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310部分

宋翔-第310部分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绻捣魑怀け玻С盅钛祝删筒幻盍恕!

赵恺听得两眼放光,宗天玄虽是天机宫的弟子,但现在只是以个人名义辅佐赵恺。而且赵恺也知道,另一个天机宫的女弟子叶沐雪似乎对杨炎更有好感一些,如果宫天玄真能够说动天机宫全力支持自己,凭借天机宫的声望和影响力,那么离自己的大业成就,可以说是为时不远了。忙又像宗天玄施了一礼,道:“如此说来;在下多谢先生。功成之日; 定与先生共享富贵; 绝不失言。”

第二天赵恺就立刻在建宁府举行登基大典; 正式称帝,并改元绍熙。而且就在当夜,赵恺又挖空心思写了一遍檄文,洋洋洒洒数千言,历数了杨炎十五条罪状,声言自已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并且宣称自己将亲统大军征伐天临府,除奸邪、清君侧。同时也号招天下各处,共同征伐杨炎,然后分抄数十份,发送到大宋各处。

就这样,在大宋干道六年(1170年)之后,第一次出现了两位皇帝并立的局面。

* * * * * *

正好杨炎要回到隆兴府去准备进攻临安,因为赵忱刚刚继位,许多事情都需要有人来指寻。因此这一次赵倩如不和杨炎一起回去了,留在天临府帮助赵忱。

这时赵恺发出的檄文也传到了天临府。赵忱立刻招集大臣商议,应该怎么对付赵恺的檄文。众大臣都各说纷云,有主张立刻发兵,去进攻赵恺的,也有主张派一使臣去问责,还有主张不闻不问,静观其变的,甚至还有二个大臣主张罢免杨炎,好使赵恺没有借口出兵的。讨论了一天,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赵忱阴沉着脸,回到寝室之后,立刻派人请杨炎夫妻进宫,商议对策。

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赵倩如笑道:“小忱,这一点你不用但心,你的皇位是由太上皇下诏,四位执政相公共同拥立,名正言归,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邓王才是自立为帝,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人会理他。何况现在我除了四川还没消息之后,京西、两湖、两广、江西诸路都以归服,而邓王不过才立区区四五座州府,如疥癣之疾,并不足为虑。”

赵月如皱了皱眉,道:“话虽如此,但若是放任邓王这样胡闹下去,只怕也会影响人心。既然邓王不过小患,这次,这次你姐夫到了隆兴府之后,索性就先出兵将他灭掉,以绝后患。”

杨炎摇摇头道:“这样也不好,我们当前的大敌是金军,而非邓王。如果发兵去进攻邓王,只怕会让人笑我们兄弟阋墙,外敌未除,先闹内乱。现在刘宝以经驻守在建昌军,我看只再分派一部份人马驻守泉州,牵制住邓王,也就行了。只要我们能够击退金军,收复临安、建康,邓王再怎么折腾也没有用。”

赵忱道:“他不是檄文里说将亲领人马来征伐我们吗?如果他真的带人马打过来了,那该怎么办?”

杨炎笑道:“那不过是邓王说说而己,其实我到是真希望邓王能带人马杀过来,那时就是邓王先挑起战争,怪不得我们。不过现在邓王手下最多就三四万人马,我看他未必敢真打过来。”

赵忱的心情这才好了一些,笑道:“姐天到是看得开,其实邓王主要的矛头可是对你的。今天还有两个大臣进言,说要把份罢免掉,好让邓王没有借口。”

刚才一直闭着眼睛静静听他们说话的周太后忽然睁眼,道:“这是什么人的建议,小忱,记住如果再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他是谁,都要立刻把他免职。”

赵忱心中一禀,道:“母亲,这……”

周太后道:“我不过是一个没见识的老妇,朝中大事自有你姐姐、姐夫帮你参详,我本不该干涉。但记住我们来天临府的时候,我对你说过的话,你真正能够绝对信赖的人只有你的姐姐、姐夫。千万不要听信其他人的挑拨。因此无论是谁,如果明天再这样建议,就立刻将他免职,那怕是宰相,也不可以手软。”

赵枕道:“母亲,我明白了,您请放心吧。”

赵倩如道:“不去攻打邓王也可以,不过他那遍檄文却不可以不作应答,否则还会让人以为我们心虚。我看应该找一个才学过人,而且要以文章闻名于当代的人来做应答。”

赵忱道:“上那里去找这样一个人呢?”

