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

第8部分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8部分

小说: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地为何叫承恩镇?”     
茅生答:“据说周武王伐纣时经过山阳,住在这里,不巧一连下了几天雨,老百姓拿出家中的柴米,资助武王,将士才得温饱,一举击败纣王。武王承谢百姓拥护之恩,命名此地为承恩镇。”     
刘协:“好地方,好百姓。朕到此,也要有劳茅县令照顾啦,也要感谢山阳百姓的吃喝供应啦!”     
这是刘协初次驾临怀川,首次住在山阳,太守张扬安排十分周到,他内心非常满意。开始几天,茅县令安排帝后住在县衙后堂,自己家搬到前院厢房,好保证帝后安全,更不让小皇帝住在馆驿,怕出意外。可是小皇帝去过藏梅寺后,看到寺庙虽显破旧,但寺里非常清静,又与念一法师很说得来,就执意要搬进藏梅寺暂住。     
念一法师给皇后伏寿把脉以后,就向小皇帝刘协说:“恭喜皇上,皇后是有喜了。”     
刘协又惊又喜,几乎像一般的少年一样蹦起来,说道:“这次可不能再让出事啦,我要有皇子啦!”     
念一说:“要注意让皇后调养身体,皇上要节制房事。”     
刘协问:“那她腿肿能消去吗?”     
念一说:“服几天汤药就可消除。”     
刘协说:“那就只好在此多住几天了。”     
闲聊中,刘协问:“这城为什么叫山阳?”     
念一说:“因为这座城位于太行山之阳,即位在太行山南麓,所以叫山阳。战国时魏国建此城,是为了北拒燕赵,西抗强秦。至今这里仍是战略要地,皇上不可忽视。”     
刘协只是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问:“这藏梅寺又是因何得名?”     
念一说:“这有几种说法,传说不一,其中最为可信的是:寺中有一个很大的园,种植有很多梅花,有黄色腊梅,也有红梅、白梅几十种,非常美观,香气四溢。人入寺院,闻到花香,病即除去。只是这些年来,兵连祸接,寺院残破,梅花被毁被盗殆尽。”         
 
