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

第9部分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目前为止,有关袁庚的传记已经出了3本。除上面提到的两本之外,还有曾任人民日报记者、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陈禹山写的《袁庚之谜》。这对于袁庚,也是一种慰籍了。前两本我读过了,最后一本还没有见到。
最可惜的是,我每次到深圳都行色匆匆,日程安排得非常紧,竟然没来得及看望袁庚一次,这是我至今的遗憾。

第27节:十三大:党政分开,说时容易做时难(1)

十三大:党政分开,说时容易做时难
每次路过北京平安大街的金台宾馆,都勾起不少回忆。这里的地名原先叫厂桥,金台宾馆前身是一个老旧的三层楼招待所。奥运会之前,老招待所拆掉重来,建成现在这座漂亮的9层高档宾馆。
新宾馆我没去过,当初那个俯卧在路边的厂桥招待所,我倒是很熟悉。从1986年秋天开始,根据邓小平指示的精神,中央从各部门先后抽调了二三十人集中到这里,研究政治体制改革,后来还参与起草十三大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部分。这些人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有一些同事和朋友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我也就利用休息日不时到这里来聊聊。
此时,改革开放已经8年,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展,政治体制改革迟迟迈不开步子,陈旧的政治体制造成了层层障碍。邓小平在1980年的突破性讲话《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几年来也没见什么大动静。对此,邓小平思考了很久,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人深知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他在1986年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6页)
但是,坚毅的邓小平仍然决定出击。1986年的夏季到秋季,邓小平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发表密集讲话,展开前所未有的新一轮攻势,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6月10日,他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60页)9月至11月,邓小平先后四次催促政治体制改革。他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那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6177页)
从哪里着手呢?邓小平选择了一个突破口:〃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7页)这个设想,正是他在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提出来的。当时他说:〃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中央一部分主要领导同志不兼任政府职务,可以集中精力管党,管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考虑了8年,觉得从这里打开第一个突破口比较稳妥,既有足够的突破性,也能随时掌控。
1987年初,胡耀邦被迫辞职,没有动摇邓小平的决心。按照邓小平的设想,1987年的十三大应该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
厂桥招待所的二、三十位研究人员,正是由于邓小平的设想,走到了一起。
也许是这种〃知遇〃的缘故吧,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个个都有一种大时代改革高潮的昂扬劲头。尽管他们大多数人过去并不相识,工作起来夜以继日;尽管他们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政改方案也是几起几落,但他们身上仍然充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近一年的努力,他们拿出的成果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得到邓小平首肯。这个《设想》的主要内容,写进了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在十三大上所作的报告第五部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毫无疑问,这一部分内容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包括7条措施:1、实行党政分开。2、进一步下放权力。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包括合并裁减管理部门,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和行政诉讼法等。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包括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要求领导机关的活动要开放,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包括人大常委会委员专职化、坚持差额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建立人民申诉制度。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据统计,十三大结束之后,全国报刊、出版社发表论述党政分开的文章数以千计,一时成为热点。社会各界纷纷讨论党政分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些文章的重点,一是指出以党代政是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导致机构重叠、环节繁多、效率低下、政出多门,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各项改革将难以实施;二是说党的领导是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和推荐干部方面实施政治领导,而不是代替政府部门办理具体行政事务;三是要求撤销与政府部门对应的〃对口部〃和各级政府及各部门中的党组,实现党委办事机构〃少而精〃。

第28节:十三大:党政分开,说时容易做时难(2)

十三大闭幕之后,一些部委开始撤消了主管整个部门业务的党组。有一些从事党的工作的干部觉得自己的权力变小了,纷纷要求调到行政部门担任实职。针对这种情况,报刊上又发表文章,劝说这些干部着眼大局,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安心做好党务工作。
但是,89风波之后,党政分开不大提了,甚至有人私下质疑十三大报告。关键时刻,邓小平在1989年9月16日出来说话:〃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24页)这才打消了一些人的顾虑。
21年过去,回过头来看,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措施,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了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之外,十三大还有另外两个重大贡献,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对此,本书相关章节已有详细评述。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又向前跨越一步。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说:〃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大报告比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进了一步,明确宣布:〃利用市场调节绝不等于资本主义〃,〃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应当通过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签订经济合同等多种办法,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社会主义经济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从此,〃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成了经济运行的新的指导方针,中国离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近了。

第29节:为什么总有人怀念计划经济?

为什么总有人怀念计划经济?
我很惊讶某些〃左〃的朋友公开挑战党的最高权威,并且缠斗不休的劲头。比如说,从1979年到1990年,邓小平先后6次讲话说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些朋友就是不买账。不但不买账,而且在诸多重要媒介上发表文章叫板邓小平,狠批市场经济。
1990年和1991年那些日子,大家普遍十分沉闷,闭户读书或者下海做生意去了。这些〃左〃的朋友觉得终于〃熬过〃80年代,等来天赐良机。于是破土而出,走马灯一般披挂上阵,使出浑身解数,不把市场经济批个体无完肤,誓不罢休。
我那时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办公室里有空读了些〃左〃的文章。我不知道还有谁像我一样,耐心地把这些朋友的枯燥言论摘抄下来。改革开放30年到来之际,翻翻这些发黄的纸张,眼前又隐隐地腾起了当时的硝烟。
先让我们大略看看邓小平从1979年到1990年6次有关市场经济的谈话。
第一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36页)
第二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说:〃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47页)
第三次:1982年10月14日,邓小平在与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对经济搞得不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7页)
第四次: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同美国企业家代表团的谈话中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48页)
第五次:1987年2月6日,邓小平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03页)
第六次: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64页)
但是,某些人却硬要把计划与市场问题上升到两条道路斗争的高度,把计划经济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将市场经济划入〃资产阶级自由化〃、〃资本主义复辟〃、〃否定共产党领导〃的敌对阵营,开足马力抹黑和批判市场经济。
1990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两个问题》。文章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是公有制的经济,因而必然要求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即从整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10月12日,《人民日报》又发表长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这篇文章把质疑计划经济的观点扣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文章说:〃资产阶级自由化……集中攻击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集体主义,竭力美化资本主义。〃
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的文章《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文章说:〃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
199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发展商品经济不可否定计划经济》。文章说:〃有些人总是……对计划经济任意加以否定。〃〃市场经济原则很难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我国4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巨大优越性。〃
为了守住计划经济体制阵地,这些人呼吁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两条道路的斗争〃,以击败〃资产阶级自由化〃所主张的市场经济。
1991年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该文说: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有〃双重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
这就把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并列,将一个中心变成了两个中心。这些人觉得,原来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够,要再加上一个政治中心,这就是以反对和平演变为中心。
那么,两个中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篇文章说,只有〃正确处理两大任务的关系,才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91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重头文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掌握处理矛盾的主动权》。文章说:当前我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比建国以来任何时期都要鲜明、激烈、尖锐〃。好家伙,就连〃文革〃那样激烈的阶级斗争也不在话下了,现在要进行更加激烈的阶级斗争,难怪这些人要把阶级斗争也列为中心了,而现实阶级斗争的斗争目标之一,自然是市场经济。
1992年1月5日出版的北京一家杂志,刊登了《反和平演变三论》这篇长文。文章说:〃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阶级矛盾还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还存在,各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