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他们就是13世纪横扫欧洲地蒙古军队!
林俊并不想去验证那句“打到大地的尽头!”到底是不是蒙古大汗喊出来的,自己喜欢那句豪言壮语就足够了——何等的豪迈、何等的一往无前!
芬兰湾距离这里这么近,蒙古大军看到大地的尽头了吗?那段远去的历史自己并不熟悉。这一切就算是这一路上看着那原始风貌的铁路沿线的感慨吧——从13世纪到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什么改变。
这座城市和它附近的乡村有很多著名地历史遗迹,普希金庄园就距离这里不远,不过林俊没时间去参观。
“等战争结束,就该抽出点时间好好看看苏联。”
突感慨:自己这些年是怎么过的?都在赶路了,享受平静的时候并不多。
不过林俊并没有沉思多久,因为列车微微震动了一下,把他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一会后,兰德斯科奇向自己报告:“元帅,前边的防空车厢和增加的火车头已经挂上去了,5分钟后出。”
站起身。边上的阿里克谢…耶费莫维奇…沃斯托夫中尉拿起挂载衣架上的大衣帮林俊披上,他看出长大概是要出车厢。
果然,“到前边透透气。”
伊凡…伊万诺维奇…亚历山德罗夫高级准尉同兰德斯科奇一同跟着林俊,往车前部走。
在普斯科夫,专列要加一个火车头和三节防空车厢。因为从到里加一路,有可能会出现德军的轰炸机: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还是要做好准备。
前头加了两节,后边一节,都是装备两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的专用防空车。
穿过两节车厢。打开车厢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车里地温暖和外边零下十来度的低温形成了鲜明对比:眼前是一节防空车厢,再前边是两个火车头,估计另一节防空车厢在最前面。
看到林俊。所有高射炮手立刻敬礼。林俊回礼,人还向两侧转了转。因为两侧的展台上各有一排红军战士在站岗。
就这一个动作,让寒风中的指战员们心里暖暖的。
“辛苦了。”
“为苏联服务!”一名中尉向前一步:“装甲列车第19高射炮分队向您报告。分队长帕维尔…伊万诺夫斯基…佩尼科夫。”
中尉站得笔挺。林俊示意他稍息。
林俊现并没有高射炮手专门休息地地方,就防空车厢前部似乎可以用帆布挡挡风,就说:“可以让休班地同志到车厢里休息。”
“是,元帅。保卫列车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显然中尉并不领情,林俊也不想来个什么命令:战士们有自己地使命在,自己在这里只会给他们添加麻烦。
列车将要先进入爱沙尼亚东南部,然后才进入拉脱维亚,最后抵达目的地里加,还要半天。
就让高射炮兵同志们坚持坚持。
当夜林俊得知新加坡沦陷了,摇摇头:对于那个英国盟友林俊真是没话说——绅士在战场上实在靠不住!
“不知道列昂诺夫他们出了没有?”
几个随员都在边上,林俊随口说了一句:自己从莫斯科出来时青年代表团还在耶路撒冷,而这次他们要靠英国人渡过危机四伏地地中海。
现在林俊是突然联想:“在太平洋,这会英国皇家海军是凄风冷雨,在地中海可别出什么问题,那可是一队苏联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元帅,要我去个电报询问外交人民委员会吗?”古谢夫问。
“算了。”林俊手指敲了敲大理石桌子,隔着金丝绒台布出轻而闷的声响,“吉人自有天相。”
明显是一句汉语。随员们都没听懂。
“都去休息吧。”
同古谢夫几个副统帅随员正享受温暖而豪华地列车包厢待遇不同,列昂诺夫正躺在狭小的金属仓房里睡不着。
就在自己头顶上,瓦西里在转转反侧——这还是军官舱。不过躺着就别想抬头:上头还有两层,躺着希多连科和巴甫洛夫!
四层铺位,感觉上面铺位的板子就贴着自己地鼻子。抬个头都会撞脑袋下午代表团进入雅法港后,看到了他们将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两艘英国驱逐舰!
