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出书版)-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到今天并没有看到任何资料显示他在初期创业时因不懂技术吃过苦头。阿里巴巴网站的建立是需要技术力量的,我不知道这一关他是怎么过的。如果说后来他只需要判断某种技术对战略的作用即可的话,在创业初期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可能一些技术开发人员都要自己去找。一个学英语出身的人要弄清楚PHP工程师、运维运营、UI设计、UE设计都是做什么的,一个网站的运营需要什么类型的人,其实都是需要花些时间的。然而,这些历练在海博翻译网络公司和中国黄页,以及外经贸部的创业过程中已经完成。从他的“十八罗汉”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技术人员,这三个人其实解决了他创业开始时最大的技术难题。
技术雄心
马云在技术上的雄心是一步一步被媒体认识到的。即使到今天为止,大部分人对阿里巴巴的技术能力仍然没有太大概念。这可能是由四个原因造成的。
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商业记者不是工科出身,对技术没有概念,也没有鉴别能力,我本人就如此。我们没有能力去判断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是否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强大,或如对手所说的那般弱小。
另一个原因是,媒体对BAT三家互联网巨头天然有一个定位。在这个定位里面,百度是技术强,腾讯是产品强,阿里巴巴是战略强,这同三家公司的历史有关。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拥有“超链分析”技术专利,这项专利被誉为“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至少在创业初期,他被认为同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一样,是一名技术型的创始人,自己会写程序。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的专业也是计算机应用,工程师出身。产品一直是腾讯公司的强项,从早年的OICQ到现在的国民级应用微信。而马云则是英语教师出身,从阿里巴巴的历史来看,也一直是以商业模式和战略布局见长。一些媒体人称马云是中国企业家中柳传志之后的另一位战略大师。
第三个原因是,阿里巴巴也没有刻意地去向外传播它在技术上的努力和雄心。直到2014年,当马云在一封公开信中说:“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并且称公司在五年前已经确定“开放数据平台”为集团战略目标,已经重兵布局云计算时,大多数人应该是惊讶的。因为我们的目光在过去五年间其实是被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方面眼花缭乱的变化所吸引:“双十一”、聚划算、B2C的淘宝商城、B2B上市公司的变化……我们虽然知道阿里巴巴集团下有一家公司叫“阿里云计算”,但是坦白讲并不知道阿里云计算的技术能力和在公司中的地位究竟重要与否。毕竟,“云”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重要的标准配置了。
因此,当马云2014年在北大的阿里巴巴技术论坛宣布阿里巴巴的技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好时,我坐在前排,听到这些话非常惊讶,但我同样无法判断。
马云的原话是:“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腾讯马化腾懂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才最好。不懂技术,但我对技术尊重,我们没法吵架。如果我很懂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就会很悲催,我三天两头会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因为我不懂,我才会好奇、敬仰地看着他们说,就应该这么做。
“事实上也是这样,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在中国能够发展成这样,在全世界发展成这个样子,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懂。这不是笑话。王坚知道,6年以前,整个阿里巴巴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哪里的时候,我们认为数据是未来的方向,云计算是未来的方向。但是到底怎么搞,发展5K技术、5000台机器、登月项目等,讲了很多名词,我都没听懂。总之我认为这个一定是未来,不管怎么样,咱们一定要搞下去。”
阿里巴巴在技术能力方面又一次让人印象深刻,是当媒体突然开始讨论“去IOE”时。全世界所有大组织的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基本上全部由IOE,即IBM、甲骨文和EMC提供。阿里云计算的技术则让阿里巴巴集团用成本更加低廉的软件取代IBM和EMC的小型机设备,以更加低成本和更加安全的方式构筑自己的服务器和数据库。2013年5月17日,最后一台小型机在支付宝下线,标志着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去IOE”。这在很多中国公司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阿里巴巴在技术上的雄心迟迟没有被公众意识到,最后一个原因是,它缺乏一个具体的可以被公众认识到的象征。它不像腾讯的微信,也不像阿里巴巴自己的余额宝,是一款普通人可以使用,因而有切身感受的产品。甚至也不像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努力,可以通过吴恩达这个具体的人来代表。当安卓向阿里巴巴的云OS开战时,媒体和公众可以意识到阿里巴巴在操作系统上的进取心——这一次,有了一个可视的强大的对标公司。但是,由于谷歌和安卓在公众印象中实在是太过强大,阿里巴巴的努力可能只被理解为一次中国公司的“不自量力”。
对媒体而言,我们是这样错过一个重要的故事的。
节点19 2009年,阿里造节,“双十一”
今天中国的服务是最昂贵的产品。以服务为导向是将来的趋势,收费最好。你要想把服务做好,就需要让你的客户不需要服务,形成一套体系和制度,不是安慰,不是去道歉。
C2B时代到来
2009年八九月,淘宝商城的商家还没有那么大规模的时候,阿里巴巴希望做一个网上购物节。选定在11月,是因为这个月季节变化快,消费者需要买的东西特别多,而且11月没有很多大的节日。在这样一个月份,消费者既有需求,又没有大的活动,选定11日是因为这样的日子比较容易记。
2009年的“双十一”只有27个品牌参加,可最终做了5200万元的销售额,比平时淘宝商城的销售额要高出很多,参加了的商家都出现了热门商品断货的情况。由于2009年效果很好,2010年的时候大家比以前也更有信心了。为了防止出现上一年的断货现象,商家甚至将线下的一些货拉到了线上卖。当天的销售额高达9。36亿元,超过了香港一天的零售额。但是同时,这么高的销售额带来了大范围的爆仓状况。因为当时的物流没有准备好,当时行业对电商的认识仍然处于简单的互联网供需界面的状态。
