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378部分

三国我当皇帝-第378部分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伏完迟早也会派人,来主动与主公联系的。”

    田丰说完,议事厅的各级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赵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如果此事是真。”

    “诸位以为,我又该如何去做?”

    “这可是决定了,我们以后的战略大方向!”

    田丰沉吟了一下:“如果此事,真是陛下所托。”

    “主公自然要迎奉天子,以令诸侯!”

    赵风听后,十分诧异。

    这个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赵风记得好像是荀提出的。

    曹操也执行了,虽然曲折颇多,但也算成功。

    没想到,田丰也是这种想法。

    按照田丰现在的想法,几年后刘协离开长安时,田丰必然也会提出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也就是说,正史上,田丰也应该给袁绍提过。

    只是袁绍没有采纳罢了。

    当然,赵风如果这么做,最后貌似会变成第二个曹操。

    结果就是,自己到死,也无法称帝!

    王机听后,立马对赵风行了一揖:“赵州牧,此事如果真是陛下所托。”

    “迎奉天子是应该的。”

    “但要以天子名义,来号令其他诸侯,此举只怕不妥。”

    “要知道,董卓这么干过,然后董卓已经死了。”

    “李、郭汜、樊稠目前正在这么干,所以这几人,迟早也会死!”

    “不说别的,单凭赵州牧去长安迎接陛下时,就必然会与李、郭汜、樊稠等人开战。”

    “而赵州牧是奉诏行事,占据了大义,最后自然会获胜。”

    “那么李、郭汜、樊稠等人,最终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如果赵州牧去学习这些人,只怕日后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类似赵州牧这样的诸侯,来讨伐赵州牧!”

    赵风一听就清楚。

    王机看似是在考虑自己的安危。

    但实际上,王机更希望自己去迎接天子,然后尊天子令。

    赵风想都不用想,就直接抛弃了这个想法。

    迎接刘协容易,放权也容易。

    但最后刘协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因为只要自己活着,就会对刘协造成威胁。

    所以刘协必然会想办法除掉自己。

    功高盖主的大将,都会被皇帝忌惮,从而找机会除掉。

    何况赵风这种,随时会威胁到刘协的人,自然是早点除掉的好。

    不然,为什么董卓、李、郭汜、樊稠、曹操等人,都是实行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

    赵风可是记得,赤壁之战时,鲁肃曾经对孙权说过,江东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就是孙权不能投降。

    其他人投降了没事,但孙权投降后,就会变成笼中之鸟。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

    赵风沉吟良久,觉得这迎奉天子的事,好像不怎么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自己最后可能会无法称帝。

    而只奉天子,然后坐等被削权的事,就更不符合赵风的利益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其他的办法,最终赵风罢了罢手:“好了。”

    “此事,我就随口一提。”

    “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这是李、郭汜、樊稠等人,派来试探我的。”

    “所以此事,就暂时议到这里了。”

    然后一挥手:“诸位都散了吧。”

    众人走到大厅中间,纷纷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陆续开始退出了议事厅。

    不过。

    其他人都在退出议事厅。

    只有田丰,还在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等众人都退走后。

    赵风疑惑道:“元皓兄,可还有事?”

    田丰点了点头,对赵风行了一揖:“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只是其一。”

    “当主公一扫寰宇后,可以学习尧舜之事!”

    赵风点了点头。

    田丰这是担心自己想岔,所以留下来补充自己的观点。

    毕竟按照王机所言。

    田丰这个战略,最后会导致,自己被其他诸侯给剿灭。

    而即便侥幸成功,自己最后为了不背上‘篡位’‘谋逆’的骂名,也只能当一辈子汉臣。

    而学习尧舜这话,显然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这自然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出的。

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真相

    尧舜禅让的故事,被后世广泛流传。

    当然,不但是后世,就连汉末,其实也是在流传的。

    但赵风当初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就觉得十分奇怪。

    为什么尧、舜、禹,都是在禅让大位。

    如果古代人,就有这么‘民主’的让位一说。

    那从尧、舜、禹,的‘民主’时期,一直到清朝结束,难道社会一直处于倒退发展?

