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136部分

宋翔-第136部分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炎叹了一囗气;反正也修成这个样子了;总不能把它再拆了重修吧。于是又让杨全去给铁成林和谷雪萍安排房间。等到杨全把铁成林和谷雪萍都安排好之后;又回到堂屋里;发现杨炎正坐在椅子上发怔;杨全不禁有些奇怪;道:“二少爷;你刚回来;还是先去休息;在这里坐着干什么?还有什么事吗?”

杨炎眨了眨眼;道:“我的房间在那里;我怎么也找不着了。”

* * * * * *

但杨炎刚回家;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立刻被虞允文派人请到政事堂去。杨炎以为虞允文急着要了解广南的局势;因此也不耽搁,立刻就跟着来请自己的差官来到了政事堂。

这时正值下午未时;政事堂中是虞允文一个人当值;见杨炎来了;虞允文只说了一句话:“皇上要招见你。”然后也不容杨炎说话;带着进宫。一路上虞允文什么也没有说;杨炎也不好细问;只是在心里想皇帝找自己做什么?难道要亲自问广南的局势吗?

虞允文只把杨炎领到集英殿前;就由值班的宦官将杨炎领进去见赵慎。杨炎还以为自己这辈子不会再见到皇帝了;谁知刚从南方回来;就立刻又进宫来见赵慎了。

“草民杨炎;参见皇上。”杨炎上殿;立刻跪倒在地;给赵慎行礼。龙案的一左一右各站着一个侍奉的宦官;还有就是那个看起耒随时都要断了最后一口气的曹公公;正安静的坐在龙案的背后不远处;闭目养神。好像跟本就不知道杨炎进来了。再有就是坐在龙案后的赵慎和跪在地上的杨炎;再也没有第六个人。

杨炎跪伏在地上;等了好一会儿;也不听赵慎叫平身;也没有听到宦官说话。心中正在奇怪;想着要不要再说一遍参拜的话;这时才听到赵慎的声音:“杨炎;朕有些事情始终都想不通;正要问一问你。”

杨炎道:“不知皇上要问草民什么事情?”心里还在想着赵慎是要问广南的事情写?

赵慎缓缓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背着双手慢慢踱到龙案前面;慢悠悠道:“朕始终想不通;你究竟有什么好的地方;却能让永宁公主对你始终一往情深;居然告诉朕她这一生非你而不嫁。”

杨炎做梦也没想到赵慎召见自己;会问出这样一句话来;忍不住抬头看着赵慎;只见赵慎正站在龙案边;背负双手;面带微笑看着自己;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心里“砰;砰”直跳;只是在想皇帝为什么会问自已这个问题;难到是。。。。。。

赵慎接着又道:“永宁公主秀外慧中;天生丽质;温和大度;才貌双全。虽然不是朕的亲生女儿;但朕一直视为己出。以她的人品;才貌什么样的驸马找不到;却偏偏对你情有独衷;朕实在想不明白;她到底是看上你那一点好处。”

这时杨炎终于正定下来;苦笑道:“陛下这样问我;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草民知道公主看草民那一点好处;一定改过来。”

赵慎怔了一怔;忽然捧腹大笑起来;龙案两边的两个宦官也忍俊不已;捂着嘴偷偷的笑;就连静坐在龙案背后;闭目养神的曹公公的两道百眉也挑了一挑。赵慎一手扶着龙案;一手指着杨炎;笑道:“你……;你……”摇了摇头;道:“站起来说话吧!”

杨炎松了一口气;站了起耒; 赵慎重新回到龙案后坐下;道:“前者对你的处罚虽然说是重了一些;但你擅自闯到临安府衙去抢走刑犯;这做法也未免太大胆了;朕如不重责于你;又何以服众。不过这一次你在广南的做为;朕己经都知道了;正所谓功赏过罚;朕定会酌情考虑的。不过朕问你一句话;你要如实回答朕;你愿不愿意娶永宁公主?”

杨炎呆了一呆;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已和赵倩如;居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时候;颤声道:“陛下;此言……此言可是真的吗?”

赵慎微微笑道:“君无戏言;朕岂能拿永宁公主的终生大事开玩笑呢?”

杨炎猛然又跪在地上;道:“草民自知才疏学浅;无德无能;配不上永宁公主。但对公主却是一片真心;绝无虚言;如果……如果……”

赵慎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道:“好吧;看你的样子;朕也就不为难于你了;这么定了吧。你且起来说话。”

杨炎站起身来;心里想到难道赵慎召见自己;就是是奖赏自己在广南立的战功;重新定下自己和赵倩如的婚事吗?

