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益往直前 >

第41部分

益往直前-第41部分

小说: 益往直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平壤大街上的老百姓,穿着很制服化。男性基本上都是小翻领夹克,深蓝色和灰色最常见。女士都爱穿那种半长不短的裙子,天冷了下面就配个靴子。很少有人穿很高级的皮鞋,一般都是那种小半高跟的皮鞋,样式不多,但是整洁干净,这与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前,全国一片灰一片蓝的景象也很相似。
    女交警是平壤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仗着跟金同志混熟了,就提出想拍摄女交警。金同志这次欣然同意。在拍摄女交警的时候,我注意到对面有一排临街的店铺,人们在排队买东西,像是小吃店。这可是民生的镜头啊,我赶紧向金同志提出来,能不能过去拍一下?他摇头说,坚决不行。
    当时我想,要是能走过去问问平壤老百姓,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东西贵不贵这类问题,效果一定很好。但是这个“无理要求”被金同志断然拒绝,他甚至脸色都变了,说:“坚决不可以,你再提这些要求,我们马上就走。”我只好作罢。
    我们聪明的摄像还是利用镜头的变化,拍到了那一幕。从他推上去拍摄的镜头看,那里卖的都是豆制品、青菜、豆芽之类,没有肉卖。而且,人们好像没有掏钱买这个环节,都是拿个本划个勾,或是凭券领取,当时我们的镜头是远远地拍摄,看得并不十分清楚。但我知道,直到今天,朝鲜执行的是严格的国家配给制度。
    作为记者,每到一地,我最关注的还是当地人,不同国家的人。他们脸上会告诉你很多信息,他们脸上写的,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我感觉,朝鲜的老百姓脸上写满了平静,没有痛苦万状,也没有幸福满溢,互相之间见面也没有哈哈大笑,更不会搂搂抱抱。他们的脸上很平静,很淡然,不兴奋,也不见愁苦的表情。
    有一个画面,让我非常震撼。那是我们采访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坐车前往机场回国,正好赶上了平壤人的“早高峰”。那可是一种完全别样的“早高峰”。宽阔的马路两边人行道上,只见两股浩浩荡荡的人流,男男女女,都穿着那些简单整洁、色彩单调的衣服,摩肩接踵,匆匆而行,低着头疾步向前。
    那是6月下旬,天气已经并不凉爽,宽阔的马路上并没有几辆公共汽车驶过,也只有少数的人骑着自行车。那幅场景就好像非洲草原上,为了生存不顾一切渡过爬满鳄鱼河流的角马大军。我们开着车过去,有将近差不多10公里,两边就是这样低头疾行的上班族。
    我想,这些徒步上班的人,恐怕是因为没钱买自行车,为了省一点公汽费,所以选择了这种最辛苦却最便宜的方式。这两股浩浩荡荡的人流,是最真实的平壤镜头,蓦然一见,惊心动魄。这就是我们曾经那样羡慕的朝鲜。当今天北京的上班族被死死堵在路上时,恐怕没有人会去想,平壤的“早高峰”也会那样壮观。
    此前有传言说,朝鲜只有一家电视台,一个频道,每天转播我们的《焦点访谈》,尤其是负面报道,以此来提醒朝鲜老百姓,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多么的失败。事实并没有这么夸张。
    朝鲜老百姓家的确只能看到朝鲜中央电视台,也会播送一些中国的新闻,但并不多。朝鲜对于新闻舆论的管制非常严格,安卫星“锅”绝对是重罪,我们去的时候,连短波收音机都是严格控制的。金同志曾经跟我说过,他们有一度喜欢在中国买短波收音机,回来之后悄悄送给朋友,因为短波收音机能听到外台,比如我们的国际广播电台,甚至能听到美国之声。但这个只能限于亲朋好友的私下行为。我们临走时,送了金同志一个短波收音机作为礼物,他当时高兴坏了。
    据说,平壤现在也开始允许一些小规模的自由市场,以物换物。金正恩上台之后,也在呼吁说:我们要搞好经济,要让我们的人民能喝上肉汤,吃上大米饭,住上瓦房。
    总而言之,我们那次所看到的朝鲜,只是浮光掠影,似乎隔着一层玻璃罩子,看到的东西,都是若隐若现的,有些还可能是刻意装扮出来,给外人看的景象。而朝鲜人隐藏在光鲜表面之内的琐碎日常生活,被规定佩戴着的各类纪念章背后真正的精神状态,作为外人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真实地了解到。今天的朝鲜,给人感觉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敏感,紧张。
