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好莱坞情人 >

第25部分

好莱坞情人-第25部分

小说: 好莱坞情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太多了吗?”阿达曼没头没脑地接了一嘴。

“当然,当然不是,是太少了!这年头哪还有300万英磅能拍出来的好电影?再加上这部电影结构复杂,我觉得最少也要八百万英磅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奥斯顿连连摇头。

开玩笑,电影可不是件过家家的事情,道具,场租,物装,演员酬劳,哪一份支出不是大头?万一想请个超级明星,八百万英磅直接就填进去了,其它啥也不用做了!

三百万,不够不够肯定不够!

本着既然花了钱,就要花到最好的奥斯顿认为,虽然电影省钱的地方有很多,但为了效果,为了吸引观众,多花一些钱也是应该。

所以,他才有些失态地反客为主,甚至还叫对方不要为自己省钱!

“呵呵,奥斯顿先生,不用激动,我打算这部电影全部起用新人,新人的片酬很低的,而且我能保证,三百万,足以拍出完美的这部《两杆大烟枪》!您真的不用担心。”张东城微笑着,他不是那种拿着投资商的钱不当钱的人,他只需要机会,只需要有人看重自己的电影,现阶段的他,当务至极还是尽快趁着自己名气大增的时候,趁热打铁上演一部电影。

再说,《两杆大烟枪》在三年后,才由盖里奇用96万英磅就拍了出来,心高气傲的张东城可不认为自己拿着超过三倍的投资,还会差过这位从来没有在电影学院学习过的导演。

三百万,足够了!

“好吧,既然你坚持,那么,您想要什么样的报酬?”奥斯顿不再争这件事了,只是暗暗决定再准备好几百万英磅,供这才华横溢心比天高的家伙挥霍,然后平静地问道。

“呃,分成吧,票房分成。”张东城想了想,将面前的咖啡一古脑倒进嘴里。

什么,奥斯顿又是一愣,嘴边不禁挂上一丝苦笑。

第38章顶牛的摄像师

这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胆子太大了,将有保障,固定的片酬制抛弃,去追求有可能不存在的票房暴棚。

固定片酬,是指导演完全一部电影后,便能得到事先约好的所有片酬,这部电影票房的高低已与导演无关。

而票房分成,是浮动的,是捉摸不定的,谁能保证自己的电影一定票房爆炸,收益超过固定片酬呢?

在九十年代,固定片酬还是主流,很少有人选择票房分成。

“这样吧,如果《两杆大烟枪》的全球票房低于5000万美元,我就只拿1%,每过一千万,我就只多拿10%,比如全球票房超过一亿,那么我就拿51%的票房分成,以这个数为封顶。至于电影周边,DVD版权销售之类的,和票房一样,如果没超过5000万美元,我拿1%,按千万递增,怎么样?”张东城有些好笑地望了望脸色有些挣扎的奥斯顿,说道。

“行,就这么决定!明天,我们再签合同,将细节确定下来。”奥斯顿深吸了一口气,他满脑子都是哈哈,捡到宝了的感觉。

《两杆大烟枪》能挣钱不错,但全球票房超过5000万,天啊,这怎么可能,只是部300万磅的小制做而已。

当然,51%的票房分成并不是卖了多少票房就分走51%,是需要扣除所有开支,院线的分成费用之后的纯利润。如果真有一亿美元的话,这部电影最少能带来四千万左右的纯利润,这还没有加上电影周边最大头的DVD销售等等。

电影挣钱的渠道,并不仅限于电影票房,待票房收入被完全榨干之后,就是DVD还有OST(电影原声)带的发售。在1995年DVD和VCD机大行其道的现在,这一块,大约占电影总体收入的4成近5成,甚至有些票房上入不敷出的电影,反而在DVD销售这一块上挣的盆满钵满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而按奥斯顿的想法,这部电影了不起能挣个几百万英磅,再在DVD的销售上挣上几百万,也算是投入一块钱,产出二到三块钱的200%以上的收益了。

对于商人来说,200-300%的收益足够让他们疯狂了。

而张东城说这部电影会达到一亿,哈哈哈,年轻人就是爱幻想。

他不知道的,是张东城此时心里一样在偷笑。

在原来的时空中,全球一亿美元票房,全英本土电影历史成绩前三,《两杆大烟枪》会让整个天空染上黑色的幽默,让无数忽视它的人跌破眼镜!

