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孔子与儒家 >

第4部分

孔子与儒家-第4部分

小说: 孔子与儒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它在许多方面显得落后,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个主张符合中国实际。西汉以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的仍然是政权组织与家族组织的结合,君主制与宗法制的结合。虽然西周那样的分封制被取消,宗法制依然对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的继承和分配起调节作用。而在下层,依宗法制组织起来的家族,担负着组织生产、社会保障和稳定秩序等作用。

——————

注释:

①舞蹈列队,一队八人称佾。八佾是八队64人,只有天子能用八佾之舞,诸侯以下递减,为六佾、四佾等等。

第三节 仁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仁①。这是他中年以后在推行礼乐的实践中反思的结果,是他研究当时社会的新变化、新思潮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社会动荡,民众在政治上显示出自己的力量。一些先进的政治家提出了“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君是为民而设置的,神也要依赖于民。孔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在政治上解决重民的问题,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树立爱人类、爱他人的观念,亦即仁的观念。仁爱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但是孔子之前人们只是泛泛而谈。孔子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赋予仁以深刻的含义,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使它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极其重要的社会政治和伦理观念。弟子问什么是仁?孔子答曰:“爱人。”(《颜渊》)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尊长等等,还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提倡“安百姓”(《宪问》),主张“泛爱众”(《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是一家一姓,它包括自己家族之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是贵族,而是包括奴隶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等级的成员,还是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同情与关心。孔子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很清楚地表明,仁是一种人类之爱。

当然,孔子的仁还不是,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亲,所以仁爱必定是有差等的。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然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爱的深度从亲到民再到物是在层层递减。因此儒家坚决反对墨家的兼爱,孟子认为墨家讲兼爱即是“无父”,即否认宗法,否认父权,而“无父”也就是“禽兽”(见《孟子·滕文公下》)。按照儒家思想,仁爱施于普通百姓身上的已经不是很浓了,但毕竟还是有,比起“刻薄寡恩”的法家是大不相同的。

仁的另一个涵意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所谓克己,即约束自己,复礼即践行周礼。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这就是说,约束自己,视听言动一依周礼便是仁。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为仁”是一种“由己”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由人”的被迫行为。因此仁就是一种道德自觉。它不是出于对刑法的惩处或舆论的非难等外在力量的恐惧,而是出于人格的觉悟。当人认识到道德使人成为不同于禽兽的人,当人履行了道德便觉得心安,反之即感到负罪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仁人。如果说仁的第一层意思(爱人)是把别人当作人的话,仁的第二层意思(克己复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因此仁就是人的自觉。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正是指的这个意思。

从社会政治方面看,礼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它规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宗法等级制的或宗法君主制的社会组织,家族组织与政权组织相结合的社会组织。而仁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它作为重要的政治理念,成为这个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调节剂、粘合剂,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仁的观念,既然国家管理的不是牲畜而是必须予以关心爱护的人,那么就要用德政取代苛政。德政即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有节制,不违农时,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等,从而让人民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老百姓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的治民方法,和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为政》),也就是将百姓当牲口看待,只用行政命令和惩罚对待他们,这样做的结果老百姓虽然免受刑罚,但是却没有基本的道德意识(没有羞耻心),一旦失去外部控制,他们便会犯罪。另一种是“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在道德上将老百姓当作与贵族一样的人来看待,用道德教化他们,用礼来约束他们,结果是老百姓有道德意识,有自我约束能力,可以自觉地达到儒家德与礼的要求。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统治者实行德政,就会受到民众的爱戴,民众会像众星拱卫北极星一样地拱卫他们。后来孟子接续这个传统,提出了仁政思想,要求统治者克制自己的贪欲,让农民有自己的田产,能生活下去和生活得更好一些。

思想家总是站得高看得远,他们为整个制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着想,而帝王们则不是这样,他们往往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不断增加赋税,残酷榨取民脂民膏,而总是导致官逼民反,政权倾覆。但无论如何,仁政德治的儒家思想限制了他们的贪心(通常是具有儒家思想的大臣们,引用孔孟古训同他们斗争的结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社会矛盾,尽可能地延长了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时间。另一方面,仁爱思想,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通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传播、施教,对于民众思想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培养了对上的顺从敬畏心理,当然易于受统治者支配;但同时也培养了尊老爱幼扶危济贫解难等人道主义的美德。