    尽管美国经常把朝鲜骂成是独裁国家、流氓国家、“邪恶轴心”,说朝鲜人民民不聊生,生活在没有自由的黑暗之中。但对中国来说,朝鲜是个特殊邻居。我知道,有不少中国人现在对朝鲜不感冒,烦它,认为朝鲜经常拿中国“开涮”:搞核试验不告诉中国;在谈判中漫天要价,“绑架”中国;拿中国的,吃中国的,靠着中国却不信任中国,背地里搞小动作……
    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朝鲜不是,更不愿做中国的附庸,朝鲜民族也是很有个性的民族。
    其实这些年,朝鲜民间对于中国的感情,已经在发生变化,而且是对我们不利的变化。有些朝鲜人认为中国在朝鲜的势力太大,朝鲜内部还发生过清洗“亲华派”的事件。另外,朝鲜政权高度集权,而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中国又在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朝鲜自觉失去靠山。面对美国的虎视眈眈,政权岌岌可危,于是朝鲜决策者本能地选择了收缩、封闭和极端的利己主义。为了自身的安全,一切都是正当的、合理的。
    可以这么说,在朝鲜的眼中,今天世界上只有美国。这些年朝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把美国拉到谈判桌上,和它签订“和平条约”。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它会不惜一切。
    但是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角度来讲,中国不能抛弃朝鲜,也不能任凭朝鲜半岛局势失控。且不说中朝之间“鲜血铸成”的“同志加战友”的友谊,正如我在前文所述,尽管过了半个多世纪,朝鲜今天依然是中国“保家卫国”的前沿阵地。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家门外,住着一群一天到晚琢磨你的人,中国如何安心搞建设、谋发展,又何谈“中国梦”?!
    平壤之行,匆匆一瞥。至今我不能说有多了解这个国家,但依然很怀念小时候在画报上,看到的那个山花烂漫、欣欣向荣的朝鲜。我真心希望,朝鲜老百姓能够早一天用上手机,能在家中自由上网,能够不用出差到中国吃一碗方便面就觉得像过年。也希望,那些浩浩荡荡徒步奔向单位的平壤上班族,也能够坐得起一趟公共汽车。我真心祝福他们!
    第七章
    Chapter 7 访问台湾
    “我站在海岸边,
    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
    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
    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荡,
    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
    我们日日夜夜,
    把你们,
    挂在心上……”
    1.圆山饭店舌战“台独”
    我一直想去台湾,也很想了解台湾。但因为我是跑国际新闻的记者,涉及台湾的报道,在央视原则上归于国内报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我跑了很多地方,却都没机会去台湾。
    我之所以对台湾感兴趣,除了因为它是祖国的宝岛外,还跟自己的家族渊源有关。我爷爷新中国成立前是国民党西北教育总署的高级官员,据我父亲讲,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安排国民党高层撤到台湾的时候,也给我爷爷分配了指标,机票都送来了,但我爷爷当时不愿意走,他认为中国大陆是自己的祖国,故土不可离。所以,他都已经坐上车准备往机场走了,突然间改变了主意,没有去台湾。这似乎是冥冥中的一种注定。所以,我一直很好奇,我爷爷他们这一辈的同僚们到了台湾,隔着海峡,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特别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台湾地区那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一直有种很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今天的台湾岛。
    终于,到了2008年,我有了一个机会,还是一个跟新闻采访无关的机会。
