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寂得知这消息后,顿时怒了,暗道一个小小的夏县居民难道还能反了天不成,于是立即挥兵上万,离开了绛州治所正平,往夏县而来。
吕崇茂得知这消息后,带着千余人马离开夏县县城,缓缓往南撤去,裴寂以为吕崇茂这时慑于他的威势,想要逃走,于是下令全军急追。
夏县南边,有一个叫柳谷的地方,乃当年李隐围夏县而打尧君素援军之时,苏定方设下埋伏的地方,当裴寂带着人马匆匆往这边追来的时候,吕崇茂带着上千人忽然从柳谷杀出,直击裴寂所在。
裴寂顿时大惊,慌忙勒马回转,也顾不得其他了,拼命的抽着马鞭疾跑,一路丢盔弃甲的的返回了正平城,跟随他的那些军队,自然也是被被吕崇茂给打败了。
吕崇茂在这之后,还让人一木棍撑着裴寂的头盔,到正平城溜了一圈,裴寂见了那情形,顿时气炸了,好久才缓过气来。
李渊在得知裴寂竟被一个夏县的居民给打败后,对他算是彻底的死心了,一连下了三道诏书,让裴寂立马返回长安,然后再下诏命令永安王李孝基、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带兵前去讨伐吕崇茂。
晋阳落入刘武周之手的时候,卫尉少卿刘政会恰好也在太原,所以被刘武周给俘虏了,而就在整个河东地区的局势已逐渐变得糜烂之际,秘密上表介绍了刘武周现在的实力。
此时的刘武周,兵力已急剧增加,多达十几万,且骑兵很多,又有宋金刚、尉迟恭等精于战阵的将领,实力非同小可,刘政会认为,刘武周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要渡河攻取关中。
刘政会传出这的秘报之意,目的是想要让李渊与长安官员对刘武周能知己知彼,增加对刘武周的重视程度,然而这份密报在河东接连失地的情况下传回长安后,关中上下震惊,特别是刘政会的最后一句话,更是极大的引起了关中官民的恐慌。
李渊下亲笔敕书道:“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潼关以西的地方。”
因为害怕刘武周来攻关中,所以李渊这个决策一经颁布,顿时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而就在这时,李隐上表直言反对:“晋阳是王业的基础,大唐之根本,河东地区富饶,来长安之供给重要来源,如果全部放弃,儿臣深感愤恨。希望父皇让我带本部人马出潼关,必定可望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之地!”
这时,在新安抵抗王世充的李世民,也同样上表请求迎战刘武周,因为这时王世充的攻势已有所放缓,他也是抽得出身来去与刘武周交战的。
然而李世民的奏表刚送往长安,王世充却忽然加强了进攻,双方的形势立即又变得紧张起来,王世充的突然进攻,据说是其太尉云定兴的教唆,而后来有传闻说,在教唆王世充进攻之前,云定兴似乎常常与某个神秘人物会面……
面对李隐与李世民的奏表,李渊思考许久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七月初一,李渊下诏拜晋王李隐为征北大将军、并州总管,并征发关中兵力,扩充李隐的部队,让他全权负责对付刘武周之事宜。
第228章 兵出潼关()
在李渊任命李隐征北大将军、并州总管的当晚,皓月当空,晋王府中,李隐正与谋士将领聚饮,房玄龄、宋正本等人自是都没缺席,长孙无忌、刘文静等也赫然在列。
李隐终于得以领兵出征,本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才对,然而酒过三巡之时,李隐却长叹了一声,脸露忧愁之色。
“晋王可是在为刘武周之事所担忧?”刘文静感到有些诧异的向李隐问道。
李隐摇了摇头,“刘武周实力雄厚,但我又岂会怕他?我忧心之事,不在外敌,而在萧墙之内!”
李隐这话说完,刘文静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了一会,随即低头沉思起来。
李隐继续道:“自从我讨灭陇右以来,东宫便对我晋王府敌意甚深,李如坤之案中,若不是我恰巧碰见了长孙叔父,他现在还能安然的坐在左骁卫大将军的位置上?所以我此次出征,不怕刘武周,就怕东宫再度使出手段,让留在长安的人横生祸事。”
刘文静若有所思的看向李隐,“不知晋王以为,东宫下一步要对付的,是我们当中的哪一个人?”
