起意〃,正直的人有时也会受到诱惑。潜藏在心底的某种欲望被无形的力量所驱使,而我们的理智却无法控制,大部分犯罪行为的最初动机就始于这种突然出现而又无法控制的欲望。
一天,金先达(朝鲜后期讽刺性的代表人物,原名金仁洪,以戏弄权贵为人生之道和生活乐趣。先达是朝鲜古代对考取功名人士的一种称呼,类似于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在赶路的途中早上吃的饭可能不太好突然闹起肚子来。虽然急着方便,但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公共厕所。他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不愿在路边解决。可是自己的肚子丝毫不顾及颜面,依然我行我素地折腾。情急之下,他一路小跑来到一所民居前,用力叩门。这时,屋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是谁啊?〃
他急不可耐地回道:〃在下路经此地,突然内急,所以想借用一下茅厕,多有打扰!〃
正文 第4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4)
正文 第4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4)
那个年轻女子这样回答:〃我家相公暂时外出,我一个人在家,不方便进来的。〃
〃实在是太急……拜托您了,一会儿就好!〃
〃嗯……一个人在家,实在不方便。〃
〃那么给您五两银子?〃
〃不行。〃
〃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