赵慎道:“好了;该说正事了;摩尼教现在在广南作乱;吴拱因病不能征战;以经和你一道回到了临安。现在朝庭正在为另选大将;征剿摩尼教商议不定。如果朕任你为将;领军去平定广南之乱;你可愿意吗?”

杨炎又呆住了;今天令他感到意外的事情太多了;简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想到赵慎居然会想要任用自己为将;去平定南方。镇定了一下;才道:“陛下;此事过于突然;而且广南事情过于复杂;并非摩尼教做乱这么简单;我以前从未想过会亲自领军; 去平定南方。可否容我思考几天;再答陛下。”

赵慎点点头;对杨炎这种慎重;不轻许若的态度十分满意。如果杨炎一口答应下来;或是表示一定能够平定南方;他到反而不放心了。当然赵慎到并不是一定要委任杨炎为主将;但无论是由谁受命;平定南方;杨炎都会有大用场;因为他是现在朝中;最熟悉南方局势的人。于是道:“好吧;朕给你几天的时间;回去把平定南方的方略写成奏策;在过年以前呈上来; 交朕阅览如何。”

杨炎道:“尊命。”

等杨炎退出集英殿之后;发现虞允文还在殿外站着。见他从殿中出来;向他招了招手;看来是特意在等着自已。

杨炎来到虞允文面见;施了一礼;道:“相公;有何见教?”

虞允文微微一笑;道:“子昊;如果你没有别的事情;陪老夫走走可好。”

杨炎点点头;道:“杨炎愿意奉陪相公。”

虞允文点点头;背负的双手;向殿外走去,杨炎稍微落后他半步;在虞允文后面跟着。

两人走了一会儿;虞允文道:“其实这一次朝庭要任你为将;平定南方之乱;是老夫首先向皇上建议的;你是否觉得太过突然了?”

杨炎又点点头;道:“这到是有一点。”突然想起什么来;道:“莫非当日相公委派我去广南的时候;就是为了有今天吗?”

虞允文又笑了一笑;不置可否;道:“子昊你深知广南的局势;但可知道;我大宋现在看似太平;其实这次摩尼教作乱危险及大;并不在当初北伐之后;金国欲将南侵的时候。只不过朝中大臣都还看不透这一层;还在争权夺利;斤斤算计。”

杨炎怔了一怔;虞允文说的也未免太夸张了一些;道:“相公;虽然说现在摩尼教作乱;声势浩大;远胜过前朝。但毕境仅限于广南一地;而且主要还是在广西;而大宋其他的地方并无多大的影响。不仅远远不比秦末;随末时那般遍地都是反王;就是比起当日金国大举压境之时;也要好得多了;相公为何如是说呢?”

虞允文摇摇头;道:“你也知道;当日金军压境;看似凶猛;其实只是吓唬人而己;不世是希望借机让我大宋割让些土地;陪偿些银罢了。那时他们并没有力量真正南侵;而且就是南侵;大宋还有长江天险;也足以抵抗;所以当时看似危险;实际则并不足惧;只是汤思退等一干大臣一力主和;才夸大其辞而已。后来老夫回朝;和他们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到头来金人不是什么也没有捞着;也一样乖乖撤军了吗?”

杨炎点点头;道:“相公说的是;但为何说现在摩尼教作乱;比金国南侵时候还要大呢?”

虞允文道:“一则我大宋现在只剩这半壁江山;而广南地广富富饶,物产丰盈;兼又有广州市泊司之税收;如果失去广南之地;又或者广南大乱;我大宋的国势也必将大减。二则从广南西接巴蜀;东靠福建;如果真让摩尼教成势;整个南方必将后患无穷。三则虽然现在南北罢兵;俭金人尚在北方虎视眈眈;幸好现在金国国内也有内乱;否则金国乘机南侵;我大宋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所以我才说今日之危;实在远胜于当日。如果不能尽快平广南之乱;或是将叛乱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势必会影响大宋的江山社稷,可笑朝中的大臣还以为这不过是疥癣之患;都还不以为然。”

杨炎呆了一呆;终于点点头;虞允文是从宋金的全局来通盘考虑的;确实比自己所看的要深远得多;道:“相公深谋远虑,远见卓实;非杨炎所能及也。”

虞允文叹了一囗气;道:“看得深远又能如何;这次平乱失利;虽然是因为吴拱生病;但居我看来;就算吴拱不生病;也未必就能成功。这次没有你出力;仁修;广州两役的结果就很难说了。如今总算是保住了静江府和广州;要不然这局势还不知会糟到什么地步。说起来;老夫还要感谢你;当日如果没有派你去广南;那才真是危矣;到真是用对了人。”