我的电影,不会比原版的差!张东城心里有强烈的信心,相信自己绝对做的到。

两只手儿握在了一起,张东城和奥斯顿都心里暗暗叫爽。

OK,发行公司已经搞定,三百万英磅的拍摄资金已经来到张东城的帐上,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汉默电影公司指定的监制阿尔奇先生与副导演查理斯,他们将充当张东城的副手,也有着保证张东城不会拿着三百万磅便跑路的资格。

首先要做的,就是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

你说演员?没错,演员的确是电影的灵魂,拥有着无所不能的能力,能够肩负起整部电影挣钱与否的重任。

他们优雅地站在镁光灯下,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他们完美的形像,闪耀着巨星的气质,让每一个影迷都为之疯狂,为之倾倒。

但,不仅仅是他们,才是电影的主角。

张东城现在要挑选的,要架构起整个拍摄剧组的关键几个岗位,能够表现出黑帮风彩,镜头语言稍带黑暗的摄影师、灯光师,准备好拍摄形景的布景师,道具师,以及突出电影灵魂的电影编曲。

而在这些关键岗位之中,最为重要最为特殊的,便是摄影师这项绝对首要的角色。

在《调音师》里,张东城自己掌镜只是迫于无奈,囊中羞涩的他不得以才扛起了摄像机,虽然他的水平还算可以,拍出的画面也让影迷们为之沸腾,但要拍摄一部真正在大屏幕上放映,能够得到票房检阅的电影,张东城的摄像技巧与经验,还是稍显不同。

为了完美的电影,张东城自然放手,坐回自己最擅长的导演之位,把摄影这份重要工作,交给更有经验,更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去做。

导演,就像是造船厂的总设计师,他用分镜头剧本确定镜头的想像与构思,确定哪儿应该是船长室,哪儿应该是锅炉间。

而摄像师,就是船厂的总工程师,他完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构建,将脑海中的想像,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变成现实,一步一步让整部电影从无到有。

张东城脑海里,有着《两杆大烟枪》的真正摄影师的名字,提姆毛里斯琼斯。

提姆毛里斯琼斯,基本算是原来时空中盖里奇的御用摄影,《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这两部十足盖里奇风格,黑色幽默意味浓厚的电影都出自他的手,而他今后还前往美国,在2010年担任海扁王的副导演之职。

只不过这位摄影师,在汉默电影公司的努力寻找下却意外地根本找不着,仿佛人间蒸发般毫无消息!

也许,三年前的今天,这位提姆毛里斯琼斯还在片场跟着别人学习摄影,或是根本没有踏入电影圈吧。

张东城抓着头,只能等待着汉默电影公司为自己安排其它的摄影师。

“哈哈,史密斯先生,这位是摄影师杰克,入行足足超过十五年了,经验丰富,拍摄过不少经典电影,来,你们好好聊聊吧!”汉默电影公司的老板奥斯顿对张东城可算是十分重视了,带着一位高瘦的,看上去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对坐在沙发上等待的张东城介绍道。

“哦,杰克先生,您好!”张东城站了起来,礼貌地伸出手。

而杰克的脸色平静,看不出什么,只是不冷不热地伸出手与张东城握了握,便一言不发地坐下。

“杰克先生在英国摄影界或算是非常有名气了,片约可有不少!我还是特意花了大力气才将他请来的。”奥斯顿笑着说道,然后让秘书给两位客人倒上茶。

“史密斯先生,我看过您拍的《调音师》,请恕我直言,论剧情,它是一等一的好作品,但论拍摄手法,糟,糟透了。”杰克坐下后喝了口茶,继而慢吞吞地却是直言不讳地说着。

“呃……。当时我没有拍摄资金,所以这是我亲自己上阵的,拍摄的手法不好,不能入您的法眼,哈哈!”张东城尴尬地笑着,心里却有点冒火。

这家伙上来就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选他来做摄影师,别在现场给我顶牛啊!

