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京城的时候,京城下起了初冬第一场大雪,京城中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明显是个吉兆。老夫人的病已经好了不少,只是身体也虚弱了不少,天气骤然变冷,她更加不能随便出屋,由于还在病中,为了避免过病气,家里的孩子已经回避,她窝在房中正是无聊。锦姐儿的回来,令她精神大振,果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呀。
周哥儿的管事特意来给老夫人叩头问安,难得见到未来孙女婿身边亲近服侍的人,老夫人问了很多周哥儿的问题,管事不卑不亢地详细回答,还特意挑了一些有趣的事情逗乐老夫人。
这位管事走后,老夫人拉着锦姐儿的手感叹道,虽然好多年没有见过周哥儿了,但是从他的人就可以看出,周哥儿是个很不错的人。要不是我病了,你也不用这么着急回京城,可以在榆林跟他处多一段时间了。
锦姐儿暗叹,看来自己的第一段订亲事件让家里人都有了阴影,巴不得早日将自己打包送到周哥儿府中了。
自从锦姐儿回京城后,天天陪着老夫人,还帮老夫人调理身体,因此在除夕前,老夫人终于完全康复,虽然苏老爷和苏夫人都在江南,但是锦姐儿回来后,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喜气洋洋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孙女就快要出嫁的原因。
敏姐儿得知锦姐儿回到京城,特意递贴让锦姐儿去探望了她一回。敏姐儿如今帮着王妃管家,越来越有皇室人的气质了。
第五十一章 八卦
第五十一章 八卦
对于锦姐儿来说,离开两年多的京城还是这么亲切,虽然她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宅在苏府,但是这里的空气、天空、阳光,是她过去十多年生活的地方,对她来说都熟悉到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那种违和感。
回到苏府的她,日子一下子变得缓和,她的嫁妆早已备下,虽然苏夫人在江南还继续准备着更多的嫁妆,但是已经不需要锦姐儿插手太多。苏府中主持中馈的是她二嫂,因此她有整天整天的时间,主要是陪伴苏老夫人和二嫂生的那一对子女--端哥儿和丹姐儿。特别是端哥儿,才三岁多,正是好玩的时候,整天姑姑长姑姑短地叫着锦姐儿,把锦姐儿的心叫得软乎乎的,天天给端哥儿讲故事。丹姐儿稍微大点,已经是一个小淑女,也十分喜欢姑姑,还帮着姑姑一起照顾弟弟。
苏老太爷和苏老夫人心疼这个小孙女,两老经常翻出一些珠宝,送给锦姐儿,锦姐儿的小金库也迅速膨胀,每天看着,锦姐儿都觉得心中安定,岁月静好。
接到敏姐儿邀她一聚的帖子,锦姐儿十分惊喜,她回来后,也派管事妈妈送了一份礼物给敏姐儿,但是碍于她的身份,并没有冒然去王府找她。现在敏姐儿主动递贴邀约,看来自己的这个表姐在王府的身份越发稳固了。
回帖答复敏姐儿后,锦姐儿想了想,还是把九春叫到房里,问她最近两年京城发生了什么事情。锦姐儿离开京城前,特意留下最善于交际的九春,让她多点想法收集京城各种八卦、小道消息。九春喜欢跟各府的丫头、婆子、嬷嬷交朋友,有时候轮到她休假的时候,她还特意出门去找其他府的人一起出门玩。锦姐儿临走前,给她留下了一些银子,让她专门拿去打点探听消息用的。
自从锦姐儿回来后,九春一直想找机会跟锦姐儿汇报自己的工作,但是锦姐儿一直没有单独传唤她问话,所以她耐下性子,每天做着自己的本分工作。好不容易等到锦姐儿亲自过问,她就把自己一直收集的信息一条一条告诉锦姐儿。锦姐儿临走时候,有吩咐她用笔记下每天打听的消息,因此她只是挑了一些较大的事情跟锦姐儿说,并交了自己记录八卦的本子。
锦姐儿翻了翻,暗自庆幸自己有教身边这几个丫头学习写字,虽然九春的字写得不咋地,但是记录了不少事情,锦姐儿可以慢慢消化,有时候八卦能看出不少事情的。
