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畔耄哉陨葑匀缓芡纯斓拇鹩α讼吕础�
为了更加稳妥起见,萧明另外再派了一个营的虎卫军作为孝宗赵奢的护卫,同时还将自己身边的郭守信也派给了赵奢,心想这样的话已经基本上可以保证他的安全了!
大宋朝的皇帝现在也真够胡闹的,整日不在京城的宫中呆着,而是到处乱跑,这在以往的王朝中真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如今就是这样,赵奢被领到了皇家虎卫军的营地之内,被委任为一名炮兵后勤的营长!领了一身红色的军装。
年轻的赵奢穿上了红色军装后,照了照镜子非常的满意,毛呢料子的军装上从领口到下摆前全是一排排的金属扣子,扎上了两寸厚的牛皮板带,肩膀的绶带一披,左侧军刀,右侧短枪,显得英俊潇洒威武不凡!
听说这套军装还是萧明所设计的,整个大宋皇家虎卫军和近卫军基本上完全一样,只不过虎卫军在战时会在前胸加装一块绘有虎头的护甲,作为这只部队前身的纪念,指挥官和近卫军则没有这块装备。
作为指挥官是有配马的,分给赵奢的马匹是一匹毛色纯黑的乌骓马,赵奢骑上去后自认为帅的不得了,想来那个皇帝也不如自己英俊潇洒,这匹马不但毛色纯正,而且血统也很高贵,是军中几次与传说中的萧明坐骑赤玉聪的最好坐骑了!
既然参了军,那么就要住在军营中,赵奢作为小军官自然不用每天的操练,但他仍然会被每天早上部队拉练的口号和歌声给吵起来,他的一切用度自然都是萧明特意安排,这段时间无非是让他先熟悉一下军营中的氛围,等到命令一到这支一万多人的虎卫部队就会开拔的。
于此同时,远在西域的杨祈中和萧仲恭同时传来信息,耶律大石已经全面接受萧明的要求和主张,同时西辽国内的局势更一步恶化,杨祈中带去了两万西域著名的黄金军团,但火器和炮兵的数量不足,特请求支援。
而西突厥的阿斯旺王,借口西辽国内镇压突厥部落的措施使得突厥人的人员财产损失,而悍然向西辽派兵十五万,目前西辽军队勉强挡住了阿斯旺的进攻,耶律大石急需支援,在给养和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杨祈中很为难,所以发信请示。
萧明急令京兆府的军火物资急速调往西域,同时驻扎在京郊的一万虎卫军携带大量的火炮立刻乘坐火车北上出发,同时他给杨祈中去信,命令他不惜以其代价也要帮助耶律大石,务必守住西辽的国土。
与此同时萧明又给萧仲恭去信,让他稳住耶律大石,帮助他稳定国内的局势,增援和兵马随后就到,如果耶律大石萌生退志,则让萧仲恭取代耶律大石暂时管控整个国家,并且允诺耶律大石会让他回到辽国的故土养老!
大宋的战争机器此时已经全面启动,萧明提前在中京开封府以西的河南府建造的兵工厂则为此次战争提供全部的弹药,这也是目前萧明对全国的兵工企业的一次分工布置,位于江南的兵工厂主要生产枪械和大炮,而北方分散的兵工企业则用来生产弹药。
北上的火车“呜呜——!”的鸣叫着加快了速度,锅炉内的炉火绕的通红,蒸汽器全速运行着,孝宗赵奢就在这支北上的的大宋皇家虎卫军当中,他坐在火车上心已经飞到了戈壁大漠的无限风光当中了,这辆火车其中有一半的车厢都用来装载着中小口径的火炮,这是对此次战役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而萧明则正式以大宋枢密院的名义委任杨祈中为此次战事的前线指挥官,全线指挥此次对西突厥的战争,可是萧明没想到杨祈中的第一次败仗也是这次吃到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瓷器王国
正常速度下,从大宋的京师之地坐火车前往兴庆府需要四到五天时间,然后再由兴庆府抵达沙州,火车的速度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最快得了,虎卫军在路上几乎是不停歇的,这相对于是一辆军车专列。
要想真正抵达西域的龟兹古国的城市龟兹城大概需要十几天的时间,这一万精锐的虎卫军是萧明给予杨祈中最强大的支持了,从全国的兵力部署来看,目前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就是是这支部队了,况且还有最新式的炮兵团!
