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鲁迅评传 >

第37部分

鲁迅评传-第37部分

小说: 鲁迅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國〃〃…〃^:。'…' ~ 1。1 ^ 8 ^!〃。VIV      V 11 ,國圍。、圍,:,…圍圍
鲁迅创作小说,不仅写对话,就是写动作,也用画眼睛的方法,使读者知道人物有某种动作之外,更知道别的一点什么。如华老栓夫妻两个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
了,抖抖的装人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就字面看,是说取钱藏钱的动作,然而老夫妻两个积钱不易,把钱看到特别郑重,为了儿子的病,才肯花掉这一包洋钱,这心理也就在这上头传出来了。又如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死
了,对门的〃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 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蓝皮阿五愿意帮单四嫂筹措
棺材,〃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当宝儿入殓的时候,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让棺盖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幵她,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事后,单四嫂子以为待她的宝儿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这些就字面看,是说王九妈的种种动作,然而一个自以为能干有经验,爱替人家作主张的乡间老妇的性格,也就在这上头传出来了。又如闰土简略的说了他景况的艰难,〃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这就字面看,是说吸烟的动作;然而闰土为生活重担所压,致变得木讷阴
郁,这意思,也就在这上头传出来了。又如阿0和小0打架,互扭着头颅,彼此弯着腰,〃阿0进三步,小0便退三步,都站着,小0进三步,阿0便退三
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额上便都流汗,阿0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0的手也放松了 ,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
丛去。〃这就字面看,是说打架的动作;然而两个人并非勇于战斗,只因实迫
处此,不得不作出战斗的姿态,这意思,也就在这上头传出来了
以上所