据九春打听的,这两年多,京城发生的大事不外乎三件,一件是太子丧子,说起来太子挺悲催的,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当了太子也三十年了,据说除了太子妃、侧妃外,姬妾无数,但是至今无法存活一个皇太孙,这件事对于储君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全京城的人知道太子多么渴求一个儿子,但是奇怪的是,他子嗣艰难,至今只有一个太子妃出的嫡女。照锦姐儿看来,这个太子的位置是在艰难,当今皇帝并不是最喜欢他,他并无亲生兄弟可以帮衬,娶了那么多老婆,却无法存活一个儿子。自己的弟弟们,儿子一个崩得比一个欢,单说楚王侧妃敏姐儿,儿子都两个了。太子新近丧子后,开始变得亲近佛法,经常召寺庙的大师入东宫讲经。
第二件,则是宽哥儿的驸马府,其实锦姐儿不关心宽哥儿,但是作为她的手下,一直关注这个让主子蒙羞的人的事情,特别是宽哥儿这件事并不是十分光彩。许真真一直以女官身份留在驸马府,孩子都生了两个了,可惜这两个孩子都给公主抱过去养了。许真真思念孩子,作了不少诗,传唱出来,京城的人都可惜,这么有才华的一个女子,却被如此对待。京城中不少人都成为了她的粉丝。锦姐儿看了九春记录的那些诗句,印证了锦姐儿一直以来的疑问,这个许真真果然是穿越来的,看这些诗,都是锦姐儿前世看过的,虽然字字表达着自己的杜鹃泣血般,对孩子的思念,但是照锦姐儿看来,真是极有心计的,看来这个许真真想利用舆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了,果然是个不安分的人。
皇室那边对安乐公主不理不睬,安乐公主虽然跟宽哥儿没有什么夫妻感情,但是胜在地位依然凌驾在宽哥儿上,所以即使自己无子,但是许真真生的孩子,她都自己亲自抚养,并不许许真真看一眼她的孩子。宽哥儿也毫无办法。
虽然外面的舆论纷纷,但是安乐公主关起门来过日子,许真真还是没有法子。
第三件,是秦国公府的,周哥儿的姑姑,改嫁了。周哥儿的姑姑原来嫁了驻守在浙江海防的昭勇将军,按照朝廷规定,周哥儿的姑姑一直留守京城。昭勇将军极少回京城,最长的一次足足六年都没有回过京城。因此周哥儿的这个姑姑相当于守活寡。她的儿子如今都已经成亲了,她则和昭勇将军和离了。听说昭勇将军有一个宠妾,一直陪着他在浙江上任,儿子和女儿都生了五个。周哥儿的姑姑十分厉害,一直忍耐到自己的儿子成亲,并且到外地当官后,再想法跟自己的丈夫和离了,而且半年就和另外一个人结婚了。锦姐儿听得目瞪口呆,古代还有这样的牛人?九春十分了解自家小姐的八卦心理,况且这个故事的女主角是未来姑爷的姑姑,所以九春费了一番功夫去打听细节。
原来这个昭勇将军回京城为自己的宠妾讨要诰命,周哥儿的姑姑不知道从哪里拿捏了这位昭勇将军的把柄,嚷着要告御状。昭勇将军只好妥协,跟她和离。保证了她儿子的嫡长子身份不变。和离后,昭勇将军扶正宠妾,结果周哥儿的姑姑拿捏的不只是昭勇将军的把柄,还拿捏了一些昭勇将军的宠妾以及这位宠妾的家人、子女在浙江犯法的把柄,皇帝知道后大怒,将那个宠妾的家人收监审问,责令昭勇将军休妻,昭勇将军为了前程,只好休了第二任妻子,如此一来,周哥儿姑姑的儿子在昭勇将军府中的地位更加牢固。但是经过这件事,他要想娶到一个不错的继室,就很难了。再加上,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派了另外一个武将到浙江,名义上做他副手,但是实际上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第五十二章 楚王
第五十二章 楚王
锦姐儿对周哥儿的这位姑姑十分敬佩,想着以后成为一家人了,一定要好好向她学习,毕竟嫁给古代渣男后,能全身而退,又不连累儿子的名声,这太难了。虽然锦姐儿没有追随她脚步的意思,但是可以肯定她一定十分聪明,好像以前周哥儿曾经说过他这个姑姑十分擅长下棋,在榆林的时候,周哥儿也时不时提起他姑姑,周哥儿对他姑姑感情十分深。就算了为了自己未来的丈夫也好。锦姐儿想起周哥儿的时候,会有一种甜蜜的感觉。她在前世也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感情,到了古代,因为男人三妻四妾的制度,对感情更加不敢寄望。但是周哥儿让她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因为他说过,不会纳妾。或者自己应该更加用心地去经营未来的婚姻生活。
锦姐儿嘉许了九春了,这个丫头做事灵活,虽然八卦了点,但是锦姐儿身边正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才,帮她听多点,看多点。因此九春是个可造之材。
