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

第15部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15部分

小说: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他跟景帝的这么一个关系,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日食。汉景帝的时候又出现日食,这个日食一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上一集讲到,一旦出现日食,古人认为太阳象征的是皇帝,所以一旦出现日食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进行警告了,敲警钟了。这个时候皇帝要么就是检讨自己,后来皇帝发现老检讨自己的话挺不是味儿的,皇帝后来就发明一种办法,什么办法呢?一旦出现日食就是警告皇帝了,警告皇帝,皇帝不能罚自己啊,就罢免丞相,皇帝就发明了罢免丞相。因为你是辅佐我的,既然上天谴责我了,警告我了,那怎么办呢?那你权当代我受过吧。就罢免丞相,这个很像曹操割他的头发,有了错了不能杀头啊,曹操不能杀头他就割发代头了。汉景帝就免丞相代替自己受罚,免了这个丞相,本来把这个丞相刘舍免的时候窦婴是可以做这个丞相的,窦婴有机会,而且窦太后在汉景帝面前多次提到要用窦婴,但是汉景帝不用。窦婴他在废太子过程中间,他这个泡病假给汉景帝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汉景帝到这个时候,汉景帝的秋后算帐就出来了。汉景帝你看,你这个泡病假不干我也不批评你,你再来上班我全当没这回事,但是不是没有这回事,而是心里深深地划了一道。这一道什么时候用呢?桃侯免相。桃侯刘舍因日食免相的时候该窦婴当丞相,窦太后多次在汉景帝面前提到要用窦婴,这时候汉景帝就对窦太后说窦婴这个人不稳重,窦婴这个人一弄就闹个意气,太任性。就任命了他最欣赏的卫绾做丞相,没有任命窦婴。所以窦婴这个人他即使在景帝朝立了很大的功,但是一直不得志,到了武帝初年,武帝继位以后,才任命他做了丞相。那么,窦婴上台以后他做了点儿什么事情呢?窦婴上台以后当然是辅佐汉武帝大张旗鼓地尊儒,但是我们知道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的上面有一个皇太后,就是王娡,王娡肯定是偏袒他的,那是他娘,在王娡的上面还有一个太皇太后窦太后,窦太后是尊奉黄老之学的。一个尊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另一个是一个大张旗鼓尊儒的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搞了怎么多措施能够贯彻得下来吗?太皇太后对汉武帝这些尊儒的举动会是一个什么反应呢?请看下集《太后干政》。


第10讲太后干政

画外音:在董生对策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继位后按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办理两件大事,一是兴儒学,任命了信奉儒学的窦婴为丞相;另一件大事,是除弊政,就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进行改革。然而,汉武帝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为什么要反对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窦婴为相。窦婴做了丞相以后一直积极辅佐汉武帝大规模地信奉儒学,汉武帝这个时候做的事情都发生在建元年间,所以有些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事情叫做“建元新政”。建元新政就是武帝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他做的这些事情,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兴儒学;另一句话,就是除弊政。
关于兴儒学,我们在前面两集都涉及到了,在这里面我们不详细地讲,着重介绍一下他的除弊政。因为武帝继位以后,我们在董生献策中讲过,董仲舒受到汉武帝欣赏的五大原因中间,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变革。按照董仲舒的原话就是更化,这个变革就是要革除一些弊政,就是汉武帝认为妨碍汉帝国进一步强大的一些弊政。这个弊政中间,大体上来说在这个时期有三条。
