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第369部分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69部分

小说: 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口袋里,只是一部分。”刘文岳拍了拍手边的牛皮纸袋。

    “这真是难以置信,刘,你怎么可能会有这些?”米勒的声音里满是疑问。

    刘文岳递给米勒的,是一份民主德国内部代号为“觉醒”组织的少部分成员资料。

    说来有趣,梁远歪打正着的通过尤尔根?安吉丽娜成了目前民主德国潜藏在水面之下的改革派的后台金主。

    虽然梁远不知道上个位面两德合并的细节,但是,东德昂科纳政权倒台后内部反对合并的声音始终不绝,甚至数次连任统一后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当初都是反对两德合并的一员。

    本来按照历史,缺少资金的觉醒组织最终和联邦德国政府搭上线,在西德的资金和东德底层民众加上部分中层精英的推动下,两德才得以完成历史性合并。

    不过在这颗星球,历史在这里分出了一个十分微小的岔路,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由于梁远曲线提供资金的原因,目前主管着“觉醒”组织财务工作的安吉丽娜对联邦德国“好心”援助资金的( 提议没有什么兴致。

    这个局面可急坏了联邦德国国内某些志在统一的人。

    政治也好、生活也好除了少部分特殊情况,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几乎是必然现象,而权利这东西本身又是一种零和游戏,你多了我必然就少了。

    再加上提供资金的梁远好似东德人民的老朋友,尽心尽力的演绎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角色,没有对东德政府提过任何非份要求。因此除了真正的“西德带路党”,东德的主流改革派们对安吉丽娜的选择也没有什么非议。

    这次远嘉之所以能从民主德国弄出来一份进军其国内无线通信市场的备忘录,也是梁远不求回报长期资助“觉醒”组织的报酬,国家级市场开的备忘就算暂时还不具备明确的法律地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到手的。

    当然,对于东德来说这份备忘录只是惠而不费的口头人情。而未来到底如何谁也不能确定。

    可惜,在民主德国没人能想到,某个正义的共产主义战士会拿着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正经八百的跑到隔壁去勒索。

    联邦德国统一民主德国的本身就是充满着走钢丝风险的政治活动,哪怕已经被喷成恶魔人渣集合体的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时,也举行了关于合并的全民公投,可联邦德国根本没有任何打算进行公投的意思。

    美国人事不关己揣手冷笑隔着大西洋看热闹,英、法两国的反对情绪异常激烈。英国相撒切尔夫人号召戈尔巴乔夫在必要时刻动用坦克推平柏林,法国总理密特朗则哀叹苏维埃已经丧失了反法斯战争时代的无畏气概,倒是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大谈特谈人权、民主,苏维埃会尊重民主德国人民的自由选择之类的。

    眼下,整个欧洲都在上演着拿错剧本念错台词的戏码,别说丰远物贸正处于风暴核心,哪怕远嘉远在外围影响力不算高,如果能用钱就让远嘉闭嘴。联邦德国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做。

    毕竟,对于土豪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然,某人要价太黑是另一个问题。

    米勒的心呯、呯、呯的乱跳着,此时联邦德国因为梁远把历史错开了一小段,正在为寻找大批量靠谱、合格、优秀的东德土产“带路党”而头痛着。

    目前东德内部倾向于改革的地下团体有许多,不过最大的却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力量。另一个就是觉醒。

    觉醒组织的名字来源,源自一份在民主德国影响力非常大的官方报纸《人民觉醒报》,而安吉丽娜所服务的“觉醒”组织由于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此时已经晋升为东德第一大地下政党,觉醒组织里的很多人都是东德社会的中、基层精英。

    “名单里的人员都是民主德国国内目前有志于社会改革。致力于建设自由、公正、富有的新德意志的开明人士……。”

    刘文岳的声音好似地狱里的魔鬼,每个词语的选择都击中了沃尔夫冈?冯?米勒的内心的深处。

    略显深沉的拍了拍手中的文件袋,刘文岳诱惑似的说道:“这里边,还有很多…很多…。”

