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共高三丈半。中间可以过人的空间也有两丈。
等于有半丈距离,被围墙占据了。
赵风观察完城墙。
张辽也赶到了。
一拱手:“见过伯虎兄。”
赵风点了点头,直接问道:“防御工事准备的如何了?”
张辽没有多想:“从府库搬运了一半的箭失,放置在城下。”
“运了三十斛火油。”
“石料储存的也不多。”
“因为人手不够,没有出城运石料石料回来。”
赵风点了点头。
箭失没什么问题。
就是火油太少。
才三十斛。
斛是容量单位。
赵风酿的酒,一坛也是一斛。
至于人手不够的问题。
随便招募一些流民就可以解决了。
不过,赵风考虑到,可能是张辽没有相应的权限问题。
所以没有谈这个事。
赵风点了点头:“石料的问题。”
“待会我去安排。”
然后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当初是带着建功立业的心态过来。”
“现在还没出九门地界,人家就打上门来了。”
然后拍了怕张辽的肩膀:“城门的守卫工作,就交给文远贤弟了。”
“根据哨骑来报。”
“正常情况下,明日午时,敌人便会兵临城下。”
“但是,不能排除,敌人会急行军。”
张辽一拱手:“喏。”
接着安慰道:“此事不用太过担心。”
“我们都做好了准备。”
赵风环顾了一下城外:“好了。”
“我回去处理其他事情。”
“这里就交给你了。”
说完,赵风就带着典韦下了城墙。
来的时候。
赵风是带着人,急匆匆的赶到城门。
没时间观看周围的情况。
回去就不急了。
赵风发现。
世家豪族都是紧闭大门。
而普通老百姓则该干嘛就干嘛。
很明显。
世家豪强应该是得到了消息。
而普通老百姓则没有消息来源,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
回到县府。
赵风对门口守卫说道:“去把县丞、主簿叫来。”
守卫一拱手:“喏。”说完就快步离去。
赵风走进议事厅,就跪坐在主位上。
等着县丞甄黍、主簿韩温过来。
第一百四十章 兵临城下
不一会。
县丞甄黍,主簿韩温,就来到了议事厅。
两人站好位后,行了一揖:“见过县令老爷。”
赵风点了点头:“一直忙于各种事情。”
“县尉伍安,还在不在?”
韩温一揖:“县兵走了一大半。”
“如今伍安无兵可带,一人在家休养。”
赵风还以为,伍安会跟着田家一起走掉。
没想到留了下来。
不过,现在也没有县兵给他去统领了。
休养就休养吧。
赵风接着问道:“赋税、杂税,征缴的如何?”
韩温一揖:“已经征缴完毕。”
“就差两队,运输车队,尚未抵达城里。”
“明日应该可以抵达。”
“总共征缴粮食七万四千石。”
“其中四万六千石没有去壳,两万八千石已经去了壳。”
赵风点了点头:“没有玩大小斗的花招吧。”
韩温:“这次特意交代了此事。”
“从征缴的粮食来看。”
“应该没有。”
“不过,赋税、杂税比往年少了两万来石。”
“其中田家等人,有一万三千来石的赋税,没有收缴到。”
“缺口太大,无法向督邮交差。”
赵风听后,一拍案己,怒道:“还有此事?”
“难怪田家等人,走的这么急。”
“真是混账东西!”
也是最近发生的事太多。
而且赵风也是第一次征缴赋税。
难免顾虑不周。
冷静了一下:“韩主簿,派人去找田家等人,追缴赋税、杂税。”
“两万石的缺口,全部算在他们头上。”
韩温抬起右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怕不妥吧。”
赵风食指敲打了几下案己,整理了下话术:“两万石的缺口。”
“到时候督邮问起,我只好实话实说了。”
“比如,一万三千石粮食,是田家等人逃避赋税的原因。”
“那些人,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那么一大群人,跑到曲周,很容易找到的。”
“至于剩余的七千石粮食。”
“我只好说被属下贪墨了。”
“让督邮协助我这个新任…县令来彻查此事。”
“只是这样做太麻烦了而已。”
赵风也没办法,七千石粮食赋税的缺口,可不是小数字。
之前醉仙楼一个月的收入,才够买两千石的粮食而已。
这个赋税缺口,是必须要填补的。
要么盘剥百姓来弥补。
要么赵风自己弥补。
要么就找其他人来弥补。
反正需要找背锅的。
赵风现在欠了一屁股债。
齐有轶那里欠了六千石粮食。
田家等人欠了四万五千石粮食,就算分期每年也要还七千石粮食。
更重要的是,自己现在的粮食缺口,就很大。
所以赵风肯定是不愿意自己掏腰包来弥补的。
这个缺口本身就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
所以老百姓也不用考虑。
那就只能找其他人来背锅了。
世家,赵风暂时是不会去动的。
所以只能是田家等人。
或者就是这些屁股不干净的下属官员和豪强了。
韩温听后,左手擦了下额头的汗。
然后换右手又擦了下额头的汗:“不用这么麻烦。”
“属下这派人,去向田家追缴赋税。”
赵风点了点头;“记得。”
“是两万石粮食。”
韩温行了一揖:“记得,记得。”
“两万石!”说完,韩温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韩温退出议事厅。
赵风才对着甄黍说道:“乐童。”
“去发安民告示。”
“就说有小股反贼入境。”
“要百姓不要慌张,该干嘛就干嘛。”
甄黍行了一揖:“喏。”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甄黍刚走不久。
张磊就走了进来。
一拱手:“见过家主。”
“现在还差两千三百余人暂时无法安置。”
“请家主示下。”
赵风考虑了下:“那就把县府腾出来吧。”
“所有人都跟着我搬去军营暂住。”
“反正明日就要兵临城下了。”
“都住在军营也好调度。”
张磊琢磨了下:“这不妥吧。”
“县府乃一县治所。”
赵风打断道:“那也没办法。”
“总不能让她们露宿街头吧。”
“何况只是暂住,无碍的。”
张磊也没什么好办法,一拱手:“遵命。”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处理完收尾工作。
对着典韦说道:“走吧。”
说完,就带着典韦走出了议事厅。
出了大门,赵风对着守门卫士说道:“去通知赵狗蛋、裴元绍等人。”
“各自带队,搬去军营暂住。”
守卫一拱手:“遵命。”
赵风点了点头,就带着典韦往军营行去。
走到军营门口。
赵风对着军营守卫吩咐道:“叫周仓、甄宁来见我。”
守卫一拱手:“喏。”说完就跑开了。
赵风刚刚回到军营议事厅。
周仓和甄宁就赶到了。
两人同时一拱手:“赵0县令‘家主’,有何事吩咐?”
