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

第107部分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107部分

小说: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顺抱怨归抱怨,实则心里早就有数的,自己夫君不过是个县男,长安权贵如云,按照身份排,怕是得排到长安城外面去也轮不到自己,只好胡乱扯几句:“罢了罢了,我看还是元华没有把我们姐妹放在心上。你别老是发愣,说句话啊,元芳?”
    武颖胆小并不代表脑子不好,她怯怯地说:“二姐姐最近应该正是忙的时候,等到忙过了,肯定会见我们的。”
    果然,说话间,就有翠柏来替武颜传了口信。啊,如今翠柏可是管事媳妇儿了,得叫xx家的才是。
    …………………………
    杨氏是国公夫人,如今又是太子妃的亲生母亲,因此到了太子妃册封大典这一日,杨氏算是尝到了大出风头的滋味。越是出风头,就越是觉得得意:看看,就算我一个儿子都没有,可是元华一个就顶过了武元庆、武元爽两人!
    小相氏是郡公夫人,自然也是够格参加太子妃册封大典的。跟在杨氏身后的她也觉得庆幸:幸好自己一直帮着调和夫君和太子妃之间的关系。宜安今年及笄,看来上门求娶的人家只会多不会少、宜乐和俊哥儿以后可挑选的余地就更大了。
    都说为母则强,小相氏算是明白了,家里那个夫君是个指望不上的,小事精明、大事糊涂。自己还是得早早为儿女打算起来。
    其实长安城里众人对着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太子妃非常好奇。
    据她从前交好的小姐妹说,武元华是一个泼辣利爽的性子,不过后来沉稳起来,在高家一手蒙眼投壶的技艺震惊了众人,而后又有人隐约传出说崔家的女儿和她斗琴,结果却输给了她。忽而就成了晋阳公主伴读,也算是平步青云了。
    等到应国公病逝之后,武元华开始守孝,更是闭门不出。谁曾想,孝期结束之后,她又当着同安大长公主的面救了高阳公主,听高阳公主人前人后都说,武元华是个极其有意思的人物。
    哦,据说她还是个文采出众的人。
    不过这么多的据说,到底有几分夸大,谁也不清楚。反正不只是文人相轻,女人也是相轻的,大家都不太信小小国公之女有这么出众。
    再后来,跌碎长安城里一众人家的下巴:陛下居然挑了武元华做晋王正妃。正妃!
    大了晋王四岁、家世低微的武元华!
    她是何德何能?
    可是这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就是发生了。
    成为晋王妃之后,武元华跟着晋王去了并州,很多长安贵妇还没来得及和新上任的晋王妃打照面,就只能在每年过年节的时候匆匆看到她——那时候大家都很忙,又没有法子细细看。
    所以,长安城里,能说出武元华一二三四的人真的是非常少。
    而如今晋王殿下成了太子,而武元华成了太子妃,也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事情。
    因此,在典礼之后,众多女眷纷繁的心思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长相倒是挺大气,可惜家世实在是差了一点……”这是年长,没有利益冲突的。
    “比太子殿下大四岁,如今长得好,有什么用?等到殿下长成了,太子妃都老了,哦呵呵呵……”这是家里有和太子年岁相当,或者更小一些的女儿。
    “听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感情甚笃,不知没有正头婆母在,太子空着的良娣、良媛会不会是陛下安排。”这是后宅里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的。
    更有人想到,太子如今还无子,良娣(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良媛六人,正四品)都还空缺着,只有陛下赐的几个良家子。
    东宫后院空着一大片,就等有手段的人家进去瓜分——自然不是立刻,不然吃相也太难看了。
    就像武颜和李治预料的那样,在延康坊没住了几日,二人再次搬,这一回是——东宫。
    东宫占地面积极大,俨然是另一个缩小版的太极宫。整个布局都是依照太极宫的来,就是面积比太极宫小了一半。
