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通载-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祖皇帝。处九五飞龙之位乎。故其丕祚鸿休。与天地相为终始也。 (丙寅)西夏柘跋失都儿忽干顺小子仁友之子乃仁宗侄也。是年五月立。在位六年。
(丁卯)宋吴曦僣位于蜀。凡三十八日而安丙诛之。
(戊辰)宋改嘉定○瑞像计二千二百年矣。
(己巳)金国东海侯立改年大安。名允济。世宗第七子。章宗无嗣。群臣奉遗诏立之。后为纥石烈执中所弑。在位四年。 (庚午)旃檀瑞像至金国。十二年十月。迎赴上京禁庭供养○罢试经科。 (辛未)大蒙古国号始建。
西夏神宗拓跋须蕃邸立。改年光定。夏人因大兵以金人不救。恨之遂叛。
(壬申)金改重庆大兵至燕京。 (癸酉)安南主李龙翰卒。子昊旵立。其国后为江南陈日照所有。而传其子威晃。
金国宣宗。名珣。章宗庶兄。执中弑东海王而迎立之。以东海至宁元年九月即位。改年贞佑。在位十二年○八月大兵攻燕京。
(二)嘉定六年十二月八日。天竺北峰讲师入寂。名宗印。字元实。生盐官陈氏。年十五具戒。谒竹庵观公明教观之旨。凡诸祖格言。必诵满千遍。资教空延居座首。尝着宗极论。事理各立一性之旨。印设九难。宗极为之义负通守苏玭观不二门。以文虽简而昧其说。印撮示机要。玭即领解。白帅座请居正觉。飓风飘荡。仅存藏殿。印守死不去。风为之止。未久玭亦召还。要印偕行曰。盍西还相与弘赞。居东二十七年。至是复反浙右。贰上竺讲止观。深砭学者支离名相之病。围座挟策。主者以得士为忌。玄隐雷峰毛氏庵。问道者沓至。杜氏建普光一区。具礼迎之。禅讲并行。法道益盛。适德藏来请印曰。肆业之地思报久矣。历迁超果圆通北禅。道德之誉既行。土木之绩亦就。海空英辞灵山。举以自代。诏可。学徒五百咸服其道。宿弊为之一革。宁宗闻名召对便殿。上说。锡号惠行法师。以营观室行化吴中。至松江谓其徒曰。吾化缘毕此。乃右胁而化。 (甲戌)金于四月迁汴。求与大国和亲○锦帅张智以郡降。寻叛。自号辽西王。改年大安。讨平之○克燕京。
(乙亥)世祖生于八月○大兵破潼关。 (丙子)二月日蚀○川东西地震○黍州山崩。
(丁丑戊寅)金改兴定。七月日食。金兵犯光州。李珏等御之。涟水弓手李全自北归。即李铁枪也。诏以为京东路总管。
(庚辰)禅宗联灯录成。
(辛巳)金国五月日食。 (壬午)大兵自回鹘征西夏。 (癸未)西夏拓跋德仁。是年九月立。改年乾定。
金国改元光。九月日食○宋行经界田粮。
(乙酉)宋理宗昀立。改宝庆元年。初名与。莒荣王希璶之子。太祖十世孙也。宁宗子多而不育。鞠宗室子询。立为太子。薨。初皇从弟沂靖惠王柄无子。
尝以宗室子。赐名贵和。为之后。及失太子询。遂立贵和为皇子。赐名竑。封济国公竑惠而轻。尝疾史弥远专权。谓异日不可容。弥远闻而恶之。故阴为之计。
与莒幼不好。弄群儿聚嬉辄独登高坐不动。长上指以语儿曰。汝曹不效此人。恰一大王相似群儿每罗拜其下。遂有赵大王之号。弥远物色得之。尝取应得举矣。 特旨补官。竑既为宁宗子。遂以与莒为沂王。后赐名贵诚。除邵州防御使。宁宗大渐。乃白中宫。以贵诚为皇子。改名昀宣遗诏即位。进竑为济阳郡王。出判宁国府。恭圣杨后听政。事定然后彻帘。寿六十一。
金国改正大名守绪。宣宗第三子。性宽仁和。嗜书博学。是年立。至癸巳年归德府绝粮。六月奔蔡。八月南北兵夹攻。甲午正月禅位于后主麟。闭阁自经国亡。
(丙戌)西夏拓跋德仁七月卒。次清平郡王立。在位一年。
(丁亥)太祖以丙戌春至西夏。一岁尽克其城。是年十月廿七灭夏。上年六十矣。西夏凡一十二主。始继迁以太平兴国壬午起兵夏台。讫今宝庆丁亥国灭。
共二百四十六年。元昊于景佑甲戌自创伪朔僣帝号者。一百九十四年。
(戊子)宋改绍定元年。 (辛卯)太宗皇帝即位。
(壬辰)太祖次四子统王师破汴。金主迁蔡。金臣崔立降。大朝遣使过宋。