第一条,列侯就国。所谓列侯,就是封的这些诸侯。汉代的封侯,大家都知道,汉代封侯是把一个县封给一个人,这个县叫什么名就叫什么侯。我们曾经说过,把昌平封给你叫昌平侯,顺义封给你顺义侯,是这样一个封法。但是封了侯的这些人,按照规定他们应当到他们的封国去,你封为顺义侯你不能住在京城啊,你应当到你的顺义县去啊,但是不,很多被封的列侯不去自己的诸侯国。为什么呢?京城的生活条件和侯国的生活条件相差太大。另一个原因呢,很多被封为侯的人尚主,尚主就是娶了公主做妻子。皇上在嫁自己女儿的时候,就是把女儿大部分都嫁给侯了,将来成了侯夫人了。这样一来,你想想,假如这个侯要到他的封国去,连着侯夫人一块带走,这个公主就要离开京城,离开皇宫,到一个县里面去,公主也不干。公主也知道待在京城,待在皇宫,条件比在那个县里要好。侯是要要的,侯那个地方是不能去的,这就让很多侯不愿到他那个封国去。还有一个原因,封的那些侯,他封的那些县都是一些政治偏远地区,封了侯的那些人都还想进一步在权力中枢做官,而且汉代基本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先封侯后当丞相,所以你封了侯你将来就有可能当丞相,你要跑到边远的县里面去,你那丞相不就泡汤了吗?所以,他待在京城离权力中枢非常近。但是武帝革除弊政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些侯都赶到他们的封国去,所以这样一来就触动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他这革除弊政第一条就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权益。
他除弊政的第二条,就是除关。这个关是函谷关,除是解除,就是解除进入函谷关的关禁。秦朝的时候法令是很严格的,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他为了保持首都的安全,就是咸阳的安全,函谷关是有严格的关禁的,进入函谷关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公文,否则你不能随便出关。所以,这个时候汉武帝为了显示天下的太平,天下太平了,没有盗贼了,没有叛乱分子了,就是函谷关的关禁可以解除了,大家可以随便进入函谷关。这一条倒是汉武帝为了显示是个太平盛世,倒没有触动权贵的权益。
第三条,检举。他特意规定,检举宗室及诸窦违法者。宗室是刘姓啊,就是皇亲,要检举刘姓皇族中间违法乱纪的人,再一个,要检举的对象就是窦氏宗族的那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皇亲国戚中间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是要受到检举跟惩处的。这是汉武帝除弊政的第三条。
建元新政在除弊政这个方面就是这三条,我们想想,这三条的第一条要诸侯回自己的封国,第三条是检举刘姓宗族跟窦氏宗亲的人,这两条的矛头都是直接对向权贵的,除了第二条除关是显示天下太平的,所以,汉武帝建元新政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当时的权贵。所以这些权贵对汉武帝很不满意,不满意这些人肯定就去告状,那么找汉武帝告状肯定不行,是他颁布的诏令,找谁告呢?窦太后。刘姓宗族的人,窦氏宗亲的人,诸侯国的侯王,还有那些尚主的公主都纷纷地跑到窦太后那儿告状。所以,由于建元新政它触犯了权贵的权益,状告到窦太后那儿。窦太后对建元新政一天一天不满意了。到了建元二年,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干脆向皇上建议,说今后朝中大事再也不用向东宫汇报了,东宫就是窦太后的宫了,等于说赵绾走了一步险棋,他要求汉武帝下一道诏令,所有国家大事不要再向窦太后报告。这一下子算是把窦太后给惹毛了,这就是窦太后最后发难的一个导火索。本来窦太后就不满,到建元二年赵绾的建议提出来以后,窦太后就发怒了,要整顿,要废除。
画外音: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族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赵绾的建议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她要发威了。那么,这位老太后要怎样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呢?司马迁又是如何记载这一过程的呢?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窦太后是一直是黄老之学的信奉者,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窦太后就很不满,只是没有发作,而不让自己干政却惹恼了窦太后,她要插手此事。那么窦太后为什么不满,难道仅仅是不让自己干政吗?王立群先生是如何分析的呢?