李隐目光凝视着刘文静,“我认为,东宫下一步要对付的,便是先生您了!”
李隐此言一出,厅中众人心中都是一惊,刘文静更是惊诧万分,“他们怎敢如此?”
李隐的所言,并非是凭空猜测,因为在历史上,刘文静便是在今年冬天被杀的,罪名还是谋反的大罪,不仅自己人头落地,家也被抄了,下场可谓是凄惨无比。
“先生最近可是常有抱怨之言出口?”李隐向刘文静说道。
刘文静听后,愣了一下,随即额头有冷汗冒出,“晋王是如何得知的?我最近确实在酒后说些糊涂话,事后也常为此感到后悔。”
太原起兵之时,刘文静位居大将军府司马之职,算起来与裴寂的职位声望大致相当。
在进军关中的过程中,刘文静出谋划策,东征西讨,而裴寂只会溜须拍马,然而如今,裴寂官居仆射,又据有优于众人的府第,而刘文静的官职仅为纳言,所受赏赐之物,与众人没什么两样。
再加上裴寂最近屡屡铸下大错,却没遭受什么惩罚,所以刘文静对此感到很是不满。
李隐没有回答自己是怎么得知的,反而说道:“我既然都能知道先生的抱怨之言,有心之人定然也能知道,若是他们以此多加利用,要想污蔑、陷害先生,并非什么难事,而先生又是我在朝中最主要的助力,所以我才会猜测东宫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先生您。”
经过李隐的一番解释,众人都觉得他的猜测不无道理,刘文静的处境确实已是岌岌可危。
历史上的刘文静之案,疑点重重,李隐前世读史书看到此处的时候,心中便有诸多的疑惑。李渊一向御下甚宽,许多犯了事的官员,最多也就革职流放了事,更何况刘文静又是开国功臣,怎会落得凄惨的下场?
这其中只怕也是牵扯到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斗,即便现在刘文静的投靠之人换成了李隐,只怕也是难逃敌人的狠毒之心,因为李隐若是失去刘文静,无异于断去一臂,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将会大为减弱。
刘文静这时的神色已恢复如常,他沉思了良久,“那晋王以为,我该如何应对才好?”
李隐看向了房玄龄等人,笑道:“这就得我们一起来合计合计了。”
……
七月初六,李渊驾临华阴,带领百官至长春宫为已聚兵完毕,准备出潼关的李隐送行。
自昨晚前,华阴便是狂风大作,这时更是吹得旌旗猎猎作响,李渊向李隐嘱咐道:“皇儿此次出关,切勿急于与敌交战,摸清了敌方虚实,再行出击不迟。”
李隐久经战阵,该如何对付刘武周,自是不用李渊来教,李渊对此也是很明白的,只是此情此景,李渊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所以便只好随意的嘱咐了李隐几句。
李渊与李隐父子之间,早已非蛰伏晋阳之时那样无话不谈了。
“儿臣定不负父皇以及关中父老的所托!”李隐身穿黄金甲,单膝跪地的大声答道。
李隐的言语间,透露出极大的自信,但李渊与百官听后,并不觉得他是狂妄自大。要是非要百官在这时找出一个能挽河东危局的人物来,无论是谁,定是毫无疑问的首先想到晋王李隐。
毕竟李世民尚有高墲之败,而李隐却是毫无败绩,乃大唐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
“呜呜!”沉闷的长号吹响,李隐踏着马镫坐上了黄骠马,向李渊与百官抱了抱拳,随后骑马到了中军所在,传令全军后,带着十万大军向东而行了。
李渊在李隐率大军离开后,带领百官祭华山祷告天地而返。
李隐兵出潼关,过蒲州,入绛州,最后屯兵于柏壁(位于绛州治所正平城南边,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处),派士兵自永丰仓运粮到此储粮,并不出战,与宋金刚相持于此。
大唐与刘武周的柏壁之战,就此开始!
