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乘南城门还没被围死,从南门杀出。”
“即便遇到敌方的两千余人,也可以一战。”
“就算战不过,也可以四散而逃。”
前将军听后,开始权衡利弊。
这时。
又一守卫跑进了议事厅。
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前将军。”
“有大量兵马出现在南城门。”
“这段时间,南城门应该被围困了。”
“对方打的旗号是汉旗。”
“领军旗帜是赵!”
前将军吃了一惊:“来的好快!”
李军师点了点头:“如今只有一条路了。”
“据城死守,以待援军!”
前将军摇了摇头:“不!”
“我们还有一条路。”
“率城投降!”
李军师听后,右手一抖。
手中的扇子,直接掉到了地上。
吃惊道:“前将军所言当真?”
前将军叹了一口气:“我说的是最后一条路。”
“不到危机时刻,我是不会投降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攻毋级城
周仓策马跑到赵风的面前。
一拱手:“家主。”
“要不要来一次试探性进攻。”
“也好观察一下毋级,到底有多少守军力量。”
赵风转头看向田丰:“元皓兄。”
“你认为,我们是现在,就发起试探性攻击。”
“还是先安营扎寨,修整一下午。”
田丰抬头看了看天色:“还是修整一下午吧。”
“派人通知张辽。”
“明日辰时,派兵一千,同时发起,第一波试探性攻击,辰时二刻收兵。”
“明日巳时,派兵两千,同时发起,第二波试探性攻击,巳时三刻收兵。”
“明日申时,派兵三千,同时发起,第三波试探性攻击,酉时二刻收兵。”
赵风听了一愣:“张辽那边一共才三千士兵。”
“前两次虽说是试探攻击。”
“但怎么说,也要死个几百人吧。”
“第三次哪来的三千人?”
“还有就算是,需要试探三次吗?”
因为反贼进攻九门的时候。
只要没有攻上城墙。
基本就是一比十的伤亡比。
再根据试探的时间。
第一次少说要伤亡两百余人。
第二次起码就是五百余人。
第三次最少要伤亡八百余人。
这是一个城门的伤亡人数。
两边一起进攻。
伤亡还要翻倍。
也就是说。
明天的三次试探攻击,就要伤亡三千二百余人。
这让赵风怎么接受。
田丰点了点头:“试探攻击。”
“是为了减少我军伤亡。”
“连续三次攻击,依次梯增。”
“是要让毋级城里的人。”
“知道有人在攻城。”
“这样反贼疲惫了一整天。”
“晚上城中之人,才会有机会派人出来联系我们。”
“尤其是毋级甄家。”
“还有进过三次试探,也能判断出城中的具体兵力。”
“如果守军不多,第三次试探攻击,可能就是强攻了。”
“至于张辽那边兵力不够的问题。”
“可以直接从伯虎部曲,划拨一千人过去。”
赵风沉吟了一下:“好吧。”
“就依元皓。”
然后招来赵云:“云弟。”
“派人去通知张辽、薛俊。”
“把军师所说,告诉他们。”
“再要他们派人,来接收一千士兵。”
赵云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策马回到曲部,去安排了。
赵风看向周仓:“元福。”
“通知下去。”
“安营扎寨!”
周仓一拱手:“喏。”
说完,就转身离去。
下午未时一刻。
张辽、薛俊,就派人来接收了一千兵马。
未时三刻。
临时大营就已经建造完了。
临时大营,就是建造的比较简陋的那种。
可以随时丢弃不要。
不怎么费时间,也不怎么费木头。
很容易被劫营。
像九门北面的大营,还有中间大营。
就建造的比较严谨。
该有的防御措施,都有。
想劫营就没那么容易。
而且还可以据营而守。
下午酉时一刻。
董高就运了两千石粮食。
来到临时大营。
两千石粮食,只够赵风的一万余人,吃四天的。
不过,从中间大营,运粮食过来。
只需要一天。
来回也就两天。
中间一般不会出现意外。
就算出了意外。
骑兵不用半个时辰,就可以赶到。
步兵不用半日,也可以赶到。
翌日。
周仓率领一千四百人出战。
四百人在后方督战,一千人准备发起第一波试探性攻击。
赵风和田丰,带着四百余亲卫。
在后方观战。
其余兵马,都在临时大营里修整。
赵风抬头看看天色。
转头对典韦说道:“准备擂鼓。”
赵风这边命令一下。
赵风身后就响起了第一声鼓声。
周仓后方的四百余督战曲处。
就是十几个大鼓接着第二声,同时响起。
鼓声震天!
十里范围内,都可以听到鼓声。
鼓声响起后,列阵的士兵,没有明显的动作。
只是气氛更加的紧张了。
鼓声连续响了十声,就停了下来。
赵风心里默默计算了下时间。
差不多过了一炷香。
转头对典韦说道:“一通鼓!”
赵风这边命令一下。
赵风身后就响起了一通鼓声。
这是进攻的命令。
鼓点的节奏,和先前不同。
显得更加激进。
周仓后方的四百余督战曲处。
马上十几个大鼓,接着擂起了一通鼓,鼓声同时响起。
鼓声一响。
列好阵型的士兵,就大喊着:“杀啊!”