导演和摄影师,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如果合作时意见相反,毫无默契,会非常影响整部电影的拍摄进度。

在拍摄现场,摄影师必须充分了解到导演的意图和效果,有侧重地进行拍摄,如果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将不可能让镜头完美,拥有充分的说服力。

在片场,导演就是上帝,张东城当然可以要求重拍,但如果反复地拍摄,成本上升不说,浪费的时间可是谁都弥补不了的。

所以,在电影界,导演和摄影师一般都是长期合作,这才有御用摄影御用演员一说。

上来就顶牛的杰克很显然是有些看不起张东城只有二十岁的年纪,也看不起他拍《调音师》的拍摄手法,觉得张东城的第二部电影并不见得能像第一部一样暴红,毕竟电影圈里一炮而红后来又归于沉寂的家伙可太多了。

看的出杰克的意思,张东城只是保持着微笑,什么不再说。

“嘿,别用你这专业的眼光来套一个刚刚毕业的导演。杰克,这没什么意义。”奥斯顿连忙给张东城解围,同时也很不高兴地望着翘着下巴的杰克。

杰克的名气很大,他根本不缺工作,碍于奥斯顿的面子免强而来的他只是打算来一趟,随便说点什么便拍屁股走人,所以现在的他根本无所谓。

“听说史密斯先生打算拍一部描写伦敦街头的黑帮电影?那么,你能告诉我,伦敦是什么?黑帮,又是什么?”杰克反客为主,仿佛他才是面试摄影师的导演一般,咄咄逼人地望着张东城,眼眸中满是略带嘲讽意味的光。

第39章酷极了的英伦黑帮

HOHO,上帝,一个中国人跑来说要拍英国黑帮电影?这简直就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他了解这儿吗?知道这儿吗?

为他拍电影,绝对是个蠢主意!杰克在心里冷冷地想着。

杰克原以为张东城绝对会暴跳如雷,为自己的态度而火冒三丈,甚至有可能把茶杯扔到自己脸上,然后气冲冲地夺门而出。

年轻人嘛,都是这样。

杰克将身子稍稍躲了躲,全神灌注地盯着张东城的手,准备只要他一扔,自己便身手敏捷地打掉杯子,再冷笑着离开。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问题一出,却让张东城的脸上挂上些笑意,慢慢地将手中的茶杯抿了一口,然后再慢悠悠的放下。

“杰克先生,你的问题很有意思。其实我在伦敦呆了五六年,说了解这里的话,肯定是比不上杰克先生你的。”张东城微笑着,侃侃而谈。

“关于伦敦,在我对城市的符号化印象中,很多城市,比如巴黎,比如布拉格,是很阳春白雪的感觉,古老的建筑和城区,是那种随时可以作出白白的云啊蓝蓝的天的感叹的。只有伦敦,是下里巴人的,从狄更斯开始,灰蒙蒙的伦敦是各色神通鱼龙混杂,乱糟糟地一起在泥巴里面打滚。上流社会都优哉优哉地住在风景如画的庄园里,伦敦,却是个热闹的大泥潭,穿着各式风衣的小人物互相制肘,外表光鲜的大泥潭。最为标志性的,是带着高筒帽的古怪绅士,手杖“嗒嗒嗒”地敲在湿漉漉的石砖上,推开一扇窄门走进去,门牌上写着“XX街XX号”?”

张东城的话,是用纯正的伦敦腔说起的,在让杰克感到亲切的同时,又有一丝意外。

杰克和奥斯敦都了然,在这儿他们生活了一生,张东城最后说的高筒帽绅士,他们都清楚地知道,不是别的,正是风靡世界的大侦探福尔摩斯。

听着张东城的话,杰克有些动容,虽然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张东城对伦敦的理解相当不俗,当所有人都注意着伦敦那曾经欧洲中心世界中心的眩目光环时,他却注意到了泥泞小巷与各式风衣的小人物。

最后的雨夜中的福尔摩斯,让杰克的身体都坐直了,仿佛想听听张东城还有什么样独特的看法。

“至于什么是黑帮,我的看法是,黑帮并不一定都是叼着雪茄,抱着美女,手里拿着冲锋枪喋血街头,充满吸食大麻之后满是迷幻感的气势凌厉,也有着底层混混说着各种英式厘语,嬉笑怒骂间挥洒着热血与小人物特有的智慧,他们挣扎求存。黑帮,对于我们普通人实在太远,但却对于男人的诱惑通常是致命的,这是种基于天性的吸引。那不是我们普通民众可以触及的世界。而人们对于未知神秘的领域,总是抱有无尽的向往与好奇心。在我们欣赏黑帮电影时,经常会不知不觉中打破自己固有的是非观,世界观,仿佛自己就是那为所欲为,义气为先的黑帮份子。”

张东城不紧不慢地说着,端起茶杯又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