议夹攻金。
(癸巳)金改天兴。
(甲午)宋改端平元年○灭金。右金九主一百二十三年。
(乙未)抄数中原户计○宋天狗星坠淮安军金堂县。其声如雷。三州之人皆闻之。及观则为红色碎石。或以为兵戈之兆○诏集议出席牒。收四介会子。
(丙申)分封诸王。上亲总兵征回回国归附○宋失四川。
(丁酉)宋改嘉熙。 (己亥)诏谕高丽○宋十月虹见。
(庚子)宋京师地震。白气亘天。旱蝗。江浙福建旱都城大荒。饥者夺食于路。市中杀人以卖。日未晡路无行者。
(辛丑)二月三日大赦天下○宋改淳佑。
(丙午)定宗皇帝即位。
(庚戌)大朝灭辽东高丽。 (三辛亥)宪宗皇帝即位。
世尊示灭二千二百年矣。
(癸丑)宋改宝佑元年○大兵伐川蜀。
(四丙辰丁巳)抄数辽东户计○宋拨官诰度牒。收换楮弊毁之。有元庆寿海云大士迁化。名印简。山西之岚谷宁远人。俗宋氏。微子之后。父慈善信服乡里。里人称为虚静先生。母金源王氏。祖世奉佛不仕。师生于金之泰和壬戌十二月望。人品恢伟童幼神悟。七岁亲授以孝经开宗明义章。乃曰。开者何宗。明者何义。亲惊异。知非尘劳中人。携见傅戒颜公。颜欲观其根气。授以草庵歌。至坏与不坏主元在。师问曰。主在何处。颜曰。何主也。师曰。离坏不坏者。曰此客也。师曰。主^8□颜。吟吟而已。乃得礼中观沼公为师。八岁受三归五八十善戒法。师方十一蒙豫王恩赐纳具。有洪彦上座。问师曰。子今受大戒了。缘何作小僧。师曰。缘僧小故。戒说大也。试问上座戒老耶小耶。曰我身则老。语未终师大声曰。休生分别。一日上座教僧去师背上拍一下。待回首乃竖指示之。僧如教拍师背。师便竖一指。僧回举似上座。座奇之。师年十二。中观听师参问诲之曰。汝所欲者文字语言耳。向去皆止之。唯身心若枯木死灰。今时及尽。功用纯熟悟解真实。大死一场。休有余气。到那时节。瞥然自肯方与吾相见。师受教习定。一日扶中观行。观曰。法灯禅师道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谁力。汝作^8□生会。师将中观手一掣。观曰。这野狐精。师曰。喏喏。观曰。戒须别参。师年十三。时成吉思皇帝征伐天下。师在宁远。于城陷之际。稠人中亲面圣颜。俾师敛髻。师告曰。若从国仪则失僧相也。蒙旨如故。自此僧有不同俗民之异也。师年十八。天兵再下。太师国王领兵取岚城。四众逃难解散。师侍中观如故。观曰。
吾迫桑榆。女方富有春秋。今此玉石俱焚。子宜逃生去。师泣曰。因果无差。死生有命。安可离师而求脱免乎。纵或得脱。亦非仁子之心也。老人察师诚确。嘱师曰。子向去朔漠有大因缘。吾与子俱北渡矣。明日城降。有清乐元帅史公天泽义州元帅李公七哥者。见师气宇非常。问曰。尔是何人。师曰。我沙门也。史曰。食肉否。师曰。何肉。史曰。人肉师曰。人非兽也。虎豹尚不相食。况人乎。史曰。今日兵刃之下。尔亦能不伤乎师曰。必仗其外护者。公喜甚。李帅问曰。尔既为僧。禅耶教耶。师曰。禅教乃僧之羽翼也。如国之用人。必须文武兼济。李曰然则必也从何而住。师曰。二俱不住。李曰。尔何人也。师曰。佛师。 复曰。吾亲教中观。亦在于此。二公见师年幼无所畏惧应对不凡。即与住见中观。二公闻中观教诲谆谆。乃大喜曰。果然有是父有是子也。于是礼中观为师。
与师结为金石友。国王将中观及师分拨直隶。成吉思皇帝载中观于黄犊轻车。师亲执御。日营采汲。经年至赤城。舍于郎中张公宅。使臣太速不花并麻赖。傅成吉思皇帝圣旨道与摩花理国王。尔使人来说底老长老小长老。实是告天的人。好与衣粮养活者教做头儿。多收拾那般人在意。告天不拣阿谁。休欺负交达里罕行者。是时国王奉诏大加恩赐。延居兴安香泉院。国王署中观慈云正觉大禅师。师寂照英悟大师。所需皆官给。小长老之名自此始。十九中观将示寂。有羽客榻至慎求颂。老人俾执笔代书。偈曰。七十三年如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泥牛飞过海东来。天上人间寻不见。客曰。师几时行。老人曰。三日后。时五月廿七日也。至六月初一。果无疾而寂。师哀毁过礼。阇维收顶骨舍利供养。建塔于府之西北隅。师罄所有为设斋。唯乞食看塔。一夜闻空中有声召师名。师瞥然有省。 乃迁入三峰道院。复闻人告曰。大事将成。行矣毋滞此。黎明策杖之燕。过松铺值雨。宿于岩下。因击火大悟。自扪面曰。今日始知眉横鼻直。信道天下老和上不寐语。明日至景州见本无玄和上。问从何所来。师曰。云收幽谷。曰何处去。
