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 >

第23部分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第23部分

小说: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舒翰面无表情继续大口喝酒,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死猪样!李义之看的脸抽筋,这人嗜酒的程度绝不逊于李白!当年那货在他这里蹭吃蹭喝,现在,又他妈来了一个!
“我前段时间去了趟漠北,匈奴的边患愈加严重了,那些蛮子兵强马壮,四处流串,不断扰我边境,他们不敢堂堂正正向大唐宣战,却肆无忌惮的掠夺边关百姓,这些人飘忽不定,防不胜防。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朝中不日就将出兵讨伐,大战一旦打响,唐军必将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胶着战中,不知兄长可有意乎?你若能一战成名,将来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李义之说话时一直深深注视着哥舒干,手中酒杯在他那修长的手指中不停的旋转,直到说完话李义之才抬起手,一仰头喝的滴酒不剩。
哥舒翰看着李义之,半晌说不出话。
“你是说……从军――!”
“战场,是绞肉机,也是富贵乡!一边生,一边死,看你有没有胆量去……”
“哈哈哈哈!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如今大唐盛世,在京师想要出头,何其困难,兄弟你现在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或许,战场才是我哥舒翰最终的归宿!”
李义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亦因为哥舒翰的豪气热血沸腾。
“来人,取我的刀来!”
李义之拿过下人送上的宝刀,刀光出鞘,一道淡淡的红光随之而出,萦绕着刀身。
“宝刀赠英雄!如今,它待在你身边比在我这儿要合适!”
“这……这是……”
哥舒翰看着那把刀,惊得语无伦次,那绝对是一把绝世好刀,淡红的刀身似乎肉眼可见一层薄薄的刀锋锐意无比。
“这便是鸣鸿宝刀,弟以此为你践行!”
“当年干将莫邪夫妇奉命为楚王铸剑,最后剩下一块玄铁,铸成了一把宝刀……鸣鸿宝刀!”哥舒翰喃喃道。
“不错,就是这把。当初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世上诸多宝物收归国库,后来武帝刘彻将这把刀赐予东方朔,东方朔又把这把刀送给第一次出征匈奴的卫青!后来,此刀流落民间,我偶然间收得此刀,如今,就让我学一回东方朔,为哥哥践行,预祝哥哥创下卫青一样的功业!他日哥哥凯旋之时,弟再为兄长接风洗尘!”
“好,待我凯旋,再来找兄弟你喝酒!”
两人一来一往,都是一副马到成功的德行,仿佛战败的那种可能就是个笑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二章:往事