现在的西辽国已经被西亚的势力侵蚀的很厉害了,原来在昆仑山以北地区在最早的黑汉国时,就已经被杨祈中领军占领了,目前是南西域道的一部分,而北部的伊丽河谷地区则处于北西域道的势力范围之内,原来的黑汉国国土只有八剌沙衮地区属于西辽的国土范围。
再向西的地区就是被称为咸海的花刺子模海了,那里是花刺子模王国的土地,也是西辽和西域一直保持通商的最大国度,而那部地区西突厥崛起后成立的塞尔柱王国就是阿斯旺在吞并了黑汗西支之后建立的国家,目前他们的都城建在纪浑河上游的萨末鞬。
虎卫军还未抵达龟兹城之时,杨祈中就已经决定率领黄金军团进入西辽了,对此耶律大石和萧仲恭都是很欢迎的,可是杨祈中的冒进并没有停止,他先是在黑汗西支河流上使用重甲骑兵击败了西突厥的一队骑兵,随后准备越过边境威胁对方的都城萨末鞬。
时间进入到了11月中旬,此时正是北方寒流最肆虐的时候,远在南京金陵府的萧明都感觉到了非常强的寒冷!书房之内除了火盆之外还要在使用取暖的锅炉蒸汽,这是萧明在冬天之时专门为朝廷内的内阁办公所建的福利。
不知道从何时起,整个京城之内就兴起了在冬天的时候采用锅炉取暖的方式,但那本属于大型工场的取暖的方式渐渐地就走进了寻常的大户人家,虽然不使用大型的锅炉,但是一个大商人或者贵富之人家中总要几十口子人,冬天取暖使用一个小点的锅炉还是可以的。
当初在皇宫之内大臣办公的场所加装锅炉取暖,本来就是萧明的建议,找一个不大的锅炉,通过管道通到每一个房间的白铜片内,锅炉还可以烧茶水供应,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南京金陵府冬天阴冷的天气。
大臣们办公也不用再缩手缩脚的,而且墨盒之内的墨汁也不会被冻上,而去找热水化墨,这种取暖的方式渐渐地从宫中传到了民间,于是墨家锅炉机械厂的小型锅炉立刻就供不应求了!原来以为只是北方冬天才需要取暖的,谁知道很多南方的客户都来订货,想来南北之地冬天最寒冷的时候都是很难过的。
今年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自打萧明来到大宋之后,感觉就没有过过这么寒冷的冬天,书房之内白铜片虽然散发着热气,但萧明还是感觉冻脚,他让顾小六再去找了一个火炉子来,然后在上面烧了一壶水,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冲茶。
此时,门外有人求见,萧明一看此人是新任的大宋皇家海洋贸易司的制置使曾金铨,曾金铨向萧明汇报了冬天归来的整个大宋对外贸易的情况,有一个事情特意提了出来,这件事情也引起了萧明的注意。
原来大宋远洋贸易是随着日昌隆的贸易船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日昌隆都在全国的几个主要港口垄断着远洋贸易的进项,在杭州、泉州和广州等地,由于校名体线布局安置的市舶司的帮助下大赚其钱。
但随着大宋航海业的发展,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口中慢慢的也发展成了几个庞大的港口基地,如福州港、厦门港、连云港等,这些港口由于大宋造船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有魄力和有能力的船运大户!
这些人很聪明,他们不去挑战日昌隆老大的地位而是谋求与日昌隆的合作关系,属于夹缝中生存,即便是这样,日昌隆匀出来的那些剩饭已经让他们吃的肚子滚圆了,加上海上造船的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小规模的船队成为可能,于是他们也自主开辟了很多其他的航线!
但真正成规模的大型船队还是自皇家海洋贸易司成立之后,由日昌隆牵头进行的大规模贸易活动,由于整个南洋就是大宋的天南州,,所以大规模远洋贸易则针对的是暹罗以西的蒲甘、天竺、大食等地了。
大宋船队自从进入到印度洋以来,整个地区的航海活动就完全被大宋的船只所取代了!很多印度洋上的小岛被发现,船队抵达非洲大陆的东海岸,这样的航行不断在修正着大宋中华人的航海坐标和海图。
当然这也缺少不了,已经开始对美洲“新宋州”地区的超远洋贸易了,可是大宋船队在于整个非洲东海岸的绿衣大食进行贸易的时候,却遭到了大食半岛的白衣大食的骚扰,他们威胁大宋船只不要与绿衣大食发展贸易,否则他们会封锁海道。
萧明知道,绿衣大食实际上就是法蒂玛王朝的埃及,这个时候的埃及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埃及古国了,而是已经被阿拉伯穆斯林侵蚀过后的埃及了,也就是说埃及已经成为了一个穆斯林的世界。
法蒂玛王朝是当地的穆斯林建立的王朝,但由于分属不同的派别,他们与阿拉伯半岛的阿里波帝国的关系并不融洽,这也是白衣大食威胁大宋贸易船队的原因,可是他们之间闹矛盾却使用这样的威胁第三方的方式,就无疑是对大宋王朝的冒犯了!