2011年是举办“双十一”的第三年,天猫做出了33。6亿元的销售额,出现了单个商家销售过千万的现象。由于前两年的高销售额,很多国内的品牌,甚至国际品牌,开始进入电商。但是随着电子商务部门的销量越来越大,商家就出现了“渠道冲突”:新的渠道做大了,老渠道收缩了,两者就出现了冲突。
后来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商家设计出差异化的新品上市时间,网络专供款等产品,让消费者有不同的体验。同时,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各家物流公司开始专门为“双十一”进行部署,对包裹流量进行了控制。但是旧问题解决了,总会出现新的问题,银行支付这个环节又爆出了问题。交易要形成就必须完成支付行为,这个时候网上银行的容量及稳定性就成了问题。自2011年开始,“双十一”已经放入企业的预算和大体系中去考虑,不是预算外的东西了。
改善用户体验,让客户不再需要服务,就能够享有很好的购物体验,这是马云追求的商业模式,其实,“双十一”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整个模式都是为了诠释“最好的服务是让客户不需要服务”这句话。马云曾说过:“我认为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是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是全世界最贵的产品,最贵的服务就是不要服务。完善一套良好的服务体系非常重要。丢掉一个大客户不会使天塌下来。今天中国的服务是最昂贵的产品。以服务为导向是将来的趋势,收费最高。你要想把服务做好,就需要让你的客户不需要服务,形成一套体系和制度,不是安慰,不是去道歉。”
2012年,“双十一”已经是一个全民动员的节日。当天的销售额191亿元,震惊了所有的零售行业。这个节日已经从一个线上的活动,变成了一个整体的消费者节日。它由一个电子商务的节日转化成一个属于消费者的节日。在这一天,阿里巴巴尝试了一些新的消费者互动和消费模式,推出了天猫预售。
马云称:“‘双十一’已经不是天猫和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了,而是电子商务的一次狂欢,是商家应该给予用户的回馈,是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生态的一次革命性颠覆。”
2013年,阿里巴巴“双十一”全天的支付宝交易额为362亿元(招股书数字),这个交易额是2012年美国“网购星期一”121亿元交易额的近三倍。2013年,我国日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93亿元,阿里巴巴的362亿元超过该数字的50%。2013年的“双十一”跟往年最大的区别是用户的沟通方式。移动互联网在这中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陆兆禧在2013年的“双十一”之后表示:“‘双十一’,我们只是一个参与者。我们唯一可以用来骄傲的是我们开创了‘双十一’,让消费者和商家一起玩儿起来。所有的表扬,都属于商家、消费者、快递员等参与者;我们以此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362亿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可能是个大数字,但是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才是个开始。数字背后的思考更有价值。那就是在现在的消费形势下,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一个年度相互回馈的契机。厂家拿出最好的商品,用最优惠的价格去感谢消费者,消费者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消费行为,来给商家们信心和希望。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发现、创造、拉动和完成需求。”
市场需求决定了节日的狂欢指数
2009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0。5亿元。
2010年,提高到9。36亿元。
2011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已跃升到33。6亿元。
2012年,“双十一”当日支付宝交易额实现飞速增长,达到191亿元,其中包括天猫商城132亿元,淘宝59亿元,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
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凌晨5点49分,阿里巴巴当日交易额突破100亿,13点39分达200亿元,17点31分突破250亿,11月11日总交易额362亿。
2013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由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加的第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总理对马云说,你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这个消费时点的创造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扩大内需,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说,是找准了用户的需求,并且用各种手段把这一天变成了购物的狂欢。
2013年“光棍节”,阿里巴巴邀请了许多企业家和媒体人见证当天的盛况,我也有幸被邀,我能亲眼看到362亿在大屏幕上跳出的时刻。这一天的下午,上百位受阿里巴巴之邀来到这里见证这一时刻的企业家,与马云和集团总参谋长曾鸣充分沟通;晚饭后,张勇带领大家参观西溪园办公区;技术负责人跟大家讲解,为了保障海量交易在某一时刻的峰值所采取的措施。接下来我们坐在一个大屏幕前观看实进交易的数字,现场也有商家代表分享,中间有视频的实时连线,会实时看到物流配送的情况。
我记得那天与一位市长连线,这位市长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比喻来形容实体经济与淘宝天猫的关系。我当时正好坐在马云后面,我说,你看他把你们当成了皮。马云笑了一下,他说,如果一个企业不以用户消费需求的前端来改造后面的生产和制造,以及整个供应链环节的话,这样的企业是会被时代抛弃的。他说海尔做得不错,当时我看了一眼屏幕,海尔的销售额好像是第一。
当电子屏上的销售额超过300亿时,偌大的西溪园区灯光全部亮起,园区内一片欢呼。马云此时走向窗户,在一阵阵的欢呼声中,我看到,此时马云神情是满意的,一点点笑意挂在脸上。他缓慢地走向窗台,有一点儿闲庭信步的感觉,然后掏出了手机拍下了园区欢乐的场景。我正好站在他的侧面,我在想这个时刻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呢?因为当时窗边的人很多,找他合影的更多,我的问题当然无法在这个时候提出。
当天晚上11点多钟,交易还在进行中,他与李连杰接着去看菜鸟物流的同事们。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员工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