兴庆宫南苑,高力士麻溜儿的抱着铺盖卷在外殿打地铺,他对于加班早就麻木了,李隆基的生活起居多少年来都是他一手包办,不管该不该他高力士值班守夜,李隆基就是哪个的帐都不买,天天指定高力士!
东方天际才透出些鱼肚白,天还未亮,高力士打了个哈欠,抱着枕头翻了个身,枕头垫在胸前,面皮朝下,脊背朝天,以自由落体姿势恨不得睡死在床上!
内殿,李隆基满头大汗,脸色惨白,终于一下子惊醒。他抬头看了看窗外,没有投进一丝光亮。玉环在身边,她的睡姿永远的是蜷着身子,脑袋埋在他的胸前。他心中稍稍平淡一些,可还是挡不住海水般涌来的怅惘。
有些事情他以为自己早已淡忘,可终究还是发现,那些人,那些事深深地刻在心底,物是人非,连回忆都充满了悲伤。
那个时候,大明宫还没有和临淄王的兴庆宫连在一起,皇帝多居住在太极宫。
直到某一天,太极宫宣政殿外,一个金甲少年,手持龙泉宝剑孤身一人站在殿外的广场上,金黄的铠甲刺透了夕阳的光芒。
少年嘴角上扬,睥睨四方。那一张年轻的脸上英气逼人,剑眉星目,唇红齿白,正是少年时候的李隆基。
突然殿门大开,各种各样的人鱼贯而出,那些人里,有上官婉儿,有韦氏皇后,她韦氏的弟兄,有梁王武三思,还有中宗李显,安乐公主,驸马武延秀……认识不认识的文武大臣,无一例外这些人面无表情的逼向李隆基,他们身后,或宫人,过兵士,人马众多,而李隆基嘴角的微笑却更加的诡异。
一手握龙泉,一剑指苍天。
惨淡的斜阳烧红了天,和那满身血污的少年连成一片。
李隆基所有的气息都融入长剑之中,他本身已经成为无往不利的剑气!
长剑直指地心,血液顺着剑锋走了一路,脚下,是堆积成山的尸体。
宣政殿洞开的大门里面漆黑一片,少年的锋利再无人可当,这是一个天生的王者!
突然,漆黑的门洞内出现两个人影,一大一小,有说有笑,好像完全看不见外面血腥的场面。
李隆基心中一惊,那……是儿时的李隆基和年轻的太平公主!
“姑母,我还是觉得太液池的荷花比皇祖母殿里的牡丹要好看!”
太平公主闻言,笑得一脸和煦:
“荷花有荷花的美,牡丹有牡丹的美!牡丹因你祖母而闻名,三郎可想什么因你而闻名呢?”
“隆基没有想这么多,可是等隆基长大以后想让姑母看到最美的荷花!”
小小的李隆基围着太平公主蹦蹦跳跳,旁若无人的经过金甲少年,李隆基伸手想抓住太平,然而那两人如同空气,穿身而过。
“姑母――”
李隆基大声呼喊,他看见二人面前突然波涛汹涌,血光冲天,数丈高的血海直压两人面门而来。
二人仍旧什么都没有察觉般说笑着向前走。
“不要――,姑母,我是隆基,是三郎啊!”
李隆基追上前去,伸出手,却只抓住一把空气,转眼间,两人便淹没在血海之中。
李隆基突然坐起来,心脏狂跳,梦中那一幕让他惊魂未定。
玉环心中一跳,睡意全无,她看见李隆基眉头紧锁,一手扶额,一手捂胸,脸色苍白,嘴唇发乌。
“三郎,你怎么了?”
玉环连忙坐起,牵过李隆基的手,脑袋靠在那人胸前听着他的心跳渐渐放缓。
“三郎的心跳好急,三郎是在害怕什么吗?在玉环小时候受了惊的时候,母亲便会用锦囊装上一包盐放到开水里涮一遍,然后让我揣在胸前,这样我便会平静下来……三郎不再是小孩子,也没有人给三郎做锦囊,那就把玉环当做锦囊揣在心里,从此就再也不要心慌了!”
李隆基这才感觉从幻境中走到现实!
“我做噩梦了……”
“梦都是反的,醒了就好了!”
“不,这是真的,是真的!”李隆基艰难的朝玉环露出一个笑容“曾经,朕也有那么多的兄弟,可是如今,他们都在那里呢?就剩朕一个人了,钟绍京呢,刘幽求呢?还有……崇简呢?”
李隆基眼神变得迷离,溢满了痛楚。
“他们都走了,只留下朕一个人……朕甚至依稀的听见天际传来他们的谈笑风生,他们在一起,在等着朕……”
“三郎,你心里有块石头,压在你的心上是吗?你可以把它说出来吗,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折磨自己。”
“那都是多少年的往事了,他们都走了,朕便再没有想什么人提起,玉环你想听吗?”
“有些事情埋在一个人心里,就像一个人面对一场灾难,孤立无援,三郎说出来,以后想起那些年的人和事,你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李隆基叹了口气把玉环揽在怀里,娓娓道来:
“世人皆知朕是开元天子,朕光艳艳的走上皇位,创开元盛世,却没有人知道朕少年登基,走向皇位这一路,每一步都是尸骨成山!“
”那一年,则天祖母驾崩,朕的三伯卢陵王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李显无能,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所控制,韦后想要去掉李显,效仿则天女皇登基称制,于是此时朕的父亲相王李旦和姑母太平公主成了她最大的障碍,她便把朕兄弟四人皆排挤岀京。“
“朕去了潞州做刺史,那时朕有个好兄弟,薛崇简!他是姑母的儿子,朕少年时家中变故,祖母常年派人监视相王府,全府上下人心惶惶,没有人知道则天陛下会在那一刻便会夷灭我全家,朕少年时是在姑母家长大的,她那是在保护我,祖母对姑母的溺爱无人可比。”
“朕在太平公主府上做个自在王爷,更与崇简亲如弟兄,我们二人一度在长安街面上称王称霸,京城的纨绔子弟地痞**全部在我二人手下作威作福。”
