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

第6部分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党政分开等内容,仍然没有触及。
十七届二中全会于2008年2月27日发布的公报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了,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08年5月,深圳市发布的《改革纲要》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向前迈开了一大步,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社会各界切盼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打开新的局面。只有这样,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愿景才能实现。
潘晓仰天长问: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引起轩然大波,是上世纪80年代历史的一个著名事件。
后人这样评价这封来信:〃它曾让当年千百万青年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激动为它争辩为它深思,也让千百万今天的中年频频回首没齿不忘。〃〃它是中国期刊史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传奇,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阕回声不断的绝唱。〃
我当时所在的《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青年》杂志是兄弟单位,我也认识潘晓来信的当事人,对一些内情比较了解,所以每逢回忆起这件事,心里总是十分沉重。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吐露的彷徨、苦闷、迷惘和怀疑,一下子打中了刚刚经历〃文革〃的亿万青年的心。短短数月,竟然引发6万封来信,紧接着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
在这场讨论过去近30年之际,有学者指出:如果说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标志着政治思想的重大转折,那么1980年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则标志着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重大转折。
在一次纪念潘晓来信的研讨会上,有学者说,这场人生观大讨论所引发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深深地渗透到新一代人的精神骨髓当中。这场充满了感性的泪水和激动的情绪的思想解放,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幼稚,但是那种带血的纯真的呐喊,那些在精神桎梏中痛苦挣扎的自由心灵,实在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人类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伴随着人生观的讨论与突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脱离神性的讨论,俄国废除农奴制之前关于新人生活的讨论,不都是这样吗?
让我们看看这封信:
〃我今年23岁,应该说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经不复存在。〃
〃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小学的时候,我就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而后愈演愈烈。我目睹了抄家、武斗、草菅人命。家里人整日不苟言笑,外祖父小心翼翼地写检查,比我大一些的年轻人整日污言秽语,打扑克,抽烟。小姨下乡的时候,我去送行,人们一个个掩面哭泣……我有些茫然,开始感到周围世界并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里所描绘的那样诱人。我问自己,是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

第18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4)

〃我初中时,外祖父去世了。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突然变得冷酷起来,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亲因此拒绝给我寄生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沦为社会青年……我得了一场重病,病好后……被分配到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里。〃
〃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
〃我求助友谊。可当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他说的知心话全部悄悄写成材料,上报给领导。〃
〃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悲惨。我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同情都扑在他身上,用我自己受伤的心去抚摸他的创伤……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不再理我。〃
〃我躺倒了,两天两夜不吃不睡。我愤怒,我烦躁。我心里堵塞得像要爆炸一样。人生啊,你真正露出了丑恶狰狞的面目。〃
〃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贪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如说为革命,显得太空……如说为名,离一般人太远……如说为人类吧,却又和现实联系不起来。为了几个工分打破了头,为了一点小事骂碎了街,何能奢谈为人类?〃
〃我求助于人类的智慧宝库,拼命读书。我读了黑格尔、达尔文、欧文、巴尔扎克、雨果、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大师们像刀子一样犀利的笔把人的本性一层层揭开,让我更深刻地洞见了人世间的一切丑恶。我惊叹现实中的人,竟和大师们所写的如此相像……没有一个人真正虔诚地服从平日挂在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
〃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物进化的某种规律是任何专横的说教都不能淹没、不能哄骗的规律!〃
不少青年在来信中说,他们读着读着,泪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中国青年》杂志随即展开了一场震动全国的〃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从5月号开始到12月号,讨论持续半年多,共收到6万封来信,其中不少信稿还是几十个或几百个青年联名写来的。这个数字,打破了20世纪100年报刊专题讨论来稿数量的纪录。来信的也有不少成年人和老年人,还有大批海外来信。
这正是杂志社所期待的。原来,《中国青年》自1978年9月复刊之后,主编关志豪一直关注青年人在想什么。他组织编辑就此进行调查,发现十年动乱给青年的心灵造成了难以言说的创伤。怎么办呢?编辑部一致的意见是开展一场公开的讨论。发表潘晓来信,就是要给青年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于是,从5月号到12月号,8期杂志共编发111篇稿件。很多青年在来信中说,自己有着和潘晓同样的遭际和心路历程,潘晓能够把探求人生意义的心里话坦率地说出来,是一个历史进步。
讨论中的意见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有些人受的挫折比潘晓还大,但他们不改初衷,为了理想不惜献出生命,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正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错误的人生观。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不是科学人生观。共产主义不是禁欲主义,为自我和为别人不是截然对立的,人考虑自我是正常的。人生的河流是由为自己和为别人等各种源泉汇合而成的,要承认为自我有存在的合理性。合理的解决方法应是发展的合题:〃主观为社会,客观成就我〃。

第19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5)

