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为何要"富"着养-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心可贵,贵在没有尘染的爱,贵在没有杂念的帮助。童心之爱,纯真温馨,不虚情,不假意,不图回报,不带丝毫功利。情自心生,爱源情发,绝不注水掺假。把这样的孩子称为天使,再恰当不过。
对于女孩子来说,纯真也是一种天性。可以说,她们是一张名贵的白纸,所谓“富养”,就不能让这张白纸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来自于家庭的、社会的污迹所沾染了。进一步说,富养,就是不能让孩子童心的真诚被世俗的欺诈所愚弄;不能让孩子童心的纯洁被成人的恶习所玷污;不能让孩子童心的最原始的爱也被来自成人的冷漠无情所淹没。
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家长权威非常重视,自以为是地做孩子的老师,但是好多时候,女儿却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值得去爱和珍惜的。
柯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专家。这一天,他在一试验班上给小朋友们讲了著名的海因茨盗药的故事。
海因茨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他们本来过着甜蜜恩爱的生活,非常不幸的是,她得了一种很厉害的疾病。只有一家商店才有这种药,不过价钱非常昂贵,而海因茨的生活非常贫困,根本就支付不起。为了挽救挚爱的妻子,海因茨亲自求到那位药商的门下,哀求道:“先生,您就发发慈悲,把这药只按成本卖给我,好吗?我的妻子眼看就没救了!”
药商很不耐烦,问道:“按原价卖给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是那样,我还做药干什么?”
海因茨继续恳求道:“要不这样,我把手头上的钱全给您,请您先把药卖给我,治我妻子的病。剩余的欠款我随后还您,您看行吗?”
狠心的药商一口回绝了他。
海因茨悲伤绝望地走了,但是他不甘心自己的妻子就此与世长辞,于是,他在夜深人静时,去偷走了那种药物给妻子治病。
故事讲完了,柯尔伯格就问小朋友道:“小朋友,你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吗?偷一个人的药用来拯救另一个人的生命错了吗?人们在这种情形下偷药应受惩罚吗?”
听到这一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很多孩子认为偷药是一种不良行为,因为所有的家长都告诉过孩子偷东西的不是好孩子。但是他们同时表示了对药商的反感。还有一些孩子,认为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那个药商不把药卖给他,而他的妻子就要死了。
无论孩子们持什么样的意见,所有的孩子都认为救人是重要的。这时候,柯尔伯格看到10岁的布兰妮一直坐着,一声不吭,就让她发言。
布兰妮站了起来说:“我认为,海因茨偷药是不对的,但是他为了妻子的病又必须这样做。不过,最好在他妻子用药后,他主动到药商处告诉他真相,接受责罚。”
说完这些话,布兰妮居然哭了起来,柯尔伯格连忙安慰她,问她为什么要哭泣,布兰妮回答说:“因为必须要惩罚这个偷东西的人,可是他却是为了救他将要死了的妻子。”
柯尔伯格感动不已。
童心无价!她们的爱是那样的富有,这使得她们充满了灵性和智慧,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只要用这颗纯真的童心一衡量,一切便都迎刃而解。“富养女孩”,就是要保证让女儿的这份童心不泯。
孩子的成长历程是一本神秘而厚重的书,从婴儿到童年,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女儿在一天天地长大和成熟,父母却一天天地成熟和变老,两代人的人生旅程是两条平行线,如果没有一个养育标准,那么,两代人的心理永远也不会有交汇的一天,他们只能越走越远,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代沟。
但是“富养女孩”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因为我们提倡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保持她的童真,而为了保持孩子的童真,我们必须放下大人的架子,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怀揣一颗童心,与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以身作则作个好榜样。
可是现在的孩子,在童年就已经没有了童心,诸如情人节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送花,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为了掩盖自己不遵守纪律的错误而“行贿”,领导司机聪明的女儿做了领导孙女的跟班——这些让大人啼笑皆非而又瞠目结舌的事就发生在儿童的身上。
很多家长都在赞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了。可是却很少有人忧心:孩子的成人化使得童心已经处在缺失的状态中。而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要反省的就是家长、老师和社会成员——我们这些“大人”,是我们过早地让孩子进入了成人世界。我们用我们的眼界,用我们的处事方法,把孩子带入了一个错误的空间,我们还自认为这是填平“代沟”的好方法。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让孩子不泯灭童心,那么就不要用自己的俗不可耐的做人的心计来熏陶孩子,那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sina 《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女孩就像一朵小花,或美丽,或娇弱,或妩媚,或敏感,或细腻,她们各具魅力,但她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和理解。由于母亲和女儿具有同样的女性基因,要经历同样的生理和心理历程,因此,母亲贴心的关怀会让女儿更加成熟。“富养女孩”,要求母亲付出更多的爱与理解。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说女孩温柔体贴,与母亲心心相印,母亲能读懂女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种情绪。同时,在女儿嘟着小嘴撒娇的那一刻,母亲也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被依靠的满足感和温馨母女情的甜蜜。
同父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往往看起来更为亲密。这种亲密的关系对女孩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亲密的母女关系带给女孩沟通、交流的经验,有利于发展女孩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对女孩心理需求的满足,还有谁会比母亲做得更好?正是女孩与母亲的共性,使女孩有了借鉴的榜样,并从中发展了自我。
在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母亲的爱与理解对女儿是多么重要。
艾德拉和爱葛妮丝曾经是同学,因此,两个人经常到对方家里玩耍。一天,艾德拉的母亲芭芭拉接到爱葛妮丝母亲的电话,在电话里,爱葛妮丝的母亲气愤不已,她毫不客气地对芭芭拉说:“你好好管管自己的女儿吧,有这样一个女儿,是你做母亲的失职。”芭芭拉非常诧异,但是她没有发火,而是等爱葛妮丝的母亲平静下来之后,才开始发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周末度假回来,发现洗衣间的窗子没有关好,地上撒满了打碎的鸡蛋,臭气熏天。”爱葛妮丝余怒未消。
“那和我女儿有什么关系?”芭芭拉依然不解。
“艾德拉的男友最近同她分手了,开始与我女儿爱葛妮丝约会。这是起因,于是,艾德拉便开始报复爱葛妮丝,这件事就是她领着几个朋友干的。”说到这里,爱葛妮丝的母亲又提高了声调。
芭芭拉联想到艾德拉这几天的情绪和她一贯的泼辣作风,开始相信这是女儿的作为:“让我先同她谈一谈,再给你回话,我为你的不幸感到抱歉。”
芭芭拉非常生气,她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如此不理智,她决心好好教训她一下。不久,艾德拉回家了,她显得情绪低沉。芭芭拉一直在客厅里等着她,但是看到女儿如此的情绪,她也非常难过,她问道:“艾德拉,爱葛妮丝的妈妈打电话来了,她非常生气,我不知道该怎样回复她。你能不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不是把鸡蛋扔进了他们的屋子里?”