“朕去潞州,整个长安市上安静了好久,崇简非要跟着朕,我们又在潞州做起了土皇帝,那时朕的门下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只一年的时间,潞州所有的官方势力,江湖势力都来投奔朕,朕在那里更结交了众多弟兄。”
“当时朝局混乱,韦后和安乐公主把整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还想皇帝废掉太子,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朕在潞州那些兄弟个个义愤填膺,他们说朝局动荡,李唐王室的嫡亲血脉几乎被则天女皇斩杀殆尽,韦后心术不正,李唐王室在经不起同样一番折腾了,他们劝朕起兵讨伐,朕每一次都叉开话题,直至后来,中宗皇帝死于他的妻女手中。”
“韦后把我兄弟几人召回长安加以控制,朕在潞州结交的那些兄弟都是江湖豪杰,仁人义士,他们都义无反顾的跟朕回长安,还有潞州刺史曹畤愿举州待命,随时听朕差遣。”
“韦后终究不是则天祖母,朕手中兴起的这些势力,若是在祖母朝里,早就夭折,可是那个时候没人在意朕,曹畤推荐朕回长安后去宝昌寺找普润,那是一个隐居的谋士!”
“他告诉我长安市上哪些人可以结交,哪些人可以拉拢。朕和崇简仍旧做着**王爷,我们一掷千金,动辄包下整栋酒楼或是整个**,免费请万骑营和羽林军轮休的兵士聚会。”
“韦皇后牢牢的监视住朕的父亲,软禁朕的姑母,可是他却不知道朕早已自下而上的控制了她所有的势力,她从未把朕放在眼里,在她们眼里,朕就是整个京师纨绔子弟中的翘楚。”
“在普润的指点下,朕找到朝役尉刘幽求和司马监正钟绍京,这二人后来都成了朕的宰相。”
“韦皇后一直在找一个机会临朝称制,在那之前上官婉儿为了给她争取一个喘气的时间,那人拟诏立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为帝,李重茂被姑母,父亲和韦皇后,安乐公主母女俩三方共同控制,最后他们控制了父亲和姑母决定做这大唐第二个女皇帝。”
“在那女人要登基的前一天,刘幽求和普润便劝我起兵,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朕当晚便带兵杀进宫中,普润带人解救出姑母,那一晚,长安死了好多人,宫中韦氏党羽被诛杀殆尽,次日,朕接回父亲拥其为帝!”
“李隆基说道这里又看了看玉环,当年的那场杀戮,血流成河,他的手上沾满了血腥,让玉环知道这些他觉得有些心虚。”
“后来大局已定,朕的大哥宁王李成器自然成了皇太子!朕弱冠之年位列三公,可是朕手下的弟兄都不甘心,那皇位是朕夺回来的!”
“朕心中那时并无介怀,可是那些兄弟不甘,他们认为那皇位该是朕的,当朕发现这些异动时立即让他们放弃这些想法,朕害怕这终究会影响朕和大哥的关系,兄弟不和发生在百姓家中也就算了,可若是发生在皇家,动辄血流成河。”
“朕年少时家中整日活在则天祖母的阴影下,朕和众位兄弟都是数着日子过活不知道那一天就是满门抄斩,所以朕和兄弟们一同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兄弟情谊早就不像一般帝王家中那样淡漠。朕不得已下手杀了那些和朕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然而他们至死都坚持要拥朕为帝。”
“大哥知道这件事后瞒着朕去见父亲,他提出要让出储君之位,父亲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更是当即决定让出皇位,等朕知道这些父亲已经诏告天下禅位于朕”
“李隆基说到这儿面色缓和了许多,他的父亲,他的兄长,都是生性豁达的隐士。”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断了几天,明天我多更一些!

☆、第三十三章:你就吹不走

大明宫的钟声幽幽的响起,六宫升起明火,玉环静静依偎在三郎怀里,无言的看着东方日出,橘黄的光线洒进宫殿。
外殿高力士突然惊醒,连忙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火烧了屁股般的冲出殿门揪着门口的侍卫就是一顿爆打,他丫的今天起晚了居然没人来喊他!好在陛下似乎也没起。
高力士生气归生气,却没忘吩咐御膳房开始准备饭菜,这才回去侍奉皇帝起床。
回到内殿,高力士突然停住,拦下身后来伺候洗漱的宫人。
玉环安静的坐在梳妆镜前,脸上笑得异常安详!李隆基只一身单衣,手中握着象牙梳,旁若无人的为镜中的人梳妆。
高力士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这一幕,从未在皇家出现过,高力士只想到了四个字……老夫老妻。高力士有些哭笑不得,明明那女子风华正茂,可这两人在一起却无半点违和。
巳时早朝,李隆基吃罢早饭便匆匆离去。玉环无聊的到处闲逛,那人不到申时是回不来的,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一群大老爷们鼓着腮帮子唾沫子满天飞的吵上几个时辰,连午饭都没时间吃,搞得玉环也不得不跟着一天两顿饭。玉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