    其中的主殿叫“显德殿”,是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相当于太极宫的太极殿。
    第二宫殿:崇教殿,是东宫内朝的宫殿,等同太极宫的两仪殿,是太子接见一些重臣的地方。
    丽正殿是入东宫后的第三座殿,是太子的办公和居住之地。(1)
    而第四重叫光天殿,则是属于太子妃的,当然,就是女主的地盘了。
    第五重叫承恩殿,顾名思义,是太子宠幸小老婆的地方,就好比是太极宫里的甘露殿。咳咳,小老婆们住的则是另有院落,便是承恩殿东西两侧的宜春宫与宜秋宫。
    另有别的宫殿院落,此处不一一描述。
    而从搬进来之后,太子李治和太子妃武颜就不会像在王府里那般,日日同屋就寝了。
    不得不提一句,早先李二陛下赐给李治的六个美人。当时丢在太原晋王府里,好久都没人搭理她们。吃穿是没有被苛待的,可是也别想武颜在她们身上花大钱,所以日子过得也就是一般般罢了。
    等啊等,六个大美人等得眼都花了,也没见到晋王的面。使出宫里常用的手段,收买下人,探听殿下在内宅走动的路线,却是收买一个,那一个下人隔天就不见了。
    两三回之后,六个大美人吓得够呛:太子妃治家的手段真是了得,自己还没动作,就被拍成灰了。
    于是她们乖乖在晋王后院过着吃吃睡睡玩玩的日子,心宽的长胖了,心眼多的变瘦了。
    等到一朝风云突变,晋王成了太子。
    六位良家子都生出了几分心思。这六人都是从百姓中采选的,比一般宫人要貌美一些,本因为见不到正主儿,熄了心思争宠,却被金灿灿的“太子”两个字再次砸晕。
    亲王侍妾和太子侍妾能一样吗?
    太子侍妾日后可是妃嫔。虽然也有倒霉如前太子那样,半路被废掉的,可是富贵险中求,晋王如今已经是太子了,这六个良家子被赐进晋王府的时候,就只能做晋王府的人。
    武颜才不管六个没有封号品级的良家子心里如何翻腾,把她们一股脑丢进宜秋宫里,自己则是和胡嬷嬷、徐嬷嬷一起整顿起了东宫的后院。
    李承乾被废了,当时东宫伺候的人也被大清洗了一批,后续补充进来的宫人里头,各方的眼线都有。作为合格的太子妃,最起码要弄清楚,现在自己的地盘上有多少人的耳目。
    东宫比之晋王府,大了不知道多少。胡嬷嬷和徐嬷嬷忙得要飞起来,哪里还会像以前一样,生出一些互别苗头的念头了?
    胡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在宫里颇有根基,知道很多辛秘;徐嬷嬷是跟着武颜已久的老人,大概知道武颜的脾性。两人合作,处理事物的效率高了不只一倍。
    当然,春风得意的不只两位嬷嬷以及武颜的丫鬟,还有李治身边的胡公公和阿保。
    胡公公年纪大了,倒是沉稳一些,阿保最近走路都带风,凭谁见到了他,如今都要喊一声“小胡正侍”。(2)
    更别提宫外。
    长孙家其实一贯来都是超然的,因为本朝太子必定要立嫡子,不管哪一个,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武家就是第二被关注的人家了。反正在大家眼里,这就是武家的祖坟冒青烟了,才能生出一个太子妃。不过事无完美,太子妃和现在的诚郡公不是一母所出,听说关系有些不够亲近……
    反正嫁入贺兰家的武顺和嫁入郭家的武颖几乎要被婆家人供起来了——这可是太子妃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太子妃和她们的关系指定好。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情境也会生出不同的应对。
    杨氏在武府内院几乎要说一不二——幸好武元庆并不太知道后院之事,不然非得七窍生烟。小相氏把后院经营得很好,下人们虽然捧着杨氏,可是还是知晓当家主母是谁的。
    武顺在贺兰家几乎可以说是气焰嚣张了,她和贺兰安石确实感情不错,可是婆母也在她孕期送了美婢过来的。原先还顾着“长者赐”面子情的武顺,回头就把两个看不顺眼的提脚卖了。
    武颖在郭家本就过得挺开心。郭家虽然家世低微,但是人口简单,最适合武颖这样绵软的性子。她嫁过去之后,郭家的老祖母就把管家的事情交给了孙媳妇儿:老人家虽然是乡下人,可是很知道,把管家权交给孙媳妇儿,郭家才能在长安城的圈子里慢慢立足。不然就如同自己早先那样,去了人家的宴会上,也是被人暗地里笑话。而郭诚的父亲,武颖的公公就更加没得说了,身为长安县令,老爷子忙得很,三五不着家;着家也避嫌,不怎么见儿媳妇。夫君郭诚性子憨厚,一心用功,一个房里人也没有,日日苦读,从秀才考成了举人。
