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梁远和梁海平提及要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后,梁海平就开始了在东北机车厂的收尾工作,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烦,梁远授意梁海平把修建柏林级购物中心和使用民主德国本土货币结算,作为技术转让的必要前提条件,整合到了243型电力机车和25s双层车底的技术转让合同之中。
哪怕不计算柏林级购物中心的价值,仅目前购物中心所拥有的民主德国马克现金就已经过了四个亿,在可以预计的未来这个数字依旧在快增长当中,这样在核算25s双层车底时,整节车厢的成本的就显得其高无比。
从表面上看东北机车厂占了极大的便宜,包袱由远嘉承担,好处由东北机车厂享受,毕竟废纸一样的民主德国马克根本无法在共和国内部流通。
梁远通过这种方式,狡猾的把深圳联合信托以较低价从东北机车厂购得25s双层客车编组,和自己分文未出,空手从铁道部套出数亿资金的事情悄然抹平。
这种典型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猥琐勾当,梁远哪里敢让老梁同志知道,和梁海平把所有的小动作都搞定之后,梁远才大大咧咧的和梁江平提出,梁海平要跳槽的事情。
“海平要走?”梁江平一愣。
看着梁海平微笑着点头,就知道梁远肯定已经搞定了梁海平,梁江平沉吟了半晌,张了张嘴依旧是啥也没说出来。说心里话,梁江平对自己这个兄弟可是欣赏得很,能在短时间内把破落的东北机车厂变成部里人人眼红的高盈利企业,可不是有能力这几个字可以简单概括的。
可是要留也不是那么回事,就算梁远把大部分事情瞒着自家老爹,梁江平也知道梁远才是所有一切变化的最大幕后推动者,虽说梁江平从未问过梁远现在到底拥有多少资产,但李远玲所从事工作的烧钱程度梁江平还是比较清楚的。
看着梁远毫不困难的支撑着刚刚改名为华晨工业动力的燃机项目研、生产,还心有余力的跑的德国和罗马尼亚倒腾大型客机,梁江平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怕是能担得起富豪这个称呼了。
对于**理念和著作精熟无比的梁江平来说。个人财富从来不是一个难以面对的问题。梁远曾经和自己老爹开玩笑的谈起,要是自己真的成了大资本家该怎么办?
精通辩证法的梁江平随手给梁远丢过来了一本**原理,指着上边“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和“创造大量必须的生产资料后才有条件实行**”的文字哈哈大笑着说道:“你太小看真正**者的胸怀了,从现实意义上说。在**实现之前的积累阶段。创造大量财富的大资产阶级本来就是我们的亲密战友。”(注1)
梁江平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梁海平是自己兄弟这个极为亲密的身份,也使得梁江平缺少适当立场进行坚决挽留,某些事情不是清者自清那么简单对待的。
看着梁江平微皱着眉头叹气。李远玲笑着说道:“海平这一年在段里领得工资能有两、三万的不?怕是连飞趟欧洲都不够吧,当个破厂长还得自己掏钱配车,已经免费给你当了两年的长工,做人可要知足啊。”
手里握着梁远转过来的绥芬河大市场3o%股份的梁海平,哪会去算计承包利润那些扎眼的现钱,和梁江平商量过后索性拿过深圳特区政府的经济工作报告,直接找到特区的工资酬劳部分,随便选了个中等档次的数据套在自己身上。
梁江平觉这个法子不错后就直接借用了,甚至连整个本溪车务段的年终奖都是参考特区的人均工资水平,略作微调后决定的,老梁同志当官虽说没有为人八面玲珑的天赋,但对政治大气候的敏感程度到是非常的合格。