杨炎苦笑了一声;道:“相公过奖了。”

虞允文摆了摆手;又道:“但是现在摩尼教军毕境成了气候;如果不及早平定;每拖一日;摩尼教在广南必会稳固一分;因此这次再度发兵;平定广南;必须一战成功;如果再有失利;必然会使摩尼教在广南站稳脚踉;我大宋不仅会永失广南之地;只怕真的会有亡国之险了。”

杨炎道:“但是相公为何就认为我合适去平定南方呢。”

虞允文道:“曾经有人建议任用李显忠去平乱;你以为如何呢?”

杨炎想了一想;才道:“如果就能力来说;李招抚自然合适;但刚才听相公一说;从宋金全局来考虑;李招抚现在驻守建康;正是长江的门户;岂能轻易调动;否则一但金军南侵;岂不是危险吗?”

虞允文点点头;道:“你现在也能看清这一点了;所以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如果单只有摩尼教作乱到还好办;但有金人在北方就不同了。驻守边境的御前驻军一支都不能调动;只能从临安选择人迭;你觉得在临安的人中;有谁合适担当此任呢?”

杨炎又仔细想了想;终于摇了摇头。

虞允文微微一奖;道:“这就是了;你虽说年轻了一些;但头脑;见识并不差;而且又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现在又熟悉广南的局面。虽然说你或许在政务处理上差一些经验;但一来这一次平乱是以征伐为主;安抚只是其次;二来我还可以调用几名善于政务的文官来帮你;所以老夫想来思去;也就是你最合适了。”

说着虞允文转过身来;对杨炎一拱手;道:“现右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子昊不可从个人意气;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其实杨炎心里确实还有些忿忿不平之意。但听虞允文这么一说; 心中一凛;忙也一拱手道:“相公之言;杨炎自当铭记。非是我不原为国尽力; 只是事关重要;若是一时不慎岂不误了国家大事;因此还请相公容我三思;方可决定。”

杨炎回到家里;己经快到黄昏时候;杨全一见他回来;忙迎上来道:“二少爷;快接圣旨。公公可等了你一会儿了。”

杨炎一怔;道:“圣旨?”立刻明白过来;是皇帝给自己复职了;大概是自己前脚刚离开集英殿; 赵慎就下了圣旨;只是自己陪着虞允文一道走得慢;结果反而落到了后来。

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曹安民以从里屋里出来;双手捧着圣旨;笑呵呵道:“杨虞候;你怎幺才回来;快接圣旨吧。”

香案等物杨全早己准备好了;杨炎跪下;听曹公公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炎精忠许国,沈毅冠军,久宣劳于边圉,实捍难于邦家。尚肩卫社之忠,益励干方之绩。钦于时训,其永有辞。志徇国家之急,身先行阵之劳。盖尝推功名而不拘,岂复思富贵以为意。可特授复杨炎义宁县开国子,左武大夫;忠州刺使;提举醴泉观;待卫马军司都虞候。钦此。”

圣旨里的制词可都是好话;而且杨炎以前的官职;虚衔等也全都恢复了;只是没有“带御器械”这一名称;估计是因为杨炎马上又要带兵出征;不可能到皇宫里去值班了。

送走了曹公公之后;杨全立刻叫人安排;去做一块虞候府的大牌匾,挂在大门口上。杨炎忽然想到;杨沂中是不是早就算好了自已和赵倩如还能再续前缘;才把自已修得这么阔气;将来只要再换个牌匾就可以直接当驸马府了。想到这里;杨炎也叹了一口气;自己在战场上或许可以算是一个出色的将材;但伦深谋远虑;权术心机;和虞允文;杨沂中这样射老狐狸比赶来;差得太多了。

杨全又命厨房里立刻安排酒宴;合府上下要一齐欢庆杨炎的复职。其实杨炎到没把复职放在心上;不过见杨全这一干人都这么高兴;也不好扫他们的兴头。半个时辰之后;酒席摆下;杨炎;杨全;铁成林;谷雪萍四个人坐成一席。其他的家人按职务高低;分坐了十多席;杨炎这才发现;府里的家人原来不下上百人。

席间自然十分热闹;家人;待女轮流来给杨炎贺喜;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自家的老爷;杨全一一为杨炎介绍;并请示了杨炎之后;给每个人都分别发了些赏钱。只有严蕊的刑伤虽然好了;但还需要静养;没有出席;但也打发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