评传
举的例子,都在写人物的动作之外,还有别的作用。鲁迅小说写动作之处,差不多都是如此,我们不可忽略过去。
此外,鲁迅写人物的感觉和思想之处,也是值得注意的。如《狂人日记》, 狂人吃了蒸鱼,便记道:〃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狂人受了何先生的诊脉,听何先生说了〃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
了,他们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这些都表现狂人的
精神失常,神经过敏,因他一心认定〃吃人〃两个字,便把一切都联想到这上头去。又如写华老栓在天刚亮时出去买人血馒头,所见的路人,护送犯人的兵
國VII11111111 :國,!^。。。 1。1。111^1^1^ …1… 。010。 …1… 1」11 1—气IIIVII國III气
丁;看〃杀人〃的看客,以及〃杀人〃的场面,都朦胧恍惚,不很清楚。这表现华老栓从半夜起来,作不习惯的晓行,精神不免异样;更因心有所在,专一放在又觉害怕、又存有绝大希望的那件事情〔买人血馒头)上,所以所见都成了奇景。又如《一件小事》,写那车夫扶着自称〃我摔坏了〃的老女人向巡瞀分驻所走去,〃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 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的'小'来。〃这表示车夫对事认真,绊倒了人,生意也不顾了,定须照例到巡警局去理会,这是他的〃大〃;而〃我〃却对事苟且,见老女人并没有受什么伤,便教车夫〃走人的罢〃,替自己赶路,这是〃我〃的〃小〃;〃小〃和〃大〃相形,便仿佛觉得车夫的后影非常螅螅叶浴ㄎ摇ㄓ醒蛊戎辛恕
如上所说,可见鲁迅写人物的动作和感觉,思想的部分,也如对话一样, 直接的,为表现人物的特点而存在。这种笔墨,就一方面说,也是叙述,因为他把对话、动作、感觉、思想等写在纸上,让读者知道,与一切文字的叙述相同。但在另一方面说,便是描写,因为他把人物生动的勾画出来,把故事生动
的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与绘画、戏剧有同样的作用。谈论小说的人,常常使用〃描写〃一词,便指这种笔墨而言。
以往谈论鲁迅的,多评述他的思想,而今替鲁迅作品作讲章的,又多强调
他的意识形态和他的观点;笔者以为既然研究鲁迅作品,就得着重他的写作技术〈鲁迅就说过:文学原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的文字,并不一定是文学)。
写作专论技术,是在钻牛角尖,写作不讲求技术,也是在钻牛角尖。朱自清、叶圣陶替青年读者作津梁,着重这一方面的讲解,可说是把金针度人之意。他们对于鲁迅所说:〃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的一段话,引了张天翼的主客问来作注解。这一段话,也是很好的。
主:〃创作里面总不该用那些非现代语的句子和词儿。〃^我完全
同意。记得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谈过,说有人要是写山,拿〃哓岭〃〃巉岩
之类的词儿来形容它(谈到这里,客人弄不明白这两个词儿是哪四个字,
主人就在纸上写给他看,客人笑了起来;)。你看这样的词儿!读者读了, 那简直不知道这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词
儿只是他从旧书上抄来的。鲁迅批评了这种写法;真的,这类词儿,实在没有表现出什么来。旧句旧词拿来这么用法,那是三家村老学究式的
创作方法,活人说死话,然而《阿0正传》里那些旧句旧词的用法,那正
是我们刚才谈过的,正是拿来示众,拿来否定它的。
客:(:接嘴)也跟他的杂感文一样,是讽刺那些死话的,跟那些什么〃蛲岭〃的用法,绝对是两回事。
主:是的,是一讽刺;不单是讯刺了那些死话的形式,而且还讽剌了那一些死话所含的意义(接过《呐喊》来)。例如:〃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我想世界上决不会有这样的傻瓜,就以为这是作者的正面文章,要叫天下的人都去尊敬文童,也决不会有人把〃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若敖之鬼馁而〃这些,以为是作者要说的话。这些句子在这篇作品
里所起的作用,也跟(指着书上)〃即此一端,我们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
的东西〃一样,作用是相同的。这并不是作者自己的意思,也不是作者自
己所要说的话。这些,是透过这作品中那些人物来说的,是用了那些人
物的口气来说的。这些意见,是未庄文化團子里那些人物的意见。作者
对^^庄文化是否定的、讽刺的。而这些词句的拿来用到这里,也就是对
它的含义和形式加以否定和讽刺,换一句话说,那么作者所写下的这些
词句,倒恰好是一种反语。
客:〈微笑)这种旧词儿还很多哩(一面翻着找着,一面说;)。比如〃立言〃、〃引车卖浆者流〃、〃着之竹牟〃、〃深恶而痛绝之〃、〃诛心〃、〃而
立〃、〃庭训〃、〃敬而远之〃、〃斯亦不足畏也已〃、〃神往〃、〃咸与维新〃…… 这些,这些用在这里,就显得极其可笑,正也跟引用〃先前阔〃、〃假洋鬼〃、〃一定想引诱野男人〃的女人、〃假正经〃、〃妈妈的〃这类的话一样可笑。
主:作者正要我们笑它。〃丁0 1 &〃^ ;
客:(想起了一件事。)哦,对了!喜欢引用旧句旧词的这种作风,的
确不仅是因为读了旧书而已〔自言自语似的),唔,如果这仅仅只是因为
读多了旧书的话,那么三家村老学究和写〃哓岭〃的作者,也都是该读多
了旧书,可是一写出来,态度各不相同:一种是把那些旧句的词当作正
派的角色上台,一种可是把它当做歹角和丑角上台。不错,鲁迅喜欢引用旧句旧词的这种作风,他的这种引用法,正是出于他的思想和情感,出
于他那是非善恶的判断:这正表现了他对未庄文化的批评态度。主:我认为这一点比读多了旧书那个原因还重要得多:这一点,是
构成这种作风的更主要因素(稍停〕。我认为我们要是把一个词儿,一句话,一个举动的描写等等,全都孤零地单独提出来看,那就无所谓作风不
作风。我们一定要看看这作者用起这些东西来,是怎样一个态度,他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怎样用法等等,这才看得到他的作风。
张氏这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自己也是爱用讽刺的格调的!
不过笔者以为鲁迅所说:〃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
懂〃那句话,也不一定如张某所说的只是一种〃反语〃(他的引申,也只有他那
一半的道理),那一时期,他们的确有吸收、溶化、运用古今中外各种语汇的尝
试。〃古语〃并不一定不可用的,只要我们能消化,使读者看了能懂就可以。
在他们以前,黄公度就曾主张:〃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
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革而书之。〃钱
玄同〈鲁迅的友人)也曾主张:〃古语跟今语,官话跟土话,圣贤垂训跟泼妇骂街,典谟训话跟淫词艳曲,中国字跟外国字,汉字跟注音字母,袭旧跟杜撰,欧
化跟民众化,信手拈来,信笔写去。〃新文学运动,因为针对着当时的复古空气,所以高喊白话文;趋向于〃俗化〃。当时的作家,曾有融会古今的意向,他们比较熟习古语的运用,他们知道流行于口头的古语,其达意的程度,和白话并不同的(不一定如《阿0正传》中那些怪腔怪调的酸腐成语:)。即如鲁迅记爱罗先珂在北平诉苦说寂寞,道:〃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
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所谓寂寞罢。〃这一段中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便是引用古语。又如《野草》的墓碣文,〃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录。那墓碣似是砂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咬人,自咬其身,终以殒颠。,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日中,窥见死尸,胸脑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濛濛如烟然。〃他都在运用古语,有如一篇汉魏的小赋,然而很流利,很动人。他是一个身体康健的人,什么都能消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
鲁迅的风格,一方面可以说纯东方的,他有着〃绍兴师爷〃的冷隽、精密、
尖刻的气氛;一方面可以说是纯西方的,他有着安特列夫、斯微夫脱的辛辣讽刺气息,再加上了尼采的深邃;朱自清氏说;鲁迅的杂感;这种诗的结晶, 在《野草》里达到了那高峰。他在题辞中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
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借此知道它远非空虚。〃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去罢,野草,
连着我的题辞。〃这写在一九二七年,正是大革命的时代。他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生命〃,连自己的野草连着这题辞,也否定了,但是并不否定他自己。他希望地下的火,火速喷出,烧尽过去的一切;他希望的是中国的新生:在《野草》里,比在《狂人日记》里更多的用了象征,用了重叠,来凝结来强调他的声音,这是诗。他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在战斗着。就在这一会,他感到青年们动起来了,感到真的暗夜露出来了,这一年他写了特别多的杂感。这些杂感,比起《热风》中那些随感录,确乎是更现实的了;他是从诗回到散文了。换上杂感这个新名字,似乎不是随随便便的无所谓的。散文的杂感增加了现实性,也增加了尖锐性。他在《三闲集》的序言中说:〃恐泊这'杂感,二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惟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是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这正是尖锐性的证据。他这时在和〃真的暗夜〃肉搏了,武器是越尖锐越好,他是不怕^6不满于现状,的6杂感家,这一个恶谥〃的。
许多替鲁迅作品作注解的批判家,似乎都忽略了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