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王羲之和王兴之是兄弟辈,他和谢尚、谢安也是亲密的朋友,而《兰亭序》写作于'永和九年,,后于王兴之妇宋和之之死仅五年,后于颜刘氏之死仅八年,而文字的体段却相隔天渊。《兰亭序》的笔法和唐代以后的楷法是一致的,把两汉以来的隶书笔意失掉了〃。
郭沫若干1972 年又发表文章说:〃看到两种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自然而然又联想到相传为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这个问题,七、八年前曾经热烈地辩论过,在我看来,是已经解决了。不仅帖是伪造,连序文也是掺了假的。看到这两种《三国志》的晋抄本(即前写经类所举例),又为帖的伪造添了两项铁证。字体太相悬隔了,真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两相对比,一目了然,可以无容多话〃。②当时争论涉及到许多问题,且文章很长,这里不能一一引录。笔者感到此后有些学者的论点倒是很有价值的。范正红在《略论东晋书坛与王羲之书① 载《文物》1965 年第6 期。
② 《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本》,《文物》1972 年第8 期。法》(副标题兼论〃兰亭论辨〃)①中就其书法的渊源和类型发表了与郭沫若相左的意见。他说:事实上王羲之一类书法的确极少隶意,而更近唐人。从张芝、钟繇、陆机、卫恒、王导、卫夫人、王献之、王询、王僧虔、智永这一脉相承就足以证明王羲之书法属于另一体系了。其实,并非王羲之的书法象唐人,却是唐人的书法继承了王羲之一派。刘涛在《中国书法全集18·王羲之王献之》前言中通过东晋《李柏文书》与《兰亭序》作比较,举出不少字与王羲之的行书有暗合之处,笔者也详细观看了《李柏文书》,感到两者书风虽有差异,但远不像徐森玉在《(兰亭序)真伪的我见》一文中所说的几乎找不到一个与《兰亭序》中相近的捺脚,再者在《李柏文书》中也极少发现隶书笔意。由此可见在同一时期文字体段相差甚远绝非不可能。
郭沫若认定《兰亭序》是假的,必须否定古代的一些主要文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曾记述萧翼赚《兰亭》一事,宋初所辑的《太平广记》曾收录。何延之曾云:〃于时岁在甲寅(公元714 年)季春之月上已之日,感前代之修楔,而撰此记。〃开元十年何延之回长安扫墓,皇帝听说他知道《兰亭序》的流传情况,故派人去询问。当时何延之因病由长子何永写了奏折,享报皇上,因此他得到皇帝的赏赐。他在兴奋之余于《兰亭记》后面又加上了几行字,以宣示于后代。
这篇文章记载了王羲之如何写《兰亭序》,以及这一真迹如何流传到一个叫辨才和尚的手中。唐太宗很早就听说《兰亭序》这一名帖,就是没亲自见过,后来得知它在辨才和尚手中,曾一连三次将辨才召到宫中查问,辨才都不肯承认。无奈,只好将他放回原籍。后来,宰相房玄龄棋高一着,出了一个主意,派萧翼扮成书生模样,前去与辨才周旋,经过一番曲折,才把《兰亭序》真迹骗取来,唐太宗立即命刻拓高手,复制了十余本赐给高官大臣。唐大宗临终向他的儿子(即后来继位的高宗)耳语:〃我欲将《兰亭》去〃,这一真迹便入了昭陵。
郭沫若认为:唐太宗要求《兰亭》陪葬何必向儿子乞讨,耳语又是谁偷听来的呢?
其实郭沫若抓住的是枝节问题回避了要害,上述的驳斥是缺乏力度的。
人在临死之前身体极度虚弱,言语不清,声音低微,儿子将耳朵凑近父亲的嘴边聆听病人最后的嘱咐,是人之常情,谈不上〃乞讨〃。按唐太宗的要求去办,他儿子在一定的范围必须公布这一〃耳语〃内容,别人用不到〃偷听〃。在这里《兰亭序》这篇文章是否是假的,《兰亭序》是否在唐代就有伪造?郭沫若没有明确说明。何延之写这篇文章时是公元722 年,当时唐玄宗还健在,他敢把谣造到玄宗祖父唐太宗头上吗?