师曰。月照长松。玄点首曰。孟八郎。便恁^8□去也。师诺诺趋出。过洵州遇宿儒张子真。问上人何不安住。师曰。河里无鱼市上取。先是中观临终时。师问。
中观曰。某甲当依何人了此大事。观嘱曰。贺八十去。师既入燕。至大庆寿寺。
乃省前谶。于是径竭中和老人璋公。中和先一夕。梦一异僧策杖径趋方丈踞师子座。即明谓知客曰。今日但有旦过。当令来见老僧。及晚师至引见。中和笑曰。
此衲子乃夜来所梦者。师便问曰。某甲不来而来。作^8□生相见。寿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莫打野^5□。师曰。某甲因击火迸散。乃知眉横鼻直。寿曰。吾此处别。师曰。如何表信。寿曰。牙是一口骨。耳是两边皮。师曰。将谓别有。
寿曰。错。师喝曰。草贼大败。寿休去日寿举临济两堂首座齐下喝。僧问济。还有宾主也无。济曰。宾主历然汝作^8□生会。师曰。打破秦时镜。磨尖上古锥。
龙飞霄汉外。何劳更下槌。寿曰。汝只得其机不得其用。师便掀禅床。寿曰。路途之乐。终未到家。师与一掌曰。精灵千载野狐魅。看破如今不直钱。寿打一拂子曰。汝只得其用不得其体。师进前曰。青山耸寒色。月照一溪云。寿曰。汝只得其体不得其智。师曰。流水自西东。落花无向背。寿曰。汝虽善语言三昧。要且没交涉。师竖起拳复拍一拍。当时丈室震动。寿曰。如是如是。师拂袖便出。
明日命师掌书记。自此中和复以向上钳槌差别关楗种种辩验。师以无碍辩才应答皆契。其悟解精明度越前辈。寿一日谓师曰。汝今已到大安乐之地。宜善护持。
吾有如来正法眼藏祖师涅槃妙心。密付于汝。母令湮没。师掩耳而出。即以衣颂授师。颂曰。天地同根无异殊。家山何处不逢渠。吾今付与空王印。万法光辉总一如。出世住兴州仁智。历迁^5□阳之兴国兴安永庆以至大庆寿寺。皆太师国王及诸重臣之命。师于室中以四无依语勘学者。语具本传。辛卯十一月受合罕皇帝宣赐。师称心自在行。一日于廊下逢数僧。师问第一僧曰。那里去。僧云。赏花去。师便打。问第二僧。那里去。云礼佛去。师亦打。问第三僧。那里去。云那里去。师亦打。问第四僧。那里去。僧无语。师亦打。问第五僧。那里去。僧云。觅和上去。师云。觅他作^8□。僧云。待打与一顿。师云。将什^8□来打。
僧云。不将棒来打。师连打四下云。这掠虚汉。众皆走。师召云。诸上座。众回首。师云。是什^8□。乙未朝廷差札忽笃侍读。选试经僧道。万松长老叹曰。自国朝革命之来。沙门久废讲席。看读殊少。乃同禅教诸老宿请师董其事。师从容对曰。诸师当以斯激厉众僧习应试经典。主上必有深意。我观今日沙门。少护戒律。学不尽礼。身远于道。故天龙亡卫而感朝廷励其考试也。三宝加被必不辜圣诏。遂与华使相见之后。其处置法度悉从师议。厦里丞相以忽都护大宫人言。问师曰。今奉圣旨。差官试经。识字者可为僧。不识字者。悉令归俗。师曰。山僧不曾看经。一字不识。丞相曰。既不识字。如何做长老。师曰。方今大官人还识字也无。于时外镇诸侯皆在。闻师之言皆大惊异。丞相复曰。必竟如何。师曰。
若人了知此事通明佛法。应知世法即是佛法。道情岂异人情。古之人亦有起于负贩者。立大功名于世载于史册。千载之下凛然生气。况今圣明天子在上。如日月之照临。考试僧道如经童之举。岂可以贤良方正同科国家。宣以兴修万善敬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