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 >

第18部分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18部分

小说: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兼证'

(1)肝气犯胃(证):胸脘(上腹部中医叫“脘”)满闷时(时常)痛,两胁窜痛(来回移动地痛),食入不化(消化不良),嗳气(即打饱嗝),吐酸(水),舌苔薄黄,脉弦。治以泄肝和胃法,用“四逆散”合(加)“左金丸”之类。

(2)肝胃不和(证):不思饮食,腹胀肠鸣,便溏(大便溏软,但不泻),舌苔白腻,脉(象)弦缓。治以调理肝脾法,用“逍遥散”之类。

(3)肝胆不宁(证):虚烦不寐,或噩梦惊恐,触(遇)事易惊或善(易)恐,短气乏力,目视不明,口苦,苔薄白,脉弦细。治以养肝清胆宁神法,用“酸枣仁汤”之类。

(4)肝肾阴虚(证):面色憔悴,两颧(骨)处微红(是有虚火),头眩目昏,腰膝酸软,咽喉干痛,盗汗,五心烦热(中医术语,指两手、两足心及心中烦而有热感)或大便艰涩(不畅),男子遗精,女子经水(月经)不调或带下(“带下”为专用名词,指妇女阴道平时分泌液异常加多),舌红无苔,脉细。治以滋阴降火法,用“一贯煎”之类。

(5)肝火犯肺(证):胸胁刺痛,咳嗽阵作(一阵阵地发作),咳吐鲜血,性急善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苔薄,舌质红,脉弦数。治以清肝泻肺法,用“黛蛤散”和“泻白散”之类。

'虚证'脾阳虚衰证

主要脉症:面黄少华(面黄没有光泽)、脘冷或泛清水、腹胀、食入运迟、喜热饮、便溏、溲清利、舌淡、苔白、脉濡弱,为其主症。或见肌肉瘦削、四肢不温、少气懒言等。脘(上腹部)冷或泛(吐)清水……食入运(运化、消化)迟(慢)……溲(小便)清利……少气懒言(没力气,懒得说话)。治则:温运中阳法,用“理中汤”之类。

'虚证'中气不足证

主要脉症:纳运不健(食欲消化不好)语言气短、(即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肠鸣腹胀、大便溏薄而便意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等为其主症。或见肌肉瘦削(消瘦)、动则气墜于腰腹(感)、脱肛(肛门处肠壁外脱、收缩无力等)。治则:升阳补气法,用“补中益气汤”之类。

'实证'寒湿困脾证

主要脉症:饮食不香,中脘满闷,口甜而黏,头身重困(困乏感),便不实或泄泻。(这几句表示食欲不佳,上腹部胀闷感,口中甜黏感,头身重而困倦,大便溏薄或泻之意——也是各处文字表达不一造成的,这种现象古书中更多,宜细察)。舌苔白腻(黏滑状),脉象濡细。治则:运脾化湿法,用“胃苓汤”之类。

'实症'湿热内蕴证

主要脉症:脘胁痞胀(闷胀),不思饮食,身重体困,面目身黄(即“黄疸”),皮肤发痒,小便色赤不利(小便带红色而不畅),脉濡数,苔黄而腻等为主症。或见口渴、口苦、便溏、发热等症。治则:清热利湿法,用“茵陈蒿汤”、“四苓散”之类。

'兼证'

(1)脾胃失和(证):胃脘痞满,隐痛绵绵,食入难化,嗳气作呃,甚则呕吐,脉细,苔薄白。治以益气运中,调和脾胃法,用“香砂六君汤”之类。

(2)脾肾阳虚(证):少气懒言,怯寒肢冷(全身怕冷)易汗(很易出汗),便溏泄或五更泄泻(大便溏软或每到天亮边泄泻,这叫“五更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治以健脾温肾法,用“理中汤”合(和)“四神丸”之类。

(3)脾湿犯肺(证):咳吐痰涎(黏液状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胃纳不佳,苔白微腻,脉滑。治以燥湿化痰法,用“二陈汤”或“平胃散”之类。

'虚证'

(1)阴虚肺燥(证)

主要脉症:咳呛气逆,痰少质黏,咯吐不利;咳而痰中带血,或为血丝,或见血块;潮热(每日午后发热),盗汗,午后颧红,少寐失眠;口干咽燥,或声音发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则:滋阴润肺法,用“百合固金汤”之类。

(2)肺气亏虚(证)