“爸,现在段里的车厂随便去个人都能保持车厂盈利吧,你要是不放心就自己兼着厂长好了,远嘉这边都要忙晕了,刘文岳今天还在德国工作呢,小叔可不能放你那边浪费下去了。”梁远不满的说道。
“口气到是不小,说说你小叔的新工作,我听听能比车厂大多少。”梁江平笑着说道。
隐蔽的撇了撇嘴角,梁远也没瞒着,直接说道:“联邦德国的mbb还在顽抗,原本我是打算理顺mpc75项目后,再把小叔拉过来成立新公司的,不过前几天在北平时宁叔建议妈妈研斯贝航空动机的民用版,我只好把建立新公司的计划提前了。”
“等等,你宁叔建议研rb163航空动机?空军难道要重启远程轰炸机的计划?我怎么一点没听说呢?小远你确定?”李远玲的声音里难掩惊喜。
对于李远玲这种资深的业内人士来说,轰六i的存在还真不是什么绝密,当初西飞对轰六进行两改四的改造时,作为国内斯贝航空动机的权威专家,吴忠华全程参与了整个改造计划。
“这么大的事情我哪敢胡说。”梁远说道。
“空军要投入多少研费用?开周期要多久?哪个单位主研?”李远玲的问题连珠炮般的脱口而出。
“空军那里一分钱的研费用都没有,妈妈说会是哪个厂所主研。”梁远咧着嘴着说道。
“就算有军用斯贝的全套图纸,改成民用版本怎么也得花上五、六个亿的投资,小远你不会真把事情揽到华晨这边了吧?”李远玲转眼就把宁雷的筹码猜出了一半,惊讶无比的问道。
“整个长白岛的基建,部队会动用工程部队,把所有的七通一平工作包下来,宁叔打算用人工顶替研费,我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了。”梁远笑着说道。
长白岛上七通一平所需的资金量李远玲还是非常清楚的,随手扯了扯梁远的耳朵,笑着说道:“我还以为家里的小财迷转性子了呢,前些天开年终会,鲁恒升还说算上各种管路的越河费用,整个长白岛的七通一平工程,最少要投进去二十个亿,你说的头脑一热是指占了大便宜了吧。”(未完待续!
ps: 艾玛,忙成o型了都,先少点,证明满楼还活着,争取早日恢复日更^_^
第203章 中冷回热
“妈妈,中冷回热装置不就是个换热器么?有那么难?”梁远卡巴着眼睛疑惑的看着李远玲。
李远玲看着自己这个格外老成的儿子难得的露出天真的一面,温和的轻笑了下,清了清嗓子说道:“小远,你可别小看换热器这种工业上最基础的东西,要知道在科学技术上,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难突破。”
“好比数学,像我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研究的数学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直白点地说就是研究一加一和一加二到底等于几的问题。”老梁同志难得的找到一个教育的机会,赶紧插话说道。
“瞎说什么,哥德巴赫猜想是在证明是否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姜昆,马季他们过年时说的那些东西你也好意思拿出来和儿子说?” 李远玲白了梁江平一眼说道。
梁远有些好笑的看着父母拌嘴,觉自己老娘摆出一副准备详细解释的模样赶紧转移话题。
哥德巴赫猜想那玩意都困扰整个人类一个多世纪了,后世电子计算机运算度极大提升之后,美国曾把数千台级服务器连在一起计算这类数学难题,结果直到梁远穿前数学上的很多难题依旧是没什么重大进展。
用资深数学家的话来说,以百年时间为纪元,在全世界6o亿人口中,适合搞哥德巴赫猜想这类数学难题的存世天才从来都不会过2o个,以自己老爹高中程度的数学水平。哪是自己老娘短时间内能解释明白的。
“妈妈,研究这些基础的数学问题有什么用处么?”梁远好奇的问道。
“有很大的用处呢,数学被称作一切科学之母和动机被叫做工业之花都是道理相同的,质数和素数的概念小远都知道吧?”
