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佛祖通载 >

第45部分

佛祖通载-第45部分

小说: 佛祖通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绾问俏骼匆狻T话自潮ё庸榍噌帧7涞鸮8□花录蕊间。及是迁化。肉身不坏。数百年犹在。
  (十八庚申)德宗适改年建中(代宗长子。诏天下勿上祥瑞。放驯象出宫女。用卢梠为相。致朱泚之乱。幸奉天。寿六十四崩。葬崇陵。在位二十五年○立诵为皇太子○始定秋夏二税)
  (十九)沙门惠超。于五台乾明寺录出大广智三藏不空所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其序文。曰。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癸酉正月一日。于荐福寺道场内。金刚三藏与僧惠超授大乘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秘密菩提三摩地法。遂于其后受是法已。不空三藏奉事经于八载。至开元二十八载岁次庚辰四月十五日。闻奏开元圣上皇于荐福御道场内。至五月五日。奉诏译经。即时焚烧香火起首翻译。三藏演梵本惠超笔授。大乘瑜伽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法教。十二月十五日才讫。天宝元年二月十九日。三藏将此梵本及五天竺阿阇黎书。并付与梵僧目叉难陀婆伽。令送此经梵本并书。
  将与五印土南天竺国师子国本师宝觉阿阇黎。经今不回。后于大历九年十月再至大兴善寺大师大广智三藏和上边。复伸咨决大教瑜伽心地秘密法门。复将千钵曼殊经本。至建中元年四月十五日。到五台山乾元菩提寺。遂将旧翻唐言梵音经本。于寺校证。至五月五日惠超重与抄写出。一切如来大教王经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三密圣教法门述经秘义诸佛出世应物。随意志求者智镜玄通。念之者无忧不入。根缘感赴必籍此经。登菩提山除去邪执。契传二密得究瑜伽要秘法门穷理微妙。身口意业用智修持。戒定慧学显现通达。证如来地以信为首。乘般若舟速超彼岸。今述曼殊之德。灵迹殑伽圣觉无方。神力潜运以多尘劫。悲愿不住菩提。
  一主无二尊现为菩萨。自兹金色世界。来其忍士清凉之山。导引群品而即现灯现云。及万菩萨信生奇特。现光现相人皆发明王智。为利益三世苍生有趣。悉证菩提也。
  (壬戌)○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官借其余以供军。
  (癸亥)○税闲架。
  (二十五甲子八)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偿盗常住钱债也。  南岳明瓒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宰相李泌。乾元中辞入衡岳。瓒隐居上封。泌往谒之。瓒诵经其声先悲凄而后悦豫。泌隐知音。因谓曰。将非避隐者有云霄意乎。瓒唾之曰。莫相贼莫相贼。泌色不为动。瓒久之。见泌立候不懈。乃曰。饭未。泌曰。未也。瓒拨火出芋食与语。久之辞去。瓒抚其背曰。好做十年宰相。至是泌感事为帝言其高行。有诏徵之。使者至石窟宣麻命曰。尊者起谢恩。瓒寒涕垂颐凝坐略不以介意。使者叹其淳正不之迫。同奏其事。帝咨美之数四不已。瓒着歌一篇。其辞曰。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内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5□。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着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转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谤天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高。乞饭从头^2□。将功用功展转昏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真与。细如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抒。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幙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奉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二十一)荆溪湛然禅师。临终告其徒曰。大道无方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聊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斯而已。尔其志之。言讫而化。翰林梁肃题其碑阴曰。
  圣人不兴。必有命世者出焉。自智者以法付灌顶。顶再世而至左溪朗。道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其受业身通者三十有九人。而缙绅先生高位崇名屈体受教者数十。师严道尊遐迩归仁。自非命世亚圣。曷以臻此。
  (乙丑)改贞元(丙寅二十二)二年翰林梁肃。修天台止观论成。着止观统例曰。夫止观何为也。导万化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证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绝待以照本。御大车以御正。乘大事而总权。消息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之域。至微以尽性。至颐而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善可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门可窥也。用至圆以圆之。物无偏也。用至实以实之。物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广其目所以告也。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自至之。此观所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一之谓也。空假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也者相对之义。中道也者得一之名。此思议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数义也。非强名也。自然之理也。言而传之者迹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圣人所至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