白衣大食所属的阿拉伯半岛上,现在是大宋重要的香料来源贸易地,耕种矿石的买卖已经当地的一些特产加上石油是大宋非常需要的货物!巴格达港也是世界上知名的重要港口,所以对于大宋贸易船队而言,还不便于得罪白衣大食!
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上,曾金铨自然不敢自己做主,所以此事肯定是要上报给大宋皇家内阁决策,当然实际上就是要萧明拿个主意的,但这与整个大宋内阁的章程不符,萧明在这件事上还是决定依照章程办事。
大宋远洋贸易所产生的丰厚回报,这些年已经让整个国家越来越重视,朝中的众臣自然对此事非常的在意,内阁会议上为了此事争论了很久,但由于实在是缺乏当地的第一手国家、民政和各方势力的情报,而使得措施无法有针对性。
此件事上萧明无疑是绝对的权威,而萧明却等着众人全都发言完毕之后才站起来表述了自己看法,首先他对这个时候阿拉伯半岛上的君主国家大概的形式做了一次大概的描述,此时应该是西欧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阿拉伯世界的势力范围正在重新划分。
而整个阿拉伯势力中掌控者圣地麦加的阿里发王朝已经分崩离析成为好几个小国家,但他们在实力上仍然相对比法蒂玛王朝要强大,为了哪里的资源,萧明建议大宋王朝一定要辅助和加强与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的关系,借此抗衡其他的阿拉伯国家!
“难道要牺牲大宋在白衣大食的香料贸易的利益吗?”有大臣对此提出了异议。
萧明解释说:“绿衣大食首先扼守了整个西奈半岛,从哪里建立一条海道就能直接与真正的西洋接通,那里才是真正的西牛贺洲,而那里的奇珍异宝更是多不胜数,而绿衣大食的的崛起不但可以对抗其他大食国家,这也便于大宋从中取利!”
这样的话,大家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异议了,所以萧明建议成立非官方的大宋远洋贸易局直接受贸易司管理,作用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拉拢绿衣大食的法蒂玛王朝,借此对抗其他的大食国家,同时为了确保大宋的商贸船只安全,贸易局出资雇佣大宋皇家海军战船进行护航!
这只是此项计划的一部分,萧明的意思是这样的,既然大宋控制了南洋地区,除了暹罗王国之外,那就需要在沿印度洋沿岸不断地构建战略基地和港口,作为将来大宋印度洋战略的一部分,也为将来的舰队最好后勤补给工作。
大宋有着巨量的贸易资源,不说别的但就瓷器一项,还不是那些官窑的精品瓷器,只是大众化的瓷器运到海外那简直就如同运送了一船黄金一般,受欢迎程度不下于丝绸!很多外国都称呼中华大宋为:“瓷器王国!”
而实际上,萧明对整个法蒂玛王朝的政策在第二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法蒂玛王朝在第二年的秋天就专门派遣了他们的王子前往中华大宋朝见,并带来了很多珍贵的礼物,随船运来的珍稀动物更是让大宋人士倍感新奇。
大宋王朝的富裕和强大,也使得法蒂玛王朝的王子惊羡非常,两国从此达成了很多相互之间众多的协议和贸易条款,萧明在这方面给予了对方最优厚的回报,他的重要要求就一条,那就是大宋需要一条海道直通地中海!希望法蒂玛王朝给予建设上的配合。
这是萧明提前建造苏伊士运河的尝试,而法蒂玛王朝立刻就答应下来了!对于他们来讲,获得了大宋朝援建的很多有用的工厂,已经是喜出望外了,至于为什么要建造运河,他们才不管哪,只要自己一方出些人力就可以了,这是绝对的大便宜!
当然这是第二年的后话,这个冬天使得萧明并不好过,虽然书房之内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