在《兰亭记》同一时代,刘捒的《隋唐嘉话》也有一段大致相同的记载,笔者已在《成就与代表作·兰亭序》一节里引过,这里不再重复。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说:〃这里也说'使萧翊(翼)就越州求得之',只没有讲到骗取之事。想来《兰亭》之人李世民手,确实是萧诩① 《王羲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翼)从辩才那里弄来的。〃①最早提到《兰亭序》这个名字的是《世说新语》,该书云:〃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②。《世说新语》成书较早,作者刘义庆生于403 年卒于444 年。其生年距王羲之卒年仅42 年,作者写作条件优越,资料丰富,将一篇从文字到书法都是伪造的《兰亭序》收录其中是难以使人置信的。当然《世说新语》也有讹错,但发生这样的大问题看来是不可能的。据《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拙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蜒直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林,林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有人寄希望于真迹从昭陵出土,以作出一槐定音的结论。看来这种想法不一定能实现,由此可见现存的各种版本的《兰亭序》是非常珍贵的。
有人从《兰亭序》的风格力证其伪,认为王氏豁达乐观,而文章基调悲观低沉。有人从王氏《兰亭序》本身力证其真,〃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的思想感情,是随着事情的发生而发生、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纵观历史文人之作,莫不如是。一篇之中,往往是〃兴尽悲来人《兰亭序》前面高亢,后面低沉,也不例外。郭沫若从出土壤三国志》残卷及五种墓志,椎论书体与当时不合,而论证其伪,有人则以与当时流行之书体比较,并无不合,而论证其真。笔墨官司,看来要长期打下去,是否有结论?也许像荷马《伊利亚特》一样,永远也没有结论,但学术上的价值,却谁也否定不了。《兰亭序》的真伪是一个复杂而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多年来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人们也只好择善而从了。
三、关于帐中遇险
王羲之少年时期很得伯父王敦的宠爱,有一次王敦带他到帐中,并在那里留宿。早上王敦先起来,王羲之仍睡着。王敦出去了片刻,便与钱风回到帐中①。钱凤是前来劝说王敦谋反的,王、钱两人在密谋之际,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仍在帐中,此事如泄漏出去,是要遭殃的。王敦是个杀人如麻、心狠手毒的人,此刻他准备下毒手。王羲之对于王、钱俩人窃窃私语的内容听得一清二楚,他知道,如果他们发现他听见了他俩的讲话,是件极其危险的事,后果不堪设想。当王敦前来察看时,王羲之假装熟睡,王敦以为侄儿未听见他们交谈的内容,这才罢休。这表明幼小的王羲之临危不惧,机智有谋。上述轶事源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假谲》是这样记述的:〃王右军年① 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卷文字部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年第1 版,第47 页。辩才又称辨才,原文照引。
② 《世说新语·企羡》。
③ 《旧五代史》卷四○《温韬传》。
① 《世说新语·假谲》引《晋阳秋》曰:〃凤字世仪,吴嘉兴尉于也。好慝好利,为敦铠曹参军,知敦有不臣心,因进说,后敦败见诛。〃减十岁时,①大将军(王敦)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汗头而被褥②,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③,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世说新语》所述《晋书·王羲之传》未采纳,而是根据其它材料,列人工允之的父亲王舒的传中。《晋书·王舒传》云:〃允之字深酞。总角④,从伯敦谓为似己,恒以自随,出则同舆,人则共寝。敦尝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已醒,悉闻其言,虑敦或疑己,便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既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吐中,以为大醉,不复疑之。时父舒始拜廷尉,允之求还定省,敦许之。至都,以敦、凤谋议事白舒,舒即与导俱启明帝。〃这件事究竟发生谁的身上,历来看法不一。