    像安吉丽娜那种和联邦德国有过接触,但依旧保持着民主德国认知的人士在此时的东德有很多,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是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和安吉丽娜一个模样。

    如果,联邦德国掌握了这份民主德国第一大地下党的成员名单,那么选取野心人士另起炉灶甚至鹊巢鸠占直接改造觉醒组织,使之符合联邦德国的审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联邦德国来说,刘文岳能拿出这么一份对于“觉醒”这种地下组织至关重要的成员名单,那么刘文岳在民主德国国内的活动能力远联邦德国的原始预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一块重量级砝码在德国统一天平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米勒的脸色在红、白之间交替了数次,沉默了好久才有些艰难的说道:“我承认,刘手中的文件和刘在民主德国的工作能力我都十分的关注,不过四分之一德国电信的股份实在是太高了。”

    “我曾经做过预估,如果两德合并成功,那么改制后的德国电信资产大约会达到五百亿美元,四分之一就是一百二十五亿,这等规模的资金或是资产流动不可能不留下痕迹,无论哪个人处于我的位置,都没有可能答应刘的要求的,因为无法对历史给予以交代。”米勒异常诚恳的说道。

    米勒关于德国电信的预估一点都没说错,五年后,彻底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德国电信登6美国纽交所融资,在售总股本26%股票的情况下,成功从美国金融市场融得13o亿美元的巨资,成为美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最大的ipo项目。

    更神奇的是德国电信上市后的当年股票价格直接翻了七倍,在2ooo年纳斯达克股灾之前,德国电信一直是代表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标杆企业之一。

    刘文岳听米勒连给予历史交代这种高贵冷艳的理由都弄出来,不惊反喜,知道目前纠结了多天的谈判已经步入关键时刻。

    哈哈一笑,刘文岳向前倾了倾身子,说道:“一百多亿美元的财产实在是太疯狂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在朋友之间生。”

    刘文岳先按梁远的习惯,树立了一个正义牌坊,然后才继续说道:“米勒,如果,我是说如果我选择注资呢,如果我向公司建议大幅调低关于民主德国无线通信市场的盈利预期呢。”

    虽然刘文岳的言辞有些婉转,不过米勒还是察觉了刘文岳言语的真正含义,谈判对手已经坚持了很多天的叫价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米勒的神情顿时一松,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注资?在大手笔的投资航空工业之后,刘的集团还有大量的资金可以注资德国电信?”很明显米勒对远嘉的资金链有过研究。

    刘文岳异常坚定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想起了梁远解释这个计划时的言语:“远嘉资金紧张没钱没可不代表英国人没钱,更不代表想撤出香港的怡和没钱。”(未完待续……)

 第90章 历史的车轮(十一)

    怡和在香港的经营历史过百年,在六、七十年代,来自香港的营收占据了整个怡和集团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强。※%,

    自从纽璧坚下课,怡和开始执行撤离港岛的计划之后,随着大批产业的抛售怡和手中的储备现金大量增加,当初李人和怡和签下城下之盟除了汇丰银行的因素之外,怡和手中的大量现金也是李同学的重要顾忌。

    虽然眼下怡和在港岛的支点企业,香港置地的股价陷于风雨飘摇之中,不过可不代表怡和没有救市的能力和资金,甚至不用汇丰出手,只要怡和放弃其正在新加坡运作中的大型炼化项目,暂缓怡和集团战略改制的步伐,那么拯救香港置地不过在反掌之间。

    这也是梁远不愿正面强行收购怡和在港企业的重要因由。

    八十年代正是新加坡经济崛起的时代,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被誉为亚洲地区的四条经济小龙,不同于台湾、香港和共和国牵扯至深,韩国和北朝鲜南北对峙,位于马六甲海峡要地的新加坡近乎没有任何外部威胁或政治变迁。