第22节:第三章 怀川改元(5)       
刘协说:“我是皇帝,现在也无钱赠予大师修庙,倘得机会,定来施舍。”     
刘协还听念一法师讲了其他有关山阳城的故事,对山阳城也真的是饶有兴趣。在山阳住有一个月光景,伏后经念一法师诊治,腿肿也消除了,虽是怀有身孕,面容却又红润了,恢复了少妇的风采。虽然行动略有不便,她还是和刘协一起游了风光旖旎的云台山。     
然而,刘协还是一心想回洛阳,他认为那是光武中兴建都之地,是风水宝地。他命人传旨张扬,护驾去洛阳。张扬只得从黄河抗洪第一线赶回山阳,向小皇帝禀报说:“现在仍是黄河主汛期,因连日暴雨,黄河水大,沁河水都发生了倒流现象,不宜行船。”小皇帝听了极为震惊。立即决定要和太尉杨彪等人,随张扬到黄河大堤视察兵民抗洪情况。     
张扬劝阻不住,只得遵命;陪同献帝起行。     
河 誓     
河内郡治所怀县,在黄河与沁河交汇处的夹河套里。小皇帝刘协在此吃了一顿午饭,不想休息,就同大司马张扬和太尉杨彪来到了黄河大堤上。     
只见黄河水从西天而降,滚滚向东流去,向南看不到边际,只能看见郁郁葱葱的邙山,真如古书所云:秋雨时至,百川灌河,辨不清对岸的牛马。刘协心想:去年冬天在陕县夜渡黄河时,河面很窄,水也不大,似乎没有河滩,这里的河滩有二十里宽,河水已漫滩,真是使人惊心动魄。     
张扬向小皇帝刘协介绍说,沁河口东边黄河北岸,常是三年两决口,年年有水患。今年已提前加固堤防,现在还有兵民日夜守候,大堤上都堆有石块土方,以防决堤。小皇帝刘协要到险要地段察看,张扬力劝阻止,怕兵民闻讯,涌动观望,疏于防汛,发生不测。     
小皇帝刘协又提出在黄河堤上举行郊祭仪式祭天祭河,祈祷平安。他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向天神祈祷,是会保佑万民平安的。当时,一个四处流亡的小皇帝,也许只能如此而已。     
不过小皇帝刘协在这高大的大堤上祭天,还是作出了一个出自他内心的决定:改元。     
当张扬让人迅速备办好供品与香火,举行简单的郊祭仪式之时,小皇帝跪祈天神玉皇大帝降福人间,保佑万民平安,道:“连年战乱,使百姓饱受了天灾人祸之苦,祈祷上天保佑,让我能建立一个安定的国家。现在我宣布改元为‘建安’,‘兴平’三年改为建安元年。”     
兵民闻听小皇帝在大堤上祭天改元,像一窝蜂一样凑了过来,齐呼:     
“建安,建安,建安!”     
“万岁,万岁,万岁!”     
当时张扬看到群情激奋,就大声喊着指挥:“乡亲们,皇上改元‘建安’,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安国家,我们当务之急,是护好大堤,要严看死守,人在堤在。”     
民工是以乡村为单位编制分段护堤的,各有工头带领,郡县都有专管治河的官员,张扬一呼百应,人们有次序地散布在大堤上。     
在黄河大堤上,平时护堤人避雨的草棚下,小皇帝刘协向张扬和杨彪说出了想尽快回东都洛阳的事情。     
杨彪:“当年汉光武帝就是在鄗邑称帝,来怀县改元,到洛阳定都,实现了光武中兴的宏愿。陛下想回洛阳故都,也无不可。”     
张扬:“如今洪水正大,不能行船,等到过了主汛期陛下再去洛阳为好。再说,加固大堤耗资巨大,给董承将军筹集的修复宫殿资金有限,尚不知进度如何,臣以为陛下不宜早回洛阳。”     
刘协:“朕回洛阳,还希望张将军同行,你身为大司马,现应在朝廷处理政务。”     
张扬:“微臣以为,河内地理位置重要,我不能离开。臣愿效仿光武帝时的河内太守寇恂,期望皇上恩准。”     
张扬向小皇帝讲述:当年汉光武帝刘秀登位之前,准备北征,要河内太守寇恂留守河内。寇恂组织民众,伐淇园之竹,造箭百余万支,养马两千余匹,收租四百万斛,有力地支持了光武帝在河北的军事行动。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光武帝刘秀在鄗邑即皇帝位,然后立即到河内郡,在怀县从七月驻扎到十月,正式改元“建武”年号,攻下洛阳后,光武帝于建武元年十月十八到洛阳定都。   
小皇帝刘协听张扬讲述,情真意切,也袒露心声,说道:“朕遭董卓之乱,又遇李傕之祸,虽身为皇帝,却终日提心吊胆。像王允那样的忠臣实在难得,甚望将军能同太尉杨彪一起,常在朕的左右,共辅朝政,如若不然,这朝廷大权,又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张扬:“臣虽不才,但一定效法寇恂,为陛下复兴大汉朝,献出微薄之力。”     
刘协:“爱卿忠诚之心,朕深有体察,现在防汛要紧,这事过几天再说吧。”     
这一年,黄河还是在这里决了口。谁也顾不上去责怪小皇帝祭天不灵,也许在老百姓的心中,只把那当成一种儿戏。幸好,决口不大,人们迅速堵住了,黄河水还是汹涌澎湃、昼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建立一个安定的社会,确实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小皇帝刘协自己做主改元“建安”这个年号,迎合了民心。就连文才出众、英名盖世的曹操,在颍川许县闻之,也大加赞赏。创建一个平安国家,正合他的心意,因此,强烈地产生了迎帝到许县建都的思想。当时,曹操就委派主要谋士荀彧亲来河内郡怀县,上表祝贺献帝改元。献帝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荀彧辞别时,向献帝诚恳进言道:“皇上若不是求个人安乐,而是求建平安国家,使万民安乐,那么,就请选择曹公吧。只有君臣一心,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创建平安国家的目标。”以后曹操在许都“挟天子”二十五年,一直没有改动刘协定下的这个“建安”年号。君臣都是以此为目标,建立了扫平中原、安定北方的业绩。这是后话。   
 