王敦与钱凤共谋逆事是指王敦以诛刘魄为名起兵于武昌以前,即公元322 年之前亦或是公元324 王敦再次起兵反晋之前。王羲之出生年虽有争论但不外乎公元303 年、321 年。王、钱共谋兵反的事与王羲之〃年减十岁〃不符。〃年减十岁〃,〃减〃作少于、不及解,〃年减十岁〃自然已与十岁相差不远,根据已掌握的资料,上述轶事如发生在王羲之身上,〃其年龄与事情发生的年代上有牴牾〃。
如果上述事情发生在王允之身上,能否成立呢?王允之卒于342 年,四十岁逝世,出生年代与王姜之相同即303 年。《晋书·王舒传》先叙述王允之字深猷。尔后从未成年的〃总角〃写起,从叙述的逻辑上我们领会到〃帐中假醉〃躲过杀身之祸,是〃总角〃以后发生的事。粗一看年龄与事件的发生的年代有矛盾,仔细分析,并无抵触。〃时父工舒始拜廷尉,允之求还省,敦许之。〃王舒拜廷尉是323 年,王敦与钱凤起兵反叛是324 年,这在时间上没有矛盾。
《晋书》是唐代修撰的,九五之尊的唐大宗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菱之两传后论,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再说唐大宗对王姜之书法佩服得更是五体投地,上述轶事对王羲之的形象增色不少,如果有依据证明是王羲之之事,《晋书·王羲之传》是绝不会弃之一旁而不收的,更不会将此事移至王允之身上。
可能由于〃诸书皆云王允之事〃的舆论压力,《晋书》的编撰者不得不恢复事情的本来面貌。至于《世说新语》为何张冠李戴,将工允之的事移到王羲之传中。有人认为那是因为王羲之名气大,撰写者将好事集中他身上,是有这种可能的。
四、王羲之是否有代笔人
在王羲之〃失郡〃以后是否有一位代笔者?一直是个疑案。这个疑案的源头,在《梁武帝与陶隐居九首》。陶弘景在① 年减十岁时,沈校本为〃年裁十岁时〃。
② 乃阳吐汗头面被褥,〃阳〃原作为〃剔〃,据沈校本改。
③ 方忆右军未起,〃忆〃原作误为〃意〃,据沈校本改。
④ 总角……男女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态如角,故称总角。
给梁武帝萧衍的信中写道:〃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有人常引用这一资料,证明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并非出自他的亲笔。那末代笔者是谁呢?后来推测是任静,也有人说是玄度,或是王氏家族的成员。对代笔一事有人却持否定态度。杨臣伟曾在《书法研究》上提了质疑①。他认为王羲之告誓辞官主要原因是他看不起他的上级王述。辞官后无官一身轻,他自己感到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他仍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辞官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失郡〃决不是他〃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代笔)〃的原因。王羲之辞官后,〃采药不远千里〃,说明他身体状况不差,他晚年虽患有多种疾病,但握笔作书还是不成问题,使人代笔看来不可能是健康方面的原因。从陶弘景所述,可知那位代笔人技艺超群,〃逸少亡后,于敬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王献之完全模仿代笔者的字,模仿的结果仅仅是相似,从王羲之辞官到梁武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为何没有一个人透露过这一消息?
陶弘景曾为梁武帝鉴定过所藏法书,作品卷帙共五卷,他对〃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四卷〃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中有不属于王羲之作品的〃杂迹〃十五件,逐一指出其作者是谁。对于无法弄清作者的,加了评语,没有一件被认为是代笔者所书。〃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很明显,发现王羲之代笔者的是梁武帝。哪些书迹是梁武帝圣旨标题为王羲之的代笔者所书?没有下文。代笔的问题除了陶弘景所说以外,其他古籍如《法书要录》均没有提及,既然代笔者是梁武帝发现的,还用得着陶弘景唠叨吗?梁武帝曾在《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说:〃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