赵风点了点头:“元福。”
“你带董高、牛志、尉蕴、薛正,出城搬运石料回城。”
周仓一拱手:“喏。”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这些人加起来有一千五百余人。
应该可以搬运不少的石料回来了。
等周仓出了议事厅。
赵风才对甄宁说道:“元青。”
“你派人去把所有的弓,都检查一遍。”
甄宁一拱手:“喏。”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
巳时三刻。
赵风处理完琐事。
就带着一队亲卫,登上了城门楼。
根据推测,敌人差不多就要来了。
城门是关闭的。
今天就没开过城门。
赵风站在城墙边上,眺望着远方。
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张辽看到,安慰道:“以城内的守卫数量。”
“哪怕敌人超过两万。”
“也攻不下九门。”
赵风点了点头:“小心为上。”
然后转头对着赵狗蛋说道:“通知所有人。”
“最近这段时间。”
“一应事物都在城门楼处理。”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说完就去传令了。
赵风看向周仓,问道:“元福,昨日运回了多少石料?”
周仓没有回答,而是指着远方:“看!”
“敌人来了。”
赵风马上顺着周仓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在视野的尽头,开始陆续出现黑点。
这些黑点很快就连成了一线。
第一百四十一章 城池被困
这些反贼行进到离城门四里处。
便停了下来。
从规模上看。
应该在一万五到两万人。
赵风回头对着张辽说道:“文远贤弟。”
“通知下去,做好准备。”
张辽一拱手:“喏。”
赵风这边做好了准备。
可反贼却迟迟没有进攻,也没有其他反应。
弄的赵风莫名其妙。
正常情况下。
应该是准备好后,不管如何都会派人来一波攻击的。
哪怕只是试探性进攻。
就算不进攻,也应该派人过来。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简单说就是劝降。
好在没有多久。
反贼方面就开始行动了。
不过。
并不是进攻。
而是分出人马,从九门旁边绕过去。
赵风看了脸色一变。
这是要两边同时进攻的节奏。
马上下令道:“文远贤弟。”
“你带元青、董高和薛正去西城门。”
“西城门一应事务,都交由你决策。”
张辽一拱手:“喏。”说完,就开始招呼城门上自己的部队开始换防。
赵风对着身旁的赵狗蛋说道:“去通知周仓。”
“派人前来接管东城门的防务。”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东、西城门防务,本来就是张辽负责的。
赵风认为对方应该会先从东门攻击一次。
不管是准备一鼓作气的强攻,还是准备试探性的来一次攻击。
所以西门只有张辽的一百人,在守卫着。
现在看到对方开始分兵。
赵风才临时安排张辽、甄宁、董高、薛正过去守卫西城门。
这四人率领的人马,超过八百,不到九百人。
张辽率领的是两百真定的县兵。
甄宁率领的是两百三十余九门县兵。
董高率领的是一百六十余自带兵马。
薛正率领的是两、三百自带兵马。
有这么多人,可以守卫很久了。
要知道,九门原先一共就八百人。
真定更是只有五百人。
当然,如果只有这么些人。
面对一万五到两万的敌人,城池肯定要丢。
好在赵风并不止这么些人。
但也只限守城。
如果是城外野战,赵风也只能呵呵。
不一会,周仓就走了上来,对赵风一拱手:“周仓前来接管防务。”
赵风点了点头:“去忙吧。”
周仓一拱手:“喏。”说完,就把跟着他一起上来的士兵,安排守卫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敌人兵马越走越多。
赵风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想干嘛。
对着旁边的周仓说道:“元福。”
“派人去南面和北面监视敌情。”
周仓一拱手:“喏。”
大部分的城池都是两个城门。
但是城墙还是四面。
敌人可以从没有城门的地方上墙。
但是上了城墙,也需要往城门处下去。
然后打开城门,引兵入城。
何况城池都是依河而建。
总有一面是靠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