喊完就冲了出去。
一共十排。
每排一百人。
因为是试探性攻击。
所以十排里,有六排都是刀盾兵。
本来一个部曲,是没有这么多刀盾兵的。
因为只是试探攻击,为了减少伤亡。
所以大刀兵,也配备了盾牌。
只要不是近身厮杀,就影响不大。
有四排都是弓箭兵。
中间掺杂着一些,抬着木板桥的人。
这些人,配备盾牌,没有配备大刀。
前面三排,全部都是刀盾兵。
后面就是一排刀盾兵,一排弓箭兵的排列。
士兵冲到护城河边。
抬着木板桥的士兵,马上就开始搭桥。
搭桥很简单。
就是木板桥斜着放到地上。
两个人扶着木板桥的前面方。
后后面的人,抬起木板桥后方。
然后进去几个人,到木板桥的下方。
慢慢把木板桥立起来。
等立成一百八十度后,轻轻一用力。
木板桥就会往河对岸倒下去。
一瞬间,就竖起了二十五个木板桥。
在搭建木板桥的同时。
弓箭兵也开始了反击。
以期用箭失,压制城墙上的人。
毋级的城墙和九门、下曲阳一样高。
都是三丈半。
同样也没有墙垛,也就是女墙。
所以弓箭兵射杀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伤亡最起码,要比赵风守九门时大很多。
九门虽然也没有女墙。
但赵风把大型石头,都按照女墙的模式,去摆放。
那些石头也抵挡很多的箭失。
间接就减少了伤亡。
因为是试探性进攻。
所以赵风没有下令改变鼓声。
依然是一通鼓。
如果是正式进攻。
此时就要下令二通鼓。
以鼓声命令军队开始过河。
搭建登云梯。
等搭建完登云梯。
就要开始下令三通鼓。
士兵就要开始攀爬登云梯。
开始登城作战。
之后就一直都是三通鼓。
三通鼓的鼓声,也是最为激昂的。
之后。
要么攻入城墙。
要么鸣金收兵。
第一百九十三章 试探攻城
因为鼓声没变。
所以士兵们也就没有过河了。
弓箭兵继续在和守城方,对射。
这次准备的比较充分。
每个弓箭手带了三壶箭失,一壶可以装箭失二十五支。
弓箭兵前排的刀盾兵,还帮忙带了一壶箭。
等于是四壶箭,共一百支箭。
就算在多带几壶箭,也没意义了。
因为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极限就是拉弓一百下左右。
赵风亲自训练的人。
虽然既可以射箭,又可以拿起长枪近战。
但是他们最多拉弓五十下左右。
即便可以拉一百下。
赵风也不会让他们这么做。
因为拉一百下弓。
基本就不能继续作战了。
别说继续作战,枪都拿不起了。
四百弓箭手,一人射一百支箭。
总共要射掉四万支箭。
就算一百支箭,才射死一人。
也要射死四百人。
当然,因为是角度问题。
可能一百五十支箭,才会射死一人。
如果是算射中,那么应该是二、三十次,射中一人。
根据射中不同的部位。
也会划分为轻伤或重伤。
赵风暗自计算了一下。
等于两边城门,一次试探攻击,就要射掉八万支箭。
八万支箭本身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赵风想到了,后世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
周瑜要诸葛亮督造十万支箭。
本意是要坑诸葛亮。
结果诸葛亮,就去问曹操,草船借箭了。
十万支箭,听起来好像很多。
其实一点都不多。
赵风这才一次试探攻击而已。
就射掉八万支箭,这还是八百弓箭手。
如果是四千呢?
一人射二十五支箭,就没箭射了。
四万呢?
一人射两支半箭,就没箭射了。
而真正造成的死伤,不会特别大。
也就是说。
十万支箭,即便全部射向曹操,也没什么大用。
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
虽然存在争议。
就算减少一半,算四十万大军,又能射死多少?
反正赵风这次试探攻击,射了八万支箭。
只要能射死八百人,赵风做梦都会笑醒。
第二次试探攻击要两千人,就可以射死一千六百人。
第三次试探攻击要三千人,就可以射死两千四百人。
不用强攻了。
守城方直接没人了。
现在城里的守军,一共都没这么多人。
即便算上攻城的劣势。
以从城墙上射箭来算。
八万支箭,翻了一倍,估计也就射死一千六百人。
也就是说。
十万支箭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甚至说,连局部战争,也影响不了。
那么也就不存在,去用督造箭失的方法,这个去坑诸葛亮。
由此判断。
周瑜用督造箭失的方法,去坑诸葛亮,是假的。
那么草船借箭,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还有多少东西,是不存在的?
过五关斩六将有没有?
温酒斩华雄有没有?
到底有多少东西是没有的?
会不会因为一个本身没有的事例。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那自己所熟知的记忆,还有什么用?
如何去区分,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不存在的?
这时。
田丰打断了赵风的思绪:“伯虎。”
“可以鸣金收兵了。”
赵风马上对典韦说道:“鸣金收兵!”
典韦一拱手:“喏。”
鸣金声一响。
士兵马上开始缓缓后退。
刀盾兵依然举着盾牌。
弓箭兵则观看周围是否有袍泽的尸体。
有的话,就把弓背在后背。
然后拖着袍泽的尸体慢慢后退。
直到退出弓箭射程范围外,才放下袍泽的尸体。
然后转身迅速往大营方向走去。
因为他们的力气,也不多了。
接下来就由,周仓的四百督战兵去处理。
一盏茶时间。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