看着梁远点头,李远玲继续说道:“比如质数和素数在密码学里的大量应用,使得现代密码越的难以破解。”
“像导弹引导雷达的频率变化中都是以质数形式做着无规律变化,从电子干扰的角度上考虑,深入理解数学上的梅森素数会更加容易的破解或是干扰这种无规律变化,像妈妈现在做的宝石涡轴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动力传输使用的是齿轮传动,在齿轮设计上也要用到数学上的质数。以寻找最少的机械损耗和故障率的齿轮齿数和齿轮角度。”
听着李远玲说起数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梁远暗自叹了一口气,心说后世也不知道哪个2b脑残提出来的高考取消数学,连基础数学都学不好的废物大学生社会要之何用?既然不想学数学可以去用身体写作嘛,或者去赛个车。唱个歌。拍个戏什么的可都比念大学有钱途多了。非得死皮烂脸的挤高考干嘛。
难怪美国的共和党人从来都看不所谓的大众,屁股总是坐在精英一边,对于部分愚昧的民众来说。奢望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声色犬马就是其人生中的全部含义,在美国的统治阶级来看,西谚里所谓的“上帝的羔羊”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可是深得吓人,到底谁是谁的上帝谁是谁的羔羊呢。
李远玲看着梁远的目光游弋不定,先是掐了掐梁远的脸颊,才猛地觉自己又进入了专业状态,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说道:“妈妈又把事情扯远了,不过就中冷回热装置来说,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最小的空间里作出做大的散热面积,面对燃气轮机这种高温尾气,传统的管路式交换散热器从体积效率上完全达不到要求,只能使用全新的板翅式散热器。”
“根据热力学原理,同等条件下,表面积越大的物体热交换就越快,因此就燃气轮机所需的板翅式散热器性能来说,需要在一立方米的空间里,最少达到5ooo平方米的换热面积,才有工程上的实用价值,若想机组排气的出口温度降到2oo度左右,换热面积更是要达到15ooo平方米才行,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于把两个足球场的表面积塞进一立方米的空间,在其间负责换热的大量介质还需快的流动,小远说这种事情是难还是不难?”李远玲笑眯眯的看着目瞪口呆的梁远。
梁远已经听得傻掉了,怪不得目前的美国钟情于展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这个中冷回热装置的难度简直就是逆天了,梁远不知道的是世界上台采用中冷回热装置的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组r21,在一九九一年才启动研计划,在英、美、加三国通力合作之下,历经了十年之久才成功的研出来。
“所以妈妈才和你说,级计算机才是未来科技研的基础,像类似中冷回热装置的热力学换算和流体流量设计,已经完全出了人力计算的极限,没有级计算机就是算上一百年都别想设计出来,妈妈这边有无数的项目等着老苏他们的级计算机呢。”
听着李远玲又一次强调级计算机的重要性,梁远倒是深有感慨,日后的美国正是凭借着在半导体产业的领军地位,获得了在数学计算上的巨大优势,在苏联解体后引爆了人类工业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进一步成长为这颗星球上唯一的级大国。
若非资本家的本性太过于贪婪,导致了美国国内严重的产业空心化,几十年后的共和国是绝无半点崛起的机会。
梁远跟着李远玲在科技园里转了小半天,到是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惊喜,近一年的时间梁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f14战斗机和事关共和国未来的南沙之战上,每次来科技园都是行色匆匆,今天细细的逛了一遍才觉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算上设备厂房等固定投资。整个南湖科技园全年至少烧掉了15个亿,梁远满世界的划拉资金,整个集团除了必要的周转资金外,其余的基本都被梁远投入到了科技园和长白岛上。
此时的科技园以不复当初草创时略显寒酸的模样,在一片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八、九间或蓝色或白色的大型钢结构建筑散落其间,蓝色的归属于燃机实验室,白色的都归电子实验室。
原本也在科技园里占地面积很大的冶金实验室,却被朱立国把大部分家当都迁移去了本溪,南湖这边眼下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留守。
电子实验室那边。苏良宇等人把建设方面的资源。都投入到了两条5微米生产线的建设和改造之中,而燃机实验室的基建却是遍地开花。
由于耐高温金属材料的寿命问题还没解决,燃机实验室今年的科研任务不算繁重,李远玲抽出了部分精力大兴土木。把一系列用于各种型号燃气轮机测试的试验台基建部分都建了七七八八。
在航空动机的研或改进过程中。测试装备至关重要。最简单的例子,没有大尺寸的音高空台,根本就不可能研制出合格的涡扇喷气动机。好比后世的日本,虽说在部分耐热材料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