“没有,妈妈。”艾德拉断然否定,但是却无法掩饰自己的窘态。
芭芭拉看出了这一切,但她还是当着艾德拉的面拨通了爱葛妮丝家的电话:“我是芭芭拉,我想你是委屈了我的女儿,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你停止向别人传播这是艾德拉的行为,而我希望你向我和我女儿道歉,因为你错怪了她……”
芭芭拉显得郑重其事,她注意到艾德拉如坐针毡的神态,但是她希望女儿能够自己反省。艾德拉其实很感激母亲为自己辩护,但想到母亲为之辩护的乃是一个撒谎的女儿,艾德拉就难过不已。她心想:这绝对比妈妈痛骂我一顿更让我难过。
最后,艾德拉向芭芭拉示意,她要和她谈谈,芭芭拉立刻放下了电话,静静地坐下来,等艾德拉开口。艾德拉哭了起来,芭芭拉不动声色,过了一会,艾德拉抽噎着说出了事实真相,那的确是她带人干的。只因为自己的男友威尔逊喜欢上了爱葛妮丝。
看着女儿如此伤心,芭芭拉也哭了起来,这让艾德拉的罪恶感更加重了,她本以为妈妈会对她破口大骂,但妈妈并没有这样做。
母女俩相互安慰着平静了下来,这时候,芭芭拉同艾德拉讲起自己过去的类似经历,讲到做父母的难处。最后,芭芭拉讲道: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任何伤害,所有的母亲都愿意同任何人争吵,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但这样做不明智,通常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承受这一切风暴,从中吸取教训。
艾德拉一下子感觉到了母亲的爱与理解,这给了她勇气纠正自己的错误,她打电话给爱葛妮丝的母亲,承认了错误,并愿意做一切来补偿。爱葛妮丝的妈妈显然已经消除了怒气,她说:“我接受你的道歉。”
有着同样的女性基因使得母女之间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慈善,比如温柔,对于自己的女儿,所有的母亲给予最多的恐怕就是柔情。同时,母女之间也是息息相通的,即使没有完全相同的经历,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也有相似之处,因此,母亲很容易理解女儿的心理,而女儿,也非常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和关爱。
亲密的母女关系有利于发展女儿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友谊。对于女孩来说,女性基因赋予她们的是用“关系中的自我”来解释社会,她们喜欢交往,并注重发展亲密的友谊。她们对人更感兴趣,在摇篮里就表现出愿与人交流的倾向性。交流使她们感觉到支持。先交流后行动是女孩习惯的方式。女儿同母亲的联系则给了女孩最直接的关系解释,女儿会从与母亲的交流中,找到一种与社会其他人交流的最佳方式。
女儿的确需要建立独立的自我,但这种自我是在日益复杂的关系中,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中实现的。她们与母亲具有共性,这种共性有利于在家庭生活中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纠纷和误解。
女孩从小就在注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的行为将女儿带入了女性世界,从母亲身上,女孩开始知道做女性应当是什么样子。无论女儿将来是否真正仿效母亲,做同母亲一样的女性,母亲对她的影响都是随处可见的。
一个自信的女儿通常会有一个自信的母亲。而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待女儿的母亲往往是比较自信的母亲,她有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有吸引自己注意力的理想,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不需让女儿为自己完成未实现的幻想,也不需在女儿身上倾注所有情感的、理想的寄托。她们的爱是单纯的。
母亲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搁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繁星》
母女之间的关系发展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童年,女儿需要母亲理解和支持她发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但是进入少年阶段,母亲通常会开始重新找回自己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失落的能力、影响和魅力,这时候女儿就迫切地想要知道母亲在外面的工作和活动。在青春期,女儿得到最深刻的锻炼,这时期发展起来的母女关系可以持续终生,即使在女儿成年后,母女之间仍会保持密切的关系。当女儿加入到母亲的行列中来时,她们就从母女关系转变成了更为平等的朋友关系。
总之,母亲能体会女儿的心理,并按自己的理解给予指导。这样的母女很容易形成朋友关系,保持终生友谊。
女孩教育:父爱如山如海sina 《女孩为何要“富”着养》
来自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它能够撑起女儿的一片天。因此,“富养女孩”,就要父亲对女儿付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女儿在尊重疼爱中找到幸福的方向,找到温馨的感觉。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