从伦理道德领域来说,礼与仁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礼代表外在的规范。仁代表内心的自觉。有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人们的社会生活才能具有秩序,如果否认了这个准则,不承认它所规定的义务,人人各行其是,必然产生混乱。儒家强调一切依礼而行,即使动机是爱,也不能逾越礼的规定。如父母去世,丧礼规定三日不食水浆,届时可以勉强站起走路,如果爱心特别强烈,哀毁逾制,七日不食水浆,届时病倒,也属非礼行为。②《韩非子》有一则故事,鲁国执政季孙氏调动民众开掘长沟,孔子弟子子路做郈的县令,用自己的禄米做饭给民工吃。孔子听说立即派另一弟子去禁止,他对子路说:“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外储说右上》)这件事未必属实,但这话却能反映孔子的思想:爱亦不可逾礼。另一方面,有了内心的道德自觉,才能使礼所规定的道德准则具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道德准则与人的人格、生命联系在一起,在任何情况下得到自觉的遵守。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都是说道德自觉是礼的内在生命,形式的东西如钟鼓玉帛,算不得礼乐,所以不仁的人是谈不上礼乐的。

孔子的礼和仁,既是社会政治概念,又是伦理道德概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仁礼结合,才是孔子的理想:建立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行仁爱但仍有差别的社会,形成从良心出发自觉行礼,以义务为准努力行仁的道德生活。仁是礼化的仁,礼是仁化的礼,因此兼爱不是孔子的仁,杀人殉葬③、苛政害民④也不合孔子的礼。孔子思想的实质或核心既不是单纯的仁,也不是单纯的礼,而是仁与礼的结合。

——————

注释:

①“仁”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极重要的范畴,是孔子首先提出,并为后世所接受的。

②《礼记·檀弓上》载,曾子夸耀自己在双亲去世时,七天水浆不入口。子思认为这并不合礼。礼要求人们在亲丧时三天水浆不入口,都须以此为准,过头的和不及的都不对。

③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是说首先作俑的人以人形的物件去殉葬缺德,恐怕不会有后代。他反对以俑殉葬,当然更反对杀人殉葬了。

④《礼记·檀弓下》教孔子批评逼得百姓走投无路的苛政,说“苛政猛于虎也”。

第四节 中庸

仁与礼是孔子的原则,要把这些原则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必须有正确的准则与方法。孔子认为这个准则与方法就是中庸。何谓中庸?所谓中有中正、中和①两层意思,所谓庸,即是用,即是常。②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加以运用③。殷人重视中正,以中为治国之道。周人重视中和,以和为治国之道。周人灭商后,周公注意吸收殷人执中的政治经验,使中与和两大政治理念初步结合。孔子提出中庸,将中和进一步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价值理想,价值标准。

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评价另外两位弟子。孔子说,这两个人,一个过,一个不及。子贡问,过比不及好吧?孔子说,过与不及一样不好。(《先进》)因此中庸即是避免过与不及,做到“允执其中”。(《尧曰》)中是两极或两端之间的东西,避免了两端才有中,可是为避免两端,首先必须把握两端。孔子认为大舜是运用中庸的能手,关键在于他善于抓住两端。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两端是随处可见的,譬如治民有过严过宽;租赋有过重过轻;行礼有过隆过简等等。把握两端之后,经过量度便可以找到不严不宽、不重不轻、不隆不简的中点。上节所说,居丧期间三日不食,即是执两用中的好例。父母亡故,饭菜照吃,无所表示,这是不及,过于哀痛,七日不食,毁了身体,这是过头,在这二者之间,取三日不食,恰是无过无不及的中正处。

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譬如仁与礼两条原则,如果按照中和的思想,不能单纯行礼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行仁而不顾礼,相反地应该是行礼时考虑到仁的制约,行仁时考虑到礼的制约,这样实行出来的即是仁礼的中和。实行仁礼中和,就是既行了礼,也行了仁,否则,这两条原则不可能得到贯彻。所以仁、礼与中庸实际上是一回事。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思想、意见、看法,也要用中庸的办法,使它们相互补充制约,达到最满意的结合。切忌只要一端而取消另一端,譬如君主有一种意见,臣下原本有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坚持,完全一边倒地拥护君主意见。这是同而不是和,同表面上好,但实际上埋藏着祸根,在高位的人尤其是君主被一言堂的假相迷惑,把错误当作正确,结果是越陷越深,不可收拾。和则包括不同意见的争辩以及对君主的犯颜直谏,看起来不那么好,但它却能折中不同看法,取长补短,避免错误。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子路》)就是要人们为了事业讲和而不同,不要为了个人的面子尊严或献媚邀宠搞同而不和。

子路曾与孔子讨论什么是强的问题。孔子认为,真正的强是君子的道义之强,而不是强者的武力之强。道义归根结底在中庸,所以君子的强,强在中庸。他说:“君子和而不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