    其周边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也是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被赞誉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后的四小虎,对于已经扎根亚洲上百年的怡和来说把企业经营重心转移到新加坡当然是个十分理想的选择。

    通过出售九龙仓、香港电灯、中华燃气、香港电话、大东电报等一系列企业,怡和已经从香港转移出数十亿美元的财富,有过理财基础的人都知道,放任大额资金躺在银行的账户上吃利息是个十分亏本的买卖,对于怡和这种大型财团来说更是如此。

    不过数十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已经不是怡和在东南亚传统的种植制糖、百货零售、品牌代理等渠道可以容纳下来的,除了试探性的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和船舶制造业之外。进入石油化工产业成了怡和集团的新选择。

    毕竟对于大型石油炼化项目来说容纳百亿美元规模的资金实在是轻松之极。

    此时的怡和正在和新加坡政府谈判,打算依托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在新加坡建立大型石化园区,项目投资预计过六十亿美元。

    虽然新加坡执行开放竞争的市场制度,但成立于七十年代的新加坡炼油公司、新加坡化工集团已经成长为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大型石化集团,哪能坐视怡和这个新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动土。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怡和同淡马锡集团就新成立的大型炼化企业在新加坡的市场地位问题展开了一系列会谈。

    新加坡炼油公司的另外两个股东英国bp石油和美国美孚石油对怡和跨行业进入石化领域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不过由于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石油炼化中心,谈判一直在磕磕绊绊中不断推进。

    事实上哪怕没有梁远在中间掺和,在经过出六年时间的艰苦谈判后,怡和也没能理顺同英国bp石油、美国美孚石油、新加坡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终,怡和选择把这笔资金投进日本,在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抄底了丰田汽车百分之五的股份。

    现在,历史拐了个小弯,另一个企业战略改制方向的选择摆在了怡和面前。

    九月,香港的天气依旧处于炎热之中。共和国北方已经可以感受到的那丝秋意半点皆无。

    薄雾下的维多利亚湾朦胧一片,深绿色的天星小轮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站在怡和大厦第52层的办公室里,西门?凯撒克凝视着远方的海湾久久不语。

    就在四十八个小时之前,凯撒克从熟悉的怡和股东那里知道了一个堪称爆炸性的消息,自己当年竞争怡和主席时的老对手,曾被怡和扫地出门的纽璧坚为掌握着怡和、置地两公司股份3%以上的中等股东群体开出了基于目前股价的收购要约。

    在刚刚接到消息的当时,凯撒克一度以为纽璧坚疯了。是在回英国的那几年被来自苏格兰高地的自由之风吹坏了脑子。

    对于散户,特别是那些利用资本杠杆配资炒股的散户来说。置地和怡和股价腰斩好似天塌下来一般的大事,完全可以用暗淡的人生、灾难的命运来形容,不过对于长期持有企业股份的大、中股东来说,企业连续几年的业绩报表才是决定性内容,短时间股灾所形成的股价涨落对实体经营根本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完全可以无视。

    当然。所谓的救市行为也无非是表达一下猎食者的同情心基本和鳄鱼的眼泪等同。

    在目前横扫香港的这场股灾中,除了那些信息不灵、智商耿直认为共和国短时间内会解体的散户傻子,没有任何怡和股东认为怡和同置地当前腰斩过半的股价属于合理范围,可以准确的表达企业的实际价值。

    可以说纽璧坚以当前股价为基准对中等股东提出收购要约根本是在藐视被收购人的智商。

    可惜的是老对手看起来的愚蠢行为,只让凯撒克的高兴维持了不到三十六个小时。短短的一天之后,凯撒克得到了一个让其无比震惊的消息,所谓的收购要约并没有采用资金直接收购的方式,而是采取了股份置换这个比较迂回的手段。

    那可是德国电信的原始股啊……。

    就算在十个小时之后,凯撒克回想起这个消息时依旧觉得血液的流在悄然加快。

    对于一个在商场上打滚一生的老油条来说,原始股根本就是暴利的代名词,伴随其出现的基本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