    2003年我从伊拉克回来后,被选为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团中央要组织“十杰青年”代表团访问台湾,与台湾地区的“十杰青年”、“青年企业家”联谊交流。接到通知,我很兴奋,赶紧风风火火地填表准备资料。然而,当时民进党在台湾地区“执政”,海峡两岸交往受到了很大阻碍,旅游完全不可直接往来,基本处于“冷战状态”。祖国大陆党团系统的代表团都被拒绝。
    我们一开始报上去的名单有二三十人,后来那边说,很多共产党的精英都不能去,得再报一次;等报上去之后,过一段说彻底没戏了,过一段又说还能去,折腾了三四回,我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就在我们要彻底丧失希望的时候,2007年底突然接到通知说,陈水扁那边同意了,可以去了。但是我们的团员加上领队,总共只有7个人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同意。
    我们从北京出发,在深圳停一下,然后从深圳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到台北桃园机场。在深圳时,我们代表团的领队,也是团中央相关部门的一位年轻领导,专门召集我们开会,严肃认真地布置了一些注意事项。他说,现在台湾地区的局势不好,“台独”势力非常活跃。我们从祖国大陆来,又有团中央的背景,台湾方面会很重视我们这个团。另外,可能会有一些反共势力,想要阻挠甚至破坏我们的行程。所以他专门嘱咐我们,到了台湾,要怎么说话、怎么表态,有哪些问题要注意。那时候海峡两岸之间的交流,还有很多禁忌,我们虽然是祖国大陆的青年参访团,但还是要跟台湾地区的同行们搞好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融合。
    明确了态度、统一了口径,第二天我们就出发了,一路顺利到了台北。台湾“青年工商总会联谊会”负责接待我们。这个行业协会,有一定所谓的“台湾官方背景”。他们接到我们之后,就让我们上了一辆大巴车,这辆大巴车装饰得花里胡哨,有点像印度的大篷车,挂着很考究的丝绒窗帘,坐着挺舒服;还有一位胖大姐,做我们的陪同。
    当天晚上,台湾“青年商会联谊会”和一些台湾本地“杰出青年”代表,在台北著名的圆山饭店宴请我们七人。圆山饭店声名远扬,它位于圆山的半山坡,能够俯瞰台北夜色,是蒋介石到台湾之后,宋美龄组织修建的。刚开始规模不大,上世纪60年代又翻新了一下,完全是按照北京故宫大殿那种古香古色的风格建造的,雕梁画栋,有各种鎏金的狮子、龙、牡丹花装饰,朱红漆的大柱子,还有一个长廊,真有点像中南海。这个饭店,历来都是台湾当局接待国内外重要人物的地方。后来我国国台办的主任陈云林,在海峡两岸关系回暖后去台湾访问,就住在圆山大饭店。
    那是一个特别有祖国大陆味道的地方,外观、服务和文化,都有浓郁的乡情。其实,在台湾,无论是台北还是其他地方,真正那种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其实不太多。多数都是蒋介石时期留下的,这些建筑和祖国大陆之间,都有种回望勾连的意味和情结。比如圆山饭店的朝向、摆设,还有它门前的牌楼,都透露着一种遥望的感觉。因为1949年很多人到了台湾,又特别想找回南京、上海、北平那些故乡的影子,就修建了一批这样的建筑,寄托浓浓的乡愁,颇有怀旧的意味。
    访问台湾代表团参观台湾《新闻夜总会》节目。《新闻夜总会》是台湾最早的新闻谈话类节目之一,前身为TVBS频道每周五播出的《颠覆新闻》。每期节目多邀请三至四位新闻记者与名嘴,针对新闻与政治话题进行讨论。
    参加晚宴之前,我们团里的领队就跟我们打招呼说,台湾有关方面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支持国民党的,有跟祖国大陆很友好的,也有民进党成员,还有“台独”倾向比较严重的人。那时候,“台独”的言论还很猖獗,而且我们初来乍到,也不熟悉情况。领队希望我们大家互相之间说话还是留点神,别到时候搞得不愉快。我当时也给自己提了个醒,因为我作为记者,平时说话还是挺注意分寸的,但是有时候在酒桌上喝上两杯,一高兴可能就会嘴不把门。
    台湾地区的文化、生活中有两个痕迹特别明显,一是祖国大陆的痕迹,它的夜市、小摊跟我们北京东华门、簋街很像;餐饮啊、待人接物啊,都很接近祖国大陆。还有就是日本的痕迹,因为台湾地区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过一段时间,一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回到中国人手中。在台湾,日本的势力和影响一直比较强大,李登辉执政期间,尤其如此,他甚至自认是日本人。所以,台湾有很多文化跟日本也很接近,比如祖国大陆人互相见面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