赵倩如笑道:“你怎么忘了,在隆兴府的陈亮陈先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忱一拍额头,也笑道:“对呀,我怎么把他忘了,我还记得他写过一遍文章来骂完颜雍,莫是骂得痛快。这个差事非他莫属。”

赵倩如道:“小忱,现在你身边也需要一个侍讲兼侍制诏,我看陈先生正适合这个职位。到不如就借这个机会,把他诏到朝中来。”

赵忱一笑,道:“那自然是好,只是姐夫那边也需要陈先生帮着外理军务。”

杨炎道:“我那里的军务别人也可以处理得过来,陈先生在我那里做这些事跟本就是大材小用,到不如让他到朝中效力,更能发挥他的才干。而且我还打算辞去广东、广西制置使的职务。这两个差使还是另选别人吧。”

赵忱一怔,道:“姐夫,你这是做什么?我可没有……”

杨炎笑道:“你听我说,现在我虽然还兼任着两广的制置使,但实际上我现在根本也管不了那里的事情,倒不如另换别人,也能名正言顺的管理地方。”

赵忱道:“现在两广是大宋的支柱,也是隆兴府的后勤保障之地,都是很重要的地方,该启用什么人去做制置使才好呢?”

杨炎道:“广西一直都是辛幼安在代我主持政务,而且做得非常对,我看可以直接启用辛幼安做广西制置使吧。广东那边,广州的知州赵汝愚也是个人材,完全可以担任广东制置使。现在岳商卿出任广南东路转运使,让他再兼任广西的转运使,有他们三人在广南坐镇,应该不会有事了。”

赵忱点点头,道:“这样也好,我明天就让中书省省议两广制置使的人选。”

杨炎又道:“这一次我回了隆兴府之后,还打算抽空到广东去一趟,一来要看看广东那边的水军准备得怎么样了,二来现在我们要做好长期与金国对抗下去的准备; 因此钱粮物资等物必需准备齐全; 前一段时间广南储备的钱粮以经消耗大半,现在大宋除了四川以外,就属广东最为富有,因此我还想招集广东的商人,让他们供应一些钱粮物资等物。”

赵忱点点头,道:“广南那边的事情,姐夫就看着办吧,只要是对抗击金军有利事情,姐夫尽可以自己做主,不必先来通知我。”

赵倩如道:“我看趁这个机会,把老太太她们也接到天临府来吧,她们在静江府虽然有辛先生照顾,但毕竟是在异地他乡,家里又没有个主事的人,到不如接到天临府来,一家人住在一起,凡事也好有个照应。也免得总是记在心上。”

赵忱道:“姐姐说得对,我看就把姐夫的家人都接到天临府来好一些。”

杨炎点点头,道:“也好,你们就看着安排吧。”

( )

 二攻克信州1

“不见,你去告诉他,就说老夫今日身体有恙,一概不见客人。 ”史浩挥了挥手,对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史弥远说道。

“慢着。”史弥远答应一声,正要转身出去,又被史浩叫住,“以后无论是什么人来拜访老夫,你都如此回答对付便是,不必一一向老天禀报。”

等到史弥远送走来客,又回到史浩的书房中,才道:“父亲大人,高原来拜访您二次,也是一番好意,您为什么不见一见他?”

“好意?什么好意?”史浩背着双手,冷笑一声,在房子里来回踱了两步,道:“高原是谁的人,你不会不知道吧?”

史弥远微微一笑,道:“孩儿自然知道,他是洪适一力举荐起来的人,而洪适现在以经和梁克家结成了一党。”

史浩满意的点点头,又坐回到椅子上,道:“所以高原来找我,绝没百别的事情,不过是想把我拉到梁克家、洪适他们一党中去罢了。”他又拈了拈长须,自嘲笑道:“看来我这把老骨头,居然还有人惦记。”

因为史浩也是之前参与陷害杨炎的当事人之一,在杨炎脱困之后,虽然史浩临阵变挂,没有跟着赵惇一行人去赣州,侥幸逃脱了性命。虽然后来史浩也附合杨炎,拥立赵忱为君,但众大臣都认为在赵忱继位之后,将会第一个拿史浩开刀,至少也会让史浩罢职,只给他一个虚衔,算是保全他的面子。因此也怕受史浩的连累,一时间史浩府前几乎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那知赵忱以经继位十余天了,史浩却依然稳稳坐在参知政事的位置上,丝毫也没有要被罢职的迹像。到是令人大出意料。