“雅法,这座城市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解释:犹太传统认为,在毁灭万物地大洪水消退后,幸免于难的挪亚的儿子雅弗建立了这一城市,人们因故以他的名字将该城命名为雅弗,后来读音慢慢演变成雅法。
还有人认为,“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不过也有人认为。雅法的意思是“闪着白色光辉之地”,指距离城市不远处白垩纪的断崖上闪耀的光辉。
公元前5000年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成为地中海岸的著名港口。雅法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法老吐特摩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在后来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中均多次被提及。”
这是个很奇怪地城市,因为就在它边上还有一个城市:特拉维夫。
那是因为在几十年前由于人口不断增多,雅法城里变得越来越拥挤,脏乱不堪。
到了来自俄国的一群犹太移民决定离开城区嘈杂和肮脏的环境,在市郊建立一个叫艾布扎特…巴伊特的定居点。
那个定居点改名为特拉维夫,展的非常快,现在早就喧宾夺主,地位和影响过了雅法老城。
但因为海港还是在雅法,所以列昂诺夫他们又看到了一座落后而杂乱的古城。
不过很快就是巴勒斯坦的历史再悠久也不关年轻人们什么事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被驱逐舰那快令人抓狂的居住环境吓了一跳!
在登舰短暂地兴奋和好奇之后。年轻人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与狭小的舱房与浓重的机油味做殊死斗争上!
“少校先生,我们在埃及倒是有一艘老式驱逐舰改装的护航舰。居住条件比我们地f级要好地多,不过最大航只能跑2节。为了你们的安全。舰队司令部决定由我们来执行这一任务。”一副英国绅士风度地h79“火龙”号舰长托尼…麦克纳尔蒂少校对于搭乘自己战舰同级别的苏联少校非常客气,语气中丝毫没有一点让自己这艘为之自豪地战舰来接这种“海上快车”的任务而有什么怨言。
其实不仅仅是麦克纳尔蒂少校,就是舰上全体军官水兵,加上停在后部泊位的h68“预见”号上的所有英**人一样,对于执行这次任务是非常高兴的:从40年起,他们都已经有一年半没回本土了。
而对于麦克纳蒂而言,这次使命更加令他内心里高兴:不知道上头是怎么安排的,这次航行的终点是威尔士的米尔福德港,他的故乡。
想到自己离开时自己怀孕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在接到命令后他都高兴地几乎失眠,只不过在部下面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所有人精神都好了一大截,显然同舰长心里想的一样。
就是人物再急,同妻子和三个孩子见一面的机会总是有的。
麦克纳蒂只见过寄来的小女儿照片,这次见到应该都会叫爸爸了,而两个儿子也一定都长高了一截!
这下,今天这群乘客在麦克纳蒂和他的部下眼里也就顺眼多了——不管皇家海军有什么传统,能在离开本土一年半后回去一趟总是令人兴奋而高兴的。这下两艘驱逐舰的水兵们也没了一贯对苏维埃俄国的传统敌视。加上舰队司令部地命令,连腾出来的舱室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当然,这个“干干净净”是对水兵们而言。对习惯了大卫王饭店豪华房间地苏联代表团成员们而言,这显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驱逐舰就这么大个地方,为了给盟友腾出地方。英国人自己住的更挤!不过同能会本土一趟相比,这点小困难在习惯了拥挤的水兵们面前不算什么。
为了安全,地中海舰队放弃了那艘护航舰:由老式驱逐舰改装地护航舰也算是个特殊产物,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海上航运可以讲是它的生命线。
英国人接受一战的惨痛教训月二战刚爆后,皇家海军的护航体系就开始运转,出航的商船均组成由军舰护航的船团。
而此时对于护航军舰严重短缺的英国海军,一些过时的一战建造的舰队驱逐舰就成了宝贵疙瘩:进行改装。