    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一说的。

    因为在尧、舜、禹‘禅让’之前,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

    如果从皇帝子孙相传七世,然后到尧、舜、禹的相继‘禅让。’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之后的几千年,又回到了子孙相传,那自然就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了。

    关于尧、舜、禹的故事。

    汉末现在最常见的,孔子撰写的《尚书》版本。

    故事大概就是。

    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

    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

    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

    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

    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

    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

    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

    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

    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三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

    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

    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

    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

    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苍梧的途中。

    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这些记载,都在孔子撰写的《尚书》之中。

    也就是,只要是读书人,读到的就是这种版本。

    而赵风现在身居高位。

    自然不可能,单单只看一些传统的书。

    因为很多书,比如《帝王心术》一类的书籍,普通人自然是看不到的。

    而从众多,普通人无法查阅的书籍当中,赵风刚好看到了关于尧、舜、禹的另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就是‘昔尧德衰,为舜所囚。’。

    另外,韩非子撰写的书籍当中所说‘舜逼尧,禹逼舜。’。

    所以赵风觉得,这个版本,也是靠谱的。

    毕竟,从战国时代来说,韩非子与孔子都是牛人。

    而韩非子书中。

    舜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很有手腕,早早就把民心都拢络了,尧想不传位给他都难。

    大概故事是。

    禹为了抢到舜的帝位而把他孤苦一人流放到南方,连两个爱妃都不许带,这才有了‘湘妃斑竹’的凄婉故事。

    这就是个典型的权力斗争。

    当然,也可能两个版本都是假的。

    毕竟《孟子梁惠王》下篇第八章节有记载。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大意是:齐宣王问孟子关于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兴兵伐商纣,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在古书上是相传有的。

    可见,连战国时期的王侯智者,都不清楚武王伐纣的具体情况。

    就别说更早的尧、舜、禹了。

    那么孔子与韩非子的动机,无非就是。

    孔子为了阐述他的学说,推崇‘以礼以仁治国’,所以撰写了《尚书》。

    韩非子,可能也是为了他的学说和他推崇的治国理念,所以撰写了另一个版本。

    但从社会的发展来说。

    赵风显然会更相信,韩非子所撰写的版本才是真实的历史。

    因为这个,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而田丰让自己学习尧舜之事,无非也就是从这两个版本里去挑选了。

    要么让刘协禅位与自己。

    要么自己学习舜逼尧,禹逼舜。

    当然,也可能是让自己去逼迫刘协,然后让刘协‘禅让’大位与自己。

    所以说,不管是那个版本。

    田丰都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来这么说。

    其实按照赵风的理解,这种做法,跟曹丕也差不多。

    不过,田丰本来就想让自己代汉而立。

    有这种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此事我会考虑的!”

    “元皓兄下去休息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便退出了议事厅。

    田丰走后,赵风开始思考起,以后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称帝。

    不过只是简单的思考了一下,赵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考虑称帝之事,还为时尚早。

    时间转眼就到了初平三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末。

    过了今天,便要进入初平四年了,也就是一九三年。

    这几天,张晟没有再来找过赵风。

    毕竟张晟与张燕,隔着并州、冀州、青州这么远的距离,派快马来互相商谈,也是需要时间的。

    赵风在书房看书。

    门口一守卫,在书房外大声禀报道:“启禀主公。”

    “田别驾求见!”

    赵风直接对书房外回道:“请元皓兄进来!”

    赵风话音一落。

    田丰便进到赵风的书房,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赵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元皓兄请坐!”

    等田丰坐下来。

    赵风才开口道:“元皓兄这时候来。”

    “是否有要事?”

    田丰笑道:“要事没有,就是来主公这,随便聊聊!”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

    “那就随便聊聊。”

    赵风以为,田丰只是口头上说随便聊聊。

    但实际上,还是有要事要谈的。

    结果没想到,真的只是在东拉西扯,的随便聊。

    聊到赵风毫无兴致时。

    赵风罢了罢手:“元皓兄,你这顾左言他,东拉西扯的。”

    “到底想说什么?”

第六百九十五章 初平四年

    田丰干咳了一声:“以主公的年龄,真的该娶一房妻妾了!”

    “清河国崔氏,乃是名门望族,又隐隐是冀州世家之首。”

    “崔琰是崔家嫡子又是名士,如今还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

    “主公日后入主冀州,需要世家的帮助。”

    “所以,主公最好娶了崔琰的长女,与崔家联姻。”

    “崔琰长女,明年便及笄,可以嫁娶了!”

    赵风无语。

    田丰扯来扯去,原来是想要自己娶一房妻室。

    不过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田丰也不是第一次劝说赵风娶妻了。

    只是赵风之前对此,略有抵触罢了。

    然后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崔琰的事迹。

    崔琰应该是一六三年出生,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

    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

    然后于今年年初,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

    按照崔琰长女明年满十五来算。

    崔琰应该是十六岁时,就有了此女。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崔琰好像是保皇派,不满曹操为魏公,最后被曹操赐死了。

    不过对于崔琰事迹,赵风的映像也不是太深刻。

    如果自己娶了崔琰的女儿,虽然短时间内,对于治理冀州有好处。

    但对于以后称王、称帝,貌似会有阻碍。

    所以赵风觉得,崔家应该不是一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