不过现在史浩的表现也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轻易也不发表意见,而且对于赵忱的决议,全都一力赞同,绝不反对。正因为如此,赵忱、赵倩如、赵月如等人才觉得暂时仍然可以留住史浩。因为史浩不同于龙大渊、曾觌、张说这些孝宗的内臣,他原是孝宗做太子时的老师,而且为人在士大夫中也颇有名望,因此继续留史浩在朝,对于稳定人心大有益处。

而其他大臣见状,也对史浩不由重新重视起来。纷纷揣摩,史浩到现在能够还保持不倒,必有特别之处。因此又开始有不少人上门拜访史浩。但史浩除了正常的上朝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家中安坐看书,所有来客都一概不见。就连梁克家和洪适一党的人也不列外

史弥远迟疑了一下,才道:“就算是他们来找父亲大人,我看也不是坏事。难到父亲大人就甘心从此这么沉寂下去不成。”

原先的朝中大至分为三党,以陈俊卿和韩彦直为首的主战,而龙大渊、曾觌、张说、史浩等人主和,两派一直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而梁克家和洪适在两派其中保持中立,即反对武身收复失地,也反对向金国割地纳币求和,而是主张划江而治,以备金军,但不可轻易进军,因此也称为主守。

现在龙大渊、曾觌、张说、史浩等人的主和派几乎以乎全军覆没,因此主战和主守两派之间不存在缓冲,渐渐也有激化的趋势。但且前的形势很明显,皇帝很明显的倾向主战一方,主战派大有抬头之势。对于主守派的梁克家和洪适来说,急需要找到新的盟友,扩大自己后力量。而历经这次风波未倒的史浩无疑是一个直得拉陇的人选。因此主守派的得力干将高原才受梁克家的差派,连续两次来拜访史浩,可惜都吃了闭门羹。

听了史弥远的话,史浩不以为然道:“不想沉寂又如何,现在皇上是杨炎拥立的,又倾向主战,自然会重用杨炎、陈俊卿、韩彦直这批人,留住我不过只是为了安稳人心罢了,如果我还那么不知趣,只怕早就被罢职了。”

史弥远皱了皱眉,道:“我看未必就像父亲说的那样,皇上不是刚刚免去了杨炎广东、广西制置使的职位吗?到像是有意在削减杨炎的权力。”

史浩呵呵笑道:“同叔,这个你就不懂了,此前杨炎兼管四路,这本身就不正常,而且自从临安失守之后,杨炎虽然还兼任着广东、广西制置使的职位,但二广的事情他一直就顾不上管,都是由别人代管,因此这一次被免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何况接替杨炎位置,出任两广制置使的人:辛弃疾本来就是杨炎在广西的下属,赵汝愚是得杨炎的推荐才做上广州知州,而兼任两广转运使的岳霖的儿女都跟着杨炎。他们都是和杨炎关系很深的人,可见这一次免职并不是皇上对杨炎有什么意见,更不是要削减杨炎的权力,而是有意在试探。”

史弥远道:“在试探什么?”

史浩道:“要知道现在皇上还年轻,皇位也是全靠杨炎,才坐稳得。在这个时候绝不会轻易削减杨炎的权利,如果十年以后嘛,或许还差不多。所以如果我想得不错,皇上是想趁这个机会,试探那些人对杨炎不满,这个时侯,如果谁出头攻击杨炎,必会被皇上重重责罚,用来警示后人。”

史弥远想了一想,才道:“父亲大人说得是,我没有看到这一步。”

史浩淡淡道:“傍观者清,就像你当初劝我留在天临府一样,梁克家和洪适都不是笨人,可惜当局者迷,没有看清这是个陷井响。”

史弥远皱了皱道:“皇上年经轻轻,难到就有这样的城府了吗?”

史浩漫不经心道:“也许就是杨炎教他的吧,管他怎么样呢,现在老夫反正是绝不能再趟这滩浑水了。梁克家和洪适爱怎么闹,就让他们闹下去吧,看会得个什么样的结果?”

果然史浩所料不差,第二天在梁克家和洪适见赵忱免去杨炎两广制置使的职位,以为皇上有以削减杨炎的权力,因此指使待御使刘大用、李智上本弹亥杨炎。赵忱接到弹亥之后,勃然大怒,当殿就将本章撕成两半,然后立刻下旨,将刘大用和李智削职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