还有一种意见赞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认为人的活动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然后才能满足别人。黄河本身必须有丰富的水源和生命力,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众多来信中,武汉大学哲学系学生赵林的来信颇具爆炸性。他的来信被编辑部加了一个题目:《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这个题目使赵林后来吃了不少亏。文章说,自私是一个广义的哲学概念。自私是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康德和黑格尔看到了这一点,认为历史就是在恶中发展的。按照人的本性来说,自私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正当的权利。自私就是人的自我发现,是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一切总体主义的观念都是个体灵魂被歪曲的结果,是个人本质异化的结果。没有这种广义的自私,社会就不能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私,不是指蝇营狗苟的个人占有,而是指表现自己我,开发个人价值。
各种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交锋,杂志社通过编发稿件,对一些偏激的观点作了平心静气的说服工作。
当时,不少改革者高度评价《中国青年》的讨论,认为通过这场讨论,可以使青年人获得一个研讨人生的平台,有利于大家在切磋中共同前进。有的杂志发表文章说:〃这是中国报刊前所未有的光荣不同的声音发出来了,说明我们的神经衰弱症正在好转。〃
保守一点的人就不这么看了。有人写信指责《中国青年》说,〃根本不应该发表这种来信〃,甚至谩骂编辑部是〃纵火犯〃,说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有的单位扣押了这几期《中国青年》杂志,不许人们看。有不少单位的领导把参加这场讨论的青年当作〃危险分子〃,甚至视为〃洪水猛兽〃。有的人给杂志社写信不敢署真实姓名,怕单位里打击报复。
幸好,《人民日报》适时地发表了评论《人生观讨论值得重视》,说这次讨论〃提供了很可贵的新鲜经验〃,〃感人至深〃,局面才有所缓解。
紧跟而来的一大热点是,每天都有许多人写信打电话或亲自到访《中国青年》杂志社,询问潘晓情况,要求见面。编辑部婉言谢绝了所有这些要求。
接着出现了很多传言,说潘晓并无其人,来信是编辑部捏造的。
也有不少人冒充潘晓或被人指为潘晓,出了不少事。山东威海市一个女青年,由于她的经历与潘晓相似,被人硬说成是潘晓,她多次表白也无济于事。造访她的人有时一天多达40人。这位女青年的母亲嫌她惹事,竟在她头上砍了一刀。
潘晓到底是谁呢?编辑部也有苦衷。其实〃潘晓〃是个笔名,或者说,是个半虚拟的人物。〃潘晓〃是在两个人姓名中各取一字组成的。一个是出生于1955年的女青年黄晓菊,当时是北京市第五羊毛衫厂的女工;另一个是出生于1959年的北京经济学院(现为首都经贸大学)经济数学系二年级本科生潘祎。
杂志社编辑马笑冬和马丽珍在调查青年状况时,分别接触到这两位,觉得黄晓菊的经历和潘祎的观点各有代表性,就把他们的经历与观点整合成一篇文章发表。潘晓的生活经历主要采用黄晓菊的,观点则主要出自潘祎。当然,也吸收了其他一些青年人对人生观的看法。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这封信更具典型性和吸引力,引起普遍关注与思考。
北京及全国各地报刊,还有一些外国记者纷纷要求采访潘晓,都被谢绝了。
在越炒越热的气氛中,当时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于1980年6月18日下午来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听取汇报。他问杂志发行多少份?主编关志豪说:325万份。胡乔木说:〃一个人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在法律上经济上是允许的。在工厂劳动,劳动得好,得了奖励,受了表扬,他也为社会增加了利益。他可以是一个善良的公民,他客观上是为了别人的,因为他做的不是坏事,不是损人的……对上述这种人不能耻笑,不能否定。〃

第20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6)

在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舆论压力下,潘晓不得不露面了。
经过编辑部仔细商讨,决定由黄晓菊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方式和观众见面,因为潘晓的文章是以女性身份叙述自己的经历的。8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潘晓专题报道〃。黄晓菊在电视上露面说:〃这封信是以我为主写的〃,〃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垃圾就像苍蝇那样活着〃。这句话一时广为传播。
然而,到了1980年9月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先是9曰23日,《工人日报》办的〃情况参考〃刊登群众来信说,潘晓来信是〃有肉一块,蚂蚁俱来〃,来信指黄晓菊〃从一个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了全国人人瞩目的风云人物〃,〃黄在生活中'主观为自己'是做到了,'客观为他人'还差得很远。〃
接着,一位中央领导就此事批示说〃请有关部门查查这件事。报刊,电台有个猎奇的思想,没有解决好……〃
12月,华中工学院向中央有关部门送上一份材料,指这场讨论〃散布大量错误观点〃,〃必须澄清〃。
关志豪回忆,1980年第12期的《中国青年》不仅减少了讨论版面,而且宣布讨论就此结束。这一期发表的总结文章题为《六万颗心的回响》。文章说:人不都是自私的,有自私的人,也有高尚的人,应该提倡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助人为乐的精神。
文章并没有否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公式。只是说,这不是先进的人生态度,在利己中利他,是较低的要求。人应该在实现整体中去实现个体。
文章引用了一些模范青年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