    如此惬意的生活,武颖觉得比在娘家的时候自在了不知道多少(忽略没有二姐姐陪伴这一点)——至于掌家的进出银钱,那也是一点也不难。她是腼腆又不是蠢笨,学得的几分本事,管一个郭家绰绰有余。还有二姐姐悄悄给自己添妆的金银,武颖的日子很潇洒。

  ☆、第四十九章

说到理顺东宫宫人,实则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事情。
    李治和武颜从前经营好些年,原本晋王府的下人,绝大多数的忠心都是可以保证的(其中因为青桐、翠柏已经是管事媳妇了,武颜觉得让他们夫妻分隔两地不是个事儿,就让她俩在宫外负责打理田庄等出息),虽则现在东宫的宫人比原先多出了一倍,但是目前只要把原先的心腹安置在丽正殿和光天殿里头,把持住太子和太子妃的寝宫,其余人分散到东宫各处——自然,典膳厨的上下都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的。
    细作是不可避免的,如今的东宫,人人都想要伸手探一探究竟。如果东宫被李治和武颜合力整理得太过干净了,反而会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尤其会降低*oss李世民的好感度。毕竟李治从前展露在人前的那一面,都是宽厚善良等等的特质——咦,这么一说好像显得李治心机很深、很腹黑似的。
    瞬间整理好东宫的人——只能表示,要么太子从前宽厚的样子是装出来的,要么太子妃是心机深沉的。不管哪一点都不是东宫的加分项。
    还不如摸透了各处派过来的人,把关键位子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余不重要的地方让那些细作相互制约——最重要的一点,还要把李二陛下的人手派到稍显重要的位置上去。
    这么斟酌下来,确实是比一网打尽花费的心力要多得多了。
    武颜开始整治后院,李治这个新上任的太子也开始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了。毕竟从前李治受到的教育,是从“如何做好一个藩”出发的,所学内容与“如何做好一个储君”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听闻阿颜一句:“我们是最合适的。”李治居然又变得充满干劲起来。
    虽然阿颜没有和自己说,但是胡公公曾经小心翼翼地和自己提起:“太子妃把六个良家子都安置在了宜秋宫……”
    胡公公是聪明人,话语里其中未尽的意思,全由李治自己去猜,也许是想要表达太子妃重视太子,好吃醋;也许是表达太子妃善妒,不大度。谁知道呢?
    反正听在李治的耳朵里,却如同惊雷一般:“是了,阿颜曾经说过,他们那个世界里,律法规定了是一夫一妻的制度,想必阿颜想要的,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么我如今坐在太子的位子上,一定不能让阿颜分心去处理后宅的纷争。阿颜那么有才干,阖该站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左思右想之后,李治找到了唯一的法子:专心和陛下学习处理政务。
    只有和陛下相处的时间久了,才能不露痕迹地影响陛下的思维,就如同从前改变长孙皇后的想法一般。
    早前就说过,要是用法术一时之内,硬生生地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那是暂时性的效果。人的思维是最神奇莫测的,便是佛祖也没有办法改变一个心智坚定的人拥有的执念——就是如同陈祎一般执拗的人。
    而学习处理政务的期间,潜移默化给陛下灌输:如今儿子后院状态和谐,太子妃大度能干,六个美人偶尔给儿子解解闷正合适,不需要加塞别的女人进来啦。至少身份高的是绝对不行,第一就是身份高的会导致后院权势平衡被打破,第二就是外戚本就是每朝大患,能不产生就不产生吧。第三就是儿子年纪还小,要多多和父皇学习,哪里能够沉溺于女色。
    反正李世民夜里得空了想想,确实有道理。这几个念头在脑子里转了转,居然就没有给新上任的太子赐进来美人了。
    你看,尽管李治会法术,有神通,也不能一直给李世民下暗示说:我一个女人也不要了,守着太子妃就可以过一辈子——开玩笑,李世民可是人间帝王,能这么容易被暗示成功?
    所以,李治目前灌输的想法,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