  为显为秘。为权为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实。为无住为中。为妙为第一义。是一三之蕴也。所谓空也者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为言者也。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自假则何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空。成之谓之三德。修之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深研几穷理尽性之说乎。味者使明。塞者使通。通则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明则照。照则化。化则成。成则一矣。圣人有以弥纶万法而不差。旁礴万劫而不违。焘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而不无。寓名之曰佛。强号之曰觉。究其旨解脱自在。莫大极妙之德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顿者。非渐次非不定。指论十章之义也。十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略者举其弘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始于正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余者。非修之要也。乘者何也。载物运者也。十者何也。成载之事也。知其境之妙。不行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已。岂藉夫九哉。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遍破者遍无所破。爰至余乘皆不得已而说也。至于别其义例判为章目。推而广之不为繁。统而简之不为少。如连环不可解也。如贯珠不可杂也。如悬镜不可揜也。如通川不可遏也。议家多门非诤论也。按经正义非虚说也。辩四教浅深事有源也。成一事因缘理无遗也。噫止观其救世明道之书乎。非夫圣智超绝卓尔独立。其孰能为乎非夫聪明深达得意思象。其孰能知乎。今之人乃专用章句文字。从而释之。又何疏漏耶。或称不思议境与不思。议事皆极圣之域。等觉至人犹所未尽。若凡夫生灭心行三惑浩然。
  于言说之中推上妙之理。是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层水。其不可见明矣。今止观之说文字万数。广寻果地无益初学。岂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必以早计为事乎。是大不然。凡所谓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境杳绝与。是惟一性而已。
  得之谓悟。失之谓迷。一理而已。迷而为凡。悟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性不失也。止观之作所以离异同而究圣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行觉路而至妙境也。不知此教者。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
  譬如无目昧于日月之光行于重险之处颠踣堕落可胜己乎。噫去圣久远贤人不出。
  庸昏之徒含识而已。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炽。空有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漭浪不能住者有。太远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神而言通者。
  有放心而言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而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昧者不觉。仲尼有言。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悲夫。隋开皇十八年智者去世。至皇朝建中垂二百载。以斯文相传凡五家师。其始曰灌顶。其次曰缙云威。又其次曰东阳小威。又其次曰左溪朗公。其五曰荆溪然公。须于同门中慧解第一。能奉师训集成此书。盖不以文辞为本故也。
  或失则繁。或得则野。当二威之际缄授而已。其道不行。天宝中左溪始弘解说。  而知者盖寡。荆溪广以传记数十万言网罗遗法。勤矣备矣。荆溪灭后知其说者适三四人。古人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又其次也。夫生而知之者。盖性德者不也学而知之者。天机深者也。若其嗜欲深耳目塞。虽学而不知。斯为下矣。今夫学者内病于蔽外役于烦。没世不能通其文。数年不能得其益。是则业文为之屦校梏足也。棼句为之簸糠眯目也。以不能之师。教不领之弟子。止观所以未光大于时也。予常戚戚。于是整其宏纲撮其机要。其理之所存教之所急。或易置之或引伸之。其义之迂其辞之鄙。或薙除之或润色之。大凡浮疏之患。十愈其九。广略之宜三存其一。于是袪鄙滞导蒙童。贻诸他人则吾岂敢。
  若同见同行且不以止观罪我。亦无隐乎尔。建中上元甲子首事笔削。三年岁在析木之津功毕云尔。
  (二十三戊辰)般若三藏新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成。代宗皇帝亲制叙文曰。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利牵乎德。巧智丧乎真。爱恶攻乎性情。因缘坚其染习。内则百虑无节。外则六根竞诱。天理灭而莫知。道源迷而忘返。沦溺苦海劫尽还初。惟至人了万物之宗。越三界之表。廓独立而不改。遍诸有而常然。故能开导群迷济拔流品。六波罗蜜经者。众法之津梁度门之圆极也。昔日月灯明如来为菩萨说。历劫旷远真偈寂寥。文殊师利于耆阇会中与弥勒菩萨语及其事。成一切种智会无量义因。唯佛能知。唯佛能说。教必有主。其在兹乎。是以释迦如来为法而生俟时而现。三身不异。故处代而常离。万行无修。故随方而自在。运慈悲之力。开摄护之门。因其六尘示之六度。导于法分全证法身。结习纷纶乘理而悟。是真般若之旨也。故有慈氏善问大音赞言。天垂宝华云集仙盖。甘露流液光明烛幽。使迷方浅深皆得自然之慧。恒沙亿众能通般若之知。尝试论之。先儒有言。诚者自成而道自导也。夫诚己于内。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诚物于外。则不言而应不为而成。其内者证法之身。其外者大悲之力。德产之致密化育之功也。  夫春风吹发万类咸滋。旭日升画群阴尽释。乾坤易简之道。是则大同神明幽赞之情。孰云区别。殊途一致其理固然。朕虔奉丕图保又烝庶。思建皇极以升。大猷遐想灵踪期于□契。舍城妙说久秘梵文。徒怀泻瓶未启遗夹。微言不昧将或起予。于是罽宾沙门般若受旨宣扬。光宅沙门利言为之翻译。时大德则资圣寺道液。醴泉寺超悟。慈恩寺应真。庄严寺圆照。光宅寺道岸等。法门领袖人中龙象。证明正义辉润玄文。知释加之宝城。识众尊之满字。以贞元四年岁次戊辰十二月二十八日。于西明寺译成上进。凡一部十卷。神龙翊卫。如从金口之传。梵众护持。无异毫光之现。朕斋心涤虑仰味宗源。闻所未闻寔为希有。聊因暇日三复斯经。虽法海甚深波流不让。举其梗概昭悟将来。
  (二十四)二月江西马祖大师道一示寂。师汉州什邡人。姓马氏。容貌丰伟。牛行虎视。引舌过准。足有二轮文。遇怀让禅师密契心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