去楚王府,必须先去见楚王妃,楚王府建得十分恢宏,风格偏厚重,一看就是男人主导的世界。楚王妃住在正院,雕梁画柱,奇花异草,一入院子,便觉满院芬芳扑鼻,入到房中,只见楚王妃端坐在榻上,敏姐儿站在王妃身边,含笑望着锦姐儿。看见敏姐儿,锦姐儿才松了口气,她比较害怕见皇室的人,因为皇室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死在他们眼中实在是不值一提。
其实楚王妃是个十分不错的人。至少在锦姐儿看来,她还算和善,对待锦姐儿如同对待自己的亲戚一样。
楚王妃是当今太子太傅吕大人的嫡孙女,自幼被教养得很好,照锦姐儿看来,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家闺秀,把持王府事务,一切都是整整有条,对待丈夫的妾室的态度也十分典型。楚王妃的侧妃是皇帝定的,她以礼相待正常,但是其他姬妾,不只是别人送的,楚王主动纳的,还有楚王妃主动提楚王纳的。楚王妃简直就是古代贤妻良母的典型样板呀。
楚王妃其实长得极美,是那种书卷味十分浓的柔美,说话轻声慢语的,但是语气十分坚决,可见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坐在楚王妃的身边是一个年纪尚幼的贵妇,锦姐儿没有见过,所以不敢乱叫,只是上前恭敬地向楚王妃行了礼。楚王妃十分温柔地说,“敏妹妹今天一直都在念着你,你们姐妹俩下去好好聚聚吧。”敏姐儿笑容可掬地拉着锦姐儿退下。锦姐儿转身后,听见那个年少的贵妇说,“皇嫂,这位就是苏家的二小姐吗?”敏姐儿拉着锦姐儿走得极快,锦姐儿听不见楚王妃如何回答那个人。
回到敏姐儿住的院子,锦姐儿才敢轻声问,“刚才那个贵夫人是谁呢?我看她年纪挺轻的,她叫王妃皇嫂,是哪位公主呢?”锦姐儿似笑非笑地说,“那是安乐公主。”锦姐儿呆了呆,她还真是第一次看见宽哥儿的妻子安乐公主。
锦姐儿回想了下,刚才那个安乐公主,长相清丽,足见皇室血统还是容易出帅哥美女的。但是十分消瘦,只有紧闭的双唇,尖尖的下巴,坚定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作为前庄王的女儿,能够存活至今,而且以前一直生活在深宫中,并不是一个只有良善软弱的人。
敏姐儿说,“安乐公主不是一个会随便为难人的人,你不必担心看见她。她跟王妃挺好的,所以经常来跟王妃说话。你可能没有留意,她带来的两个孩子,就是宽哥儿和许女官生的。”说到最后,敏姐儿的语气略带讥讽。
锦姐儿不想提扫兴的话题,就问敏姐儿生的孩子们都在哪里?说到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自然兴致勃勃,敏姐儿果然转移了话题,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育儿经。锦姐儿含笑听着,偶尔插两句。
敏姐儿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但是已经每天需要进学,不过他们如今还跟敏姐儿一起住在一个院子中。敏姐儿说了一通自己的儿子后,就问起锦姐儿的婚事。她已经知道锦姐儿跟周哥儿订亲。她以前也见过周哥儿,自然替锦姐儿高兴。
两姐妹说得高兴,敏姐儿就留锦姐儿一起吃午饭,饭后继续聊。敏姐儿的两个儿子回院子吃午饭。敏姐儿的大儿子叫玄哥儿,今年四岁,小儿子叫晨哥儿,今年二岁。看着走路还有点摇摇晃晃的晨哥儿,锦姐儿真是难以置信他已经开始跟着哥哥读书了。可能是她脸上的神色太过明显。敏姐儿笑着解释,晨哥儿只是喜欢跟着哥哥玩,他就是去凑数的。老师对他的要求就是,不要捣乱,倒没有严格要他一定要会读写什么。
晨哥儿果然十分喜欢哥哥,拉着哥哥的衣角,跌跌撞撞地跟着。看见陌生的锦姐儿,他还把手塞进嘴中一边吃得欢,一边好奇地看着锦姐儿。
玄哥儿果然有做哥哥的风范,把晨哥儿的小手拉开,正色告诉他,这是手,不能吃的。晨哥儿讨好地看着哥哥笑了笑,就扑进敏姐儿的怀中,继续盯着锦姐儿看。
锦姐儿十分喜欢小大人似的玄哥儿和童稚的晨哥儿,拿了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送给他们。玄哥儿一本正经地道谢了,晨哥儿拿在手上,放到嘴中咬了下,被敏姐儿抢救出来,挂在他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