不过这改装不是往老舰上加武器装备、增加其火力,而常常是类似于改头换面的改装:针对老式舰队驱逐舰地续航力不足、难以完成在浩淼的大西洋上为船团全程护航的任务年初开始。英国海军把它们中的一部分改造为远程护航舰。主要改造工程一般是拆去前面一台锅炉,这个空间下部增加一个燃油舱,上部用作居住舱,以解决舰员增加后对空间的需求。
但是虽然航程增加了些,但减少了动力的远程护航舰航一般都降到25节。
现在接到护送苏联青年代表团的烫手山芋后,地中海舰队不得不力求保证这批苏联盟友的安全,虽然他们的外交人民委员是从非洲去兜***不坐军舰。
手头上选择不多,但还得抽点力量。
其实这会地中海舰队情况也不是非常好年法国投降以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就必须独自面对轴心国地全部压力。
因为地中海周围是个陆环海的形势。而意大利拥有本土基地在地中海中心的优势,加上德军则拥有优势的空中力量和潜艇部队,在地中海英国人日子并不风和日丽。
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有两支舰队,一支是驻直布罗佗的k舰队,一支是驻埃及地地中海舰队。而地中海舰队孤悬海外。补给主要靠从英国绕过南非运过来。又要负责整个东地中海地区,包括希腊。北非,马耳他。甚至中东。
舰队里除了巡洋舰、驱逐舰舰队以外,主力只有“伊利莎白号”、“厌战号”、“巴勒姆号”几艘战列舰和“光辉号”、“无畏号”航空母舰,无论地理上和海空兵力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现在从有限地兵力抽调出两艘舰队驱逐舰专门执行这一使命,地中海舰队也算是花了血本的。
虽然比不上“部族”级舰队驱逐舰,但这两艘f级驱逐舰也算地中海舰队驱逐舰中地主力,就是居住条件差点。
对于自己指挥的战舰,麦克纳蒂尔非常自信:战舰性能出色、保养状态非常好,最重要地是全舰上下斗志高昂。
什么也挡不住水兵回家的路!
到现在为止,大概有过3艘德国潜艇成功穿过英国皇家海军严密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保持作战巡航的一直在20艘以上。
加上德国飞机和意大利海空军,向成功横渡整个狭长的地中海,对于一般运输舰是极度危险的事。不过对于麦克纳蒂指挥的“火龙”号和姐妹舰“预见”号并不困难,因为它们是驱逐舰!
它们的续航力过6000海里,而在需要时标准排水量全长宽吃水2。59米的战舰能跑出35。5节的最大航。加上相对强大的鱼类和对海、对空、对潜武备,它足可以做到“打得动打、打不过撤”。
特别是对于德国和意大利潜艇来说,英国的舰队驱逐舰是个最麻烦的对手——只要碰上敌人的潜艇,驱逐舰必定是“格杀勿论”!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格杀勿论2()
目前整个地中海范围之内局势复杂:大海一点不平静,北非局势还在僵持,马耳他受到围困。
月,德意联军对英国控制的马耳他岛仍然进行着严密的海空封锁,那里已经近乎于弹尽粮绝。
英军在地中海的海军兵力也损失严重,但这也吸引住了德意两国在地中海的部分注意力——马耳他,大英帝国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同样也成了德意要的攻击目标。
在海上,对英军而言,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不是意大利或德国的空军,而是德意潜艇。
意大利占据着地中海中部位置,他们的潜艇很容易就能抵达地中海的任何一个区域——墨索里尼梦想着要让地中海回归罗马时代,成为意大利的“内湖”。
意大利人将大量潜艇投入到地中海作战,而它的盟友也将u艇派往地中海:对于德国潜艇而言,地中海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竞技场,四处密布着盟军的数十个空军基地和数百架装备有雷达设备的反潜飞机。
地中海较为平静和清澈的海水也使得潜艇的逃离更加艰难,不过也因为地中海的特点,德意潜艇在这里也能获得它们希望得到的机会。
1941年间,德军共派遣35艘潜艇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其中27艘成功进入作战海域,作战中损失四艘。而仅月1日这一天时间之内,又有15艘新的u艇成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这个“大池塘”。