对于刘武周,李隐早已和房玄龄等人商议好了应对之法。
战争,除了是前线将领间的较量外,更是双方国力的较量,现在的大唐,据有关中、陇右、河西、巴蜀等地区,地广民众,物产富裕,又占据着永丰仓等隋朝遗留的大粮仓,单论战争潜力,已为当今天下的第一。
这便是大唐自年初以来,即使是四线作战,即便是征战不断,仍有应敌之力的原因所在。
反观刘武周一方,起兵之时占据的马邑、楼烦、定襄等地,都非产粮之地,人口也不多,今年攻唐后,地盘急剧增加,实力暴涨,可谓是一口吃成了个大胖子,隐患颇多。
所以,李隐的对敌策略,便是于这柏壁与敌相持,然后使用各种手段,侵扰刘武周的后方,待到宋金刚的军队露出破绽之时,再一举出击,将其彻底击败!
第229章 裴氏父子来归唐()
一开始的时候,王世充因为裴仁基、裴行俨父子骁勇善战,所以很看重他们,篡隋登基后,以裴仁基为礼部尚书,以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还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裴行俨,对他们父子可谓是重用有加。
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投降王世充本来只是迫于形势,但见王世充如此重用自己,也是感到颇为欣慰,产生了要向王世充完全效力的想法。
但是后来,王世充又因为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在李密旧部中的威望太高,所以对他们父子渐渐产生了猜忌之心,不仅向裴家的住宅派暗哨监视,还往裴家父子的职务中安插了打小报告的人物,让那些人每天都向他禀告裴家父子的一言一行。
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渐渐的察觉到了王世充对自己的所布置的那些手段,内心感到不安,怕王世充终有一天会对他们下毒手。
于是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宇文儒童之弟尚食直长宇文温、散骑常侍崔德本谋划杀死王世充及其党羽,重新尊奉皇泰主杨侗为君主。
然而他们的计划,又怎瞒得过疑心病重的王世充?
宇文儒童、宇文温兄弟和崔德本三人,都是坚定的保皇党,一心想要恢复隋室,皇泰主被王世充废掉后,他们这三人多方联络走动,早已引起了王世充的注意,但王世充一直是对他们三人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一直暗中观察,没有发动。
所以当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最近与宇文儒童、宇文温兄弟和崔德本三人联系稍有密切时,以阴谋起家的王世充,立马便猜到是这怎么回事了。
七月初十晚,王世充从前线返回洛阳,将要在皇宫中庆功宴,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宇文儒童、宇文温兄弟和崔德本五人都在邀请之列。
就在裴仁基父子正准备离开厅堂去沐浴更衣,以为入皇宫做准备之时,忽然有管家持了个令牌走了进来,“老爷,大公子,有人拿了这个令牌前来求见。”
裴仁基接过令牌后扫了一眼,顿时脸色一变,“将来者带到我书房,不可让闲杂人等靠近他。”
管家立即神情严肃的离开了,裴行俨似乎也认出了那块令牌的来历,“爹,这真的是我那兄弟的令牌吗?”
裴仁基点了点头,略带惆怅的道:“这是当年张须陀老将军亲自为他打造的虎牌,上面的字迹,便是老将军的笔迹,这天下不会再有第二块的了。”
裴仁基说着,便向书房走去了,裴行俨也随之跟了过去。
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在书房静坐了一会后,一阵敲门声响起,“老爷,人带到了。”
“进来吧!”裴仁基淡然答了一声。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头戴着破旧斗笠的汉子,那汉子将斗笠拿下后,露出了一张俊朗的脸。
“罗兄弟,真的是你!”裴行俨立即高兴的走了上前。原来来者,竟是李隐的手下大将罗士信。
“裴将军,裴大哥!”罗士信向裴家父子各自行了一礼。
罗士信与裴行俨的关系很要好,当年张须陀大海寺被李密所杀后,罗士信最后归到了裴仁基手下,便是在那时与裴行俨结交的,因为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又都以勇猛冠绝于军中,所以一见如故,时常互相切磋武艺。
后来裴仁基因为监军御史萧怀静的处处刁难,所以打算投靠李密,罗士信因张须陀被李密所杀,所以不愿跟着投靠,其时刚好听闻李家已入主关中,而灵武公李隐又曾在张须陀死时,让雁门郡全城挂过白帆,所以便独自离开了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