第23节:第四章 绝境救驾(1)       
第四章 绝境救驾     
凶 宅     
一个闷热的秋日,小皇帝刘协车驾回到东都洛阳。该住到哪里呢?刘协看到的情景,使他的心立刻凉了半截子:洛阳已是一座废城,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荡然无存。到处是瓦砾,街市荒芜,满目凄凉,洛阳宫廷在董卓烧后,尽是断壁残垣,百官朝贺都站在杂草丛中。无处栖身,小皇帝刘协只得住到西郊已故宦官赵忠的旧宅子里。     
赵忠的宅子,本是一处三进院的豪宅,另有跨院和后花园,比一般的郡县衙门还要大许多。如今这前前后后的院子里尽是荒草,院墙也多处有倒塌,有的房子火烧了顶,但屋门却还有生锈的铁锁锁着。院子周围,到处都有零零碎碎的尸骨,小皇帝刘协住下后,夜夜做噩梦,总是梦见有人提刀来杀他,大呼小叫地惊醒伏后。伏后怀有身孕,又吃不饱,身体常感疼痛难受,这时还得把小皇帝刘协搂在怀里,安慰他不要害怕。有时两个人半夜醒来,还常听到恶狗打架争食狂吠。有一天,刘协到宅外去,站在大门前,向远处观望,恰巧一个佝偻乞食的老头向他走来讨吃的。刘协问他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老头告诉刘协说:“这是一座凶宅,自从赵忠被杀死后,就荒废了。后来董卓的兵来抢过东西,放火烧了一座堂屋,强奸了这里的所有女人,又把她们都杀掉了。听说这宅子里常闹鬼,没人敢来住。”     
刘协问:“你进过这院子吗?”     
佝偻老头答:“进过呀,我一家人都饿死了,只留下我这个命大的,有什么地方不敢去?”那么大一个洛阳城,现在也只有几百户人家了,差不多都是穷人,也很难乞到吃的东西。有时想进这宅子找点值钱的东西,拿去换点吃的东西,几次都没找到。有时在这院子里碰到几只野狗,还差点被野狗咬住吃掉呢。”     
刘协又问:“整个洛阳城还有没有比这里再好一点的院子?”     
“没有了。”停了一会儿,老头又补充道,“不过,有一处寺院,毁坏不大,比这里好一些。”     
“是白马寺吗?”刘协猜着问。     
“你这小官人猜对了,就是这城西的白马寺,寺里一直有人住。”     
汉魏时期洛阳城的位置与今时不同,当时的洛阳城在白马寺的东边。赵忠的旧宅在洛阳的西郊,离白马寺倒不甚远。     
刘协问:“你认识白马寺的僧人吗?”     
佝偻老头说:“认识,我常去讨吃的。寺里有个小和尚叫赵兴,也常到这院子里游逛。这里的野狗,都不咬他,见了他还都摇尾巴和他亲昵呢。”         
 
第24节:第四章 绝境救驾(2)       
刘协问:“那是什么缘故呢?”     
佝偻老头说:“这里的狗原来差不多都是伤残弱小的,赵兴从外边把它们收留到这里,在白马寺用破罐子提些残渣剩汤,喂养它们。这样把它们救活养大,狗通人性,它们能不亲赵兴吗?”     
刘协很感兴趣地问:“这个赵兴现在年龄有多大?”     
佝偻老头看看刘协,估量着说:“就和你的年龄差不多,有个十五六岁吧!”     
“那他为啥会在这里养狗?”     
“听说他是个孤儿,到处流浪。八九岁时讨饭到这里,赵忠看到他很机灵,就收为义子,起名赵兴。听说还为他净了身,准备把他带到皇宫中当小黄门,结果世道一乱,赵忠被杀,赵兴进不了皇宫,也就落到白马寺当小和尚啦。”     
“也是个可怜的孤儿。”刘协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     
正在这时,从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中钻出一只怪兽,头很像驴,眼射蓝光,向这边奔来,后边有人持矛追赶。     
“是一头小驴驹。”刘协说。     
“不好,是驴头狼,快躲!”佝偻老头嘴里喊着,手抡打狗棍迎了上去,那驴头狼绕过老头,扑向刘协,门口卫士来救已来不及,刘协被驴头狼扑倒。那狼正要下嘴去吞刘协的脖子,突然嚎叫一声倒地。原来是后边有人用长矛正好刺入了驴头狼的屁股眼里,直穿内脏,驴头狼顷刻毙命。     
刘协惊魂未定,看到救自己的是一个光头小和尚,很感激地说:“请壮士留名!”     
这时院中人们一拥赶来,呼叫“皇上”,佝偻老头和那少年和尚方知面前少年,正是当今皇帝,急忙跪下,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小民罪该万死!”     
刘协搀起佝偻老头,又拉起小和尚,说道:“无罪,无罪,二位都是朕的救命恩人,请到宅里叙话。”     
守门卫兵不敢阻拦,佝偻老人和小和尚竟然理直气壮地跟着小皇帝刘协进了宅院。刘协又让厨师把驴头狼杀掉,分给百官和兵士一些生肉和骨头,余下的让院里上下人等吃了一顿美餐。佝偻老头和小和尚也各有一份。     
小皇帝刘协留下二人,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