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呢也比较复杂,第一个原因,就是黄老与儒学之争。
这实际上是一个统治思想的竞争,窦太后是尊奉黄老的,汉武帝是尊奉儒学的。我们多次提到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以道家与法家综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派,叫黄老之学,打的是黄帝和老子的旗号。它实际上是老子之言,道家学说跟法家学说结合的一个产物。而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忠实的信奉者和吹鼓手,窦太后信黄老信到什么程度呢?由于窦太后信黄老,皇帝也得读黄老之书,太子也得读,窦氏宗族都得读,所以窦太后是黄老之学忠实的维护者。而汉武帝一继位就大张旗鼓地举起了儒家的大旗,等于是个PK,一方是窦太后,一方是汉武帝,他两个要有一番竞争,而这个竞争很尖锐。
黄老之学与儒家之学的竞争在武帝初年已经达到了顶峰时期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往前追述一下,儒家学说与黄老学说的竞争远在景帝朝已经发生了。景帝朝曾经发生过一个重大的事件,有一个儒家学说的信徒叫辕固生,这个辕固生他是一个《诗》学博士,是讲《诗经》的。他对儒家学说是不遗余力地维护,而辕固生提倡儒学与另一个提倡黄老之学的一个读书人叫黄生,这两个人曾经发生过一场辩论,当时辩论的一个主题,辩论什么问题呢?就是像商汤,像周武王,他们取代前朝是尊奉的天意呢?还是以臣弑君呢?他们要辩论这么个问题。因为大家知道,儒家历来是主张汤武革命,顺天应人。“革命”这个词出现得很早,这个革命就是革先朝的命,革前面那个暴君的命,他认为商汤代替夏桀,周武王代替商纣王,这是顺应了天意,这叫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他顺从了天意也就是顺从了民意,这是正义的,是对的。但是黄生不这样认为,黄生是个黄老之学的学者,他觉得不能这样说,他认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夏桀和商纣王,是以臣弑君,就是以臣子的身份杀死了君主。黄生还讲了一个理论,他这个理论还很有名,我们中国古代的这些学者不太会讲理论,古代学者讲理论就是打比喻,黄生打了个什么比喻呢?帽子跟鞋子的比喻。黄生这样讲的,他说帽子再旧,帽子也得戴在头上,鞋子再新,鞋子也得穿在脚上。懂他这个意思了吧?他的意思是说,君主再有过错,他也还是帽子,臣子再有才干,他也还是鞋子。帽子跟鞋子不能颠倒位置,臣子跟君主不能颠倒位置,这就是黄生的主张。当然黄生的话,他打的比方一听有他的道理,黄生这个说法出发点也是好的,黄生强调的是什么呢?黄生强调帽子跟鞋子不能换位置,实际上强调的是君主跟臣子不能换位置,他说这个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政权,就是说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你们做臣子的那些人任何人都不能把皇帝给推翻了,臣子再优秀他还是个鞋,皇帝再昏庸他还是个帽,这就是黄生这套理论的核心。其实黄生也是好意,他是希望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不允许再出现以臣弑君的现象。他这个出发点很好,但他这个出发点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把这个问题绝对化了,他忽略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忽略了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邦不是鞋子顶到头上去了吗?在刘邦那个时代,帽子是人家秦二世的,是秦王子婴的,刘邦是个鞋子啊,但是后来刘邦就做了皇帝了,他忘了这一点了。所以辕固生就抓住这一点,反驳他了,辕固生说要照你怎么说,汉高祖刘邦夺了秦始皇的天下,这怎么解释呢?所以辕固生这个反驳很厉害,本来黄生跟辕固生是个理论探讨,但是辕固生就把这个理论探讨一下子引入现实政治中来了,而且一旦引入以后黄生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个时候黄生你到底说是帽子重要还是鞋子重要,他没法回答了,黄生的这个弱点被辕固生抓住了。他们这场辩论其实是在汉景帝朝发生的,当时主持辩论的是汉景帝,汉景帝一看就采取了一个办法,不讨论了。关于帽子、鞋子,以臣弑君啊,这个不再讨论。搁置争议,把这个争议冷冻起来,不讨论了。从此在景帝朝就没有人再讨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前朝是不是合法,这是发生在景帝朝的事件,所以我们从景帝朝发生近个事件可以知道,黄老之学跟儒学发生的争论是很尖锐的,甚至于会出人命。
果然不久,辕固生积极鼓吹儒学这个事情被窦太后知道了,就召见了辕固生,专门拿了一本书问辕固生,这本书就是《老子》,说这是什么书?辕固生很不客气,此是家人言耳。说这本书啊,是老百姓看的书,“家人言耳”,这句话把窦太后给惹怒了。窦太后为什么发怒呢?第一,她觉得他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