主要脉症:咳而短气(呼吸急促),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白(脸色苍白而没有光彩),畏风形寒(怕风,全身怕冷感);或有自汗(白天无故出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则:补益肺气法,用“补肺汤”之类。

'实证'

(1)痰浊阻肺(证)

主要脉症: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呼噜作响),痰黏稠(不易咳出);胸胁支满酸痛,倚息不得卧(喘而不能平卧,即“端坐呼吸”);苔腻色黄,脉滑。治则:泻肺降气法,涤饮(痰饮)去壅(阻)法,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挖涎丹”之类。

(2)风寒束肺(证)

主要脉症:风寒在表,则恶寒发热,头痛身楚(酸楚或酸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脉浮紧,苔薄白。寒饮(痰饮,不是饮水的“饮”)内阻,则咳嗽频剧,气急身重(感),痰黏白量多,发热恶寒,苔白滑,脉浮紧(这是标准的哮喘发作)。治则:发散风寒法或温化寒饮法,用“麻黄汤”或“小青龙汤”之类。

(3)热邪乘肺(证)

主要脉症:咳嗽之声洪亮,气喘息粗(呼吸粗),痰稠色黄,或咳出腥臭脓血,咳则胸痛引背(向背部放射);鼻干,或鼻衄(出血)鼻煽(鼻翼煽动)。或流脓涕,气息觉热;身热烦渴引饮(口渴甚,要大口喝水),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赤(带红色)涩不利(少而不畅);舌干质红,舌苔黄燥,脉数。治则:清肺泄热法,用“千金苇茎汤”或“泻肺汤”之类。

'兼证'(临床上一般还以兼证更多见)

(1)脾虚及肺(证):纳呆(食欲差)便溏,咳嗽痰多,倦怠肢软无力,甚则面足肿(浮肿),苔白,脉濡弱。治以培土生金法,用“四君子汤”之类。

(2)肺肾两亏(证):咳嗽夜剧,腰腿酸软,动则气促,骨蒸潮热(骨蒸笔者不详悉,只知是潮热之较重者)。盗汗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养肺法,用“生脉散”之类。

'阳虚'

(1)肾气不固(证)

主要脉症:面色淡白,腰脊(背)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频(次数多)而清,甚则不禁(排尿不能控制,自然流出)滑精(精液不分昼夜有梦无梦自行流出)早泄(性交时一碰生殖器精液即提前流出),尿后余沥(即尿后滴不尽,肌肉收缩无力的现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则:固摄肾气法,用“大补元煎”之类。

(2)肾不纳气(证)

主要脉症:短气喘逆(气急而喘),动则尤甚,咳逆汗出,小便常随咳而出(即尿失禁),甚则痰鸣(喉间有声),面色浮白(苍白),苔淡薄,脉虚弱。治则:纳气归肾法,用“人参胡桃汤”或“参蚧散”之类。

(3)肾阳不振(证)

主要脉症:面色淡白,腰酸腿软,阳痿,头昏耳鸣,形寒尿频,苔淡白,脉沉弱。治则:温补肾阳法,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之类。

(4)肾虚水泛(证)

主要脉症:水溢肌肤,则为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按皮肤有凹陷),腰腹胀满,尿少;水泛为痰,则为咳逆上气(气喘),痰多稀薄,动则喘息,苔淡白,脉沉滑。治则:温阳化水法,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之类。

'阴虚'

(1)肾阴亏虚(证)

主要脉症:形体虚弱,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或有遗精,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治则:滋养肾阴法,用“六味地黄汤”之类。

(2)阴虚火旺(证)

主要脉症: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虚烦不寐,阳兴(指生殖器时时“举阳”挺起)梦遗,口咽干痛,或呛咳,小便黄,大便秘,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则:滋阴降火法,用“知柏地黄汤”之类。

'兼证'

(1)肾虚土衰(证):大便溏泄,完谷不化(食物不化,吃啥拉啥),滑泻难禁(不断地泻,止不住),腹胀少食,神疲形寒(全身怕冷),肢软无力,舌淡苔薄,脉沉迟(慢)。治以补火生土法,用“四神丸”之类。

(2)肾水凌心(证):心悸不宁,水肿,胸腹胀满,咳嗽短气,不能平卧,指唇青紫,四肢厥冷(冰冷),苔淡薄,脉虚。治以温化水气法,用“真武汤”之类。

以上仅以五脏辨证内容为例,其他内容可类推……

附注3

中药剂型,常见的为汤剂,即现煎现服的。另外还有丸、散、膏、丹等,它们的制作比较复杂。一般常用汤剂的煎法如下:

汤剂煎药的容器,以特制陶罐最好,可用砂锅代,目前也常用不锈钢锅或瓷锅代,但不能用铁锡等金属容器。中药入锅(罐)后,先用冷水浸泡约半小时(古书中还有分别用雨水、井水、泉水等等的)。然后移入火上煎煮,不要为求快而用开水,这样反而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因据说开水猛然一冲,有的药物表面反而凝固“结壳”,不易煎出。一般药物水开后煎煮半小时左右即可倒出。但又有分别,“发散”类药又可短些,可以“武火”(大火)短煎15~2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则宜“文火”(小火)煎1小时左右。其他还有一些特殊煎法:(1)“先煎”,即一些矿石、介壳类药要单独先煎一小时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一般的“先煎”药则只先煎10分钟左右就可以加入其他药物同煎了。(2)“后下”,先取出另包的此药,待其他药煎好后再加入此药同煎约5分钟即可倒出了。(3)“溶化”药,有的也叫“烊冲”,即一般药煎好滤出药汁(汤)了,取此药汁一部分放入“溶化药”溶化后,再加入其他药汤拌匀同服,如阿胶等就常用此法。这些医生、药房都会写明、说明或可问明。一定要如法煎煮,否则会影响疗效。比如砂仁,有“温胃去气”作用,此药就须“另冲”,不能煎,即要其他药煎好之后,将此药放入碗底再冲入煎好的药汁服用,这样就能有“去气”的作用。若一久煎,便无效果了。一般每剂药(或叫每“服”、每“帖”药)煎二次,叫“头煎”、“二煎”。上下午各煎一次。也有人头煎、二煎先后一起煎好后混装在暖瓶中分多次服下,此法也方便可取。至于急性病或其他情况时另有特殊服法的,医生会另作交代,遵医嘱处理即可。现在许多医院都有中药代煎服务,那就无须病人自己操劳了。

附注4

因为中医看病同样重视病人的自我感觉,所以一般细心负责的医生也欢迎这样全面交流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疑难病,病因复杂。通过这样的交流,医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病情,取得新的经验,以提高疗效。否则,没有经验,就只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对此,就病人而言,可以得到有关疾病、保健、养生等等方面的知识。事实证明,这些知识比单纯的治疗更重要,更治本。因为如前所述的,疗效是医生和病人合作的成果。这种交流,如果医、患双方投机的话,有的病人和医生还成了朋友。旧时,有的病人“久病成良医”,自学成材,再加拜师努力,最后就成了一名医生,甚至名医,这种例子也是很多的。(特别是中医不要特殊设备,只要认真实践体察,就更容易成材。)中医学以前似乎没有“心理咨询”一词,但它的实质就包含在这种交流之中。这种交流特别适宜所谓“亚健康”的人群。(亚健康:指病人经现代方法查不出有病,但又感满身不舒服的状态。)

找医生,尽量要专一,就是说找定一个医生了就要专一服他的药,听他的医嘱,不要中途乱找其他的医生(约定会诊的除外),这样不易搞乱原医生的方案和思路。那么,这个医生如果总治不好怎么办?如果是真正认真负责的医生,他也会主动提出让你转诊或请别的医生会诊。在慢性病病人中,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在你请别的医生治好病后,原来的医生还会虚心地询问你治好的经验。其实作为一名医生,这时正是取得经验的好机会。(就笔者所知,有些病人自作主张或听旁人的话,吃中药只吃一两剂,便不停地改换医生,以致总显不出疗效来。所以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应该让病人尽量住院治疗,以得到全程、合理的观察治疗。)

但是如果遇上不虚心的医生,他没本事,却老是“拖”着你当“摇钱树”,那你就只能细加体察打听,另找医生了。笔者早年兄弟二人得了肺结核,就被当时的所谓“少将名医”当了“摇钱树”,摇去了不少钱不算,还一个摇去了一条命,一个也差点丢了命——后者就是笔者本人!所以深感作为一名医生,医术固然要好,但医德更重要!!古语说:“庸医杀人不用刀”,此其谓也!
┏┓┏┓
 
┏┛┗┛┓ 
 
 ﹏ ★*★。。 ★*★。。 ★*★。。 ★*★。。 ★*★。。 ★*★。。 
┗┛
//。。  。 【吃货自然萌】整理
附:【】

★*★。。 ★*★。。 ★*★。。 ★*★。。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